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教育部宣称今年研究生扩招18.9万,对国家线会有什么影响?

父子去游玩


从大学本科扩招到研究生扩招之举,虽说力度不小;但是实际效果与设计者的初衷是相违背的;其最主要的原因两个字“注水”;

首先,从大学本科扩招开始,入学的新生质量下降;在现阶段,对入学的标准恐怕只有“分数线”是最合适的;尽管“一考定终身”也值得商榷;

生源素质的“注水”还不是最可怕的;更加可怕的是师资力量的“注水”;尤其是在扩招的头几年;由于大学教师的匮乏,本科生一毕业马上留校上了讲坛;

有人也许会说,普及高等教育,人人都上大学是社会的进步;其实,现在的经济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并非都一定是大学毕业生!

另外,大学的各个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对于人才的需要也是相去甚远;大学毕业以后,有多少学生是真正专业对口,学以致用的呢?

现在研究生扩招也是一样,无非是由于就业压力大的缓兵之计、权宜之计——难道研究生就不毕业了吗?毕业以后仍然面临就业的压力;

面对就业的选择现在的年轻人本来就是“高不成、低不就”;啃老族、缓就业;实际动手能力极差;特别是文科生或者各种“管理类”专业的毕业生,说白了,他们其实什么专业技术都没有——唯一的就业岗位就是“销售”!

除了生源质量的下降、专业设置的不合理以外,研究生的导师恐怕也是大量“注水”,至少是良莠不齐吧;不仅如此,一个导师带一个“研究生班”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研究生一年下来可能还见不着自己的导师!

现阶段经济发展、国家建设需要的是实用性人才,是技术工人,是具有工匠精神的工程技术人员,而并非是依靠一篇毕业论文而获得硕士或者博士的研究生。


闲看秋风999


今年研究生扩招人数还是比较大的,国家线应该会降低。

首先,今年的考试题目比往年要难

刚考完的时候就有很多考生反映考试题目太难,刚出考场就哭了。

我有一个学生第一天考完差点崩溃,第二天都不想考试了,安抚了一阵才去参加考试。

分数线是根据考试分数排序后,按照招生名额确定的。题目难度大,总体的分数自然会偏低,因此分数线也会相应的降低。

其次,今年研究生扩招18.9万,力度非常大

在原计划招生人数的基础上增加18.9万人,相当于,分数线继续向下偏移18.9万个学生,自然会有降低。

考研就是看谁能够坚持到最后,不论题目难度如何,坚持考完,说不定会有奇迹发生。没考完就放弃的,只会留下遗憾。


小马老师说


教育部宣称今年研究生扩招18.9万,对国家线有什么影响?

2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受邀在会上介绍了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相关政策。2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推出扩大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的措施引起了广泛关注。翁铁慧副部长介绍指出:教育部精准测算全国现在有44万左右的研究生导师、1.2万个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点,尤其是近年来新增2000多个硕士点的培养能力和承载能力,科学确定分校招生的具体规模,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高校倾斜。今年测算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的规模同比可能会比去年增加18.9万,同时扩大普通高校专升本的规模,同比争取增加32.2万人。



考研国家线就是对应届本科毕业生和非应届毕业生实行统一进入复试阶段的基本分数要求。教育部依据硕士生培养目标,结合年度招生计划、生源情况及总体初试成绩情况,确定报考统考、MBA及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考生进入复试的基本要求标准。事实上,这个分数线相当重要和关键,就如同高考本科省控线一样,只有过线的考生才有资格被录取本科院校,考研国家线也是如此,只有过了国家线,才有可能被录取或者被调剂,否则就是考研失败,哪所大学也不会录取你!当然了,过了国家线也不是确保一定被录取,同样类似于高考录取,一些学校的院校线会高于国家线,还有34所自主划线的学校,另外还要经过复试。



考研进入复试必须满足“双过线原则”即总分过线(国家线)单科成绩过线(院校线)。在初试成绩中,只要有其中一门的单科成绩没有过线,总分成绩再高,往往也会无济于事;当然了,如果你的专业课成绩特别优秀,而公共课略低于分数线,也有可能被破格复试。通常来说,报考普通院校的大多数考生特别需要参考国家线,而报考了34所自划线院校的考生,则需要具体研究所报考的那个学校历年的复试分数线(院校专业线)。具体办法就是:找到你所在的专业门类近几年的分数线,进行横向比较参考历年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值,一般而言,如果你的总分能高10分以上,单科高5分以上,基本就是安全的,差不多就可以准备复试了。


然而,今年却明显不同了,“教育部宣称今年研究生扩招18.9万”,这对国家线影响还是比较大的,笔者谈三点:①2020年考研人数增加比较多,今年(341万人)比去年(285万人)多出了56万人,加剧竞争是一定的,存在较大推高国家线的可能;②考研试题难度增加了,但是优质生源太多了,从已经公布出来的具体分数看,网络上是一片哀嚎,许多网友直呼“400年代”,由此可见一斑;③今年扩招18.9万人,本来应该是一件万民同乐的大好事,可是翁铁慧副部长的3个“倾斜”(倾斜中西和东北部、倾斜强基计划、倾斜专硕领域)政策介绍,注定了天上不会掉馅饼。综合以上因素考量,笔者觉得,国家线还是会稳中有升!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教育部宣称今年研究生扩招18.9万人,对国家线肯定会产生一定的有利影响,但是结合迅猛增加的考研人数和政策倾斜,实质上对国家线的影响非常有限,基本态势还是跟近几年情况类似“稳中有升”!


自在人生wub


首先,今天教育部公布了今年研究生增加18.9万的人数,这对今年能进复试的同学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消息,因为复试的成功率讲高些,另外大家担心的国家线,由于今年报考人数是340万,相比去年增加50万,往年录取是70万左右,今年录取人数应该在90万,按照这个笔记,今年过来线和去年应该相差不大,数学今年比较难,数学的国家线会降,考数学专业的总分也会降,祝大家金榜题名。


升学君选学校选专业


权宜之计,三年之后呢?


用户3804453098280


今年大学生不好就业,延长就业时间,其实人的创造力主要是20岁到35岁,这15年里,我们学生却在学校读死书,浪费了好多青春。


春华秋实真


一方面是只要过了初试线,复试录取的把握就更大了,另一方面调剂䃼录可能性更大,至于国家线,本来就很低,应该影响不大


珉闽闵


7o%的学生在成人那一刻起,她们所学的知识己经够用了,你让物业员工,保险业务员,要求本科,我看小学毕业就够了!


溱湖早茶


研究生能找到工作吗?


冬季的槟榔72332786


给研究生就业制造了18万人的压力。

盘点一下,中国研究生到底需要多少,不是为了教育而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