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朋友单位一同事连续拿15个月1200工资没有辞职,然后跳涨到1万,这是什么逻辑?

美蛙英语


这种情况太奇葩了,也不符合常规。对于这种情况,个人是这么理解。

1.1200块钱每个月的工资,已经低于了地区最低工资标准。

通过上面这张图,我们就能够发现,全国最低工资标准是海南1270元。如果你的朋友连续15个月只拿到1200块钱,那说明这家企这家企业已经违法了。根据我的经验来看,一般这种情况都是濒临倒闭的企业,这种企业的员工基本上没有太多的工作干,每天都是在那里耗时间,很多都没有去上班,只发基本的生活补贴,然后等到公司破产清算。说句实话,还是非常佩服你的这个朋友,连续一年多的时间只拿到这么一点的薪水,也不知道他是怎样应付生活支出的。

2.可能他的所在的公司发生了重大改变。

你朋友所在的公司,前面只能支付这么低的工资,说明资金上遇到了巨大问题,没过多久却把工资提升这么多,说明资金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这中间必然是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我们在小说和电视剧里面,经常都看这种剧情,就是一家国有企业由于经营不善,面临倒闭。停工停产之后,只能支付员工微博的生活补贴。然而没过多久,剧情却出现大逆转,大型的企业集团看中这家公司相关的资源,决定收购这家企业,这家企业然后就重新走向了辉煌。我估计你朋友所在的这家公司也是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如果炒股的朋友,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一家经营很差的上市企业,随时面临退市以及倒闭破产的风险。但是就在这关键时刻,别的优质公司为了借壳上市,与这家公司合并重组,这些企业瞬时间就起死回生。

3.这件事情带给我们的反思。

前面已经说了,你朋友身上发生的事情很奇特,也很具有戏剧性,但肯定不是常见的状态。所以不能作为一种常规案例对待,只是茶余饭后的笑谈而已,研究起来也没有实质性的意义。我们要在职场上长久立足,关键是要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只有这样,不管将来遇到什么样的情况,都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凭栏思君VIP


想起我以前有个女同事,是做公司前台岗位的,那时候月薪就3000,签的还是劳务派遣合同,可她一直没有辞职,并且还在前台这个岗位上做得非常好。

两年后,她终于等到了机会。因为行政部原来的主管生完孩子选择了离职,岗位就空缺出来了,领导优先安排了内部竞聘的机会,她在几个人的竞争中赢得了这个机会。

成为行政主管后,她的薪资一下从3000挑涨到了10000元,可以说是职场大赢家,让许多同事都刮目相看。

下面,就这个话题,我个人再说几点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你看到的跳涨,只是一个结果,背后是量变到质变的逻辑

就像我那个同事,能从3000的月薪挑涨到1万月薪,结果自然让人惊讶,似乎变化有点大,但这一定不会是单纯的幸运。

首先,当初她虽然是前台岗位,但自己并不甘心一直做前台工作,职业发展方面已经有了自己的规划。

我记得当初有一次她还来请教我职业规划方向的疑惑,从前台往行政方向还是往人力方向做分别要注重什么。从那次交谈中,我感受到她是个有想法的女生,而不是按部就班,安于现状。

其次,在前台工作期间,虽然工作清闲,可是她并没有放弃学习进取,平时业余时间还在学历提升及参加一些培训班。

并且,公司行政部门当初工作忙,需要人手帮忙的时候她也积极愿意去做事,得到了前任行政主管的好评,虽然这位前主管人已经离职,但据说离开前还是举荐了她可以提拔。

最后,就是在人际关系方面,这前台女生比较会做人,因为岗位性质的缘故,平时接触领导和同事机会比较多,大家都评价她很有亲和力,善于沟通。这当然也是竞聘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了。

以上这些,就是一个前台岗位跃升到行政主管的变化过程,没有量变不可能引起质变。

二、有时候,职场上的机会是需要“熬”出来的

就这个话题而言,很多人会觉得奇怪,为啥一年多下来才1000多的工资,还有人守得住不离职?

1000多的工资,放在我们国家绝大多数的城市,都属于低薪了,甚至连最低工资标准线都未必达到,为何还有人不放弃这样的工作呢?

