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音乐」台湾流行音乐最佳专辑——2《苏芮专辑》


「音乐」台湾流行音乐最佳专辑——2《苏芮专辑》/ 苏芮


《苏芮专辑》 苏芮


如果说罗大佑1982年发行的《之乎者也》在国语流行乐坛投下的是一颗改变流行乐史的原子弹的话,那苏芮的首张同名专辑便可视为轰炸后随之揭竿的革命先声。

民歌自1975年杨弦开始,到1980年代已有走进死胡同的趋势。纵然在1981年成立的“天水乐集”试图以概念性的手法对民歌进行创新,却仍无法扭转当时社会上对民歌“苍白虚弱、无病呻吟”的批评。在这样的时间点,苏芮凭借其个人演唱西洋歌曲的高亢有力唱腔,以及众多优秀幕后工作者的协助,将西洋流行音乐中最重要的摇滚味道加进专辑中;虽然还不够道地、强悍,却改变了当时许多人对国语流行歌曲的观感,并进而影响流行音乐的型态,成为乐坛重要的里程碑。

除此之外,苏芮最重要的成就其实在于其对传统女声唱法所掀起的革命性改变。在苏芮之前的流行音乐女歌手都是像齐豫、黄莺莺等轻柔唯美的唱腔,而苏芮却是直接的呐喊,从肺腑深处引爆的爆发力,使得其歌声中所蕴藏的丰沛情感能强烈地撼动人心。这不仅在女歌手中前所未有,在整个流行乐界亦属先驱。而以往女歌星的造型多走柔弱清纯的刻板路线,苏芮却以一身黑衣及痛苦纠结的演唱神情打破了这种虚软无力的女性形象。然而这种历史性的突破在苏芮逐渐转型后不再有人继续承传发扬,偶有唱腔类似的女歌手如黄小琥出现,皆未能造成像苏芮当时所引起的风潮。

《苏芮专辑》正确地说应该算是《搭错车》的电影原声带,而最初这张专辑的诞生亦是导演虞戡平的概念。虞戡平在电视上听到苏芮(当时叫做Julie)唱歌,觉得演唱西洋歌曲的她有着相当不错的嗓音,便属意她来担任主唱。



虞戡平接着找来李寿全当制作人,专辑的词曲创作也阵容坚强:有吴念真、罗大佑作词,李寿全作曲的《一样的月光》,罗大佑脍炙人口的情歌《是否》,及梁弘志动听的三首歌曲,其中《请跟我来》便是虞戡平亲自下场与苏芮对唱的悦耳情歌。而由于“好歌难寻”,在宁缺毋滥的原则下,陈志远重新编排了三首曲子作为“电影音乐”。其中很可惜的是侯德健创作的名曲《酒干倘卖无》,因作者当时离台前往大陆,在政治因素考量下,被临时抽掉,仅留《新店溪畔》这个纯粹演奏的版本。

而这最后定案的五首歌曲和三首乐曲,首首悦耳、句句动听。在演唱、制作、编排任一方面均属上乘。这样一张扎实精彩的作品,配合电影的上映,在当时造成极大轰动。《苏芮专辑》挟着苏芮个人的黑色旋风,席卷了整个华人世界,也让当时才推出第二张专辑的飞碟唱片公司能够在唱片界站稳脚跟,走出当年与滚石唱片对峙的国语乐坛主导地位。

苏芮昔日鲜明的黑色咆哮歌手形象及其充满真实情感的高亢激越歌声,是整个流行乐史上非常醒目、令人难以忘怀的模样。不管经过多少年,她清亮有力的歌声仍旧唱出台北人心中最底层的沉郁:“一样的月光/一样的照着新店溪/一样的冬天/一样的下着冰冷的雨/一样的尘埃/一样的在风中堆积/一样的笑容/一样的泪水/一样的日子/一样的我和你……”(林怡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