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你觉得白岩松的这句话有道理吗?

竹篱茆舍墨客


有过高考,包括考上了好学校,就拼得过富二代吗?

怎么高考,怎么去选一所好学校,怎么去奋斗,在起步阶段,都不可能拼得过富二代。

想一想,富二代们出手就是几千万、上亿、几个亿,组建一个公司,组织一帮高手,作为贫二代的我们,怎么去与他们比。把一个亿作为一个小目标,也只能是富二代的专属目标,而不大可能是贫二代的。

对贫二代来说,只有一条路,就是努力拼搏、把希望寄托于未来,而不是现在。也只有努力拼搏未来,才有可能使自己有希望超过富二代。

不过,中国有句俗话,叫做穷不过三代、富不过四代。顶多也就四代,富二代们就难以相传了。到时候,贫二代们再去看看,富二代与自己有什么差别。


谭浩俊


没有高考我拼不过富二代,有了高考我也拼不过富二代,这是一个事实。

但是,这并不能抹杀高考给中国每年几百万学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功劳。高考,未必是一种绝对公平的方式,但一定是相对公平的。

我们的社会阶级不断的固化,相较于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拆二代而言,这里我只是说更多的普通人。读书不能改变我们的阶级,但是至少可以让我们往平均的生活水平靠近。

我是一个四川人,93年出生在川东的一个农村家庭。父亲10岁的时候,爷爷奶奶都去世了。父亲念完小学,家里没钱就没有上初中,当年10块钱的学费都负担不起了。父亲成绩很好,班级都是第一,听亲戚讲,父亲小的时候吃饭都在腿上指指画画,说是在学习。

辍学后,父亲就成了泥瓦匠,索性也赶上了房地产蓬勃发展的红利,家里由最初的泥土房,变成了青砖平房,再到后面两层楼的大房子。父亲吃了很多苦,做一行的时间长了,建筑行业灰尘重,烙下了病根—矽肺,手上也都是老茧。工地上居住环境也很糟糕,父母才40多,都已经是满头白发了。

虽然父母长年都在外务工,但是父亲非常重视我的学习。他常常对我讲,一定要上大学,做一个体面的工作。后来,我也争气,从乡村小学再到中学,然后去县里念高中,高中之后来到广州念了一所985高校,毕业后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我不觉得我的命运、我的阶级有了多大的改变,但终究是不一样了。儿时的好多玩伴,没有上大学,早早的出去工作,有的去跑线路、有的做了木工、有的做了厨师、有的做了司机。我不认为和他们有多大的不一样,但是我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阶级的跨越,一定是几代人的努力。我父亲努力过了,将来我也会努力,也许奇迹就在我的下一代发生了,而这个奇迹就是中国的高考带来的。也许我们国家的教育存在很多问题,但未来一定会变得更好!


书痴旧梦


这就是典型的偷换概念。你跟他说只喝一碗米汤撑不到中午,他跟你说没有米汤你就饿死了…要知道,我们这个国家就是从富二代手上拼回来的,那时候并没有高考。现在人民不满意只能靠高考来拼富二代的时候,居然还有人拿没有高考就拼不过富二代来吓唬人…


成都茂大叔


白岩松的话,狠多我都不看好,但是,唯独这句话,我认为对于普通人家孩子来说,就是真理,绝不仅仅是鸡汤,即使是鸡汤也是营养丰富的鸡汤!

现在,还有多少公平的渠道可以让寒门子弟去拼?也就是剩下高考了。虽然现在高考也不是一个同一起跑线的平台,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是一个公平的平台。

确实,富二代们不通过高考还可以出国留学,但是,国外的名校并不会录取不优秀的富二代,只有优秀的人,才会被名校录取。野鸡大学国内外都有,但谁又会去上呢?

所以,作为普通人家的子弟,你没有其他资源跟人家比拼,人脉的资源、物质的资源,显性的资源,隐性的资源,都无法跟富二代及“官二代”、“星二代”比,能比的,只有用自己的智力,跟这些二代们拼高考了。

有些人总是抱怨客观条件不如人,但是从来不反思自己努力的程度如不如人。那些成功的二代们,其实并非你想象的容易,他们的努力程度远远超过普通人家的子弟,这才有他们的成功。

在二代们当中,不成功的人,把一手好牌打烂的人,大有人在,比例远远超过成功的二代们。这是为何?努力不够,资源再多也白搭。

寒门子弟,只要努力,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前提是比别人更努力更辛苦。以前是这样,现在还是一样,并没有多大改变。云南贫困山村贫困户家的孩子林万东,并人民日报点赞为自强不息的典范,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清华大学。他家的资源是多么匮乏,但通过努力,让自己走上了清华这样的平台。

与其抱怨,不如拼搏,在高考这个平台上,公平还在,公正还在,值得一拼。没有这个平台,普通人家子弟真的就没有什么好拼的了。珍惜吧!


