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韩信身为汉初三杰之一,为何在天下太平后身死族灭?

c陈斌


韩信始终坚持做一个战国时代的士而不是帝国时代的臣。

太史公的《史记》囊括了太多的人物,但是韩信却是让我觉得最特立独行的一个。《淮阴侯列传》也是我最爱的篇章之一。韩信人生的起伏实在是太大了,他的人生有无比炫丽的时刻,也有死于女人之手的非英雄式结局。由淮阴侯所引发的争论,至今扰动着每一个喜欢读汉史的人。

关于韩信的身世,太史公并没有给我们太多的信息。但是从其日常生活习惯来看,他应该是一个没落贵族的后代。我这一推测有两点依据:其一,他好带刀剑。在一个冶金水平不发达的年代里,只有贵族才有资格获得金属器皿,韩信手中的刀剑很有可能是祖传的;其二,他不从事一般的生产性职业。韩信整日既不种田,也不经商,肚子饿了就找熟人蹭饭或者死皮赖脸找中老年妇女(漂母)寻求同情,给点施舍。他的这一行为,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因为他曾经是贵族,四肢不勤,五谷不分,根本就不会做营生。也正因为他的贵族气质,使得他不可能把象征着贵族身份的刀剑拿去换钱做营生,后来他投奔项羽也还是带着刀剑而去的(信仗剑从之)。

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也是巨大的,韩信出生于公元前231年,那一年秦始皇嬴政27岁,也正是那一年嬴政开始了统一中国的步伐。换句话说,在韩信的童年时代(公元前231年—公元前221年),华夏大地上的诸侯国不断被秦国消灭,最终被秦国所统一。韩信作为一个楚国贵族的子弟,他也应该是在战火纷飞,战报频繁的环境中生活的。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环境中,韩信的父母尤其注重对他在军事方面的教育,让他在幼小的年龄里就接受了良好的军事教育。

秦灭楚,让楚国贵族的优越生活荡然无存。大多数贵族或死于战火,或颠沛流离。秦帝国建立了,韩信的苦日子也就来了。他从衣食无忧到寄食于人,这一落差不能说不大,所以他从小便埋下了仇恨秦国的种子。他之所以能忍胯下之辱,就是因为有灭秦的远大理想。

项氏叔侄起兵反秦,他欣然投靠。可惜项羽不知他,他毅然离开,因为士只为知己者死。他随后投靠刘邦,起初他在汉营的日子里也很苦闷,因为刘邦依然没有见识他的才能。真正能被称为韩信知己的人是萧何,他改变了韩信的命运,并且改变了两次。因为萧何的举荐,韩信被刘邦以极其隆重的礼仪拜为大将军,这一次韩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被尊重,感受到了曾经骄傲的贵族气质重新恢复。汉王以无双国士待韩信,韩信亦舍命报效汉王。他彻底地爆发了,在黄河以北,他用天神下凡般的军事才能屡克强敌,迅速为汉王平定半个天下。直到韩信平定齐地之后,汉王的封赏迟迟未来。韩信开始思考了,汉王真是他的知己吗?

何谓“知己”?在韩信看来,起码有两个重要条件来判断他人是否为其知己。其一,知其之才,用其之才是为一知;其二,知其之欲,欲其之欲是为二知;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能被称为知己。韩信对汉王只用他而不封赏他,感到了莫大的疑惑。韩信的疑惑是复杂的,也正因为他的疑惑导致了他悲剧人生的开始,笔者在这里试图来分析分析他的疑惑。

首先,韩信生于战国时代。由目前的史料推断,韩信应该是楚国的一个小贵族,是属于士这个阶层。士这个阶层在战国时代是极其活跃的一群人,由于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是在生活上比不过高等级的贵族,因此他们的进取心往往十分强烈。这种进取心,也可以理解为两个方面。其一,实现各自心中的社会理想,将自己所学的理论付诸实践;其二,实现荣华富贵的人生理想。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在战国这个相对自由的时代里,他们游走天下为各国的统治阶级服务,同时也为自己的名利而奔波。士在服务君王的过程中,展现出无比的忠诚与高超的职业水准,那么君王也应该支付不菲的报酬。韩信也是这样的士,在他看来为君王作出多大的贡献,君王就应该向其支付相应的报酬。

其次,韩信成长于秦帝国时代。秦帝国的成立,让广大的游士们失去了舞台,也让大量山东六国的士沦为了逃犯或贫民。秦帝国本身在极速扩张之后,消化不良,山东六国的人民完全无法适应秦帝国的严刑峻法,各国的复辟势力也蠢蠢欲动。最后,加上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广大老百姓的生活反而不如战国时代,秦帝国便在声势浩大的反秦起义中迅速灭亡。韩信是完完整整地目睹了秦帝国的速兴与速亡,在他的心里秦帝国这样实行“郡县制”的国家形态肯定不是合理的国家形态。只有恢复到以天子为核心,诸侯王为藩屏的封建国家才是正道,高度集权的帝国,是一只破坏社会和谐稳定的怪兽。

