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港媒:中國與世衛積極互動應對疫情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25日發表文章稱,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政府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反應比非典期間更加快速高效,並且積極努力與世衛組織等全球衛生機構進行全面合作。文章編譯如下:

分析人士說,自17年前非典暴發以來,中國與世界衛生組織的交流已經改善。

中國-世衛組織聯合考察專家組結束了為期9天、調查中國暴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行程,其中包括對湖北省省會武漢市的訪問。

由25名中國和國際流行病學、病毒學、臨床管理和公共衛生等領域的專家組成的考察組於2月16日從北京開始調查,隨後前往四川、廣東和湖北省的醫院以及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

考察組外方組長、加拿大流行病學家布魯斯·艾爾沃德24日說:“毫無疑問,中國為應對這種新型呼吸道病原體迅速傳播而採取的大膽做法改變了曾經迅速升級、並持續升級的致命流行病的進程。”

世衛組織和中國有著長期合作歷史,來自香港的陳馮富珍在2007年至2017年擔任世衛組織總幹事一職。陳馮富珍是首位領導世衛組織的中國代表,在第二個任期結束後,她成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世衛組織也一直支持與中國合作。2017年8月,譚德塞率領代表團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的衛生合作高級別會議。譚德塞還於2018年7月訪問北京,會見了中國外長王毅。他在那次訪問前表示,“世衛組織和中國有無限的潛力和機會推進開啟全球衛生戰略伙伴關係的新時代”。

《感染之變:疫情後重塑中國公共衛生系統》一書作者、布朗大學教授凱瑟琳·梅森說,中國公共衛生界人士希望與世界衛生組織合作,並與之建立良好關係。

她說:“他們當然意識到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需要一些幫助。”

梅森說,非典疫情促使中國公共衛生系統發生重大變化,其目的是防止類似的危機再次發生,包括為地方衛生官員建立監測和報告系統。她說,政府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反應比非典期間更快、更強烈,而且“做出了更大努力與全球衛生界進行更徹底的合作”。

密歇根大學流行病學系教授阿諾德·蒙託說,自非典以來,中國發生了許多變化,北京採取了“非常積極的措施”限制這種新病毒的傳播。他說,世衛組織的任務是瞭解中國遏制措施的效果以及這種疾病的嚴重程度和傳播能力。

他說:“世衛組織是一個國際組織——其主要使命是阻止一個特定國家的疫情向外擴散。”

港媒:中国与世卫积极互动应对疫情

新冠疫情期間,中國與世界衛生組織展開積極合作。圖為近日在湖北省考察的中國-世衛組織聯合考察專家組。(法國《20分鐘》日報網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