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不仅仅曹操和袁绍,吕布也曾经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可能人选


不仅仅曹操和袁绍,吕布也曾经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可能人选

在东汉兴平二年(即公元195年),控制东汉朝廷的李傕、郭汜二人闹了矛盾,演变成李傕挟持天子、郭汜劫持公卿的荒唐闹剧。虽然李傕手中有天子作为筹码,但是这个筹码太重,他有些握不住,很多手下都脱离李傕。这个时候另一个董卓旧部张济来为二人劝和,提出把刘协安置在弘农,刘协也希望借此摆脱李傕、郭汜的控制,要求东归洛阳。权衡利弊之下,李傕终于放走刘协。虽然后来又反悔,还和郭汜合伙追杀刘协车架,但是最后刘协还是平安逃出关中,回到了洛阳。因此才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机会。其实刘协本人的意愿并不是曹操,而是刚刚与曹操竞争兖州失败的吕布。而吕布却拒绝了这个邀请。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件事。

不仅仅曹操和袁绍,吕布也曾经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可能人选

汉天子东归后的境况

刘协东归洛阳,虽然脱离了李傕、郭汜,但是也过得非常惨。首先是最基础的物质条件,东汉朝廷就非常欠缺。因为李傕、郭汜等人的追杀,东汉朝廷根本没有办法带太多的财物出来,“皆弃其妇女辎重”,跑得越快越好。伏皇后手里多拿一些绢布,就被董承用刀胁迫抢了过来,还杀人立威,血直接崩到伏皇后身上。可见当时的凶险。从关中出来的东汉朝廷,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在安邑的时候身上没有好衣服,官吏以枣栗当粮食充饥,多亏河内太守张杨的救济。而刘协要迁回的洛阳,这个时候也是一片废墟,宫殿都被董卓烧毁。东汉朝廷还需要钱财和人力来修筑宫殿。这些都要仰仗附近的军阀。

不仅仅曹操和袁绍,吕布也曾经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可能人选

再来说东汉朝廷的武装力量,那也是比较惨不忍睹的。被李傕、郭汜追杀的时候,“虎贲羽林不满百人。”倒是有一些投诚的白波军可以利用,但是第一白波军在与李傕、郭汜的战斗中消耗很大了;第二白波军本身是出身黄巾余党,黄巾军的战斗力实在是不尽如人意,公孙瓒可以用两万人撵着三十万黄巾军满地跑,曹操也击败过号称百万的黄巾军(这两支黄巾军是一批),白波军的战斗力很难保证;第三东汉朝廷的权威到这个时候已经丧失,白波军又是从黄巾军而来,他们只知道“杀人放火金腰带”,对东汉朝廷的忠诚度有限。我们可以看一些史料:“诸将专权,或擅笞杀尚书。司隶校尉出入,民兵抵掷之……又竞表拜诸营壁民为部曲,求其礼遗。医师、走卒,皆为校尉。”简直是乱成一团。这样一支军队,显然不符合东汉朝廷对自身安全的需求。

不仅仅曹操和袁绍,吕布也曾经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可能人选

东汉朝廷抛出的橄榄枝

天下出现瓦解之势,很多军阀认为一个空壳的汉室没有什么用处,袁术甚至因为刘协的狼狈相想要打破汉室这个框架,自立为天子。张杨本来倒是有机会,也有意愿到洛阳扶植汉室,但是部下不愿意,张杨又是个耳根子软的,于是把刘协送到洛阳,帮忙修建了洛阳的宫殿,也就算仁至义尽了。既然张杨靠不住,东汉朝廷又要寻求新的靠山。有两个人收到了橄榄枝,一个是刘表,一个是吕布。

不仅仅曹操和袁绍,吕布也曾经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可能人选

东汉朝廷还在河东安邑落脚的时候,就考虑安身立命的问题。太仆赵岐认为荆州牧刘表的实力很强,要粮有粮,要兵有兵,可以让刘表来扶植汉室。于是董承令赵岐联络刘表。刘表表示可以出兵出粮,帮助董承修筑宫殿,但是并没有“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想法。具体原因小编认为可能是刘表的目光都在南方的益州、荆州、扬州、交州,不愿意改变战略,来趟北方中原地区的浑水。所以刘表就放弃了这个机会。