基于以上简单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韩信对于国家和君王的认知还处于战国时代。韩信这样的认知是与时代脱节的,与刘邦的政治认知力比起来差了很大一个等级。因为,刘邦早就知道秦始皇建立的帝国本身没有错,天下苦战不休,百姓流离失所就是因为天下邦国太多,中央的权力无法集中,从而无法禁止战争。至于秦帝国灭亡的原因,柳宗元有一个经典概括:“秦亡于政而非制”。刘邦虽然说不出这样高水平的话,但是他的政治认知能力却达到了这个水平,他建立的汉就应该是一个承袭秦朝的帝国,绝对不应该是一个分封制的松散联邦国家。

现在,我们可以很好地来体会韩信的疑惑了。韩信平定齐地之后,汉王的封赏迟迟未来。韩信以士人所固有的思维,去试探性地向刘邦讨要分封齐王,因为他认为被分封是应得的。此时的刘邦由于前线战事吃紧,正在账中心急如焚,看到韩信讨要分封的书信,不禁暴跳如雷、破口大骂。在张良与陈平的及时劝阻下,刘邦转弯的速度也是十分惊人,马上同意封韩信为真齐王。但是这一下却触犯到了帝王的禁忌,因为帝国时代的臣子只能等待帝王的奖赏,不可以讨要,更不可以威胁帝王,任何讨要与威胁都是对皇权的挑战。分封齐王是韩信第一次敲刘邦的竹杠。但是不论如何,刘邦满足了韩信的需求,韩信也从此时起真的就把刘邦当成了他的知己。不论日后多少人劝说、利诱韩信,韩信对刘邦始终忠心耿耿。到这里我可以下一个结论了,那就是终韩信一生,韩信绝对不会谋反,因为韩信是一个士,是一个可以为知己者死的士。可惜的是,这个国士却生活在帝国的时代里了。

公元前202年,垓下之战打响。刘邦向韩信发出命令,要求他南下合围楚军。韩信未如约合击楚军,结果刘邦在固陵被项羽打败。刘邦慌忙率军退入陈下,并筑起堡垒坚守不出,而楚军又一次合围了刘邦。坚守壁垒的刘邦向张良询问:“诸侯不从约,为之奈何?”张良回答:“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最终,刘邦采纳了张良的意见,韩信得到了更多的分封,又成功的敲了一次刘邦的竹杠,这一次刘邦没有骂人。

垓下之战以汉军的胜利告终,战事一结束,刘邦立即收夺韩信的兵权,并改封韩信为楚王。其实这是刘邦对韩信的一次严重警告,警告韩信邦国时代早就结束了,不论齐王还是楚王都只是不过是一个名号而已,是帝王给臣子的一种赏赐,帝王可以给也可以夺,无所谓天经地义,给你不是必然,不给你也是应然。可惜韩信没有明白刘邦的警告。

韩信继续带着他的游士精神做起了楚王,将自己的好朋友,同时也是刘邦仇人的钟离眜庇护在了楚国。可是此时的天下,已经进入了大汉帝国的时代。帝国的运转必须要高度集权于中央,异姓诸侯王的存在已经显得与帝国格格不入了。韩信这样一个战国时代养门客的行为,更是显得与皇帝格格不入。刘邦忍无可忍,也无须再忍,于是就有了“巡狩云梦,智擒韩信”这一出。韩信似乎还是没明白为什么被擒,他不但不认罪,还在囚车里对刘邦碎碎念道:“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刘邦看着韩信冷冷地说道:“少他妈废话,有人告你谋反”。

从韩信的言语中,我们看到的是满怀的愤懑与不平。其实他最想表达的应该是,他为大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巨大的功劳,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封赏,反而成为了阶下囚。可是他却未曾想过,当年屡次要挟刘邦时,刘邦所承受的巨大苦闷;他数次挑战皇权,让刘邦也开始怀疑自己能否驾驭韩信,韩信是否是自己亲手提拔地韩信?他也未曾想过,为何汉初三杰中萧何、张良安然无事,只有他韩信为何落得如此下场?种种的一切,他都不会去想,他认为他曾经向刘邦所提的要求都是合理,因为他还是一个战国时代的士。

