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抗疫”理财产品火热上线,是否具备投资价值?

小马读财


说真话、讲实话、不废话、没套话,让我们今天说一点大家都能够听得懂的人话,大家好我是你们的社长。

对于最近上线的有关于抗议理财产品,是否具备投资价值,社长认为在我国的国情面前,羊群效应相对比较明显,短期内具备投资机会,长期来看并不具备投资价值。

社长认为对于抗疫为主题,应该有专款专用,不应该被社会群体作为标的进行资金募集,从而引发没有必要的风险,这个好比李文亮医生的名字注册了商标是一样的道理。

什么是理财产品

所谓理财产品是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投资,而背后的逻辑主要是以获取利益为标的,说句不好听的话无商不奸,而作为抗疫为标的的理财产品也许短期之内会受到人们的追捧,但长期并没有投资的价值。

理财产品主要是服务于实体产业,这种实体产业要具备未来发展的空间和潜力,能给理财产品带来收益,目前没有一款产品是以公益为目的的理财。

以新鲜事为标的炒作在我国投资理财产品上屡见不鲜,比如说当初的比特币炒作,再比如说热点概念的炒作,基本犹如烟花一样。

抗疫主题

最近我们可以从院士钟南山发表的演讲中获知,2003年非典疫情结束之后,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对于非典疫苗的研制和开发,导致2020年一天到来的时候只能临阵磨枪。

也就是说对于疫苗的研制,应该是和疫苗有关系的上市公司进行,或者是国家拨付专款专用进行疫苗的研制。

对于以医疗为主体的理财产品,市场认为是不道德的行为,如果你想用这种理财产品赚钱获得高额利润似乎不太现实,如果不用以获得高额利润,似乎对投资者来说没有意义。

不以获利为目的的理财产品没有意义

理财产品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利,如果以公益性抗疫为主题的理财产品不以获利为目的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没有投资的价值和意义。

而以疫情为标的成立投资理财产品,社长认为是不道德的表现,一方面忽悠不知情的大叔大妈进行投资,一方面还有不成熟的科技研发团队。

还不如自己着手疫情疫苗的研发,等有实质性进展的时候再成立理财产品,以获利为目的的理财产品才是真正的理财产品。

综合来看:当前的人总是爱用当前最热的事情讲故事,而想要利用一群抗议为主题给大众讲一个故事,社长认为这种行为没有任何道德原则,而理财产品也不应该成立,应该交给专门的研制机构进行研制。


社长财经


最近理财子公司纷纷面向医护人群、湖北地区用户客群推出抗疫主题专属理财产品,不仅免除相关手续费,募集的理财资金还将投向防疫、抗疫的金融服务业务相关领域。那抗疫理财到底是什么情况,能不能投资呢?

【抗疫理财的情况?】

据小马读财的调查,对抗疫理财产品的了解如下:

1、一种是面向医护群或者湖北地区用户,不收取认购费;

2、另外一种是收取认购费然后捐出去;

3、理财资金将主要投向生产防疫用品的优质重点企业以及其他抗击疫情的相关领域。

所以抗疫理财主题不错,不过需要提醒的是理财不是慈善,作为投资者,还是要理清产品的投资方向,投向哪个企业。

【理财和慈善可以结合?】

上述例子中,抗疫理财产品既有理财功能,又有慈善功能,两者真的能结合吗?其实不然,两功能的主体不一样,理财的是投资者,做慈善的是银行理财子公司。如果是同一个主体,比如投资者,要同时做到理财和慈善,除非把得到的收益甚至本金捐出去,但很难做到。所以理财是一种赚钱行为,慈善是一种花钱行为,两者不能结合。

【该不该投?】

有些人说买这些理财产品的同时,即得到收益又得到心理安慰,何乐而不为呢?小马读财也来谈谈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1、在疫情下,银行理财产品业绩不太好,此时唯有借疫情和理财相结合才能更好的提升业绩,这是一种营销;

2、无论是何种银行理财,比P2P的安全性高很多,银行理财即使出问题也能拿回部分本金,但P2P有时候血本无归;

3、基于小马读财的立场,一向不建议大家投资资金去向不明的银行理财。

【总结】

综上,理财子公司推出抗疫产品,主题很好,但理财和慈善无关,其实质是一种营销行为。作为投资者,最主要考虑的是资金去向,而银行理财产品资金去向不明,所以小马读财不建议投资。

以上内容仅代表小马读财观点,并非标准答案,小马读财也不提供标准答案,如有质疑欢迎提出,我们欢迎高质量的不同声音与我们共同探讨与进步。


小马读财


目前,国有大行中已经有农行、中行、工行、交行等银行理财子公司推出了抗疫主题理财产品。具体来看,农银理财针对此次疫情推出了三款专属产品,分别是“致敬·军人”“致敬·医师”和“加油湖北”三期抗击疫情主题的专项理财产品,均为“金钥匙安心得利灵珑”系列封闭净值型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年化)分别为4.06%、4.06%和3.9%,产品期限分别为162天、182天和130天。

实话实说,“抗疫”理财产品,较好的投资价值谈不上

理财子公司推出“抗疫”理财产品,动机是好的,也是值得肯定的,支持“抗疫”,人人有责。不过抛开情怀,

只讲资本属性的话,“抗疫”类理财产品,应当是一款风险比较小,收益可以的理财产品

首先,这款产品投向的是防疫、抗疫的金融服务业务。抗疫期间的金融服务业务,主要是国家金融信贷扶持政策,这项业务主要有几个方向:

  • 金融信贷投向“扶持生产防护抗疫用品的生产企业”的贷款;
  • 金融信贷投向“扶持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企业”的开工复工类贷款;
  • 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发行的地方性政府专项债。

从国务院的政策文件来看,扶持防疫期间的信贷金融,属于一种专项贷款,这类贷款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利率低,以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或地区基础建设。

其次,此次疫情来得突然迅速,确实给经济社会活动带来了较大冲击,但是防护抗疫毕竟是有期限的,目前来讲,普遍认为疫情只是

短期性的,不会时间太长。

依钟南山院士的判断,疫情大概会在4月底前左右会得到控制。那么,疫情结束后,各方面的防控防护就会解除,社会经济活动也会恢复到常态化。

所以,“抗疫”理财产品不具有持续性,可以认为是一款临时性理财产品

最后,银行理财子公司推出“抗疫”理财产品,实际上是通过市场手段,为银行本部筹集支持抗疫的信贷扶持资金,也体现了这款产品的特殊性。

全社会都在抗疫,许多个人和企业都以损赠的方式,支持国家抗疫。更加说明“抗疫”理财产品是一款兼有公益性质的产品

综上,抗疫类理财产品,更多意义上讲,是一款带有公益性质的低风险低收益产品。

需要提醒的是,理财有风险,抗“疫”理财产品买或者不买,你说了算。

💕谢谢阅读!


野马和尚


做理财买产品,最要不得的一种,就是看产品名追逐热点。

理财子公司推出的这一类产品,无非就是新瓶装旧酒。本质上跟原本存在的产品并无不同。

抓重点,产品收益率是否满意,风险等级是否匹配,期限是否满足现金流的流动需求。



财复有道


理财产品的本质还是要看底层资产,好不好看标的,其次交给谁运作,风控能力如何,最后看费率个回报,一般收益率相差不多,太离谱要小心


股怪大师兄


毫无价值,疫情一旦过去,这些都没用了。


用户53973775355


如果真的可以帮助国家战胜疫情,就算不产生收益又有何不可呢?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翟叔谈商


爸爸给儿子又取了个名字而已


小石榴他爸


没看到内容和细节,不好评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