吕布就更有牌面了,是刘协亲自写诏书要求来护驾。与刘表相比,吕布才是刘协本人的意愿。但是吕布也是有现实的困难。吕布和曹操围绕兖州打了一年的时间,连战争的消耗带自然的蝗灾,两家都没有足够的粮食,“谷一斛五十馀万钱,人相食。”曹操有袁绍这条大粗腿,怎么说也能得到一些支援;吕布逐渐处于下风,被曹操彻底击败,投靠了刘备。这个时候吕布的兵力、钱粮都很有限,要从小沛穿过直线距离八百里地的洛阳,实在有些风险。

不仅仅曹操和袁绍,吕布也曾经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可能人选

另外吕布是经历过“奉天子以讨不臣”的,虽然王允是主角,吕布站着如喽啰,但毕竟还是亲身经历者。结果李傕、郭汜反攻回长安,驱逐吕布杀死王允。这件事可以证明,有足够的实力,汉天子是一个政治上的王牌;没有足够的实力,汉天子就是一个空壳,甚至是祸水。显然吕布这个时候不具备“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条件,拒绝刘协的邀请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不仅仅曹操和袁绍,吕布也曾经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可能人选

如果吕布选择匡扶汉室

历史没有如果,但并不妨碍历史爱好者开脑洞。当然一下内容都是小编个人的想法,大概率是胡说八道,诸位看客等闲视之就好。如果吕布决定匡扶汉室,并且顺利来到洛阳,他能否在乱世当中重新开辟一番天地呢?小编认为是有可能的。

首先来看一看当时洛阳及周边的环境。当时维持汉室运转的主要有两股势力。卫将军董承与大司马张杨是一伙,董承在洛阳城内,张杨在洛阳东北方向的河内野王,政治和军事兼顾;另外一伙是大将军、司隶校尉韩暹和车骑将军杨奉,两人都是白波军出身,也是一内一外,韩暹在洛阳,杨奉在洛阳东南方的梁县。另外河东还有李乐、胡才两个白波军出身的将领,资料不太多,不清楚成分,也不了解影响力,暂且忽略不计。

不仅仅曹操和袁绍,吕布也曾经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可能人选

双方保持一种均势,谁也奈何不了谁,所以才有曹操进洛阳抢走刘协的机会,这是后话。吕布如果来到洛阳,就相当于在这个天平上加上一个砝码,导致天平的倾斜。吕布和张杨的感情很不错,都是并州军阀出身,吕布到处乱窜的时候,张杨还收留过吕布;另外吕布是刘协钦点的,董承又是刘协的老丈人,在没有一个丰满羽翼的情况下,外戚的权力也是由皇权,确切来说是刘协的支持而产生了。那么很明显,吕布会和张杨、董承联盟,压倒韩暹和杨奉。张杨性格软弱,董承实力不足,吕布很有可能成为联盟中的主导者。

再来看周边的环境,洛阳以南的刘表虽然不愿意扶植汉室,但成为盟友还是没有问题,主要是洛阳以西的关中地区和兖州、豫州,以及河内东北方的冀州,对手分别是李傕、郭汜、曹操、袁绍等人。袁绍的战略是统一河北,他的主要方向是消灭公孙瓒,而非“挟天子以令诸侯”,而且还有东郡太守臧洪这个不稳定因素;李傕、郭汜已经失去人心,而且不能统合关中地区,实力较弱,主要对手就是曹操。

不仅仅曹操和袁绍,吕布也曾经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可能人选

曹操刚刚经历“兖州之变”,长期的战争和灾荒对他的实力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当然对吕布也是),曹操还没有彻底收复兖州,张超(张邈弟弟)尚且留守在陈留雍丘。如果吕布出兵支援张超,保住雍丘,就将手伸进了曹操的地盘,也更加方便向豫州扩张;即便与曹操的战争失败,吕布也可以重新反攻长安,拉拢马腾、韩遂等凉州军阀消灭李傕、郭汜,重新占据关中地区等待时机变化,建立更大的功业。不过这些都是基于吕布成功进入洛阳,并且彻底击败白波军,拿到刘协的控制权的基础上,条件非常苛刻,一步走错就陷入绝境。所以吕布拒绝刘协的邀请,到底是明哲保身还是错失良机,还是两可的事情。

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中国历史地图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