刘邦对韩信的感情是复杂的,韩信对刘邦的态度却是简单的。韩信被捕后,刘邦还并未就想马上处死他,只是将他由楚王贬为淮阴侯,并且让他参与朝政。但是韩信始终愤愤不平,经常称病不上朝,不给刘邦面子。即便在人事复杂的京城,他韩信还是如游士一般放荡。他在京城里,仰仗着自己劳苦功高,看不起周勃、灌婴等刘邦的嫡系元老;即便是刘邦的连襟--樊哙,他对韩信表现出了足够的尊重与佩服,韩信依然心高气傲地羞辱樊哙。更要命的是,韩信始终不明白如何处理好君臣关系。他与刘邦之间的君臣谈话,其态度也表现得极其随意。

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擒?”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言之所为陛下擒也。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这段话以十分明了的态度表达了韩信对自己军事才能的充分肯定,也透露了他对刘邦军事才能的不屑一顾。韩信在面对帝王时的态度,也像极了游士在面对诸侯王时的态度。只说心中想说的话,不顾君王的任何感受。殊不知时异则事异,战国时代那是诸侯王有求于士,天下平定后那可是大把的士有求于王了。就这样韩信在京城里,将上至君主,下到朝臣得罪了个精光。

太史公在书写韩信之死时,对史料的处理太过仓促了,说韩信串通一个小咖陈豨谋反,因而被吕后和萧何设计谋杀。这一情节也太戏剧性了,因此太史公写韩信谋反的这几段话我连标点符号(断句之字)也不信。

不信韩信谋反的原因如下:

一、他没有谋反的动机。他为何要造反?想当皇帝?如果他真的想当皇帝,他为屡屡何拒绝蒯通当年劝他叛汉自立的建议?为何,刘邦巡狩云梦,韩信宁可要了钟离眜的人头去向刘邦表忠心也不反叛?翻遍所有古籍,也未看到他有任何想当皇帝的心迹。

二、他没有谋反的实力。身在京城,形同软禁,手上无可调用之兵。再加之他的牛脾气,他在朝堂上也没有像样的盟友。谋反可绝对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韩信在京城没有人事基础,根本就不可能有像样的谋反班子。韩信虽是军神,但他不是钢铁侠。

三,史书上的记载太矛盾。史书上说韩信勾结外地太守陈豨谋反,具体计划简单地说就是,陈豨在钜鹿率先反叛引诱高祖率军前去平叛,韩信在京城里发动家丁、囚徒等袭杀吕后和太子。这种谋反计划简直太侮辱韩大将军的智商了。首先,就算韩信要谋反为何要勾结一个外地的太守,太守身在外地能给韩信帮什么忙?为何不直接勾结当时的汉朝卫戍部队将领?其次,谋反的首要目标应该是直接杀掉皇帝,抢夺政权。在这个谋反过程中刘邦反而离开了叛乱中心,袭击目标变成了吕后和太子。就算韩信成功的杀掉了吕后和太子,刘邦还在啊!放着皇帝不杀,只杀他的老婆孩子,这算是什么谋反?最后,韩信作为一代名将、一代智将。难道会不知道汉朝正规军的战斗力,率领家丁和囚徒去和正规军作战,这样低智商的事情,不是韩大将军拿得出手的。

综上所述韩信谋反绝对子虚乌有,但是有一个事实必须得承认,那就是韩信确实死了,死于萧何和吕后之手,死于谋反的罪名之下,并且被灭了三族。

韩信的一生让人感叹良久,他悲剧性人生的根源在于,他是一个孤独的士。他与萧何、樊哙、周勃、曹参们比起来,他太有格调了。他坚持士的信仰,坚持着战国时代的游士精神,君王只是他服务与效忠的对象,而非他的主宰。


风雨云台


前言:韩信之死,既有刘邦猜忌、防范功臣的原因;又有韩信自身不懂韬光养晦、明哲保身之道,而且言行放肆,屡表失意不满之情,终于招致杀身之祸的因素。


从刘邦方面来说,韩信绝对称得上“功高震主”。

韩信平定赵、燕、齐等地,势力大发展,兵强马壮,威震天下。连一代西楚霸王项羽都极为忌惮,派人去作韩信的思想工作,劝韩信拥兵自立,三分天下。

可是,韩信感念刘邦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不忍心背叛刘邦。他听从刘邦的号令,率军来战项羽,设十面埋伏,大败楚军;垓下之战,逼迫项羽“霸王别姬”,乌江自刎。

可以说,刘邦的汉室江山大半都是韩信给他打下来的。这让汉高祖刘邦情何以堪啊。

汉朝建立以后,刘邦就对异姓诸侯及开国功臣们极为防范。首当其冲的,就是第一功臣韩信。刘邦夺去韩信的兵权,把他由齐王改封楚王,又设计抓捕他,贬封为淮阴侯。就这样了,刘邦还是不放心,想杀韩信的念头始终没有放弃。后来出征回来,一听说韩信已经被吕雉和萧何联手杀掉了,刘邦真是大喜过望,一颗杀心终于落地了。

