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策略研究

职业生涯规划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初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具迫切性和必要性。无论从国家角度还是学生自身出发,都需要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初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既要结合自身状况综合考虑,也要紧跟社会需求适时调整。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中,要充分发挥初中生的主导性,家长和老师更多是引导和督促作用。

关键词:初中生 职业生涯规划 家长

一、初中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职业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生涯规划、人生规划等,指的是个人同组织相结合,在对个人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后,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优缺点能方面,经过权衡利弊,再综合外部的时代需求、社会发展等方面,制定出职业奋斗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确立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步骤。

具体来说,“生涯”二字,“生”,即生命或者人生;“涯”,边界的意思。生和涯合在一起,就是人生的边界,也就是一个人有限生命的全部历程。生涯是我们一生中扮演各种角色的总和,它体现出我们的生活风格,展现自身独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

通过分析得知,职业生涯规划具有这样的特点。它是面向未来而制定,是一种从思考到行动的过程,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和时代发展需要,职业生涯规划不断发展变化。

对于初中生而言,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是非常必要的。首先,从国家层面来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倡导,“学生应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全国教育大会上也提出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其次,从中学生自身来说,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有着重大意义。在整个学生时期,小学是生涯认知和探索阶段,初中生是生涯定向阶段,高中是生涯准备阶段。初中阶段的学生独立意识增强,具备一定的学习和认知能力,这就为探求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条件。此时的初中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形成,职业意识、职业幻想和职业尝试处于重要的阶段,学生可供发掘的潜力很多,如果能让孩子接触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把职业生涯掌握在自己手中。

再次,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学习更有导向性和针对性。确立目标后,学习也能具备持续性。职业生涯规划对学历、能力的要求反促学生积极向上。为实现职业生涯规划,学生也会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特长,挖掘潜能,更加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最后,学生自己制定生涯规划,能够提高自主决策性,提升自我管理和调节能力。处于青春逆反期的初中生,当看到自己的长处能促进自己的未来发展,孩子们会更加自尊、自爱、自强、自立,于无形中塑造初中生的独立人格。

二、初中生如何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初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要提出一个清晰的生涯规划,而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生涯观念,初步掌握作决定的方法与技巧。初中生制定生涯规划,其实就是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设计未来的人生发展前景,着眼于升学和择业两方面。即如何提高学业成绩、如何提高综合素养、如何了解自身志趣、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简而言之,就是要让初中生明白:我是谁,我要去哪里,怎么去(方向、目标、过程方法要求)。亦或是,我是什么样的人、我究竟要什么、我期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为了成为我所期望的自己,我需要充实些哪些方面的技能。

学生首先要进行自我探索和生涯探索,达到知己知彼的效果。

自我探索就是知己,问自己“我是怎样的人,我希望自己成为怎样的人”。从自身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等方面考虑,喜欢做什么,自己适合干什么,为以后进入高中选课、进入大学择校、大学选专业、大学毕业后的工作做准备。

生涯探索就是知彼,明白社会需求,充分认识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等外部环境。这既包括自己的生活条件(如家庭条件和学校班级)、也包括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从实际出发,结合社会发展需要怎样的人,不同职业需要怎样的素质。那么将来要想在心仪的行业立足,自己应该怎么做。

找准人生定位后,需要找到奋斗的参照物,以此激励自己达到成功的彼岸。可以寻找榜样,以一个或几个理想人物、理想人格来要求自己。如牛顿以笛卡尔为榜样,发现牛顿第一定律;爱因斯坦受偶像牛顿的影响,在狭义的相对论之外,又开创广义的相对论。我们可以从榜样身上学到刻苦钻研的精神、持之以恒的态度等。

最后就是生涯管理,制订计划并行动。制定的人生目标和计划,要符合学生的主客观条件,最好能有短期、中期和长期规划。如短期内、一学期、一学年要达到什么目标;中长期整个初中、高中要达到怎样的成绩。制定的计划越具体越好,可操作性务必要高。

在生涯规划的实施过程中,注重评估调整。通过量化评估和奖惩措施,达到时效性检验。随着时间和能力的变化,学生的计划也会有所调整。以鲁迅先生为例,他少年时理想是从医,治疗像父亲一样的病人,等到了日本又想着仅从医不能治疗国人的思想,遂转而弃医从文。因此初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要做好充分的应对。

家长和老师扮演督促和引导角色

初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必须以学生作为主导地位,家长和老师更多是外部督促和引导作用,学生通过简单的职业生涯规划,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和报考目标后,学习的责任和主导权转给孩子,家校合作,共同做好督促和引导。

最初的职业生涯规划,家长和老师对学生因势利导。结合学生自身状况与社会需求来制定恰当的规划。我们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同时对缺乏职业规划的孩子要恰当指导,提前准备。学校可以开设基础性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发展面向未来需求的社团活动,发挥学生的特长和必要技能。同时在寒暑假适当布置社会实践,通过接触社会来反促学生成长。

在这当中,家长和老师要有足够的尊重和信任,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做好充分的沟通互动。如果家长自身能力有限,也可以求助于有经验的老师,参考与之相关的专业书籍。

能制定生涯目标,接下来就是认真执行。知易行难,知行合一。因此要持之以恒,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做好加强的后盾。对于实行过程中出现的挫折和问题,要及时指导,教育孩子没有任何事能随随便便成功。遇到困难,家长要与孩子一同学习,成为战友。整个过程中及时跟进,对于问题和不足记下来,一点点改进。对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转变,也要切合学生年龄与阅历的增长,做出适时调整。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帮助孩子进行生涯觉察,帮助他们初步接触到目标中的职业,从实践活动中获取经验教训。如根据学生志愿,带领学生到心仪的高中、大学、单位、医院、工厂等进行“实习”。使学生了解未来的学习环境、工作环境、工作中的快乐与辛苦。既能体验生活,也可以知道自身的不足,从而更加努力。

总之,初中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很有必要。家长、老师和学生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扮演好各自的角色,真正发挥好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