我觉得,重在一个“熬”字。

职场上的很多机会,实际上需要“熬”出来。

第一,关于加薪和升职,企业中不是任何时候都会有这样的机会,所以还是得学会等待。

比如我就有个朋友,在一家公司干了五年,一直没有得到提拔,最后失望地要走了,没想到人事告诉他这次已经列在干部调整的名单中,即将要晋升。可偏偏新工作那边都答应好了,不去也不合适,只能硬着头皮离职。

第二,职业发展的机会,可能整个职业生涯就那么几次,并且职位越高,你需要在上一级岗位上沉淀的时间就越长。

比如一个部门经理想要晋升到副总,没有个三五年时间几乎是不可能的,甚至有些人就只有在中层岗位上停滞了。

三、老板给人加薪升职,一定有他的道理,不必心态不好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公司里谁谁加薪了很多,或者升职得很快,心态就有点不好。

在我看来,那真的没有必要。

第一,老板要给员工加薪升职,不会无缘无故,一定是有其合理的理由。比如员工给公司能带来特殊的业务资源,员工在某些方面能力突出是公司不可或缺的等等,这些背后的事情你未必都掌握了解。

第二,你觉得人家幸运,酸葡萄心理,却忽视了对方本身具有的很多优势。就好比当年我们那个前台女同事,很多人还停留在对前台岗位的刻板印象上面,没有意识到她已经脱胎换骨。

第三,人在职场,本就没有绝对的公平可言,你更多应该聚焦自己的职业发展,而不是总在盯着别人怎么样怎么样。

心理学里头就有个“双圈理论”,一个是影响圈,一个是关注圈。

影响圈很大的人,很少受到环境的影响,一直聚焦自己的个人发展,从而最终影响到了别人;而关注圈很大的人,总盯着周围人鸡毛蒜皮的小事,自己的本职工作都做不好。

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我关于这个话题的一些思考,希望对大家有启发。

作者:丁路遥知事,头条职场教育领域营销号排行榜前十,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深职业规划师。欢迎点击关注我。


丁路遥知事


我十几年前毕业后去的XX基金,当时对基金行业一窍不通,以为是某个调味品行业,糊里糊涂就去了。

面试很顺利,也很快给了offer。一周后就入职了。

第一个月,工资1100。我拿着工资条去找经理,问她是不是少打了一个0,她说,你才第一个月试用期,不着急。

第二个月,工资2200。我没说啥,翻倍了还有啥可说的。

第三个月,工资3300。我已经窃喜了。等差数列我还是了解的,这样下去还得了?

然后,3300的工资拿了两年。是的,没涨过工资,在一线城市,拖家带口的3300。

但是,经理说了,良好的工作氛围等于3000块工资。我信了。四舍五入等于工资涨到6300。

现在回想起来,整个职业生涯都感谢那两年。几乎所有的投资理念,研究方法,都是那时候学会的。加上可以不停出差,去看公司,去分析行业,感觉自己充实的很。低工资带来的不满,最后也就麻木了。

入职两年后,突然有一天,调工资了,从3300调到26000。那时候我已经平静了。

所以,我非常理解题主说的情况。学习,才是你的核心价值。你的工资,总会反应出你的价值,或早,或晚。

(晴溪)


孙建波


我前公司财务部的同事就遇过一样的情况,她当时进公司的时候在财务部做出纳,其实她是想做会计的,但当时公司会计是满员的,只招出纳,她还是决定暂时做出纳。

当时就是1200的工资,拿了一年半,其实半年后公司就给她转正了,但是工资没有涨过,就一直是试用期的工资,这样拿了一年半。

可能是人比较老实吧,我问她为什么不去反映一下情况,她说就是没去说,后来才加了一点工资,不过只加了500块。

涨工资两个月后,其中一个会计辞职,另一个被总公司调回,财务部人员突然青黄不接,公司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领导让她做会计,并抽调了一个前台的收银员临时接替了她出纳的工作,这之后她的工资直接跳涨了5倍!!!是按照以前会计岗位的工资发给她的。

所以,总结下来有这些原因:

岗位断档,急需替补,而你刚好是最合适的替补。

我前面说的那个出纳,就属于这种情况,或许一开始你做的不是你擅长或是你专业的工作,一旦公司出现岗位突然断档,这个机会就很有可能落到你头上。

这种情况下,工资跳涨就是很正常的,一般来说,公司是因岗定酬,同岗同酬,不太会因人定酬的。

所以,面对岗位突然断档,从公司内部直接找接替的人,涨工资相对重新培养一个人的成本来说,前者更低,一般公司也更愿意这么做。

有新项目需要抽调人手组成新的项目组。

我前公司就因为业务拓展,开发了一个新项目,需要组一个新的项目小组专门去负责那个项目。

一个表现一直很不错的同事被委以重任,当了项目组的leader,工资直接跳涨了3倍!所以,如果公司有新项目开发的计划,有人因此工资大跳大涨,也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

公司业务发展方向调整。

这种情况指的是:你在的岗位原本不是公司业务重点发展的方向,但是公司在某个时候调整了发展重点,刚好落在了你的岗位、你所在的项目组或者部门,这种时候,这个组工资都会跳涨,因为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公司发展主要靠他们。

这种情况下,整个组会全部跳涨工资。

不管是哪种原因出现工资跳涨,都基于一个前提条件:你有能力胜任。所以,机会真的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为了一个机会,你可能要准备很久,有人还没等到机会就中途放弃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机会更像是给那些一直坚持不懈做准备的人的一种奖励!