从韩信自身方面来讲,自己的死确实是自己作出来的,一点儿也不值得同情。

正如周星驰说的那样,曾经有一个绝好的机会摆在韩信的面前,可是韩信却亲手把它放弃了。

楚汉争霸之际,在韩信击杀楚将龙且、消灭二十万精锐楚军之后,项羽非常恐慌。项羽派武涉去劝说韩信自立为王,三足鼎立。韩信拒绝了。

谋士武涉画像

接着,韩信的谋士蒯彻又劝他拥兵自立,三分天下。韩信还是没有听从这个切实可行的建议。




韩信满心只想着当个齐王,富贵一方就足矣。可惜,正如武涉、蒯彻给他分析的那样,一旦刘邦取得了天下,是绝对要收拾完他的。最终,刘邦收拾了韩信,把他贬封为淮阴侯。

到此地步,如果韩信能够向张良学习,韬光养晦,夹起尾巴作人,也是能够安享太平的。毕竟刘邦虽然是流氓出身,却也一直不好意思厚着脸皮去杀韩信。

可惜的是,韩信作了淮阴侯,心里愤愤不平也就算了,可他总是溢于言表。整天郁闷不乐。让刘邦知道了,心里也很不痛快,对韩信始终无法放下心来。

刘邦试探韩信,问他自己能带多少兵,韩信说刘邦顶多能带十万兵。这让刘邦很不爽,就问韩信能带多少兵,韩信竟然傲然回答:我带兵自然是多多益善嘛。

这,绝对是找死的节奏。

韩信在长安闲居,他看不起诸位功勋大臣,得罪了很多人。

一次,韩信偶然与樊哙在一起喝了一场酒。樊哙既是刘邦的连襟,吕雉的妹夫,又是功勋卓著的开国功臣。然而樊哙一向很崇拜韩信,对韩信毕恭毕敬。可是韩信喝罢酒,却郁郁不乐,说:想不到我韩信竟然沦落到与樊哙这样的人同场喝酒的地步!

这说明韩信此人情商确实不高。一点儿也不会团结人。

更糟糕的是,当初能够三分天下的大好机会都浪费了,现在手中无兵无权了,韩信竟然想造反了。时移世易,毫无政治头脑,一点儿也不明察天下大势。

于是乎,身死于后宫妇人之手,为后人讥笑千余年。真是愧对“兵仙”二字啊。


惰性人儿


历史没有对错,韩信之死看似偶然其实也是必然。为什么这么说呢?
公元前203年,刘邦收到韩信的一封书信,大致意思是我要是攻下了齐国,齐国比较伪诈多变,是个不好控制的国家,我想先代理齐王,以便于管理。此时的刘邦非常恼火,但是在张良和陈平的提醒下,给了韩信一个真齐王。这也是韩信最后被杀的原因之一。此时的韩信为何敢跟刘邦要官?其实也是韩信认识到自己的势力已经强大,刘邦不会不答应。正是韩信这种当立不立的想法,让他自己失去了最好的机会。

恶魔的种子就此埋下。

公元202年刘邦击败项羽,同年韩信军权被刘邦夺去,并改封为楚王。韩信却在楚地收留了项羽旧部钟离昧,还上书给刘邦,请求刘邦赦免钟离昧。这一下本来就怕韩信功高震主的刘邦更不放心了。于是便告知韩信要去楚地游玩,让韩信接待。其实这时的韩信已经想到了刘邦是来问罪的。此时摆在韩信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反,要么“软”,但是韩信是谨小慎微之人,从不打无把握之仗,要是反的话,自己的实力现在太过弱小,并且他认为自己只要献上钟离昧的人头,刘邦定然不会杀他。刘邦是没有杀他,只是把他贬为了淮阴侯。但是此时的韩信已经明白了不是刘邦不想杀他,而是刘邦没有理由杀他,刘邦不想被后人骂他是滥杀功臣之人。


“狡兔死,走狗烹”韩信怕了,这时他真正明白了如今的刘邦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刘邦了,这就是帝王之术啊!所以韩信开始为自己打算了,但是此时的他已经没有了兵权,只得借助他人了。

于是韩信暗中联合自己的旧部陈豨。公元前197年陈豨反叛,刘邦率大军亲征。公元前196年,韩信被人告密密谋联合陈豨,随后韩信被萧何诱骗至长乐宫,被吕雉命人用竹刀杀死,一代兵仙就此陨落。

即以谋反,此罪之大,族人怎可幸免!

