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新冠肺炎疫情下,一場不能等的會診“如期”進行


新冠肺炎疫情下,一場不能等的會診“如期”進行


2020年的開局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我們每一個人,給整個國家、社會,都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本是闔家歡樂的春節,卻因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讓人們變得迷茫又恐慌。

而恐慌對於家中有病人的家庭,無疑是雪上再加一層霜。

今年春節,鄭先生跟很多人一樣,已離開家鄉在外生活工作多年,卻不能回老家與親人團聚。但他的父親,在春節前被診斷是肺癌。受疫情影響,父親不能方便地輾轉到其他地方治療,目前只能先在老家醫院接受治療。

新冠肺炎疫情下,一場不能等的會診“如期”進行

鄭先生的父親,67歲,長期在船上工作,去年肋骨在船上硌了一下,有兩條肋骨微裂,服用了一段時間創傷藥;後來又因感冒引起了肺炎,也沒有經處理,胸部疼痛一直被認為是肋骨微裂導致,也就沒去醫院檢查;但是,到了去年年底,父親平時體重120多斤,2個月體重就下降了10餘斤,雖然胃口還可以,但胸部疼痛,讓他走路和側躺都難受。去了醫院檢查,才得知是肺癌。

如果沒有疫情影響,鄭先生可以方便地安排父親異地就醫,到大城市醫療資源更好的醫院再看看,畢竟目前只是初步診斷。但現在是特殊時期,病人更是不方便跨城市就醫,而對腫瘤患者來說,他們的治療卻是經不起等待的。鄭先生很著急。


其實,在2020年這場沒有硝煙的“抗疫”戰爭中,在線醫療服務平臺成為了“抗疫的第二戰場”

,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遠程會診,藉助現代發達的網絡通訊技術,可以讓患者“宅在家”看病,減少患者到院就診帶來的交叉感染風險。鄭先生通過朋友,找到了「丁丁醫聊」。

「丁丁醫聊」平臺專注腫瘤單病種,依託行業專家為患者提供深度垂直的閉環解決方案。平臺集中了全國各地超過500名副主任及以上級別腫瘤專家,為患者提供腫瘤多學科聯合診療(MDT)諮詢、治療方案落地實施、腫瘤患者預後管理、患者與家屬心理疏導、腫瘤治療方案與藥物臨床研究等服務。

平臺醫患服務部迅速與鄭先生進行了對接,瞭解了患者當前的狀況,溝通了家屬的需求,收集到患者初步的診斷資料。根據掌握的信息,初步判斷患者肺癌並伴有有骨和肝轉移了,但需要進一步完善檢查。鄭先生希望父親能到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治療!

但疫情當前,遠程會診,更為安全快速。

基於患者基本情況,會診必須儘快安排。平臺很快邀請到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劉俊玲教授作為此次會診專家,以及地方醫院浙江省舟山醫院張期和醫生即患者的主治醫生,參與會診。


劉俊玲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


擅長腫瘤內科治療(化學治療、靶向治療)的臨床工作,主攻方向胸部腫瘤的內科治療及研究。

張期和


從事呼吸科臨床工作十餘年,擅長呼吸科常見疾病,如支氣管炎、肺炎、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肺癌、氣胸、間質性肺病、胸腔積液等疾病的診斷及治療。


以下是會診經過(截取其中部分關鍵問題),可以滑動詳看:


新冠肺炎疫情下,一場不能等的會診“如期”進行

新冠肺炎疫情下,一場不能等的會診“如期”進行

新冠肺炎疫情下,一場不能等的會診“如期”進行

新冠肺炎疫情下,一場不能等的會診“如期”進行

新冠肺炎疫情下,一場不能等的會診“如期”進行

新冠肺炎疫情下,一場不能等的會診“如期”進行

(一)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新冠肺炎疫情下,一場不能等的會診“如期”進行

新冠肺炎疫情下,一場不能等的會診“如期”進行

新冠肺炎疫情下,一場不能等的會診“如期”進行

新冠肺炎疫情下,一場不能等的會診“如期”進行

新冠肺炎疫情下,一場不能等的會診“如期”進行

新冠肺炎疫情下,一場不能等的會診“如期”進行

(二)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經過線上會診討論,詳細瞭解病情後,劉俊玲教授給出意見:


今天的會診關於鄭先生的病情,診斷右肺鱗癌(局部侵犯肋骨胸壁膈肌)右肺門縱膈淋巴結轉移肝轉移),治療前建議完善腹部CT平掃增強,顱腦MRⅠ平掃增強,骨掃描。止痛治療西樂葆200㎎,bid,普瑞巴林75㎎,bid,奧施康定從10mg q12h開始滴定,注意通便等處理。治療前加強營養支持治療,護肝治療,評估感染風險。化療含鉑雙藥,若選擇紫杉醇以每週給藥的方式進行,若是吉西他濱,d1,8進行。若是長春瑞濱,有口服劑型可選,更是可以按周進行。為了提高療效,不建議單藥化療。化療後密切觀察血常規變化,及時升白對症治療,不建議用長效升白針預防。以上謹供張醫生參考。補充,由於病人肺部存在間質性改變,不建議使用PD-1這類免疫治療藥物。關於家屬問“除了化療,還有什麼靶向藥物可以輔助治療?”,倒是可以用恩度,抗血管生成藥。

此次遠程會診,會診專家與主治醫生、患者家屬,進行了信息互通有無,甚至連患者的當前狀態,也通過視頻的形式,讓會診專家看到,所以,會診結果無疑讓家屬吃了一顆“定心丸”。如家屬所說“這次疫情讓很多民眾重新認識了白衣天使的偉大!”。其實,也如醫生所說“相信每一位醫生都是內心非常願意幫助患者的大夫”。

當然,希望疫情趕快結束,能夠解除腫瘤患者就診的感染風險,從而得到更有效地檢查治療。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我們每一個人,給整個國家、社會,都帶來了巨大的影響。而突然的災難也同樣讓我們看到更多的溫暖。互聯網醫療經過了漫長的探索期,已過渡到規範發展,在疫情下,經受住了考驗:在線醫療,遠程會診,可以免除面對面接觸或高危人群聚集的風險,可以幫助各類輕症病患進行在線初篩和分診,幫助慢性病患實現在線複診遠程購藥,減少反覆到醫院就診帶來的交叉感染風險……

如果您或周邊朋友有腫瘤在線診療的需求,歡迎使用「丁丁醫聊」平臺小程序,100%醫生實名認證,在線解決問診、會診等需求,直接溝通,隨時解惑。


整理與撰文 l Cathy


本文內容、圖片均源於丁丁醫聊真實採訪採集,轉載請聯繫微信號:DDYLMDT,並註明出處。


新冠肺炎疫情下,一場不能等的會診“如期”進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