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塞外馬營歡歌笑語扭秧歌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正月裡來扭秧歌,歡天喜地鬧元宵,已成為馬營人特定的風俗


塞外馬營歡歌笑語扭秧歌

去年正月馬營雪鋪路

塞外馬營歡歌笑語扭秧歌

去年豬年馬營正月街頭現身 八戒 淨壇使者 很逍遙

塞外馬營歡歌笑語扭秧歌

看的人很多 都被秧歌所吸引

塞外馬營歡歌笑語扭秧歌

整齊劃一 瞧 馬營媳婦這姿勢 透露著可愛與喜氣

塞外馬營歡歌笑語扭秧歌

色彩斑斕的衣服 輕巧的舞步 讓鄉親們大飽眼福

塞外馬營歡歌笑語扭秧歌

我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賣酒翁

塞外馬營歡歌笑語扭秧歌

坐的了花轎,看的了遠方

塞外馬營歡歌笑語扭秧歌

炒菜需要料,生活也需要加點料,馬營的冬天給生活加點料,跑秧歌是最好的方式。

塞外馬營歡歌笑語扭秧歌

生活需要有樂趣,幸福源於生活本身

塞外馬營歡歌笑語扭秧歌

開心快樂就像一起跑秧歌一樣,互逗互樂,聊聊天,溜溜白

塞外馬營歡歌笑語扭秧歌

老豬釘耙趕毛驢

塞外馬營歡歌笑語扭秧歌

美 其實很簡單

塞外馬營歡歌笑語扭秧歌

雖然手機像素低 煙花下的馬營秧歌舞者各個美麗絕倫

塞外馬營歡歌笑語扭秧歌

但願多唱戲 多秧歌 多致富 馬營生活更幸福

塞外馬營歡歌笑語扭秧歌

馬營名片


馬營西漢時為漢匈邊界(漢景帝時期,在馬營羊坊村南臺地、擋將梁等地設置軍事城堡,派駐軍隊,抵禦匈奴),遼、金時期為震州,元朝為大貓兒峪,官辦牧場“宿衛馬”的專職牧養地,明朝初年為西貓兒峪(相對於貓峪而言,在貓峪西側),明朝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楊洪率卒築城堡,因當時戰略位置重要,兵馬眾多,故名兵馬營,後簡稱馬營,“馬營”一名沿襲至今。


馬營因城牆橫跨西山和冠帽山兩座山,形似鳳凰兩翼,被稱為“鳳凰城”,因“馬營佛兒爺——狗吃了”的傳奇故事,被稱為“小北京”,又因當時廟多,被稱為“塞外廟都”,又因城中多柳,演武之所尤多,稱為“柳營”。


馬營俗語背後的故事更是大家久談不厭的話題,“一進馬營城,石頭旮旯絆倒人,走了一道街,不見半個人”、“馬營的官一抖一抖的”、“馬營灘,灌脊樑”、“白天悠悠走四方,黑夜熬油補褲襠”、“牛皮鼓裡點燈,裡亮外不亮”、“栽樹求陰涼,養兒防必老”、“拆了獨石蓋馬營”、“三分不值二分貨”……


而那些有關馬營的詩詞佳作,更是獨特的文化標識,如“瑤山森檜柏,幽寂伏胎禽”、“志在雲霄遠,思懷滄海深”、“良材未盡清時用,逸態偏宜老將誇”、“馬營貔虎枕天戈,近日書生要決科”、“昔日楊洪駐馬營,胡塵不動朔風清”……


明朝時馬營下轄君子堡(原名近邊堡)、松樹堡、紅山堡(今七眼井)、羊坊堡、倉上堡。……


最近大家無論身在何方都會或許有些焦慮、恐慌,相信吧,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身體健康比什麼都重要,比比破產和降薪那些老闆和員工,比比那些新年親人遠故,,,,,,我們好多了,最近在家多活動、多喝水、想想今後的路,該何去何方?人生最怕坐吃等死、渾渾噩噩,無計劃、無目標,只有思考過去,瞭解歷史,多提升,多學習,才能更好應對突如其來的明天,讓自己的生活好起來!賣辣醬都能賣出老乾媽、賣餃子都能成灣子碼頭、只有奮鬥,做一個正能量的人、正乾的人,一切春風得意!


願老鄉們一切都好,錢包鼓鼓、樂子多多、兒孫孝順、身體棒棒,,,,,,馬營一切都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