晚年的刘邦连一起出生入死的樊哙都要杀,只是因为樊哙是吕雉的妹夫。由此更能看出韩信必死。韩信之死,死于自己不能够很早的认清形势,导致在错误的时间(实力最弱的时候)做了错误的事(造反)。

其实在韩信拒绝自己手下的谋士的建议(自立为王)时,他的命运就已经注定。

只是最后吕雉杀韩信到底有没有刘邦的授意呢?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飞常可乐


苍茫大地认为;韩信之死是必然的,原因如下:

一、韩信先后封过齐王、楚王,手下有人有地盘,属于刘邦诛杀的异姓王。

当年,黥布、彭越等诸侯王在刘邦手下,无一例外地遭到消灭。

刘邦当年封他们为王,无非是消灭项羽搞统一战线的需要。开国异姓王中有很多在项羽手下已然封王,刘邦为了让他们为自己买力,只有承认历史事实,有的如韩信,是刘邦被项羽打得差点尿了裤子之时,灭赵灭魏又灭齐的韩信逼刘邦封假齐王,刘邦心不甘、情不愿,嘴里只骂娘,后来在张良、陈平点拨下,刘邦才故作高大度封韩信做了齐王。

二、韩信是兵仙,军事奇才,乃刘邦大忌;而韩信从不知收敛。

韩信被陈平捣鬼,刘邦假装菩萨上身,托梦使诈诱捕了韩信。被捕的韩信一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说得厚皮的刘邦老脸红朴朴的,韩信暂时捡回一条命,被降为淮阴候,扣在京城,成了高级囚徒,但他仍把高祖的宠臣樊哙等人当使唤丫头,甚至和刘邦谈兵时仍不夹尾巴。“韩信,你看朕能带多少兵?"“十万而已。"“那将军你呢?"“我带兵多多益善。"刘邦脸阴沉得吓人:“那你为什么被我俘虏了?"陛下善于统将。"刘邦的脸上才挤出几点笑容。

韩信,是兵仙,当年封齐王、楚王,手下有兵有将有田盘,遇到他刘邦的脑袋有巴斗那么大!

韩信封王时,竟收容了项羽手下的猛将钟离昧。这又犯了刘邦大忌。

三、吕雉本不是善茬,有培植吕家势力的野心,正想借刘邦之手诛灭实力派功臣,而韩信和造反的陈豨在暗中又勾勾搭搭。

陈豨在韩信挑唆下,在巨鹿造反,刘邦亲往平叛,韩信竟和家臣谋划,乘黑夜假传诏书,准备赦免在官府服劳役的罪人和奴隶,想发动他们袭击太后、太子,部署已定,静候陈豨消息。门客得罪韩信,韩信把他关起来,准备杀掉,门客的弟弟上书吕后告发了韩信。于是吕雉召萧何密洪:派一人假装从前线归来,说陈豨已被杀死,列侯群臣都要朝贺,萧相国欺骗韩信说:虽然你有病,但还是要勉强去朝贺一下。韩信进了宫,就被吕后令武士把韩信捆绑起来,在长乐宫卸室杀死韩信,诛三族。





苍茫大地顾炜斌


韩信之死是必然。

但凡功高盖主者,或多或少都会受到猜忌,韩信同样如此,在刘邦心目中,韩信,张良,萧何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是角逐天下的砝码。

当天下未定的时候,他们三个人的分工非常明确,各司其职,又紧密配合。

韩信是属于开疆扩土的将士,张良是运筹帷幄的谋臣,萧何是安定后方的管家。

天下平定之时,刘邦黄袍加身,大赏天下。

张良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历史潮流,便假托神道,明哲保身。加之他素来体弱多病,自高祖入汉中,他便托辞多病,闭门不出,专门研究老黄学说,最终安享晚年。

萧何作为一个相国,从街头混混,成长为汉初宰相,肯定有过人之处。他开始不惜毁掉自己的清誉,滥用职权,横征暴敛,给人一种假象,我萧何有点权力就飘了,做个贪官污吏就满足了,没有什么野心觊觎帝王之位。

而韩信偏偏只懂军事,不懂政治。

他一味的展露锋芒,只是加速了自身的灭亡。

韩信于项羽大战,一路高歌猛进,打的项羽节节败退,把霸王围于垓下,却不再进攻。

刘邦多次催促,均没有听命,最终萧何说,是为了讨奖赏,刘邦无奈,封他为齐王。

后来,项羽兵败,自刎乌江。韩信又凭借军功,包庇原项羽旧部兼挚友钟离昧,被人诬陷有谋反之心。刘邦虽未杀了韩信,却贬他为淮阴侯。

淮阴侯,只有侯爵,未有兵权。身为一个曾经手握重兵的将士,无仗可打,无兵可用,实在是枯燥,他明白了是刘邦要对他下手了。

于是他真的想反了。无奈后被家臣告密,谋反未遂,被诛杀于宫中。

呜呼哀哉,一代名将,就这样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


文字域


每一个朝代的建立都会经历由兴到衰的过程,在秦朝灭亡后,西汉建立起来,刘邦建立西汉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他杀害了大量的建国功臣,人人自危,那些与刘邦出生入死的人没有享受到胜利的成果,反而连自己的命都丢了。