我是@霖小姐慢半拍,关于成长,慢半拍没关系,但别停!关注我,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霖小姐慢半拍


很正常的行为吧。

我正式的第一份工作是05年在一所私立学校,每个月工资只有几百块,寒暑假因为放假还不给开支。我在那所学校工作了3年整。

在那3年里,我正好带了一届学生,从头带到尾,同时拼命听我认为讲课好的老师的课,是我成长最快的几个阶段之一。

3年时间里基本没有什么收入,后来离职去了其他机构,直接从几百块的收入涨到保底5000的工资,虽然没有题主说的1万那么厉害,但是在08年这个收入还是挺可观的。

所以,我认为,这里面的逻辑其实就是积累“财富”,这个财富不是金钱而是能力,您的这位同事在这个单位虽然收入少,但是他肯定是看到了值得他学习的地方,他心甘情愿的在那积攒自己的知识财富、积攒工作经验。

在知识和工作经验积攒到足够量或者无法让他继续学习时,自然会选择一个可以让自己继续学习的地方,同时可以获得他之前学习的回报,我认为您的这位同事未来还会跳槽,在这个1万元的地方没有可以学习的东西后,肯定会到其他的5万元、10万元的地方去继续学习。


教培行业于盼


可能性一、耐得住寂寞长本事,努力的人运气都不会差

多年前我有个朋友就是这种类型,不过工资增幅比例倒是没有这般夸张。他呢是原来的工作很乏味没有挑战,其实主要是专业对口但是兴趣不对口,收入还好3000多块不多不少(二线城市当年还算可以)可是就没啥前景,后来就在招聘网站寻求适合兴趣的岗位,很快就找到一家公司,跟自己的兴趣很合拍,但是人事经理说不是对口资历需要从助理干起一个月1500块底薪(含保险)他竟然同意了。过程不说了,经过整整一年时间,他真能坚持下来,在此期间不断学习业务很快就成了部门骨干,年底评优后老板直接提拔主管而且工资也一下子长到7000。这个案例之后,我相信了什么叫兴趣的力量。当然我觉得他遇到了明白老板。机遇给有准备耐得住寂寞的人,当然也需要有伯乐来相。

可能性二、老板“倒霉”的日子过去了公司业务“火箭式”增长

这个应该是当时是个创业公司,老板也没啥钱,当然,预设一下这位老兄也是刚工作的职场新人吧,经过1年多的蜕变,公司的业务市场规模骤然猛增,公司效益好,业务大,人员需求自然要增加,尤其跟老板打拼1年多同甘苦的创业“元老”型弟兄,肯定给予重用的,他可以带团队,培养新人,复制自己,这满足老板的人才建设梯队需求。如果从这个角度分析,这种情况是可能存在的。

可能性三、职场新人被老板发现具备培养“潜力”,给予重任前的15个月忠诚度考验

很多公司老板有人才培养恐惧症,我们公司也是,每次组建重点项目突击小组时,老板告诉我选人的条件第一条永远是忠诚度,担心进了重点项目后,公司投入感情培养后,怎么样,跳槽走人了。所以,有很多情况下老板真是“降大任于斯人,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加入公司重点项目后你可能获得很好的历练机会和成长空间,这时候就会拿掉很多补贴什么的,比如原来10000/月(含岗位补助),其中岗位基础薪资5000/月,他就只给5000。过几个月或者半年项目真好了,可能会给到15000-20000,可能还有年终分红。如题如果符合这种情况,也是可能的。

可能性四、本人能力在这15个月里发生了很大变化,贴合公司项目需要或者资源需要,能给公司带来不小的利润收益或者是营业额业绩

这种在销售行业很可能出现,比如大型设备的销售员,底薪很低的,15个月可能更长时间都拿着可怜的基本工资,不过这行业对人脉依赖很大的,那么如果他在一年中谈下一个大客户而且比较稳定有业务需求,我想涨到1W并不算多,如果是这种场景,1W可能只是底薪,补助还不算呢。


咋一看题主所问似乎不太合乎实际,其实在特定场景条件下还是存在这种情况的,只是这种场景并不是很多见,更过的还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干才行。

*最后用我的经验告诉各位:潜力千里马经常有,好的伯乐却真不常有。如果在你的单位有一位你敬佩的好领导好大哥,肯培养你,那你就好好干吧,别太在乎一时的得失,真的,以后你会明白,那真是你的幸运!


