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風溼亭」你真的認識風溼病嗎?一文教你發現風溼病的"蛛絲馬跡"


「風溼亭」你真的認識風溼病嗎?一文教你發現風溼病的

開欄語:

人們常說的風溼,中醫稱之為“痺病”,其發生與人體正氣不足,感受風、寒、溼、熱之邪密切相關。如何顧護正氣,有效避免外邪的入侵?“風溼亭”將定期推送有關風溼防與治的科普知識,教您遠離風溼,為筋骨強壯保駕護航!

很多人都認為風溼病是隻有上了年紀的人才會有的病,或者風溼病不外乎是指天氣變化時腰痠腿疼,還有人覺得,風溼病只分為"風溼"和"類風溼"兩種;還有人認為風溼病就是關節炎……

NO,NO,NO,風溼病並不是你想象的那麼簡單,但也不用特別緊張,本期小編就先來教你發現風溼病的"蛛絲馬跡"~

「風溼亭」你真的認識風溼病嗎?一文教你發現風溼病的

西醫所指風溼性疾病泛指影響骨、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如肌肉、滑囊、肌腱、筋膜等的一組疾病。常見病種有類風溼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綜合徵、痛風、白塞病、系統性硬化、皮肌炎、骨關節炎等。

那麼,患上風溼病會有哪些"蛛絲馬跡"?

1. 四肢關節疼痛或腫脹

雙手小關節(近端指間關節和掌指關節)腫痛是類風溼關節炎的症狀。遠端指間關節、膝關節腫痛並有骨性結節則要考慮骨關節炎。單側第一蹠趾關節(大腳趾後)或內外踝部的突發腫痛常提示痛風。腕、肘、肩、膝關節的疼痛和活動受限也是類風溼關節炎的常見症狀。

「風溼亭」你真的認識風溼病嗎?一文教你發現風溼病的

2.腰骶部疼痛僵硬

晨起或久坐後的腰骶部疼痛、僵硬,甚至夜間痛醒,晨起活動後減輕,需警惕強直性脊柱炎,該病多見於青少年男性。

「風溼亭」你真的認識風溼病嗎?一文教你發現風溼病的

3.晨僵

指清晨起床後關節、腰背、軟組織的粘著感,活動後可減輕。類風溼關節炎的晨僵可持續1小時以上,其他疾病的晨僵時間相對較短。

4.關節變形

類風溼可出現手指的"天鵝頸"、"紐扣花"樣形態和手指向內側偏斜。骨關節炎常出現遠端指間關節的膨大。當出現關節變形多數已經不是早期症狀,若能及時診斷和治療多可以減輕或者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風溼亭」你真的認識風溼病嗎?一文教你發現風溼病的

5.口乾眼乾

反覆出現的口眼乾燥,可能是原發或繼發性乾燥綜合症,該病有時伴大量齲齒和牙齒脫落,也可出現唇炎、舌炎和腮腺腫大。

6.皮疹和紫癜

系統性紅斑狼瘡可出現面部的蝴蝶疹,也可有下肢的紫癜(出血點)。多種系統性血管炎也可出現四肢的皮疹或紫癜。

「風溼亭」你真的認識風溼病嗎?一文教你發現風溼病的


7.反覆口腔潰瘍

反覆口腔潰瘍可出現在白塞病,往往合併外生殖器潰瘍及眼部病變。

8.日光過敏

曬太陽後總出現皮膚不適甚至皮疹,可以是紅斑狼瘡的表現,也見於未分化結締組織病、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等。

9.雷諾現象

指雙手手指遇冷變白變紫,取暖或情緒穩定後恢復正常膚色。這種症狀可在很多瀰漫性結締組織病,常伴有表情僵硬、指端的潰瘍壞死等。

「風溼亭」你真的認識風溼病嗎?一文教你發現風溼病的

10.不明原因發熱

多種風溼病的活動期都可以出現發熱,以低熱多見。若長程發熱(超過4周),如使用抗生素無效,並排除腫瘤的患者,很可能是風溼性疾病。風溼熱、反應性關節炎常以發熱為初始症狀之一,成人斯蒂爾病則呈弛張熱(高熱與低熱或無熱交替)。

11. 肌痛肌無力

不明原因出現四肢肌肉疼痛、乏力,需排除多發性肌炎,尤其是同時出現了皮疹(如眼眶周圍、頸前或手指的皮疹),高度懷疑是否為皮肌炎。

12. 局部或全身皮膚硬化

局部或全身皮膚硬化常見於硬皮病的,晚期會導致臟器的損害,早期診斷積極治療,有利於控制病情進展。

<strong>風溼科專家溫馨提醒:由於風溼病的表現多種多樣,因此,如果你發現了上述的"蛛絲馬跡",請及時到風溼專科就診,切勿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

(供稿:周穎燕、李春花)


專家介紹

【何羿婷】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名老中醫焦樹德教授學術繼承人,廣東省中醫院名中醫,廣東省中醫藥學會風溼與關節康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擅長:中醫藥及中西醫結合防治風溼免疫系統疾病,如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溼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骨質疏鬆、乾燥綜合徵、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出診時間:週一下午、週四下午(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週三上午(康美中醫館(獵德館))

【潘 峰】

副主任中醫師,博士。出生中醫世家,國醫大師朱良春教授學術繼承人。廣東省中醫藥學會風溼與關節康復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廣州市醫學會風溼病學會委員。擅長:擅長以蟲類藥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痛風、乾燥綜合症等各類風溼專科疾病,療效顯著。出診時間:週一全天,週四全天,週五全天(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週二全天(廣東省中醫院芳村醫院內科門診),週三全天(廣東省中醫院羅衝圍門診部)

【何曉紅】

副主任醫師,碩士,廣東省中醫藥學會風溼病專委會常務委員。擅長:類風溼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痛風、系統性紅斑狼瘡、骨質疏鬆症、骨關節炎、銀屑病關節炎等風溼免疫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應診:週一上午(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週三下午(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城醫院)

【徐偵雄】

主治醫師,碩士。擅 長:類風溼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痛風、系統性紅斑狼瘡、骨質疏鬆症、骨關節炎、銀屑病關節炎、痛風等風溼免疫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

【周穎燕】

住院醫師,醫學博士,博士後,廣東省中醫藥學會風溼病專委會青年委員。擅長:中西醫結合診治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溼關節炎、痛風、骨關節炎、乾燥綜合徵、血管炎等多種風溼免疫病。應診:週四上午(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城醫院)

關注風溼亭,教你遠離風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