这些被杀的人之中,最为显赫的就是淮阴侯韩信,有人说韩信是因为造反,所以才被杀害,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韩信是秦汉交替时期最为有名的军事家,他为西汉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韩信与萧何,张良并称“西汉三杰”。

这位大功臣非但没有受到刘邦的赞赏,反而却被刘邦的皇后吕氏大臣萧何二人捕杀于长乐宫中,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位大臣落得如此下场?韩信被杀作者们给出了很多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韩信自杀的起因是自封为齐王

在汉高祖五年(前202)刘邦平定三齐,但是被楚军围困于荣阳,刘邦焦急的等待韩信率兵前来救他,但是刘邦等来的不是韩信的大兵,而是韩信要挟刘邦封他为王的信函,这样,刘邦十分的恼怒,但是当时刘邦有求于韩信,所以就同意了,封韩信为齐王,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刘邦并不是出于自愿。

韩信要挟刘邦的做法,为日后自己的死埋下了隐患,在楚汉争霸之际,刘邦设计夺走了韩信的兵权改封韩信为楚王,韩信那时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身处险境,他与项羽的旧部交往密切,这更引起了刘邦的猜忌之心,但身为一开国帝王,刘邦又怎么能凭着怀疑诛杀建国功臣呢?他需要一个理由,让天下百姓信服,最终让刘邦杀死韩信的机会是有人告发韩信谋反。

第二,韩信被杀是因为他想谋反

韩信封侯的事情过后,刘邦对韩信心存芥蒂,他早已经有了杀韩信的心,他需要的只是一个合适的理由,此时恰好有人高发韩信谋返,刘邦没有任何犹豫,他使用调虎离山之际,借着出游的借口,将韩信宣进宫中,宫中早已布下天罗地网,果断而深谋远虑的刘邦仍然念着韩信的功勋,并未杀之,只是降为淮阴侯,让她居住在长安。

韩信到了这个时候还没有看到危险,他被刘邦封为候经常称病不上朝,甚至勾结手握重兵的陈稀,准备趁着刘邦伐陈之时,与陈稀里应外合发动叛乱,韩信的诡计被识破后,随后被捕杀于长乐宫,其实韩信最可能的是居功自傲,说他造反,实在牵强。



第三,韩信被杀源于刘邦想消除割据势力集中自己的大权

刘邦平定天下之后一共封了七个异性诸侯王,这些诸侯王为西汉建立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们的手中掌握着掌握着强大的兵权和封地。“王中之王,国中之国”成为了西汉王朝统一集权的重大隐患,刘邦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所以不得不下手。

第四,韩信被杀,与刘邦无关,而是吕后为了,自己日后的权扫除障碍

萧何和吕后一起捕杀韩信,是因为萧何是韩信的引荐人,萧何知道自己已经受到了刘邦的残疾,为了保全自己,他不得不屈服于巨后,假如不遵从吕后的旨意,他日必定会株连九族,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韩信所谓的谋反,纯属子虚乌有,吕后为了日后能够独揽大权,才设计韩信捕杀,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导游陈CC讲历史


“汉初三杰”中的韩信之死一直是颇具争议,而始作俑者刘邦夫妇也因韩信之死声名狼藉,尤其那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凄凉之语一直被当作他们的罪证。不过我们都知道很多能征善战的名将都没有什么好的结局的,比如王翦、白起等等。

可是韩信真要是一点错都没有,怎么会落得如此下场。当初,韩信起初是投靠项羽的,项羽有眼不识泰山,韩信在他那里并没有得到重用。后来经萧何引荐,韩信转投到刘邦旗下,刘邦却能慧眼识珠,将帅印交由韩信,并拜寸功未见的韩信的大将军,这也足可以看出刘邦对韩信的信任,敢用一个新人为将,刘邦给了韩信足够的好平台,后面韩信也不负众望,一路攻城掠地,刘邦能够建立汉朝他可谓是功不可没。

虽然韩信帮助刘邦打下了天下,但是韩信的下场却不怎么样?