练就七十二变


08年7月入职某中央大型国企的在长沙的三级下属公司,从技术员做起,那个时候到手工资是1500,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水平,据说北京总部的一个处长到手也就是5千多。后来给老总当秘书,去业务部门当主管(年收入五六万),再当部门领导(年收入十五万左右),18年开始担任了公司的副总,年薪三十万左右(税前)。可以说十年都青春都在这一个单位了,现在的收入能勉强撑起一个小家庭。收入在长沙应该是中等水平吧,国企的管理条条框框真的是压力很大,不过还是打算再干几年。期间见过太多的同事进进出出,有很快混的风生水起的,也是越混越差的,终究大部分是还是平平庸庸。说这么多还是想说的是一点,不管在哪里做什么,有能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坚持。职场中运气很关键,但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老话更重要。


人丑多读书屮


分享一个同事的经历。

当然,那还好他月薪3000,并没有1200那么低,这个确实很少见。

他第一年刚毕业去实习,实习期3个月,2400一个月,一般都是80%在实习期。

后来顺利转正之后,工资变成了3000,之前的实习期的20%也是补给他了。

之后的一年,他就拿了一年的3000块钱。变成了销售助理

但是这个期间,他就像海绵一样,疯狂的吸取知识,疯狂的学习,遇到问题总是想办法解决,去面对。用自己的真诚,努力,赢得了不少客户的信任。

大概一年的时间吧,慢慢的做的有点小有名气了。

然后就有一些公司抛来了橄榄枝,待遇翻了三倍至多。再加上一些提成,基本上月入过万了。

其实很简单,贵在坚持,工作中要能够沉淀自己,不断学习,你的价值达到一定的时候,薪资必然是暴增长。

希望有帮助,帮忙关注哦


情定新加坡


这很正常,我同学在某设计院拿了4年1500月工资。第五年直接20万年薪。第7年30万了。光看到别人涨工资,怎么不想想别人的付出。他们单位年龄最小的电气工程师,还是自己自费考的(他们单位每年都有考,考过后单位给报销),但是他是自己考的。而且拿1500的第四年已经是科室第一设计师了。这种人才,领导能让他走?领导也不是傻子。直接转正,工资翻了10倍多


daniel218


先来讲一个自己身边真实发生的案例。

上家广告公司的时候,遇到一个做业务的同事,自己也开过公司当过老板,本地人、拆迁户、家境相当殷实,但是到公司应聘时仅仅是公司业务部的一个普通员工,实习期工资800,转正工资1200。

在进入公司的半年期间,基本没为公司拉回什么新的客户,业绩基本没有什么贡献,又习惯性的迟到早退,考勤扣除之后每个月到手五百左右。

所有人都觉得他这样干下去根本没有什么意义,但是他却一直坚持着干了大半年,临近年底的时候突然接二连三的为公司拉回了很多大单,老板也是乐得合不拢嘴。春节过后他和老板谈了几次话,具体谈的什么内容不知道,只知道在那之后他成了公司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待遇直接上到了15000。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不管是站在老板的角度还是员工的角度,必然有着自己的诉求。

站在员工角度,当前虽重要,未来更重要,只要有优秀的平台,良好的晋升渠道,值得等待

站在员工的角度,尤其是很多年轻的求职者,他们并不看重目前一个月能拿到多少钱,看重的是公司的平台怎样,在公司继续坚持下去是否有着良好的晋升空间和发展前景,只要达到相应的标准和要求就可以得到相应的报酬。

在很多大型企业里这种现象是较为普遍的,每年都会吸收很多新的毕业生进入企业实习,并不会为新进入的人员提供多高的报酬,但是只要你达到公司的要求,按照公司的晋升路径一直坚持,终能获得相应的回报。

站在企业的角度,只要员工能为企业创造足够的利润,就愿意提供与之匹配的报酬

其实大部分企业的态度也是很明确的,我们宁愿养一个月薪30000的能人,也不愿意留十个月薪3000的庸才,只要能为公司创造足够的利润,别说月薪10000,就是100000都 没有问题。

对于题主所说的现象,站在 公司的角度无外乎两方面考虑,第一点是员工经过一年多的沉淀,积累了足够的知识,经过了足够的成长,终于成为企业的栋梁之才,这一点是企业主动愿意给的。

第二点是当员工成长到一定程度之后将会争取与之匹配的报酬,如果企业不能匹配,就很可能造成人员的流失,企业不得已而为之,这一点是员工主动要的。

综上,题主所说的情况概况起来无外乎两点:1、员工有着足够的野心和耐力;2、企业和管理者也有着一定的格局。
一个忍的住,一个舍得给,一个敢争取,一个敢给予,如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