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海上鋼琴師》深度剖析1900: 他選擇了不下船,就是選擇了永生

生在海上,便是永恆的擺渡人

—— 觀《海上鋼琴師》有感


導語:1900,1900啊,他是永遠漂泊在海上的船,來來回回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人到岸上,到新的大陸,他聽著別人的故事,看著旁人——那些來自陸地的旅客的人生,他愛陸地上的故事,愛不同城市,不同的景觀,儘管他不曾去過。他愛的方式,便是將自己的所見所聞,用88個黑白鍵,一一說給來往的人。



一、“擦肩而過”的智慧


《海上鋼琴師》深度剖析1900: 他選擇了不下船,就是選擇了永生


他說:“我已經與這個世界擦肩而過了。”他與整個世界擦肩而過,也許有的人認為他想要表達的是遺憾,但我認為不是。

我想他只是在訴說一個事實而已。

他曾經有很多機會下船,有功成名就的——發表唱片,展現自己的音樂才華

有幸福美滿的——與心愛的女孩攜手,度過如Max所說的平淡而又幸福的人生

但當他但當他走到船梯的一半時,他茫然的看著偌大的紐約市,凝視了一陣,便打消了所有念頭,他說:“我再也不下船了。

《海上鋼琴師》深度剖析1900: 他選擇了不下船,就是選擇了永生


擦肩而過不是錯過,而是距離產生美。

“擦肩”是見過,但模模糊糊,抱有一種美好的想象,就像是水中看月,霧裡看花。

他知道“連綿不絕的城市,什麼都有,除了盡頭,沒有盡頭。”

“只是街道,已經好幾千條。”

《海上鋼琴師》深度剖析1900: 他選擇了不下船,就是選擇了永生


如同中國古時的山水畫,也都用大片大片的潑墨,拉遠視界與山水的距離,使人覺得山也朦朧,水亦空濛,真的是“清靜”。也許事實不是如此,山或許遭人砍採,水或許已枯涸,但美亦然。

《海上鋼琴師》深度剖析1900: 他選擇了不下船,就是選擇了永生


就像那個《肖申克的救贖》裡的囚犯一樣,被關了五十年年,拼命想要自由,重獲自由後反而自殺了

《海上鋼琴師》深度剖析1900: 他選擇了不下船,就是選擇了永生


這其實說明了一個體制化的問題。或許剛開始會不喜歡,但是久了,反而離不開。船上的體制與陸地不同,1900之前與1900之後的體制也差異頗大,而陸地的誘惑確實要多的多。他恐怕再也不能僅僅彈琴了。



二、堅定的天性


《海上鋼琴師》深度剖析1900: 他選擇了不下船,就是選擇了永生


我一時很難理解他,為什麼不開啟一段嶄新的人生?是懦弱嗎?不,他一直都是一個很堅定的人,他在幼時便能對船長說出:“去它的常規。” (Fuck the regulations)這樣出人意表的話,他在贏得了與爵士樂始祖的比賽,一戰成名後,面對唱片商的橄欖枝,內心依舊平靜。

《海上鋼琴師》深度剖析1900: 他選擇了不下船,就是選擇了永生

直到現在,我才頓悟,也許是他太過堅定了。這樣的堅定,不僅使他無法適應岸上的人生,而且使他無法違背自己的天性。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也會聽到有人跟你說,不要總是這麼固執,放下你所追逐的那些已經失去或是遙不可及的東西,多接接地氣。

導演李安畢業6年沒有工作,靠老婆賺錢養著,被很多人說“吃軟飯”,很多人勸他放棄不切實際的“好萊塢”,好好找個工作安頓下來。他沒有聽,所以他獲得了首個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華人奧斯卡金像獎,成為當下電影界最具影響力的華人導演。

《海上鋼琴師》深度剖析1900: 他選擇了不下船,就是選擇了永生


其實我很討厭別人說你要接地氣之類的話,我並不是要高高在上或是不切實際,而是希望自己的夢想能夠在地平線上,能夠得到別人的尊重。

其實,這就是叫你下船來。

下船固然容易,但比下船更難的是堅守。

堅守你的陣地,堅守你的信念,這都是很難的事情。

每個人在堅守的時候都會有無數個想要放棄的念頭,1900是個普通人,自然也是如此。

《海上鋼琴師》深度剖析1900: 他選擇了不下船,就是選擇了永生


無數的人下船,大喊美國的時候,他沒有心動,當遇到心愛的女孩的時候,他動心了,他也想下船試試。

所以,影片最動人的一幕誕生了

《海上鋼琴師》深度剖析1900: 他選擇了不下船,就是選擇了永生


1900突然有一天說要下船,行李收拾好了,告別儀式也都做完了,可是當他走到船梯的一半時,他停住了腳步。

這不是退縮不前,這是選擇繼續堅守。如果下船了,或許1900也就死了。面對著巨大的誘惑,他還是挺住了,把自己的想法貫徹到底。



三、收音機與兩種人

舉一個例子:

《海上鋼琴師》深度剖析1900: 他選擇了不下船,就是選擇了永生


就像一臺收音機,你想從一臺收音機上聽到的東西,你都可以在一臺收音機上聽到:天氣啦,早間的新聞啦,新的樂隊新的歌曲啦,隨便什麼你想要的。

《海上鋼琴師》深度剖析1900: 他選擇了不下船,就是選擇了永生


直到有一天收音機偶然被摔壞了,或者是用的久了,破了,舊了,電流的噪音讓你再也聽不清裡面傳來的東西,又或者家裡有了電視機,舊的收音機太佔地方了,隨便什麼你再也不需要它的理由。

你希望它變成什麼有用的東西,一臺電話,收銀機,實在不行一把螺絲刀也好,至少能派上點用場,但這不可能啊,作為一臺收音機,它只會做收音機會做的事。

於是你就想,把它賣了吧,換些錢,用來買些別的更有用的東西,能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好。

可令人氣惱的是,它實在太舊了,連二手商店都不收這樣修不好,賣不出去的東西,你只好將它賣給廢品回收商,拿著零星少許的錢又狠狠咒罵一番。

這就是我們大多數陸地生長的人的所作所為。

《海上鋼琴師》深度剖析1900: 他選擇了不下船,就是選擇了永生


但對有的人來說,這是不一樣的,他可能會把這收音機小心翼地收好,直到身為人父,長大了點但依舊頑皮的小孩不知什麼又把它翻了出來。

《海上鋼琴師》深度剖析1900: 他選擇了不下船,就是選擇了永生


他就一手摟著懵懂的孩子,一手撫摸著收音機鏽跡斑斑的天線,說,孩子,這是爸爸的童年啊!

1900就是後一種人,出生在海上,大海就是他的收音機,他的童年,他的青年,他出生在海上,那麼在海上死亡才是他的歸宿。

《海上鋼琴師》深度剖析1900: 他選擇了不下船,就是選擇了永生


陸地上的那些城市,那些城市裡的人,他都“去”過,都見過,也都瞭解。他有著自己的方法去看,也有著自己的看法,他在一個極為獨特的地方,看著20世紀的人生百態,直到把自己都看成了一臺收音機。



四、1900的死亡與永生

有人說,麥克斯在找到1900之時,哪怕是打暈他也應該將其扛下那即將爆炸的船。

但我認為,如果麥克斯果真這樣做了,那對1900的人生才真的是一種摧殘與打擊,他留下了生命,可他卻失去了靈魂,同時失去了此生唯一能夠理解他的摯友,和不會再現的在海上的純真美好的生活。

他對死亡是沒有一絲恐懼的。

他第一次直面死亡的那天,是他的養父丹尼,由於意外,受到重傷,後來醫生說丹尼是笑死的或者說不笑就不會死,關於這個問題,我只能說死的真有丹尼的風格。

《海上鋼琴師》深度剖析1900: 他選擇了不下船,就是選擇了永生


死有什麼可怕的呢,丹尼都笑得那麼開心。

弗吉尼亞號船已然成為了1900的心靈花園,而那片包容萬物的大海則早已幻化成了他心中嚮往的天堂。

不過我相信啊,從此呢,天堂肯定又多了一臺鋼琴,而我們心中,也會多了一臺鋼琴。

1900死了嗎?

沒有啊。他不一直活在我們心裡嗎?

隨著一聲爆炸,他似乎從未存在,又何談曾經離開?

《海上鋼琴師》深度剖析1900: 他選擇了不下船,就是選擇了永生


《尋夢環遊記》中有這樣一句話:“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 在那個1900隨著維吉尼亞號一起沉沒的世界裡,只剩下小號手還記得這段傳奇的故事。



  • 結語:


《海上鋼琴師》深度剖析1900: 他選擇了不下船,就是選擇了永生


對於陸地上的我們,陸地是太大的一艘船,看不到船頭和船尾。1900,無論是存在的原型——波蘭著名猶太作曲家兼鋼琴家斯皮爾曼(Szpilman)。我們在電影裡見到的丹尼·伯特曼·T·D·林蒙·1900,都是永恆的擺渡人。

他告訴我們:“滿地都是六便士,該抬頭看看月亮了。”

《海上鋼琴師》深度剖析1900: 他選擇了不下船,就是選擇了永生


1900的死亡是劇情安排,是命中註定。但銀幕外的我們,可以選擇讓1900懷抱著他的優雅、純真與溫柔,在我們的記憶中永生。

撰文:鯨奇物語

看電影,賞美文,品經典,讀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