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当您听到安徽省的时候,您第一在脑海中想到的是什么?为什么?

环球博览汇


提及安徽,首先想到的是汤显祖的“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安徽的山水非常著名,“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号称天下第一奇山,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这里还有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以“大愿”著称的地藏王菩萨道场的九华山。这里山水风光无限,不过来游玩儿的时候,个人建议还是错峰出行的好,游人如织的时候,体验感就大打折扣。

说完山水,这里的院落民居一定要看的,徽州特色的宅居依山傍水,素雅洁净,与山水自然融为一体,尤其是雨雾起时,细雨如丝,淡烟薄雾,这里是水墨田园的所在。依稀有句歌词: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留下来陪你每个春夏秋冬。这里是放下尘世纷扰,回归诗意的田园。

这里有“孔雀东南飞”、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爱情的缠绵悱恻,有黄梅戏里的款款柔情,有那文学巨匠,理学大家,画家璀璨,更有那吴侬软语,仿佛已是从前。

安徽多美景,山水刚柔相济,民宿淡然安静,戏曲文风别具魅力……闲暇之时,心若累时,来此休整身心,却是不错的。

美景不在乎你走多远,或者说花多少钱,在于的是让心放下,正所谓:放下,自在!


一重山水一重关


我是安徽人,皖北农村的。我说说我的情况。以前真的太穷了,大半年吃红薯,吃玉米,亩产粮食不高,我家四个人的土地收小麦二三千斤,交了公粮买肥料的钱都没有,我读书小学完,就下来邦人家盖房7毛钱一天,有的还拿不到钱,穷太穷,家里连自行车都买不起,但是我们要有勇气过上好日子,穷了就变,我上砖厂打工,在好一点能出去打工,现在老家没什么年青人了。读大学的到大城市工作开公司的很多,打工的有了一点钱也都自己单干的很多了。开饭店的干工程的很多。今年过年家户户都有小汽车,有的有几辆。楼房最少一个儿子的三间三层。农村没有房的都在城里买了。水泥路通到家门口,自来水光纤都有。经过安微人不断的努力,现在日子真的越来越好了。


王墩美


我是合工大毕业,在合肥生活了四年,后来又阴差阳错在合肥和黄山工作了几年。

虽然我是外省人,但安徽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记忆

首先想到的是黄山风景,“黄山归来不看岳”不是一句虚话,建议大家有机会看一下,一年四季都是美景

另外,宏村和西递也非常漂亮,明清时期老房子保存的比较好,可以很好的感受徽商建筑和历史文化

还有歙县,绩溪,祁门,都是非常值得游览的地方

至于安徽其他地方。。。

因为我喜欢看风景美丽的地方,


不安于世的行者


谢谢!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谈谈自己的看法。说起安徽省,我的脑海里会想到两个"黄",一为黄梅戏,二为黄山,且听我慢慢道来。


我是远山墨雨,热爱旅行、喜欢徒步。老家在云南思茅,现在住在昆明,是30多年的老昆明了。家乡思茅地处云南南部,是普洱茶的故乡之一,如今它的名字叫做普洱市。

与黄梅戏的缘分。

按说云南与安徽相距遥远,对于我来说却并不陌生。学生时代除了从课本上学习到关于安徽的知识之外,更多的信息来源于母亲一个特别的爱好。母亲喜欢听黄梅戏,是家人和朋友众所周知的事。在很久远以前的学生时代,就跟着母亲去看过很多次电影《天仙配》、《女附马》,听她讲严凤英、王少舫,还有后来的黄梅戏演员马兰、吴琼、韩再芬……



说起黄梅戏,母亲可以如数家珍般说上好一阵。很好奇地处云南边疆小城的母亲,竟对千里之外的安徽黄梅戏如此迷恋、如此熟悉。据说母亲在学生时代就喜次上了黄梅戏,是60多年的资深戏迷了。

非常幸运的是,2019年3月,安徽再芬黄梅剧院携经典剧目《天仙配》、《女附马》开启全国巡演,其中有一站是云南玉溪,真是天赐良机,毫不犹豫提前预订了演出票,我们陪同母亲去现场,让母亲圆了一个黄梅戏老戏迷的现场梦。


与黄山的缘分。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们去过两次黄山,其中一次是带上70多岁的母亲同行的,记忆尤为深刻。因为看过一部以黄山为地点展开故事的黄梅戏,母亲对黄山充满了向往,爬黄山是她的一个夙愿。



在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我们全家一起相约去安徽游黄山,这是母亲一直以来的愿望。感觉我们颇为大胆,让70多岁的母亲和我们一起登黄山。虽然第二天的行程中借助了人力滑竿,但母亲依然很成功的完成了游黄山的夙愿,至今想来,依然是一件非常令人骄傲的事。

因为带母亲出游,我们没有选择跟团,而是自由行,在时间安排上也相对宽裕。第一天晚上住在汤口镇,第二天一早出发去黄山,约25分钟车程后到达云谷寺,从那里坐缆车上山(云谷站),事先预定了山上的酒店(记得当时住在狮林大酒店),然后去游了西海大峡谷。第二天游鳌鱼峰、迎客松、一线天后在玉屏站坐缆车下山至慈光阁,结束黄山游览。

黄梅戏陪伴了我们几十年,黄山美景留给我们最美好的记忆。虽然相距遥远,因为黄梅戏、因为黄山,安徽对于我们来说,却是一份很亲切的记忆。

谢谢!


