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一个7岁孩子说她有离家出走的想法,是否是小朋友心理出问题了?

我是sayen


你好,对于七岁孩子说想离家出走的想法,我的观点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其实是每个独立意识萌芽的孩子内心的渴望,他们虽然还未长大成人,但他们渴望对世界有更多的探索,作为父母,应该理解和尊重,而不是剥夺这份自由。生活中,总有小家伙一本正经地向父母宣告:爸爸妈妈,我要离家出走了!哭笑不得的同时,父母又难免紧张。那么这些总是闹着要离家出走的孩子,到底在想些啥?

作为父母,对于孩子的离家出走,如果因为过于紧张而做出妥协,就会让孩子以为这种做法是有效的,以离家出走要挟父母,形成惯性地一味索取。因此,最好的做法便是,保持淡定,与其制止、不如让孩子亲自体验一回离家出走的感觉,体会到独立时的孤单和无助,如此,孩子才能真正理解家庭的呵护和温暖。父母若不放心,可以悄悄尾随保护,掌握孩子的行踪,在孩子遇到问题时适时出面。事后,不要责怪孩子,与孩子好好沟通,这样他们才能“知难而退”,还可以借此机会,让孩子树立以下几种意识:

1、规则意识

2、独立意识

3、家庭意识

4、安全意识

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是放手。孩子身上所呈现出来的问题多多少少带着家庭的印记,当一个家庭是充满爱的,孩子的身上也会流淌着爱,他的行为问题自然会少很多。愿你的孩子永远不会离家出走,共勉!



玲玲老师讲育儿


不用看心里医生,可一定要小心啊!可能不是随便说着玩的。

我外甥念叨好几天,想去非洲看大象,全都没当回事,孩子嘛。有一天他把家里的钱偷走了,亲戚朋友全发动,半夜,和另外仨小孩从市里火车站逮回来的(家离火车站70公里,想想多可怕)。要是有去非洲的火车哪?要是小屁孩能买票哪?谁也不能保证遇见的人都是善良的,万一出点事,后悔死都没用!

千万警惕!搞清楚原因!切记不要发火,好好说话!


龙家务小伙


我家孩子7岁,最近家里发生了一些变故,我昨晚睡觉聊天的时候孩子说她想自己离开这个家,听着就心塞,请问孩子说出这样的话是不是代表孩子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最近性感变得暴躁不听大人的,老爱顶嘴,而且是喊着顶嘴!


我是sayen


很高兴呢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来说孩子离家出走来自两方面的原因,接下来呢我就说说我自己的观点。

1.来自孩子性格层面的。 从小孩子脾气就大,易冲动,自尊心特别强,再加上自己在幼儿园里接触的一些人和事,所受的委屈得不到理解的时候,她的心里就会产生离家出走的想法。

2.来自父母争吵后的处理方式和家庭生活氛围的影响,从潜意识里她就意识到当自己不开心,受委屈得不到理解和发泄的时候,她就会产生类似父母冷战,回娘家的想法,也就是离家出走。

3.性格决定了她的选择,家庭的影响促成了她对事物的判断和处理方式。

4.性格软弱的孩子不能够很好的保护自己,处理好和她人的关系,所以我们需要对她进行针对性的性格引导和培养。

5.性格强势,脾气大,易冲动的孩子,我们也应该对她进行指导和培养,改善家里的生活氛围,和自己家庭生活中夫妻问题的处理方式,以身作则,影响孩子们对于自己性格上的极端进行改变。

6.思想决定命运,知识改变未来。 让我们在学习中成长吧,爱孩子,我们就要有选择的去爱和引领,让她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问题小管家


家是讲道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没有什么对错,只须尽自己的道而已。争执于对错,已经背道而驰了。

如果孩子的能量都消耗在和家长的斗争中而没有精力再去顾及其他,那教育一定是失败的。

问题儿童的背后是问题家长

每一个问题儿童背后一定有一个问题家长或家庭,因为父母往往是带着有色眼镜看孩子的。孩子不按时睡觉是问题,不好好吃饭是问题,爱哭爱闹是问题,说话比别人晚是问题,太文静是问题,好动又是问题,老爱摆弄东西是问题,老弄脏衣服是问题,做事磨蹭是问题,

见人不爱问好是问题,太活泼是问题,不活泼也是问题……所有的问题,都令家长焦虑,都需要被改造。事实是这些问题都只是一时的或阶段性的,有的甚至是父母臆想出来的。

只要是随着孩子的成长,会逐渐消失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在这期间去纠正孩子所谓的问题也就变得没有任何意义了。

经常被苛责的孩子,学会了苛责。经常被打骂的孩子,学会了仇恨。经常被批评的孩子,很容易变得自卑。经常被限制的孩子,会越来越刻板固执。所以,对孩子好点。

成年人想收拾一个孩子还不容易?省心省力,痛快淋漓。可教育是件“秋后算账”的事,栽下罂粟不会结出樱桃,但恶果不知会在哪个枝条上结出。

如果成年人对孩子经常性的批评和打骂,怎么能培养出自信与平和的孩子呢?

