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蔬菜種植技術:西紅柿前期如何控制徒長

西紅柿苗期由於室內溫度偏高、晝夜溫差小、氮肥施用量偏多、溼度大或秧苗不能及時移栽等,都易導致西紅柿秧苗細長、瘦弱,形成徒長苗。對於徒長苗栽培時應採取以下措施,促旺轉壯。

蔬菜種植技術:西紅柿前期如何控制徒長

一、科學施用基肥

定植前施足基肥,基肥每畝撒施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具體用量應各地方和地塊實際情況來處理。淺翻後南北向作高畦,畦溝寬70cm,畦面寬60cm,畦高15cm。畦面中央開10cm深的水溝,待氣溫降低後覆蓋地膜。

二、調節適宜溫度

西紅柿徒長苗定植後,緩苗前應做好溫室的保溫工作,白天溫度控制在28℃-30℃(超過30℃時要放風),夜間溫度控制在15℃-18℃,以促進緩苗。緩苗後要加強通風,適當降低室內溫度,白天控制到22℃-25℃,夜間控制到15℃-16℃,最低10℃-12℃,通過較低的溫度,適當控苗。

蔬菜種植技術:西紅柿前期如何控制徒長

三、採取臥栽法定植

臥栽就是將西紅柿徒長苗的部分莖斜臥栽到土壤中,通過臥栽,既可減少葉面的蒸騰作用,又有利於抑制植株頂端優勢,促進地下部生長,從而起到矮化植株,調節生長的作用。另外,臥栽可使埋在土壤中的莖長出許多不定根,形成發達的根系,增強西紅柿對土壤養分的吸收利用能力,有利於秧苗成活和壯苗形成。這樣西紅柿不僅前期生長快,而且後期開花結果早、產量高。臥栽定植時最好使莖斜向北方,此後逐步扶正,要讓秧苗的高度一致,避免出現參差不齊的現象。臥栽深度一般為10釐米左右,不可過深,以免地下部根系透氣性差,引起漚根、爛根等生理性病害的發生,同時要將埋在土壤中的莖部葉片除掉,以免在土壤中腐爛引發病害。

四、必須進行蹲苗處理

待植株心葉顏色由老綠轉變為嫩綠,生長點開始生長時,一般要灌1-2次緩苗水,此時可以使用生根劑灌根,緩苗水要澆透,促進根系儘快發出,以縮短緩苗期。定植後10天左右,適當劃鋤,增加土壤透氣性引根下扎,提高根系的利用率。

蔬菜種植技術:西紅柿前期如何控制徒長

緩苗後到第一花穗坐果期間,一般要經歷蹲苗階段。此時如不遇特別乾旱,一般要少澆水或不澆水。西紅柿蹲苗主要是促進根系發育,控制植株徒長,調整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平衡,以有利於開花結果。

生產上當第一花序果實核桃大,第二花序果實蠶豆大,第三花序剛開花時結束蹲苗。苗期建議使用生根劑灌根,促進根系發育,提高葉綠素含量,增強光合作用,提高作物自營養能力,苗子敦實、健壯,免疫力強。

五、適當鬆開吊繩

及時吊蔓很必要。由於沒有及時吊蔓,植株莖葉貼在地面上,澆水過後或遇到陰雨天,極易感染病害。建議菜農壓蔓後馬上吊蔓。吊蔓時要順著壓蔓的方向將植株吊在鋼絲上,不可將莖蔓提起過高。菜農可以將西紅柿的吊繩鬆開,讓植株的莖基部傾斜,也就是讓植株跪著長,以此抑制植株旺長。

蔬菜種植技術:西紅柿前期如何控制徒長

六、合理控水控肥

西紅柿徒長苗緩苗後到結果前這段時間,一般不用再施肥,通過基肥提供的營養滿足西紅柿前期生長的需要。在緩苗後至坐果前,千萬不要施用氮肥,以防加重徒長。同時要適當減少澆水量和次數,嚴禁大水漫灌。

七、適當進行化學調控

西紅柿出現徒長時,不少菜農會選擇激素控制旺長,施用化學激素時,一定要注意控制好藥劑濃度,避免控旺過度。可噴施800倍的助壯素、1500倍的矮壯素等調節劑,促進植株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平衡。建議一定要少量試驗後再大面積使用。

蔬菜種植技術:西紅柿前期如何控制徒長

值得注意的是 ,應該從改進栽培管理等措施的角度綜合調理抑制番茄徒長,儘量不使用矮豐、多效唑等生長抑制劑,不是誰都能用的恰當的,特別是開花後。以多效唑為例,一旦過量或多次施用,其作用很難消失,導致植株低矮,匍匐生長,果穗密集,但果實體積小,產量大幅度降低,而目前又沒有多效唑的“解藥”,發生多效唑藥害時,只能通過換土的方法解決。還有一些苗場亂用矮壯素和多效唑造成定植的苗子不再生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