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舊電腦如何升級加速?紫光存儲SSD固態硬盤S100體驗

優點:

1.寫入壽命大幅領先同行

2.髒盤時無明顯掉速,緩外速度也還不錯

3.在TLC顆粒產品中性價比很高

不足:

1.暫未提供管理軟件,不方便查看壽命,或固件更新

2.未附贈SATA線材,對臺式機用戶升級不夠友好

3.公版主控方案,無太大亮點

雖說SSD是當下電腦的標配,但不少人依然用著多年前購買的電腦,這類電腦普遍都還是機械硬盤,常見的啟動慢、卡頓、假死現象,都和硬盤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作為老電腦再戰N年的妙計之一,升級SSD的好處和必要性很多地方都科普過了,本次我將為一臺舊筆記本選購和升級SSD,給大家提供參考。

選購思路:

在一臺年久的電腦上做文章,不需要花太多錢,200塊差不多了,該價位一線品牌的SSD都是120G版本,沒什麼性價比,那就將眼光放低一個檔次吧,一番斟酌之後,選中了紫光S100 240G版本,理由是這款SSD在“國貨”中呼聲比較高,比如自封顆粒,以及領先同行的TBW(寫入壽命),都讓我產生了興趣。

舊電腦如何升級加速?紫光存儲SSD固態硬盤S100體驗

紫光S100是一塊2.5英寸SATA硬盤,2.5英寸SATA SSD一般面對的都是舊電腦升級、要求不高的DIY玩家,亦或是作為倉儲盤使用。

舊電腦如何升級加速?紫光存儲SSD固態硬盤S100體驗

如其名,硬盤的外殼呈現騷氣的紫色,全金屬材質,觸感冰冷。

舊電腦如何升級加速?紫光存儲SSD固態硬盤S100體驗

背面的製造時間顯示為2019年9月。

舊電腦如何升級加速?紫光存儲SSD固態硬盤S100體驗

製造地顯示“MADE IN TAIWAN”,這裡得提一下起紫光與臺灣光寶的合作了,此前雙方合資成立公司,專注SSD的研發以及生產,說起光寶比較陌生,但談到子品牌“建興(LITEON)”和“浦科特(PLEXTOR)”,很多人就恍然大悟了,光寶2020年的動作也比較大,準備將自身的SSD業務劃分到建興旗下,打包出售給東芝存儲。

舊電腦如何升級加速?紫光存儲SSD固態硬盤S100體驗

硬盤沒有防拆標籤,直接撬開卡扣即可開蓋,採用的是群聯PS3111-S11-13主控方案,也算意料之中了,在這個價位的SSD中很常見,是一款入門級的公版方案。

舊電腦如何升級加速?紫光存儲SSD固態硬盤S100體驗

閃存顆粒如圖所示,正反各兩枚,打的是紫光的標。紫光已經完成了64層顆粒的研發,但目前沒有官方消息確定量產了,這塊SSD的電商小標題顯示的是“紫光自封高品質3D-NAND”,很明顯就是此前向英特爾採購的那一批了,並不是純自主的產品,採購晶圓自封是可以名正言順打上自家LOGO的。

舊電腦如何升級加速?紫光存儲SSD固態硬盤S100體驗

我這臺電腦是宏碁E1-471G,2013年年底購入的了,主硬盤是一塊500G機械硬盤,拆機不難,卸螺絲並取下背面的小蓋板即可。

舊電腦如何升級加速?紫光存儲SSD固態硬盤S100體驗

替換為這塊紫光SSD,操作非常簡單。

舊電腦如何升級加速?紫光存儲SSD固態硬盤S100體驗

我這檯筆記本是有光驅位的,這年代光驅起不到任何作用了,直接拆掉當作副硬盤位是最明智的做法,網購一個光驅位硬盤托架,就可以放置剛拆卸的機械硬盤了,SSD就用於安裝系統、軟件,機械硬盤用於存儲資料或者BT下載,兼顧了速度同時也彌補了SSD不算太大的容量。

安裝就緒,直接進入跑分環節,使用CrystalDiskMark、Anvil's Storage Utilities、PCMark 8這三款最具代表性的軟件,分別對應常規的讀寫速度測試、響應速度測試,以及模擬日常遊戲、軟件操作,測試環境就是我這臺舊筆記本,主要配置如下:

