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古人打仗,兩軍交戰真如《三國演義》裡面那樣先由雙方將領單挑嗎?

無神者老文


不請自來,我是昊濤說史。提到三國以及三國之前的電視或者是小說時,印象中都是以戰爭為主,而且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無論是步兵騎兵,都在一處寬敞的野外之地列陣,在雙方列好陣勢後,一方會出現一位大將,騎馬提槍對著對方陣營大吼。往往雙方的將領要騎馬執刀先打上他幾百個回合。而且往往是單挑之中贏了的那一方軍隊一定會打敗輸了的那一方軍隊,從不例外。這有點像美國的西部牛仔對決,但是西部牛仔畢竟是單槍匹馬,而兩軍對陣是上萬乃至幾十萬的軍隊對決,兩軍陣前,將領們真的會單挑嗎?



據史書記載,這種行為確實存在過,不過大部分的單挑是在前秦之前,那時候帶兵打仗的將領們都是貴族出身。他們之間有一種獨特的貴族文化,類似於英國的紳士風度。先秦時期基本是以車戰為主要作戰方式的戰爭,就是以戰車為中心,以步卒為配合進行的。戰車通常是一車四馬,戰車上的三個人,中間的人負責駕駛,主將拿著長戈在左邊,而副將拿著長戈或者其他的輔助武器在右邊。作戰的主體是車上的甲士,車戰又是決定戰爭勝負的根本,這樣的車戰,自然就變成了雙方甲士之間的單挑。



前秦之後,這樣的風氣逐漸沒落。原因是因為北方匈奴的進攻。匈奴不僅擅長騎兵,更加可怕的是他們的弓箭,人還未到,剪就射過來了。這樣的打法一開始就把中原的那些貴族們打的暈頭轉向。匈奴才不會和你講什麼紳士風度,貴族禮儀之類的禮節,人家的目標很明確,就是殺光,燒光,強光的三光政策,上來就一群人招呼你。再後來,明清之時,由於武器的進步,單挑徹底消失了。


其實大家都知道在古代,將軍是一支軍隊的核心,負責軍隊的所有部署。有句古話叫做“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行兵在外,將軍是最高級別的統帥了,這時候山高皇帝遠,皇帝的聖旨也不管用。所以將軍的性命安危,對於整支軍隊來說至關重要。所以在正式戰爭中,一般軍隊的最高統帥是不會輕易上戰場的,而是派出自己的副手來打先鋒,本人就留守在軍營大後方的主帳之中。 即便不上戰場,大將軍也會派出不少的斥候隨時回稟戰場局勢,以便最及時的做出戰事判斷。所以也不可能是雙方將領出來單挑,多是兩軍交戰時主將先鋒先行對決,單挑獨鬥一決高下,一是為了鼓舞全軍士氣,提高全軍氣勢,讓全軍對勝利有個良好的心理作用和樂觀心態,二是為了破敵士氣,打擊對方戰士的心裡,讓敵人軍心不穩。



所以,在古代,只有先秦的車戰類似於單挑的作戰形式,除此之外根本不可能會有武將之間單挑的存在。倘若掌握一支軍隊的武將出陣到最前沿叫陣和人單挑,在冷兵器時代,就會被弓箭射成篩子或者被一群人上來亂刀剁成肉泥。而在熱兵器時代更為直接,一炮送他見閻王。


昊濤說史


好漢難敵四手,猛虎架不住群狼。一人之力很難和眾人匹敵,古時兩軍對陣,千軍萬馬相持,單靠一兩個將領的輸贏就能決定兩軍勝負,那是開玩笑。從古以來,兩軍打仗,雙方單挑的事少之又少,《孫子兵法》一個重要思想就是集中優勢兵力,圍殲敵人,因此武將單挑來決定戰場勝負,那只有傳奇小說中才出現的事,真實的歷史上真的很難存在。

