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猕猴桃之乡的“蝶变”振兴路:老党员杨子强一人带动一乡播种新

猕猴桃之乡的“蝶变”振兴路:老党员杨子强一人带动一乡播种新

忙丙乡忙丙村白岩组地里位置偏僻、气候偏冷,适合发展的经济作物比较少,群众的生活普遍贫困。

2001年初白岩组老党员杨子强意外发现白岩组似乎适合猕猴桃生长。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杨子强便将自己家独有的几株老品种猕猴桃进行修剪、插枝到茶地周围。2007年插枝的猕猴桃开始挂果,其果实虽然不大,但是口感较甜、有一股天然的无花果的味道。杨子强用竹篮把猕猴桃装运到农贸市场上去卖,很受顾客的青睐,较好的猕猴桃每斤可以卖到了3.5元。

猕猴桃之乡的“蝶变”振兴路:老党员杨子强一人带动一乡播种新

赚了钱后杨子强开始发动村民进行种植,但是由于猕猴桃从种植到挂果需要5至7年,很多村民都不愿意尝试。受挫后杨子强并不气馁,而是积极利用自己既是党员又是副组长的双重身份引导村民、并用经济效益刺激村民参与到其中。

“我们村前前后后都是山,要发展什么产业都难发展。但是我们可以顺着小河边栽猕猴桃,种植过程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我们的猕猴桃口感好、不愁销,以后会成为我们的主产业呢!”杨子强曾一遍又一遍的这样跟村民说道。

在杨子强的影响、指导、帮助下渐渐地白岩组整个组(共30户)的村民都种起了猕猴桃。2019年白岩组猕猴桃种植面积达到了200亩,每公斤猕猴桃卖到24元,且采买方式大多为入园采摘、网上订购、电商服务等省去了不少果农的时间和劳力。

猕猴桃之乡的“蝶变”振兴路:老党员杨子强一人带动一乡播种新

村民王新忠家就是在杨子强带动下发展起来的一个种植大户,2019年该户猕猴桃收入达到5万多元。

“我们的猕猴桃很受顾客欢迎,现在它是我们家的主要经济来源。且我育了5万株苗,每年的苗钱也是不少呢!”采访时王新忠曾这样对笔者说道。

白岩猕猴桃的名声打响后,市场上供不应求。极好的经济效益让周边村组的农户也开始心动起来。大家纷纷上门跟白岩组的村民购苗、了解种植技术。忙丙乡党委政府也将猕猴桃列入忙丙乡重要的新兴产业之一,并依靠县农业农村局扶贫项目资金,先后购买2.2万株猕猴桃苗发放给忙丙乡新水村、忙丙村、麦地村、蔡何村等170户农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0户)进行栽种。

猕猴桃之乡的“蝶变”振兴路:老党员杨子强一人带动一乡播种新

“目前忙丙乡猕猴桃总种植面积达到了约600亩,工作主要实行‘党委+党支部+党小组+党员+农户+基地+旅游观光+固定销售点+电商’运作模式,这样的运作模式,保证苗正、管护到位、产品纯天然、销售渠道稳定。”忙丙乡党委副书记代华栋这样表示道。

猕猴桃之乡的“蝶变”振兴路:老党员杨子强一人带动一乡播种新

目前猕猴桃已经成为忙丙乡“一乡一品”的一大亮点,也是忙丙乡休闲农业、旅游观光重要产业之一,猕猴桃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快车道”。一人带动一乡,党员干部的力量不容小觑。( 罗荣超 王建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