處理器:i5-3230M

內存:D3 1600 4G×2

操作系統:Windows 10

相同硬盤在不同的配置中,跑分可能會不同,但差距不會太大,測試結果很容易復現,有興趣可以測試下自己的電腦。測試分為3輪,依次是僅安裝操作系統的情況下、空間佔用50%的情況下、以及空間佔用90%的情況下。

▼以下三款跑分軟件的測試是在僅安裝了操作系統的情況下進行測試的,不能算是空盤,但實際成績跟空盤相比基本無差距,比較能夠體現實際情況。

舊電腦如何升級加速?紫光存儲SSD固態硬盤S100體驗

CrystalDiskMark的“連續讀寫速度”分別為561MB/s和492MB/s,小幅超越官方標稱的550MB/s和455MB/s,測試項目中的 Q=Queues,表示隊列,T=Threads,表示線程,可以看到“1線程1隊列的4K隨機讀寫”成績分別為22.99MB/s和46.83MB/s,屬於主流水準。連續讀寫主要影響文件傳輸、複製、解壓的速度,4K隨機讀寫主要影響開機、軟件啟動、瀏覽器緩存的速度。

舊電腦如何升級加速?紫光存儲SSD固態硬盤S100體驗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呈現的是SSD在數據讀寫時的“響應速度(Resp.time)”及“每秒讀寫次數(IOPS)”,其中QD表示QueueDepth,即“隊列深度”,隊列深度描述的是SSD能夠同時激活的最大IO值,隊列深度越大,實際性能也就越高,在4K QD16的讀取中,IOPS達到了70126,響應時間0.2282ms,整體也同樣為主流水準。IOPS的成績決定了硬盤可以同時處理多少來自不同程序的讀寫任務,響應時間,表示從發起讀寫請求,到執行指令所耗費的時間。

舊電腦如何升級加速?紫光存儲SSD固態硬盤S100體驗

PCMark 8會以連續、隨機的方式模擬遊戲、軟件運行時的數據讀寫,雖然沒有公佈具體的數據量,但十分有參考和對比價值,其中就包括WOW、戰地3、Adobe套裝、Office套裝,結果以秒來呈現,成績如上圖所示。

▼下一組為硬盤空間佔用50%後的測試結果,就不過多介紹了,自行比對即可。

舊電腦如何升級加速?紫光存儲SSD固態硬盤S100體驗

舊電腦如何升級加速?紫光存儲SSD固態硬盤S100體驗

舊電腦如何升級加速?紫光存儲SSD固態硬盤S100體驗

▼最後一組為硬盤空間佔用90%後的測試結果。

舊電腦如何升級加速?紫光存儲SSD固態硬盤S100體驗

舊電腦如何升級加速?紫光存儲SSD固態硬盤S100體驗

舊電腦如何升級加速?紫光存儲SSD固態硬盤S100體驗

按照常識,SSD空間佔用越接近滿盤,性能會越差,但實際測試結果還好,並沒有太誇張的衰減,從PCMark 8的數據來看,對日常的遊戲、軟件使用幾乎沒有任何影響。

舊電腦如何升級加速?紫光存儲SSD固態硬盤S100體驗

最後一項就是緩存容量與緩外速度的測試了,使用HD Tune Pro向硬盤寫入10000MB的隨機數據,觀看橙色曲線,在寫入約3000MB數據時,掉速至200MB/s左右,因此這塊硬盤的高速緩存大概為3GB,緩存被佔滿後,寫入速度即代表顆粒的真實速度,當然這只是針對240G容量版本而言,通常廠商會給大容量版本配備更大的高速緩存,另外讀取速度是不會受到緩存影響的,整體的曲線波動不算太穩定,但也在能夠接受的範圍之內。

舊電腦如何升級加速?紫光存儲SSD固態硬盤S100體驗

換成SSD之後的使用感受:

這次的升級很成功,我這檯筆記本是2013年的主流款,說到2013年可能大家沒什麼感覺,舉個例子,iPhone 5S和Galaxy S4就是那一年上市的,因為系統版本和性能的原因,現在基本不可能看到有人用這兩款手機了,但電腦卻不一樣,並沒有那麼誇張的淘汰速度,瓶頸主要凸顯在硬盤方面,尤其是Windows 10的上線及各大軟件的更新,數據變得膨脹且零碎,對於4K讀寫和響應速度的要求陡升,造成了機械硬盤遠遠落後於CPU及內存的現象。