有些人可能会说韩信居功自傲,目中无人,引起刘邦夫妻的反感。

当初韩信带兵清剿北方的赵、燕、齐等诸侯,此时韩信完全有称霸一方的实力,手下谋士劝他自立为王,与项羽、刘邦三分天下。但是韩信感念刘邦旧情,并没有接受反叛的计划。这是因为他对刘邦的知遇之恩牢记在心,他并不想君临天下。

还有人认为韩信没有政治远观,功高震主不懂得收敛。

什么叫有政治远观?难道是让韩信自立为王,把刘邦赶下王位。这完全不符合韩信内心,他只想在战场上一展自己的才能,他根本就无意谋权篡位。

还有韩信功高震主,难道功高也是韩信的错吗?韩信的功劳都是在汉朝建立前得到的,难道打战的时候要收敛自己,谨言慎行吗?要是没有韩信的不世之功,刘邦哪能当上皇帝,早就被项羽赶回老家继续卖草鞋了。

刘邦胜利后,韩信的功劳大家有目共睹,要是刘邦不再信任韩信,就算他什么都不做,刘邦都可以找借口杀掉他。

大家可能会说韩信可以功成身退,笑傲江湖啊,其实这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除了死人和圣人之外,没人能真正做到立了汗马功劳之后隐居山林,要知道中国古代男人都是以建功立业为傲。

就是因为韩信功劳太大,他的一点风吹草动在刘邦眼里都显得具有“威胁性”。还是那句话,功劳大本不是韩信的错。

还有韩信要是目空一切,那他回到楚地,干嘛不杀了当年让他蒙受胯下之辱的混混,反而还给他官做,他要是想皇位,干嘛不夺权,怎么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忍受削兵权、减爵位。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刘邦已经建立了汉朝,不再需要韩信的才能了,现在韩信的功劳对他来说犹如芒刺在背,不论韩信做什么,在刘邦眼里都变得不痛快,欲处之而后快。

至于韩信谋反,韩信要是想谋反,之前有那么多机会干嘛不行动,反而要等到刘邦削兵权、减爵位才谋反,这不是很愚蠢的行为吗?前面都说了韩信根本就没有君临天下的心。他对刘邦只有知遇之恩的感恩的心。就因为韩信觉得自己问心无愧,所以对刘邦的猜忌怀疑,他并不放在心上。这点只能说明韩信太单纯了。韩信以为自己跟了一名明君,可他不知道这是一位只能共患难不能同享福的君主。

大家都知道韩信跟刘邦相谈时,说自己带兵多多益善,光听这句话大家可能以为韩信的自信让刘邦记恨上了,可是韩信还说了:汉王擅领将,难道这不是韩信对刘邦的恭敬吗?

其实不是韩信变心了,是刘邦的心变了。虽然韩信最后是被吕后设计杀死的,可是要是没有刘邦的首肯,吕后敢先斩后奏杀韩信,刘邦可能觉得现在自己还能控制住韩信,万一自己的后代登基,控制不了韩信怎么样,所以此时刚好是一个很好的契机,防范于未然,趁机把韩信除掉。

最后用一句话来总结下:韩信的命,真的是成也萧何败萧何,他是可怜之人,以自己的满腔热血换来却是卸磨杀驴。

回答完毕。

我是老王来谈古说今


老王来谈古说今


很快,韩信平定了齐国,打败了楚国龙且率领的救援大军。向刘邦申请作代理齐王。此时的背景又发生了转换,刘邦与项羽在对峙,韩信控制了最为富有的齐地,彭越、英布都在观望。韩信在这个时间点逼封王位,带有威胁的意思。在这样的背景下,刘邦作为明主,不可能不封王。但是,眼看着自己的手下逐渐成为自己的合伙人,甚至风头甚于自己,心中很可能意图与自己平起平坐甚至取而代之,在刘邦的心中焉能不恨韩信?

事实上,在刘邦称皇帝后,韩信、彭越、英布等诸侯的实际控制区域都要小于汉王所控制的区域。论实力,单打独斗,这三个人都不是高祖的对手,这也给了高祖各个击破的可能。尤其是面对这样一个,野心不断膨胀,军事能力过人的韩信。所以,高祖改封韩信为楚王,又借口降封为淮阴侯。使韩信大为恐惧,所以暗暗联络陈豨谋反,意图攻击吕后和太子。这才有了未央宫斩杀韩信,灭其三族的事件发生。

本来在刘邦获封汉王,进入蜀中时,可以说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进可厉兵秣马,争夺天下。退则可固守川蜀,割据一方。韩信的出现使刘邦得到了安邦定国的人才,本来这二人可以成为千古君臣知遇榜样,萧何月下追韩信会变成千古传颂的佳话。但是,最终随着天下大势的不断转换,二人成为了仇敌。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水淹废丘,平定三秦,攻赵国,平河北。这些本来都是韩信的功劳,在这期间刘邦也一直在支持韩信。但是,由于韩信随着天下大势的转变,自己的野心也不断的膨胀,失去了作为臣子最重要的忠心,意图与刘邦分庭抗礼。这也是他身死族灭最重要的原因。