關於三國時的行軍打仗,《三國演義》中有大量如是描寫:列陣之後,主將騎馬上前一對一廝殺,通常是大戰多少回合,要麼一方負傷敗陣,要麼一方被刺(砍)死於馬下,勝的一方掩殺過去,打敗對方。這純屬無稽之談。

所謂單挑,即兩匹馬相向疾馳,接觸交手是為一個照面,調轉馬頭衝過來再交手,合兩個照面為一回合。一般來講,三個照面後,馬的奔跑衝刺就不能保持高速。文學作品經常通過單挑以事渲染,正史卻不屑一提。二十四史裡幾乎沒有單挑。冷兵器時代的戰鬥有各時期的戰術原則,哪能靠主將單挑決鬥而定勝負呢!

由此可見,陳壽在《三國志》中寫關羽“望見(顏)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也屬於恭維之詞。一支部隊的主將,是不會衝在最前邊的,因為敵方矯健者甚多,特別是年輕的下級武官和強壯的兵目,會造成嚴重威脅,一旦帶隊主官有所閃失,這支隊伍就陷入無指揮的境況,後果不堪設想。

古代打仗有一種說法叫“兵對兵,將對將”,這裡的將對將不一定非是一個人對一個人,也可以一個人對幾個人,如“三英戰呂布”。

再者對將叫陣只是戰爭取勝的一種策略,如果通過戰勝對方的將軍不僅可以打擊敵人的士氣也可以鼓舞我軍的士氣,使自己在戰爭中佔據優勢。

其次:如果在敵我雙方實力懸殊的時候一擁而上,直接就解決了問題,完全沒必要單挑,如趙子龍長坂坡七進七出。這裡面趙子龍戰的可不是一個人。

還有:在實力懸殊的情況下仍然將對將,極大的可能是對方想降服這名敵將,也就是看中了這名敵將的本事了,想光明正大地折服他。

單挑?當然不乏逞勇的猛人,但是他們也只是衝鋒陷陣

為什麼說一個將領猛,要特別點明喜歡帶頭衝鋒等等,那是因為大部分的高級將領都是坐鎮中路,指揮全軍的

就連騎兵衝鋒,那也很少有將領衝鋒在前的,更別說單挑了。那麼多的人,就算你武功再高也怕菜刀。像很多從小兵摸爬滾打混上去的,好不容易能躲在後面了,你讓他去單挑。單挑可是動不動就見閻王的差事,誰願意幹。敢在陣前單挑的,那在普通人心中就是英雄,渾身是膽的人。

人人都有英雄夢,不是渴望成為英雄,就是期望英雄來解救困難中的自己,但是真的英雄太少了,所以我們塑造了很多英雄。

比如陣前單挑。這種心理被稱為“英雄觀史”,它影響到很多小說。比如《三國演義》《水滸傳》等等,都是通過塑造一個個敢於單挑,不怕沒命的這麼一幫人。

再者兩幫人再怎麼打,再多宏大,但是在文字裡,還是兩個人的單挑打鬥更加刺激,能挑起讀者的興趣。


半程小小小明



不會,《三國演義》是為了突出某些人物,是小說劇情需要,為了刻畫光鮮亮麗的人物形象或者襯托對方的狼狽,調動讀者的積極性,引人入勝。

真正的沙場一般都是弓箭手放箭,騎兵對沖,步兵血肉相博。注重戰陣的排布和靈活調動,注意臨場應變和計謀算計。

如果像小說裡那樣,主將單挑、士兵觀戰,對於弱勢的一方士氣打擊太大,指揮者也不是傻子,也不會有“殺人盈野復盈城”的殘酷事實了。


戰爭的勝負取決於主帥的指揮,更取決於士卒的一往無前,正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將帥不逞匹夫之勇!甚至有的將帥都未必會武功,南朝梁·陳慶之原來是梁武帝的棋奴,“千軍萬馬避白袍”的典故就是說的他。這人指揮打仗像神仙,區區幾千人從淮南一直打進洛陽,屢屢以少勝多,甚至十幾萬人都攔不住。主帥用心,將士用命,才是戰爭的決定因素。


當然戰爭一旦開始,戰將騎馬對殺是正常的,但不是單挑是混戰。“儘量殺傷敵人”是每一個希望勝利的戰爭參與者的目標!