在升級了SSD之後,各方面的體驗都有質的變化,確實是那麼回事兒了,以往Office文檔會拖上好幾秒,現在不一會兒就加載完成了,瀏覽器也幾乎是秒開,開機進入桌面立馬就能開QQ和微信,不用像之前那樣還要卡上十幾秒,總之一切操作更加跟手,完全不像是一款六年前的電腦,除了重活是真的搞不定之外,日常上網、辦公室很流暢的。開關機的速度是最明顯的,軟件的加載速度因為緩存的原因不好測,這裡就列舉個開關機的表給大家參考一下,為了保證公平,機械硬盤的數據也是在重裝系統後多次測得取平均值的。

▼同時回顧一下原本機械硬盤的跑分。

舊電腦如何升級加速?紫光存儲SSD固態硬盤S100體驗

舊電腦如何升級加速?紫光存儲SSD固態硬盤S100體驗

舊電腦如何升級加速?紫光存儲SSD固態硬盤S100體驗

機械硬盤的4K讀寫和IOPS相當雞肋,大量的零碎數據無法在短時間內被讀取,這個就是造成系統啟動慢,軟件加載慢的主要原因,與SSD拉開了數十倍的差距,包括PCMark 8跑完整輪的耗時都接近兩個半小時。

舊電腦如何升級加速?紫光存儲SSD固態硬盤S100體驗

整理了一份主流TLC顆粒SSD常規參數,數據來自品牌官網,都是同類型2.5英寸SATA硬盤,因為價格波動較大,所以沒有列舉,相比之下,一線品牌的價格要比紫光S100貴上30%,緩存方面看了一下網友們的測評,240-250G的基本都在2-3G,主控也都是入門方案,五十步笑一百步罷了。

S100拉開差距的地方在於價格和200TBW寫入壽命,這也是開頭我說選擇它的一大原因,行規都是將保修年限和TBW掛鉤的,TBW表示數據寫入量,200TBW即總計向硬盤寫入了200TB的數據,如果先到了三年,沒有達到200TB的寫入量,則宣告過保,若寫入量達到200TB但未到三年,同樣宣告過保。

普通人使用電腦,寫入量平日均不會超過10G,除非經常進行下載、傳輸文件、壓縮文件這些操作,退一萬步說,你想在三年保修期內儘可能寫入200TB數據,算下來平均每天需要寫入(200×1024)GB÷(365天×3年)=187GB數據,也算夠狠的了,日常放心大膽的用就行,足夠撐到你的電腦徹底淘汰,當然TBW只是理論壽命,實際可能更長。

另外一款國貨海康威視,自從東芝不給顆粒以後,就改成了紫光的,紫光主要從英特爾大連工廠採購晶圓,根據自身的標準進行封裝加工,至於最終品質,紫光似乎是胸有成竹的,無論是S100的200TWB壽命,還是海康威視的十年質保,都能體現出來,畢竟在S100這個價位的市場中,不少“大牌貨”都在用黑片、拆機片。

容量建議:

根據需求、實際情況及預算而定,我的筆記本有雙盤位,主盤位放SSD,用於裝系統和軟件,機械硬盤存放資料和BT下載,所以選的240G,臺式機也可效仿此做法,容量和價格的取捨相對平衡,若筆記本只有1個盤位,平時資料多就選480G,有時候活動價很給力,120G就不要選了,分分鐘就撐爆,若同時要升級內存條,就多考慮一下,老機器了砸太多錢也沒必要。

使用總結:

紫光S100的整體性能不算太優秀,但絕對不會落伍,綜合價格來看,性價比突出,花不了幾個錢就能讓舊電腦脫胎換骨,作為升級盤來說再合適不過了。

在閃存芯片這一塊,我國的現狀是高度依賴進口的,行業價格也被美、日、韓的上游廠商控死了,紫光在打開消費級存儲業務的初期,想走收購之路,曾出價230億美元收購美光,好一次性搞定技術和專利問題,美國那邊當然是拒絕的,後來只能走大廠合作的路線,一手採購英特爾的晶圓自行封裝,趁早鋪開市場,另外一手搞著自主研發,好消息就是研發有成果了,紫光旗下的長江存儲已經實現64層3D NAND研發,目標是跳過96層,直接發展128層技術,實現跨越式追趕,中國人實在是太需要自己的閃存芯片了,期待早日大規模量產並走入千家萬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