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方腊只有8大将,凭什么让梁山108将损失过半?

历史诗人


宋江和方腊作战的时候,就不再是街头斗殴了,那是正儿八经的大兵团作战。在这个时候,指挥兵团作战的能力,要远远地比个人的武艺重要多了。

但是很可惜,水泊梁山这边真正能有指挥能力的军官,里外里就那么几位,还都是从朝廷反叛过来的(以林冲为代表)。说句不好听的话,其余绝大多数的人,那都是街头的混混。真正到了打仗的时候,除了用一身蛮力报答宋江之外,别的能耐恐怕是没有了。

金庸的小说《天龙八部》,写得其实就特别现实。萧峰在目睹武林豪杰跟契丹军队作战的时候,就发现了己方的弱点:武林豪杰虽然武功个个高强,但在面对训练有素的军队之时,却仍然各自为战,完全就是一盘散沙。一个人的武功再强,几十个士兵一起拥上来,他也会败下阵来。如果再受了伤,多半就会命丧当场。这就是侠与兵的区别。

侠在作战的时候,更加重视单兵作战能力,要在击杀若干敌人之后,争取自己全身而退。兵则不然,他们需要占领阵地后向前推进,并且消灭眼前的一切有生力量。这种心态差别,直接决定了双方的作战结果。

更何况,水泊梁山的这群街头混混,武功比侠差得太远了。在面对军队所暴露出的颓势,岂不是得加个“更”字?

只不过,《水浒传》站在水泊梁山众人的角度来写,所以给了他们了一些主角光环。这就给了我们一种误导,让我们误以为这些人的能力有多强,但战争的结果却不会撒谎。在对战方腊的时候,这群人的真实水平,马上就暴露出来了。

而放到历史上,宋江这伙人就更不堪了。他们是一支只有几十人的流寇,一个太守派出了捕快,就直接把他们搞定了,根本没干出这么轰轰烈烈的事迹来。所以,《水浒传》说他们在方腊那边打得轰轰烈烈,损兵折将,其实还是抬举他们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