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鄭糖價格重心有望擡升

  國內供需趨於緊平衡

鄭糖價格重心有望抬升

打開APP 閱讀最新報道


  春節後泰國乾旱和印度蝗災等題材的炒作吸引了不少投機資金入場,鄭糖價格得到一定提振,成為疫情陰霾籠罩行情下的一個亮點。目前市場對題材不再關注,鄭糖價格仍未回到節前高點。在供需面逐步改善的環境下,鄭糖價格重心有望抬升。


  全球食糖供給缺口擴大


  前期蝗災引發市場憂慮情緒,但由於巴基斯坦和中國都處於壓榨後半段,並且印度已明確本次蝗災可控,因此蝗災對本榨季白糖供需格局基本無影響。但若6月份蝗災如FAO預期一樣蔓延,則可能對2020/2021榨季巴基斯坦和印度甘蔗播種階段產生影響,從而實質上影響白糖產量。


  印度受乾旱災害影響,甘蔗種植面積約減少了30%,但在需求量不足的背景下,印度供過於求的格局依然未能扭轉,因此印度政府仍需要通過出口的形式緩解國內供應壓力。泰國作為白糖第二大出口國,也遭受了乾旱影響,預計本榨季泰國產糖量將大幅減少30%左右,並且由於雨季推遲的概率較大,2020/2021榨季甘蔗產量也將減少。


  近期多家機構預估2019/2020年度全球食糖供應缺口擴大,全球庫存消費比出現下滑,這將對原糖價格構成強有力的支撐。


  國內工業庫存持續累積


  本年度我國食糖小幅減產,目前國內處於榨季後半段,甘蔗主產區復工速度加快,工業庫存將繼續累積。截至1月底,工業庫存為321.37萬噸,處於近年同期高位;由於疫情影響開工進度,2月起庫存情況需同步參考糖廠復工以及下游需求恢復情況。


  目前來看,供需面有所改善,供需趨於緊平衡,但拋儲的可能性也需要考慮。 自2017/2018年度起,國儲連續兩個年度未進行拋儲,目前國儲糖的總庫存已超過700萬噸,預計本年度拋儲的概率較大。根據以往拋儲時間來看,接下來最佳的拋儲時間為青黃不接的年度末期,即8—9月。


  進口方面,由於原糖價格較強,國內進口成本較高,配額外內外價差倒掛。預計國內後期生產恢復正常、供應量增加後,白糖現貨價格或下調,從而使得進口虧損縮窄。此外,從歷年月度食糖進口量來看,每年的3—4月和7—9月進口量明顯增加,這兩個階段會擠佔國內食糖銷售份額,需要有較強的需求來消化供應。


  2019年5月22日至今年5月21日,保障措施關稅稅率下調5個百分點至35%,待5月22日保障措施關稅到期之後,需要關注新稅收政策的變化情況。如果新的保障措施關稅下調甚至取消,則不但倒掛的內外價差可以修復,甚至進口利潤會加大,因此,需警惕相關政策的提前炒作。


  需求方面,從季節性來看,春節後下遊含糖食品消費本身處於淡季,疊加本次疫情對下游開工、運輸和消費的影響,預計短期內需求偏弱。但是中期來看,需求有望恢復,一方面,基於傳統季節性因素考慮,尤其是網購發展的背景下,包括冷飲和雪糕在內的夏季含糖食品生產備貨提前,預計在5月左右這部分需求將會顯現;另一方面,一季度被疫情壓抑的需求或在後期釋放。


  整體來看,一季度供應壓力仍在,但從二季度開始,庫存壓力有望逐步緩解。


  綜上所述,短期內基差偏低、下游銷售不暢,但長期來看,原糖仍對鄭糖產生一定支撐,加之國內減產預期,在工業庫存壓力緩解後,可佈局2009合約多單。但需警惕進口政策變化以及拋儲的可能性。

更多交易技術視頻點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