当代师说


白某说的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但是,他只把话说了一半。即使有高考,也只有少部分人能够拼得过富二代,但是如果没有了高考,那一部分人的希望也都没了。

对于普通家庭出身的人来说,想要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就要让自己成为富一代,即使不能成为富一代,也不能成为社会的负担,最起码得养活得了自己,也养活得了家庭。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高考是最公平,也是最快速最直接的向社会高层攀爬的方式。通过高考进入大学,你可以认识非常多来自于不同阶层的家庭的孩子。

进入大学,你会让你的人生增加非常多的可能性。有钱人家的孩子可能会在大学里面收集,可以为他所用的人,没钱人的孩子,遇到这样的有钱人家的孩子有可能可以借用他的力,往社会更高的方向爬。

有实力的孩子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学好知识,获得更多的社会机会。有眼界的孩子可以通过在大学里面看到的学到的东西,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富一代是怎么来的,大学里面那些有实力有眼光的那些学生最容易成为富一代。即便是那些资质比较平庸,思维比较呆板的同学,仍然可以凭借一纸学历,在社会上混口饭吃。

我们经常会给富二代打上很多不好的标签。总是认为自己在智商上超过那些富二代,自己只是缺少运气和启动资金。

但是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富二代比那些穷人家的孩子更加的努力,他们不但有钱,而且非常愿意学习。最可怕的就是那种本来就已经非常的优秀但仍然还比你努力的人。

所以你会发现在大学里面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还是有非常大的比例是来自于富裕家庭的。虽然富二代家庭里面容易出纨绔子弟,但是又有钱又有财的富二代,也不是少数。

如果你在出生的那一刻本来就比别人差了那么一大截,如果你再不努力,真的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跟别人比。

少数穷人靠着一张彩票赢得了500万,结果当彩票拿到手以后,看一看周边的富二代,发现那张彩票上面的金额也就不过是人家富二代一年的收入或者消费罢了。

更何况赢得彩票比通过努力读书获取社会地位,来的不切实际的多。

所以普通家庭的孩子应当更加的努力,不要受那些读书无用论的洗脑。你不努力绝对是没有机会的,但是只要你努力,多多少少你都能够为自己的人生赢得一两次千载难逢的机遇。


外语那点事


我觉得有道理。

虽然现在社会飞速发展,很多没有参加高考的年轻人也有多种途径成功,但高考仍是多数人改变命运的“捷径”

没有高考,也能成为富一代,比如李子柒,从小母亲就离开了她,还被继母虐待,父亲、爷爷又相继去世,只有与奶奶相依为命,14岁就外出打工,这样的孩子连参加高考的机会都没有,但在互联网时代,李子柒抓住了机遇,“名利双收”。

于是有人问:“既然做直播能成功, 为何还要努力高考?”

据新华网的职业意愿调查显示,超过一半95后最向往的新兴职业是主播和网红。

“读书不如当网红,高考不如去整容”

《2018直播行业半年报》显示,头部主播数量仅占所有主播数量的0.7%,收割了超过32亿的财富,占全部主播收入的68%。

“计划着去做网红的人,绝大多数都不可能成为网红。”

不可否认李子柒的成功,但这种成功具有偶然性,可重复性不高。但高考不同,无数事实证明,高考让无数贫寒子弟改变了命运。

通过高考,进入高等学府继续学习,真才实学得来的成功,才会持久

虽说高考是“捷径”,但它却充满艰辛,唯有“苦学”,增长本领,才能通过“独木桥”。

而进入大学之后,也不是传说中那种“轻松”了,我上的是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虽然我们是一般学校,但周围绝大多数的同学是很努力的。

一个班40个学生,天天睡觉、打游戏的只是个位数。我们是法学专业,毕业那年全班有9名同学通过司法考试,还有好几个同学考取了研究生,记得最好的是武汉大学的国际法(相当厉害了)。

由于我们专业的原因,我的同学很多考入法检系统,行政机关、事业单位,还有很多做律师,更有我的闺蜜,一直读到博士,如今已经是教授。

除了极个别同学家庭条件很好,大家都是普通家庭,更多地家在农村,我闺蜜的父母更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说这么多,是我真的经历了,真的见证了,通过高考,我们都过上了比父辈更好地生活。

原生家庭带来的差异,影响巨大,教育是消除代价贫困的最好方法

我们都知道那句“人人生而平等”,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后面还有一句——“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就像那部很有名的纪录片《人生七年》,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家庭背景对人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

