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前言】:用发展、变化的眼光,运用科学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看待事物,解决现实问题。既要掌握“动中求静,”又要学会“静中求动。”既不主张“守株待兔。”的思想。又不提倡“刻舟求剑。”的行为与工作方法。

2020年春节的新型冠状病毒,引起了整个社会的普遍关注。

上到中央。下至街道与村庄;大到城市,小到一宅一房间, 无不为预防或隔离病毒的传播,人们又无不为主动宅】在室内,为有效抗击这场瘟疫而以身作则,共同为抗拒这次瘟疫而努力。

对于从事文学、艺术以及从事新闻媒体写作的朋友来讲,写作本身就是一个从事脑力劳动的工作。在写作过程中,需要一个安静的思维与写作空间,只有这样,人们对事物的思维与判断,才不会因受外界人和事的干扰而中断。而这次瘟疫恰巧为写作、为人们的构思提供了必要的外在的社会环境,同时也提供了家庭内部的安静环境。换言之,目前为了预防病毒的传播扩散,为作者提供了优雅的社会环境。这恰恰是从事写作,所要求的内、外部安静的条件相适应。

借此,笔者对《【浅析】:中国当代农业与工业在今后国民经济发展中作用的位移》一文作一个简要的说明。

世间的一切事物,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从外部去看,有大与小、长与短、高与低等等位置的变化,有的表现比较明显,有的则表现的比较细微,很难察觉,但他们往往都表现为形与态的变化。从内在去看,他们的表现则为“质”与“量”的变化,其结果则是以前因或后果的外在形式或者说方式呈现于外部世界。促使人们的“遇见”或“感知”,促使人们对于前因做出正确与否的、有效的、必要的、合理的判断,或者认知,或者是觉醒,觉悟等等。

时至今日,笔者之所以提出《中国当代农业与工业在今后国民经济发展中作用的位移》是笔者以当今社会为背景,把当今社会看作自然界的一种具体事物加以论证与阐述。笔者站在唯物辩证的角度去讲,既然社会完全可以作为自然界的一种具体事物,或者说作为一种具象,完全可以对其进行观察与分析。他便具有自然界具体事物运行、发展、变化的所共有的共同属性。也就是说,当今社会也同样具有世界一切事物的运行发展、变化的公共特性,或者说特点、特质等。

然而,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倘若站在哲学思维的角度上是正确的,那么,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期,矛盾着的双方是有主要、次要之分的,并伴随着时间的变化产生位移——主要矛盾的一方则变为次要矛盾一面;而次要矛盾则上升为主要矛盾。这是合情合理的,是符合矛盾着的双方运动的、发展的、自然的、变化的客观规律。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即存在。这就是古人先贤们提倡“顺其自然”的理论根据之所在。

常言说得好,有比较才有鉴别。

在建国初期,中国人处在农耕时代。中国的工业化生产处于萌芽状态。因此,党和国家领导人,依据当时的社会实际情况,1958年。毛泽东主席提出了“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正确的指导思想及工作方针。重点发展农业生产。从而达到“以粮为纲”,纲举目张,达到后期发展中国工业所谓的“目张”的目的。因此,把中国的农业作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经济基础,也就是当时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或者说是起着当时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根基的作用和效果。在当时,及建国初期,中国农田面积之广;参与人数之多;规模之庞大;前所未有。据报道,当时全国9亿人口有8亿农民的说法。这说明当时城市人口与从事工业生产的人数,与农业人口占比是1:8。这就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来由。

时至今日,也就是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现状不再是所谓的“农耕时代。”而是发展到如今的“工业化时代。”现实中的中国农村除了“空心村,”就是“老、弱、幼。”绝大多数年轻夫妇进城务工。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据。在2016年年底,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亿8217万人。(其中不包括港澳台及海外华侨。)(具体数字由《百度》提供)。

另外,据人事部信息提供,从城乡结构上看,城镇常住人口为79298万人,乡村常住人口为58793万人。城乡人口占比接近3:2。(这是2016年年底的数据。)而乡村常住人口实际是指“户籍”人口,并非乡村实际人口数。到了2019年年底,乡村实际人口应该在2.6亿左右。以此得出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的比例大约是5:1,从城镇从业人口与乡村从业人口所形成的逆转与反差,是造成工、农业生产在当代国民经济的作用与地位所产生的逆转的外在原因。

所以,当代的中国【工业经济时代】”取代建国初期【农耕经济时代】已经来临。【工业经济时代】在当代国民的生产、生活中已占据明显优势,在当代国民经济的生产与生活中已具有普遍的意义。而中国的【农耕经济时代】以退出当代国民经济生产、国民生活具有普遍意义的所谓的基础地位,进而转变为有特殊的历史意义的时代。这就是笔者在不受内、外界环境干扰情况下,“我,(在)无(任何)条件(限制的 情况下)写作”的一篇关于《【浅析】:中国的农业与工业在今后国民经济发展中作用的位移》一文,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与大家共勉。

所以,从一般意义上去讲,任何事物所起的作用,或者说效果,只要带有“普遍意义”的,均可视为或者称之为基础性的,或者说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今天中国现已进入了工业化的时代,工业经济已经逐步形成了当代国民经济的主要来源,在此强调工业为社会的基础经济,是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所以,我们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当代中国社会,既不能“守株待兔”,又不能“刻舟求剑”,这两种工作方法都是不可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