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齊光明:關鍵時刻,我必須上

齊光明:關鍵時刻,我必須上

“從事傳染病防治管理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這項工作已經三十多年,2017年因工作需要,領導把我調整到艾滋病防治崗位。說實話,已經習慣了從前的工作,我真是喜歡,哪裡有疫情哪裡就有我的身影。”

今年56歲的齊光明,是延安傳染病防疫戰線的一名“老兵”,曾經經歷了大大小小二十多次疫情的處置工作。

今年1月20日,延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領導對他說:“老齊,看來這場‘大戰’不可避免,你從事疫情處置工作時間長,也有工作經驗,你得親自上了!”“好的,請領導放心,我聽從領導安排,保證完成任務。”齊光明連夜協助中心起草了中心的應急預案,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和同志們一起到“兩站一場”和市級醫療機構的發熱門診開始了現場指導。1月22日早上9點,第一份樣品檢出陽性後,他立即又與司機楊傑去省疾控中心送樣,直到下午4時才到西安,交完樣品後,及時與供貨商聯繫,裝上防護物資連夜返回,回來已經是晚上11點多了。齊光明說,正月初三他又去了西安送陽性樣品,大正月的連吃飯和休息的地方都沒有,當時,全國的防護物資非常緊張,可是流調和檢驗人員最缺的就是防護服和N95口罩,經過中心協調,省疾控中心給了一些物資,中心領導考慮到晚上行車安全,讓他們晚上住在西安,可他們把防護物資裝上車後連夜返回。“咱們的實驗室等著用呢,不能耽擱,得連夜往回趕,回來已是凌晨1點40分。擔心這些物資被路上截留,我們顧不上上廁所,一直開到黃陵服務區才稍歇了一下。除了去西安送樣、運物資,其他時間都在縣區檢查。”

“延川縣有一家5口人是從武漢回來的,被確診為新冠肺炎。齊光明主動請纓前往延川一線工作,要儘快把與患者接觸過的所有人找到,進行隔離觀察,不能漏了一個人,這就很難了。”為了找到這些人,他親自帶領延川縣疾控中心十二名流調人員,在有關部門配合下連續查找了六天六夜,終於將這家人回延期間所接觸的41個人都找到了,全部進行了隔離,確保了他們的安全,也截斷了再傳播的可能。

防疫無小事,細節決定成敗。面上的管控和點上的消殺同樣重要。為了消除人們的恐慌情緒、消滅傳染源,他們對這家住過的樓房進行了全面消毒,包括所有活動過的空間和所有物品。沒有幹過的人不懂,對物品的消毒是一項技術性很高的活。齊光明說,為了減輕消毒液對房間和物品的損害,他們嚴格按照國家標準操作,為了保險起見,還先期進行了試驗,確定消毒液的種類和配方比例,比如對電視機採用75%酒精擦拭,物體表面採用含氯製劑擦拭,患者穿過的衣物、床上用品必須用消毒液浸泡消毒,消毒作用時間必須達到半小時以上,再用清水進行擦拭或清洗乾淨。當時,有人建議把患者用過的東西全部燒掉,但被齊光明拒絕了。他說,這些東西只要消毒到位了,還是可以用的,咱們儘量減少老百姓的損失。這些細微、瑣碎的工作,齊光明竟然都是第一個上。

“流調你親自上,消毒你又帶頭上。你就不怕嗎?”

齊光明說,這對於我們來講就是常態,既然要去直接面對疫情,就必須把防護工作做到位。只要做到位了,就沒有什麼可怕的,同時還要保證每個隊員不能被感染。

“你都不管傳染病了,為啥還要堅持上呢?”

“責任!”齊光明說,他老家是咸陽市永壽縣,父親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延安地方病的管理者,為了延安的衛生事業因公殉職。在父親的影響下,每遇大災大難,他總有一種使命在身的衝動,情不自禁地想出一份力。這次馳援武漢,他也寫了請戰書,還把頭剃光了,但沒有成行。“我覺得我能行,如果到了武漢,也不會給咱延安丟臉!”(通訊員 李延英 記者 宋 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