天下雖安,忘戰必危!我們愛好和平,但也要備戰,不能再任人宰割,不能再讓近代百年屈辱史重演!


久住青山Lee


遠古時代不論,東漢末年的戰爭顯然不是《三國演義》裡寫的那樣。但《三國演義》經常寫大將先單挑的橋段,沒有任何問題。

像三國演義這樣的作品,在成書之前是民間藝人以唱戲、說書等形式講給老百姓聽的。這些目標受眾或許能理解幾十幾百人的村戰,但萬人級別的戰爭對他們來說完全是未知領域。待其成書之後,知識分子也會讀,但他們對戰爭的理解也就比老百姓多點有限。

慮及此,《三國演義》完全沒有必要復現一個真實的戰爭場景,他需要做的是把戰爭轉化為一個能被受眾理解的形式。考慮到將領的確對戰爭的結果有重要影響,而且將領通常是作品裡著重塑造的角色,那麼小說裡化“軍隊/戰爭”為“武將/單挑”就是一舉兩得的操作。書裡寫的單挑屢屢獲勝的強者,對應到歷史上可能是他真的有高超的個人武勇,也可能是他指揮部隊作戰的能力強,戰績好。

像是書裡關二爺的著名經驗包文丑,在《三國志》裡的記載是部隊潰散的時候死於亂軍之中。而《三國演義》在講這一段的時候添加了關羽,也提到了部隊“大亂”,他與關羽交手時因為心怯而被斬殺。這就是在大致復原歷史的基礎之上,合理添加了一些單挑要素。

所以讀書不能讀死書,得體會精神。古典戰爭裡沒有單挑不等於相關小說裡寫的單挑沒有意義。


百勝軍節度使


在很多古代歷史古裝影視劇裡,我們經常會看到一個場景。雙方在交戰之前,陣地人馬一字排開,領將縱馬而出,大聲高喊:"我某某在此,前來挑戰,誰敢來決一死戰"!等此類之話。然後對方陣營衝會跑出一員戰將開始與其單挑。那麼這種場景在過去的歷史上是真的嗎?

這種單挑場面在《三國演義》中是經常有的,如關羽的成名之作,就是在十八路諸侯征伐董卓的時候,董卓部下的華雄率軍來戰,作為諸侯的孫堅被人擊敗,隨後十八路諸侯各自派出大將,如潘風,俞涉等,都沒有在華雄手下堅持三個回合。

於是十八路諸侯目瞪口呆,相顧失色,而他們的士兵也受到了很大影響,毫無鬥志,軍心動盪,這是,還是一個小弓馬手的關羽挺身而出,直接跑過去手起刀落一招把華雄砍翻在地,於是討伐董卓聯軍瞬間士氣大振,而關羽的勇猛之名也就名揚四海。

另外《說岳全傳》,《隋唐演義》等歷史演義小說中,也有很多這種古代作戰場景,是由雙方將領先在陣前進行單挑的記載,如岳飛便是在陣前擊敗了楊再興的"回馬槍",而讓楊再興輸得口服心服,參入到自己的軍中,羅成更是在陣前單挑竇建德的女兒竇線娘,從而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緣。

從這些記載和演義中可以看出,當時在打仗時候先由主將鬥一陣的風氣,壯壯士兵的士氣和鬥志。不過對方也可以拒絕和不可以理踩,清朝的考據學者王士禛在個人的著作《池北偶談》中,將這種現象起了一個專門的稱呼為:"鬥將"。