远山墨雨


提到安徽,第一想到的一定是黄山。

1、因为本人舅舅在黄山当了14年的兵,小时候就听家人数次说起过黄山,也看过很多舅舅在黄山拍的照片。

2、那个年代,老人们的都还流行在家中正堂挂中堂画,黄山迎客松妥妥的C位,一直看到那些老房子都被拆掉,人们都搬进商品房。

3、黄山实在太出名了,上学时学过的一篇课文,介绍了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至今还有印象。

今年端午也终于去黄山实地打卡了,从上海坐高铁过去很方便。还第一次坐到了复兴号。

说一下我爬黄山的体验,早上九点意气风发上山,靠着两条腿,打卡了始信峰、狮子峰、天都峰、鳌鱼峰、光明顶“四峰一顶”。前山后山都去了,全程真正是走断腿,还饿!一天就在山上吃了碗泡面……

去的时候天气也不算好,遇到阵雨,不过山上天气真是变幻莫测,这里下雨走到下一峰就出太阳了,所以还是抓到几张有蓝天的照片。

呐!这就是C位担当迎客松!阴天雾太大了,所以照片拍出来效果不好。尽管如此,想和迎客松这位大佬合照的游客还是前赴后继啊,周围全是人,找了N个角度就想拍个没人的照片,于是迎客松的最下面一截就没拍到,因为下面全是人哈哈。

站在高处悬崖边,往外看这个峰(不记得叫啥了),颇有一些高处不胜寒的感觉,恐高症就不要尝试了。

整整爬了一天,全靠我的爬山信念支撑着我:爬山就是要靠爬,要坐缆车就不要爬山,毕竟又不是老了。路上有看到青年男子坐人力轿子,我惊呆了!青年居然爬不动一座山!!!

一直到晚上七点,天都快黑了才爬下来,下山都快瘫了!马上去找了一家好吃的徽菜回血,我必须要安利一下黄山的臭桂鱼,太太太好吃了!出了安徽哪里都吃不到!


酒小二哥


提到安徽省的时候,我在脑海中想到了巢湖。

Tom君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含山人。一想到巢湖我有许多话要说。巢湖是一个相对较大的城市,我至今仍然希望我是巢湖人...一个非常不出色的城市,在省内都毫无特色。。。

但是在我童年的回忆里,有一座大城市叫做南京,有一座城市叫巢湖...有一所学校叫巢湖学院,不好好学校就只能上巢湖学院(非黑,巢院朋友不要气)有家医院叫x康...现在改名叫安医大附属医院了。原来你只有商之都,后来你有了安德利,再后来你有了沃尔玛,现在你有了从前经常和小伙伴们坐车去市区看电影,现在随着时间变迁,大家都忙碌起来,小伙伴相遇匆匆打个招呼,就远去了,巢湖离我们越来越远。


Tom去旅行


说实话,记得小姐妹第一次去深圳做保姆的时候,人家雇主就直接说不要安徽人,汗颜啊,有些人明着是收废品捡破烂,背地里确是偷,当时也确实是穷,穷怕了吧,不过现在素质都高了,日子也都好过了,哪个家庭一年没有几万或十几万的收入,现在安徽人也在用行动改变着别人的看法,相信会越来越好的,加油!


过眼云烟1987


以前安徽安庆贫穷落后,我这年龄人很多小时候都没见过火车,小孩子没有机会见识外面的世界,以为安庆就是一等的大城市,以为安庆话就是标准的普通话。上大学那年到合肥坐火车,也是第一次见到火车,到了大学里才知道自已的家乡话根本无法与别人交流。尽管贫穷落后,但那时在外面很想家。96年回安庆农村老家,拿手机打电话周围还有很多人感到神奇,现在的安徽已经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还不富,但合肥芜湖等发展较快,其它地区也都你拚我抢往前追,农村的生活也大变样,大多用上自来水了,农村卫生状况也在改善。


小时候我是蟀哥


我是安徽人,合肥的。说到安徽省,第一个反应是我家乡。是家乡的那群人。夕阳下,牧牛的孩子牵着绳子,摇摇晃晃回来;炊烟袅袅中,饭菜的香味飘满村间;还有那树上的小鸟,喳喳叫个不停。虽然村庄不在了,变成了一栋栋的乡村别墅,但是人还是那群人。

说到安徽省,我还想到了合肥的淮河路步行街,池州的九华山,安庆的天柱山,黄山的西递宏村。

说到安徽省,我想到合肥的老母鸡,小龙虾,黄山的毛豆腐,臭鳜鱼等等。

这里是我的家乡,在哪都忘不了。


wendy的叽里呱啦


我二次和安徽人交往过。第一次装修订做了一套志帮橱柜,设计师是安徽人。设计过程中,都是经过我认同的。等图纸定稿出來后,我发现有一处需要修改。设计师很客气,没有半点牢骚。上门作了修改。

谈价格时,我订的是套餐,套餐里有一样不需要,要求用这个钱调換增加吊柜。从设计到橱柜订制再到价格计算,全过程都感到对这个安徽人非常满意。

还有去黃山旅游。接触到酒店和缆车等安徽服务人员都诚恳,热情,遇到困难会热心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