唯有教育是打破这种“遗传”的最有效、最可取的办法。

通过高考,接受更好的教育,收获的更是精神世界的丰富

曹文轩说:“阅读是对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人生方式的认同。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和人生方式。两者之间有一道屏障、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风景。一面是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肯定是一片令人窒息的荒凉。”

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这样的人生,本身就是很有意义的生活,也是一种成功。


晓角先生


没有高考我拼不拼得过富二代我不知道,考上大学拼不过富二代是普遍旳。

白岩松高考旳时代还好,一年才收五六十万大学生,考上大学毕业了怎么都能分配一份工作,好好努力一番,也能有所建树。

那个年代正是改革开放的初始年代,是制造富人的时代,社会上富人还比较少,富二代更少,富人也富不到哪儿去,而大量的富二代正在孕育中。

而大学生是天之娇子,欲与天公试比高,更有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气概,几个富人及其后代怎能入他们的眼,所以大学生不肖跟富人拼。

三十多年过去后,到了现在,当年孕育的富二代都已经长大成人,现在的富人已经不是八十年代的小富,而是动辄几亿,几百、几千亿资产的也不少见。而现在一年毕业的大学生也上八百万人了,一部分学生出了校门也难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就是找上一份理想的工作,一年赚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又怎么能跟手握亿万的富翁比呢,更别说那些一年只赚几万块钱糊口的年轻人呢。而且富二代比普通人家旳孩子受到更加良好的教育。

没有什么可拼的,我们该上大学上大学,该找工作找工作,该养家养家,该贡献社会贡献社会,用不着跟谁去拼,富二代也不会跟我们拼的。活好我们自己,让自己踏实就行。



平淡的光阴ZYP2019718


这句话,从某一个层面来说,也有一定的道理,那就是催人上进,如果你不努力,你就没有未来,但它又是一个极端的选项,这样会催灭要求上进的一部分不坚定的人,因为高考真是难以逾越的门槛,而灰心。实际上在当今社会,无论你在什么位置,努力是必须的,从点滴出发,安于现状,再蓄存能量,如果有机会,而且你又是一个不安于现状的人那么你就可以飞得更高,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机会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一步一步迈向更高的台阶。不是没有高学历,就不能成为人上人,太多的例子已经证明这一点,但那的确是鳳毛菱角,我们不一定要鳳毛菱角的结果,但我们要有这样的目标,就像经典所言,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实现不了,但你努力了,就一定有收获,人生第二,第十,也是光彩照人。


用户2105724795311佟


白岩松在接受关于毛坦厂争议的采访时,说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

后来有些学校当成宣传语,放在LED大屏上,用来刺激学生。



很多人都知道的,毛坦厂中学被称为“超级中学”,“亚洲最大高考工厂”,本科上线率90/100,但是毛坦厂中学的管理也是十分苛刻的。

孩子算是全方位被管控了,学校到处都是监控,寒暑假也会被监管。



因为老师,父母都有一个愿望,让孩子上好大学。

我承认高考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但是高考是不代表一切。

白岩松说的这句话只能刺激一下学生好好学习,但是经不起推敲的。

我看过一篇文章《高考:穷人考不好,中产当状元,精英不高考》,特别扎心。



富二代也许根本不用高考,他们也能过得不错。



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有人就生在罗马。

即便是拼尽全力,有可能也跟别人差很远。

但是,那就不努力学习了吗?



还是要学习,好好学习,好好高考。受教育程度越高,对自己来说是一个提升,相对来说,薪资待遇也都会好很多。

而且学习是趋势,也是生产力。

只不过我们没有必要非得去富二代较那个劲,学习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别人,拼的过拼不过富二代,你都要靠自己的手吃饭。



而且时代越来越多元,越来越包容。

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更多,有才华的人被埋没的可能性会越来越低的。


王千夜


高考是一条出路,但不是必经之路。况且,不屑与富二代拼的人多了去了。为什么要拼谁钱多呢?这个价值观真的正吗?

1、富二代只是表明他的身份是富人的孩子,并不代表一个阶层,如果把富二代当作一种阶层,未免有些搞笑

2、富二代中有不少败家子,如果跟败家子拼,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比得上

3、富二代如有学识涵养值得尊敬,但光有钱,那就另说

4、如果没有富一代,哪来富二代?富一代中有许多人是没有经历过高考的

5、高考确实改变能改变人的命运,这个得承认

6、但把高考这个来衡量我们知识储备的工具,当作是拼得过富二代的筹码,未免可笑

7、钱财是不定的,来去不是谁说了算,其中自有运和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