古代打仗的時侯,首先鬥將,隨後再鬥軍的現象確實存在的,不過在秦漢時期這種現象反而比較少了,因為動不動就是數十萬人的大戰,將領個人的武力在大戰中沒有太多的發揮空間,到是在三國與十六國南北朝時候的亂世中,鬥將的風氣盛行一時,這主要是由於小規模仍突發戰門一大普遍,所以將領的武力就顯得更加重要。


徐國華


將領間的“單挑”,在真實的戰場上基本不會發生

兩軍陣前,兩軍主將出陣,在陣前捉對廝殺,最後誰誰誰斬誰誰誰於馬下,然後將手中刀(或者別的武器)一舉,大軍掩殺,取得勝利……

《三國演義》經常出現的這個場景,在真實的戰爭中根本不會發生。都要是那樣打,還要兵有毛用啊?一個傳說中的呂布豈不是掃平天下了?

事實上“單挑”源於對古代春秋時代以前所謂“致師”的誤解。“致師”就是挑戰的意思,《逸周書》上記載:“王(周武王)將車三百五十乘陳於牧野,帝辛(就是商紂王)出。王使尚父(就是姜尚、姜太公、姜子牙)、伯父(就是周公旦,也就是姬旦)致師焉。”這段話的意思是,周武王率領三百五十量戰車在牧野佈陣,商紂王從朝歌城出城迎戰。周武王命令姜子牙和周公旦致師(挑戰)。

請注意,這裡只是說命令姜子牙挑戰,並不是讓姜子牙和商紂王單挑。真要單挑的話,姜子牙八十多了,商紂王正當英年,而且史書記載商紂王力大無窮,能“掖九牛倒退”(拉著九頭牛的尾巴拽著牛倒退,這或許誇張,但絕對不是虛構的)。單挑姜老頭兒加上週公一起上也死定了!(別告訴餘姜老頭兒會法術……這說的是歷史,不是神話)

後來春秋時代屢屢出現在史書中的某大夫和某大夫致師,也是指兩家約定戰場和時間,各自帶著自己的私兵開戰,而不是說這兩位大夫赤膊上陣單挑

由於街道辦事處治保主任羅貫中先生從來沒有真的見過戰爭,結果羅老先生就演義出了那些場景……

又由於《三國演義》寫的太成功了,結果……後人就完全理解錯了“致師”的含義,也就是咱們現在俗語說的單挑,根本是不存在的。


稼軒讀歷史


小時候看過隋唐演義 三國演義等歷史小說。常對裡面的戰爭場面感到奇怪,不可思議。一般是在一處平坦寬闊的地方兩軍對陣,雙方各派一員將領單挑,其他人觀戰 吶喊助威……我的媽呀,這哪是打仗啊,這分明是小孩過家家啊。打仗豈同兒戲,這完全不合軍事常理,有悖孫子兵法。所以這些情節描寫只能博讀者一樂,千萬不可當真!



無神者老文


非常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首先,古人交戰秉持的都是冷兵器,也就是打群架的升級版。雙方對壘。領導者或者隊伍中比較勇武的人肯定現在隊列的前頭,要不然這仗怎麼打。

後面的人都是從眾,得有人給他們打個樣兒,要不然他們無所適從。將領當然也能認識到這一點,將慫慫一窩,自己不先亮亮本事怎麼能行。所以說,古代將軍交戰先有雙方將領出來單挑是一個正常現象。

當然,不是所有時候都是這樣打,如果能偷襲,能包抄,能用弓箭壓倒性射擊,誰給你玩單挑,戰爭首先要的是勝利而不是匹夫之勇,大家玩的是命。




中原一條蟲


當然不是,主將對戰只是為了提高士氣和振奮鼓舞軍心。古代打仗往往是擺開的陣勢對壘和埋伏戰。

就像孫子兵法中的有魚鱗陣 戰國的魏武卒方陣一樣。


txf風落雨


電視劇中只是為了刻畫人物形象,才虛構出來的,古代雙方交戰的情況一般不會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