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在離病毒如此近的地方,與它對視

援漢日記⑫ | 在離病毒如此近的地方,與它對視

樹蘭(杭州)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姜寒水醫生

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進行鼻拭子標本採集


“放鬆,別怕,頭不要動,堅持一下很快就好。”醫院門診檢查時,姜寒水經常會說的這句輕柔地安慰話語,換到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E1-3病區的病房內,就變成了廣場舞分貝——特大聲。


防護服外面加一件全面型防護面罩,說話的聲音都傳不出來。護目鏡外面再加一層透明罩,再好的視力完成精準的醫學採樣動作都有難度。”姜寒水在與醫護人員溝通鼻拭子標本採集時說。


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患者需要連續三天體溫正常,兩次核酸檢測(間隔一天)均為陰性,無明顯呼吸道症狀,胸部CT病灶好轉,各項生命體徵穩定。


所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重症患者出院前的兩次鼻拭子標本採集非常重要。


患者要將口罩下拉暴露他的鼻腔,然後通過鼻腔,用鼻咽拭子探到咽後壁,留取鼻腔裡面的粘液,送去檢驗判定核酸是陰性或陽性。


援漢日記⑫ | 在離病毒如此近的地方,與它對視

鼻拭子採集

這套看似簡單的鼻腔採集,很容易刺激患者打噴嚏,伴隨著與病毒近距離接觸的高風險。

在短時間內,又快又準又安全地完成採樣,是對醫生操作技術的考驗。


可如果操作不到位,棉籤到達的位置不夠深,可能導致核酸檢測假陰性的偏離判斷,影響採樣結果。


很多患者看著醫生要在自己鼻腔內,深入十公分長度的鼻咽拭子,總會害怕;

也有患者對採集過程比較敏感,不容易採集到,這時姜寒水只能與患者近距離反覆做溝通。


援漢日記⑫ | 在離病毒如此近的地方,與它對視


2月26日,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E1-3病區一位重症患者達到解除隔離及出院標準,姜寒水曾為他取了第三次鼻咽拭子標本,患者每一次都很配合,取樣時總忍著不敢喘氣,怕打噴嚏、怕近距離傳染了姜寒水。


越緊張身體就會越緊繃,反而不利於取樣。


姜寒水總會告訴他:“我是三級防護,就算你打噴嚏,也會在防護頭套外面,你不要擔心我,我是醫生,我有數,你放鬆。”


但其實,

他們正與病毒“面對面”,

在離病毒最近的地方與它對視!


援漢日記⑫ | 在離病毒如此近的地方,與它對視

出院前,這位患者與姜寒水(右三)等醫護人員拍照留念


直到出院

也沒能見過你們的臉龐

但我始終記得

你們手掌的溫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