孩子没有错,只有不成熟,如果你动不动就认为孩子“错了”,那其实是你自己错了。我相信教育需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解决。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如果家庭生活制度从一开始就得到合理的发展,处罚就不再需要了。在良好的家庭里,永远不会有处罚的情形,这就是最正确的家庭教育道路。”





学习做人


哈,不一定。现在的孩子,不比以前,小脑袋瓜里,有各种奇思妙想。有这么几种情况:

1)拿来“威胁”爸妈的武器或小心思:孩子在提出的一些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很会观察长辈的弱点,知道家长都疼爱他们,所以就开始和家长斗心眼了“你不是不答应我吗,那我离家出走”,家长兜不住了,就会赶紧答应,而且家长还会把此事时刻挂在心理。所以呢碰到这种情况,要静心观察孩子。

2)7岁的孩子,不是有句老话么:7岁8岁万人嫌,惹得鸡狗不喜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尽管有些很天真,但那是他们的世界,觉得自己长大了,所以也会想着出去闯闯。这种想法不是不可能,但他们不会想到出去后的危险,一直被呵护着,会觉得这个世界很美好。如果是这种情况,也不是心理问题,很可能是一种好奇和挑战的思维。

3) 家长的教育给孩子带来了困惑。因为呆在家里不舒服,不爽,不安全,不自由等等的感觉,会让孩子想逃离家的掌控。这种情况下,还真有可能孩子心理遇到了问题。这个心理问题可大可小。

总之,以上各种情况下,对孩子表达出的这种话,不能大意,也不能紧张。而是和孩子对话。这种对话呢,不要以家长自居的心态,而是以一个生命好教练或者朋友的角度,去和孩子探讨为什么想出去呀?出去是想做什么呢?呆在家里不也一样可以完成么?出去后可能会遇到困难等等去启发孩子真实表达自己。这样孩子的内心想的才会告诉自己,不然会告诉你你想要的答案,那就不好了。

孩子,是个独立的生命,但不要管控过多,原则和安全底线把握好。


泉水叮咚009


在家里不被关注,感受不到爱, 1 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2 自己所做的无法得到家人的认可和关注(没有赞扬,甚至会被批评);

3 家庭关系充满矛盾,缺乏幸福感

4 父母约束管制太严苛

5 被不良的朋友等蛊惑、引诱

6 孩子的价值观、世界观正在成型,但受到不良影响或者缺乏健康的引导,模仿学习一些看来的、听来的事情,例如觉得离家出走很酷、很自由、或者稍有不满就通过离家出走这种行为等达到自己的诉求 严重的建议看看心理医生,多多和孩子温柔和气耐心的沟通、认证倾听孩子的世界、多花时间陪伴孩子的成长和玩乐。


孙大圣0


问题是孩子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呢?你的家庭如果如地狱般的存在,那么我想你也不愿意回家,孩子会有这样的想法也就能够理解了,要改善这个问题,作为家长必须为孩子建构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减少指责和对孩子的控制,不要以大人的角度这不允许那不允许孩子去干预孩子的事情,多陪伴,你家中有爱,孩子才能不缺爱!



爱恩多


还这么小,随便说说而已,不会有心理问题的啦!也许是受电视剧或者是他人影响了才会这样说。小孩子对世界和事件的认知能力有限,家长应平时多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多和孩子沟通。发现不好的苗头要及时疏通解决。同时家长也不要太紧张,多正面教育孩子,孩子没听懂也没关糸的,多举例多讲几次就好了。多侧面教导孩子,7岁的小孩处理叛逆期,不太喜欢正面教育。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哦!慢慢地孩子就有一个健康而强大的身心啦!


草原上的小露珠


我觉得是心理有些问题。这个可能是家庭氛围所导致的,孩子需要的是开心的童年,我们要给孩子安全感,把孩子当做朋友去相处。如果她想出去看看就证明你没有让她(他)有安全感,或者是感觉到生活枯燥乏味,找到她(他)的兴趣爱好,培养她(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