02.27 大教育家孔子的“立德、立功、立言”

魯國(都於今曲阜),一處素雅的民間庭院裡,幾株秀麗的杏樹在微風中搖曳,粉豔的杏花迎著春風綻開了笑顏。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等幾個年青人席地而坐,與老師孔子交談。

孔子問:“請大家談談自己的理想?”

子路自信能治理好一個大國。

冉有說他可以管好一個小國。

公西華說自己只能在政府中擔任一個小職務。

孔子含笑聽著,不時捋須頷首。

曾皙說:“我希望快樂地生活。當春暖時,跟同伴們到河裡沐浴,在風中乘涼,然後大家唱著歌結伴而歸。”

最後,孔子從“仁政”的學說出發,激勵弟子們關愛他人,致力於能讓民眾過上曾皙所期望的太平快樂的生活。

這是來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及其弟子們的一個對話場景。

在我國教育發展史上,孔子無疑發揮著里程碑式的巨大作用。他開創了民辦教育的先河,打破了“受教育對象侷限於貴族”的教育壟斷,擴大了受教育對象的範圍,使得更多普通民眾有機會通過接受教育而改變命運。

因此,孔子堪稱我國有史記載的民辦教育第一人。

大教育家孔子的“立德、立功、立言”

孔子不僅開創了我國的民辦教育事業,還在實踐中創新性地提出諸多對後世有深遠影響的教育理念。

比如,孔子提出“因材施教”,指出要針對不同特點的學生採取個性化教學;孔子倡導對學生進行啟發式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比如,上面的故事場景中,孔子先是啟發學生去主動思考自己的理想,在學生表述完自己的觀點後,孔子再予以總結,從而使學生對於“仁政”有更深刻、更鮮明的認識。

實際上,孔子不僅提出了“仁政”的學說,還用實際行動來體現仁政,做到了知行合一。比如,孔子在魯國曾做過中都宰,相當於今天的縣長,在位期間,孔子加強了禮制教化和社會治安管理,僅用一年時間,就實現中都境內的大治,周圍各地紛紛來學習孔子的地方政務管理經驗。

接著,孔子從中都宰晉升為魯國的小司空,司空是負責魯國國內土木工程事務的官員,小司空是其副職,相當於今天主管農業、水利、建設、交通等多部門的副部長,這也是孔子從魯國的地方官員晉升為中央官員。

孔子任職小司空的時間不長,就被魯國國君提拔為魯國的大司寇,還被授權代理相事。大司寇是魯國的最髙司法長官,負責社會治安、刑獄、糾察等事務,代理相事即代理丞相,也就是說,孔子在魯國從政時的最高官職做到了代理丞相。

孔子代理相事期間,在魯國國內推行禮制,強化了中央集權;在春秋時期的國際交往中,孔子維持了魯國的尊嚴,而且通過外交方式使得齊國歸還了侵佔魯國的土地。

孔子治魯時,魯國初步實現了國強民富,周圍各國紛紛主動與魯國修好;同時,孔子在魯國實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衝擊了以“三桓”為代表的魯國舊貴族的既得利益,後來,魯國“三桓”將孔子排擠出政壇。

孔子為了繼續推行“仁政”,帶著弟子周遊列國,一路風餐露宿,在外遊歷14年。孔子68歲時,他門下弟子冉求等人在魯國立下赫赫戰功,在孔子弟子的多次要求下,魯國派出特使隆重地將孔子從衛國迎回魯國。

大教育家孔子的“立德、立功、立言”

孔子結束了周遊列國的辛酸,回到魯國開始其學術生涯的總結時期。其中,孔子寫了《春秋》,這是我國最早的編年史;孔子還為《易經》作注,修訂了《禮》《樂》,編寫了《詩經》《尚書》。

孔子回到魯國後,又過了5年,在73歲時去世。可以說,孔子的一生,實現了“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堪稱一代聖賢。其中,孔子興辦教育,有教無類,培養了大批學生,這對中華文化的傳承發揮了巨大意義。

同時,作為我國第一個民辦教育家,孔子提出的一系列教育理念對教育事業的發展起到了深遠的影響。

比如,在啟發式教育方面,孔子提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也就是說:不到學生努力想弄明白卻仍想不透時,先不要去開導他;不到學生心裡明白卻又不能完善地表達出來時,不要去啟發他。如果學生不能通過所學知識去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就不要去反覆地“填鴨式”灌輸,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從這個意義上說,孔子是非常注重培養學生主動思維的,反對死記硬背式教學。

當然,除了上述真知灼見,孔子還有很多優秀的教育理念值得我們今人學習,比如“溫故知新”,“德育為先”,“謙虛好學”等。

作為一名教師,孔子一生有“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孔子的弟子遍佈我國春秋時期的多個諸侯國,這些弟子們在孔子的敦敦教誨下,為了“天下大同”的仁政夢想前赴後繼。

大教育家孔子的“立德、立功、立言”

後來,孔子被我國曆代尊奉為“至聖先師”,孔子弟子整理編撰的孔子教育言論《論語》更是成為我國乃至世界的寶貴精神食糧。

1985年,美國出版了著名的《人民年鑑手冊》,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思想家的首位。

英國劍橋大學評選出的“影響世界歷史100名人”中,孔子名列前茅。

孔子,作為我國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用他的思想和智慧為人類的成長與發展點燃了一盞永不熄滅的燈塔,也激勵著我們在關乎人類發展與命運的教育領域持續探索與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