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俗语: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犹如浪打沙,是何意?蕴含深刻哲理

看这句俗语时,其实我们只需要想象一下用针挑土和浪打沙的场景,便可以明白它的意思:使一个家族兴旺起来需要经年累月的积累,但让它衰败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它很难扛过困难的洗礼。这句话流传了这么多年必然有它的道理,因为这是前人为我们总结的金石良言,下面我们便来逐句解析一番。

俗语: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犹如浪打沙,是何意?蕴含深刻哲理


何谓“针挑土”?它比喻极少地一点点地积累财富,由此可知财富积累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回顾历史,每一个王朝在建立前都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战争。例如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秦朝,自公元前230年始,至公元前221年终,历经10年的战争,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离间的策略,逐步灭掉了六国,完成了统一。

这10年还只是战争的10年,未包括前期秦国的各项准备的时间。通过这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可知,财富的积累乃至一个王朝、一个国家的建立,都需要花上很长的时间去准备。

由这句话往下引申,便想到了另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几千年前的著名儒家大师荀子的名言,告诫世人一定要沉下心来,多积累。

哲学的唯物辩证法中也提到: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所以,要想成功,前期必须不怕苦,不怕累,多积累,“兴家犹如针挑土”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

那么何又谓“浪打沙”?想象一下你此时正站在岸边,远处一个海浪正打过来,沙滩上堆起的一座座沙堡是不是很快就坍塌了?这句话表明的就是这个意思:让家族衰败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俗语: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犹如浪打沙,是何意?蕴含深刻哲理


秦始皇嬴政花了10年时间统一六国,可他建立的王朝只存在了短短的16年,究其原因,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总结的非常好:“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若不是秦始皇骄奢淫逸,推行残暴的统治,农民又何以发动一次又一次的起义暴动?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说的也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将这两句俗语合并起来,我们也可真正理解前人的意思了,他们是要告诫我们,要学会耐心沉着地积累,不要因为一点点小小的诱惑便贪图享乐,败光家底。老话常说“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七代”,即使人家再穷,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奋斗也终能摆脱贫困;反之,富人毫无节制地挥霍,再大的家底也终有亏完的那一天。

俗语: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犹如浪打沙,是何意?蕴含深刻哲理


这句话放到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再合适不过了,因为现代人就是缺乏这种沉淀的心境,内心太过浮躁。希望看过这句话的每一个人都能明白先人的意思,学会沉淀,最终发家。兴业不易,守业更难,对于初入社会的年轻人而言,这句俗语更有警示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