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清朝有种刑罚,专针对达官贵族!若被用刑,犯人宁愿去“赴死”


清朝有种刑罚,专针对达官贵族!若被用刑,犯人宁愿去“赴死”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生死是人必经阶段。任何人也都有死亡的那一天。面对死亡,大家都比较忌惮,避讳。因为生命来之不易,所以也有很多人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但再怎么没有尊严的存活,遇到了一种刑罚,犯人也会痛不欲生。甚至宁愿被直接处死。那究竟是什么刑罚呢?又为什么如此残酷,让犯人束手就擒?

<strong>这个刑罚是清朝最可怕的一种惩罚,名叫“阉流刑”。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个刑罚残酷,可怕之处。以及受此刑罚的犯人是被如何折磨和惩罚的。

“阉流刑”的出处

“阉刑”指的是宫刑。顾名思义就是将人的生殖器切割下来。对于男性来说自然是痛不欲生了。很多人因此认为这个刑罚只能惩罚男性。但是却不知道实际上女性也会有阉刑。甚至残忍残暴的程度相较于男性简直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清朝有种刑罚,专针对达官贵族!若被用刑,犯人宁愿去“赴死”

“流刑”的意思是流放,即把犯罪之人带到非常偏远的边境之地进行改造。我们也常在电视剧里看到一些古人因为犯罪而被流放。很多人不理解这个刑罚的残酷之处,其实很简单,只要咱们设身处地想想,把你丢到一个荒芜且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本身心灵就会受到煎熬。而很多边远之地都是非常穷困的,各方面也都跟不上。自然是心灵身体的双重打击。

而且一旦有人犯罪受到“流刑”这个惩罚,那大多都是重罪,十有八九也是回不来了。再加上改造的时候还会受到牢狱之苦,自然在当时被人视为仅次于死刑的重刑之一。这也不难理解很多诗人会在流放之时写出各种苦闷的诗句抒发内心悲痛。

清朝有种刑罚,专针对达官贵族!若被用刑,犯人宁愿去“赴死”

在了解了阉刑还有流刑之后,就不难理解“阉流刑”的含义了。这个刑罚就是这两种重刑相结合而孕育而生的一种酷刑。试想一下,<strong>把一个罪犯阉割之后再将他(她)流放派到边远的地带接受劳役还有改造。光是听起来就回让人觉得痛不欲生毛骨悚然。更别提接受这类刑罚的犯人内心的挣扎和痛苦了。而受到这类刑罚的人大多都是犯得比死罪稍微轻一点的人。

在《大清刑律》中对这个刑罚也有一些描写记载。其中写到,凡犯谋反、谋大逆者,只要是共谋,不分首从,皆凌迟处死;父子、兄弟及同居之人,不分异姓,以及伯叔父、兄弟之子,不限籍之同异,十六岁以上,不论笃疾废残,皆斩。

清朝有种刑罚,专针对达官贵族!若被用刑,犯人宁愿去“赴死”

十五岁以下的男性亲属及所有的女性亲属,给付功臣为家奴,财产入官。即使子孙确不知情,十一岁以上,也要阉割发往新疆给官为奴。凡犯谋叛者,只要是共谋,不分首从皆斩,妻妾、子女给付功臣之家为奴,财产入官。

因此我们也能看出这个“阉流刑”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从清朝就有这个刑罚了。并且一旦是犯罪便是株连九族,就连之后生下来的孙子这辈都不放过,皆要受流放阉割之苦。封建统治之下人类的渺小,专制统治的残酷也可见一斑。

所以很多人都觉得这个刑罚残酷至极,对于一个男人而言更是比死还有难以接受。阉割脚踏一个人的尊严,而流放又可以让人直接到达地狱。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犯人坦言,这还不如直接杀了他(她)来得痛快干脆。

清朝有种刑罚,专针对达官贵族!若被用刑,犯人宁愿去“赴死”

阉刑下的司马迁

作为中国十分有名且很受尊重的名人司马迁,其美名一直流传千古,他的文章言论到现在都非常受欢迎。他的成就自然不言而喻了。但这么优秀伟大的名人也受到过阉刑的摧残。

司马迁在被折磨过后,可以说是生不如死,感觉从此人生都变得昏暗无光。尊严被狠狠践踏,也失去了人生的意义。在他给自己老朋友任安写信抒发苦闷时说到“遭遇此祸端,为乡亲所耻笑,以侮辱祖先,又如何去见父母之坟墓。每念及此,汗未尝不沾满衣襟也。”

的确,被阉刑的司马迁已经年近五十,早已过中年,却要遭受这样践踏尊严和残酷无比的刑罚,肯定是难以接受的。自然害怕乡亲的耻笑,也感到无比羞耻。这样的年纪也已经到了安享生活的年纪,本可以子孙满堂一家和睦共处,但这样的刑罚让一切成为泡影。

清朝有种刑罚,专针对达官贵族!若被用刑,犯人宁愿去“赴死”

在那样的年代司马迁的遭遇让他成为全村的笑话,茶余饭后的谈资。这一切都让司马迁苦不堪言了,更不提家人给他的打击。在他受到“阉刑”之后,两个儿子甚至因为内心太过于羞耻而改姓。在古人看来这可以是天大的耻辱了。毕竟古人有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断了香火在当时那种社会可以想的到是多么的羞耻。而遭受这样刑罚又失去后代的他甚至没有见面给父母上坟祭祀了。所以每每想到这些,都让司马迁无比疲惫。

残酷的刑罚

司马迁作为受到阉刑的犯人都如此痛苦,甚至动过自杀了断的念头,更不必提被“阉流刑”后犯人有多么悲愤了。不单单要被阉刑,还有去遥远没人帮助的地区受人折磨。并且,这个刑罚不单单在于两个惩罚多么痛苦残忍,更是在于之后对犯人的强制要求。劳役还有干活这些不用说,如今也有犯人改造要进行劳动这个惩罚。更残酷的是,皇帝下命令受到“阉流刑”的犯人不能自杀。

所以即使你再难过,再痛不欲生,羞辱万分,都不能自我了断。

清朝有种刑罚,专针对达官贵族!若被用刑,犯人宁愿去“赴死”

<strong>能被施以阉流刑的犯人,大多都是士族以上的阶级,并非普通人,一般都是达官贵族,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他们在这种阶级下,肯定有着比常人高的尊严,对于这种刑罚本就耻辱万分。不能自杀的规定,自然会让犯人煎熬无比。甚至会觉得宁可死亡更加痛快。

最是无情帝王家。在封建社会下,阶级十分明显,皇上为了夺取王位,捍卫巩固自己的天子身份,总是有一颗冰冷残酷的心。也正是如此,才会有像阉流刑这般残酷冰冷的刑罚,折磨犯人,让其生不如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