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經我手確診的病人,我想親手送他們出院

■採寫:新快報記者 朱清海

“經我手確診的病人,能轉就轉到我們(畢節)三院來,我想把病因搞清楚,親手把他們送出醫院。”2月15日,是廣州市胸科醫院援黔專家、畢節市第三人民醫院副院長周強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返崗工作的第22天。一直堅守在戰“疫”一線的他,對團隊,“現在就是打仗,我帶頭上戰場”;對病人,“他們有心理壓力,做好心理溝通、疏導很重要”;對家鄉,“我想過支援湖北,但這裡也需要有人站崗”。

经我手确诊的病人,我想亲手送他们出院

■畢節三院開展收治患者及防護演練。

“這是一場戰鬥,我準備好了”

除夕夜(1月24日),周強在家和80歲的老父親幹了一杯酒,大年初一他就匆匆踏上了奔赴貴州畢節的高鐵。初一晚上7點半,他抵達畢節。半小時後,他出現在畢節市第三人民醫院(下稱“畢節三院”)疫情防控分工會現場。

接下來的數日,周強工作可謂“爭分奪秒”。

初二凌晨,他參加了一場遠程電視會議,統計上報醫院床位、人員、物資儲備等情況;上午,他參加畢節市抗“疫”工作部署;下午2點,在他安排下,畢節三院發熱門診開展了一場收治患者流程及防護演練活動,用他的話說這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初四(1月28日)早上7點,“接到電話,大方縣發現疑似病例。”身為畢節市市級專家組副組長的周強立即趕到大方縣,主動提出“去病人床邊診查”。他和專家組另一位副組長穿上防護服進入病房,現場認定病人屬於“高度疑似病例”。最後,這位病人被確診為畢節市第一例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肺炎。經過及時救治,病人情況已有所好轉。

與此同時,周強還通過現場及遠程會診,指導黔西縣、金沙縣和百管委三地新冠肺炎診療及院感防控。

“我們是病人的最後一道防線”

1月29日23:30至次日02:30,周強在畢節市第一人民醫院協同三名市級專家確診了2例新冠肺炎病例。在返崗的22天時間裡,他參與會診25人次,在確診的15例病例中,有13人轉到畢節三院收治。

“考慮到病人有心理壓力,及時溝通、疏導,做好病人的心理工作特別重要。”在收治的病例中,有幾位病人給周強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們心理壓力大,心情特別糟糕,有些沮喪。”查房過程中,他會特意在心情不好的病人床邊多停留一些時間,“我們聊了很多,也給他解開了心結,心情好,病也好的快一點。”他說,病人心理上“減負”,病情也開始好轉了,在他看來“我們是病人的最後一道防線,有責任把他們照顧好”。

“我對團隊充滿信心”

1月30日,畢節三院成為新冠肺炎定點收治單位,周強和副院長劉啟材負責組建了由傳染科、呼吸科、心血管科、重症醫學科團隊組成的新冠肺炎診療團隊。

“這個時候,我是醫生,不能退更不能躲。”周強對治療團隊的成員說,“現在就是打仗,團隊負責人需要帶頭上戰場。”當初選人,他提出“優先”考慮兩類人:一是共產黨員,二是各科骨幹。團隊裡有一位心血管科的姜坤醫生,“當初是我點的將,他敢擔當,遇事冷靜,在救治工作中身先士卒,到現在一直沒下火線。”

“能轉就轉到我們三院來。”周強說,他的願望是,“經我手確診的病人,我想把病因搞清楚,看到他們恢復健康,親手把他們送出醫院。”

“我想過報名支援家鄉湖北,但是這裡也需要有人站崗。”周強說,目睹身邊的臨床、護理、後勤、行政人員不分日夜,戰鬥在疫情一線,“我對我們團隊充滿信心,一定能打贏這場仗。我特別感激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