同时,说汉高祖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是不客观的。萧何、曹参、樊哙、周勃等人都是从沛县就追随刘邦起兵的,功劳可以说大于韩信等人。但是,汉高祖却没有对他们进行明代胡蓝之狱那样的大规模株连。因为,他们对于高祖还是非常忠诚的。尤其是周勃,刘邦在晚年曾说过“安刘者勃也。”能够给予他这样的肯定,很明显是一种信任与托付。所以,严格说来高祖诛杀异姓诸侯王是在排除明显或潜在的叛乱者,使忠于自己的军功贵族集团进一步获得国家权力的行为。但也为历史留下了无尽的感叹与哀婉。


经典守望者


韩信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是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正月,这位汉初三杰之一的大功臣却被杀予长乐宫中,甚至被夷三族。那是什么原因导致韩信的人头落地呢?过去有的论者认为这是刘邦出于消除统一隐患的考虑。西汉初年,六国旧贵族和关东豪杰的分裂活动虽然基本上被控制了,但还存在着另一种割据势力,这就是诸侯王。 西汉初年,功臣为王者七人,韩信为楚王。异姓诸王据有关东的广大区域,拥兵自重,专制一方,实为统一隐患,是中央集权的严重障碍。这就迫使汉高祖采取断然手段,来消灭包括韩信在内的各异姓王,韩信因此被贬为淮阴侯,虽然再无一兵一卒,但其勇略震主,功盖天下的威信声望,仍使刘邦感到威胁动了诛杀之念。 有大部分读者认为韩信被杀,祸起于自请封王。在平定三齐之后,韩信与刘孝正被楚军围困在荥阳的危急关头,竟然上书刘邦自请代理齐王。当时韩信对刘邦没有主动封其为王深表不满,借此不肯发兵,致使刘邦在固陵一役吃了败仗。对此,刘邦极为恼火,只是迫于当时形势,不便立即诛之。以后随着局势的稳定,韩信也就成了刀下之鬼。 关于韩信被杀的悲惨结局,我国史学界不少同志就韩信是谋反被杀、其罪当诛,还是刘邦、吕雉猜忌名将、杀戮功臣讨论。韩信因谋反而被杀的事件,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件疑案,学者之间历来有不同的看法。 一种意见认为。韩信被杀的真正原因是他蓄意谋反。司马迁、班固、司马光以至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清代史学家王鸣盛等人,都认为韩信被杀是罪有应得的。王夫之在《读通鉴论·汉高帝》条中,从韩信鼓吹有功当封。贪功以及破项羽后犹拥有强兵这三点来论证“云梦之俘,未央之斩”是韩信自己造成的恶果。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信自立为假王》条,也认为韩信自立为假王,已种下被杀的祸根。韩信早在楚汉战争最后最紧要关头时就曾逼刘邦封他为齐王,完全暴露了韩信想裂土称王的野心。因此,楚汉战争一结束,刘邦就夺了韩信的兵权,并把他徙封为楚王,都于下邳。韩信到楚后,野心不死,巡行所轄县邑,出入阵列兵仗,被人告发。刘邦采用了陈平的调虎离山之计“出游云梦”,会诸侯王于陈为名,乘韩信前来朝会之际,抓捕了他。但是刘邦念其有大功赦免了他。 改封为淮阴侯,使居长安。韩信从此常称病不朝,“日怨望,居常怏怏”。公元前200年,他勾结握有重兵的边将陈豨,再次阴谋叛乱。公元前197年,陈豨在代地叛乱,刘邦率兵亲征。韩信托病不随,并乘机派人与陈豨约定,他在长安里应外合。正在这时他的阴谋被人告发。

于是,萧何与吕后设计捕杀了韩信,消除了分裂的危险。 汉朝初立,社会各阶级都迫切需要休养生息,韩信从个人恩怨出发制造新的动乱,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广大人民的愿望和利益。所以吕后杀韩信直接避免了第二次楚汉战争的动乱,这不仅为新建的西汉王朝除掉了一个大祸患,而且在客观上也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 然而,有些学者则从剖析韩信谋反出于诬陷出发,肯定他的被杀是一大冤狱。明代散文家归有光、清初诗人冯班。清代考据学家梁玉绳,都有这样的看法。梁玉绳《史记志疑·淮阴侯列传》条说:“信之死冤矣!前贤皆极辨其无反状,大抵出予告变者之诬词,及吕后与相国(萧何)文致之耳。史公依汉廷狱案叙入传中,而其冤自见。”清人郭嵩焘认为, 信“贵贱生死一取资于人,是乃人臣之定分。非能反者”。即是说韩信不可能谋反。近人朱东润也指出:“论者以为疑狱,真伪不可知”。照他们看来,韩信无意背叛刘汉王朝,他的被杀完全是吕雉猜忌名将,杀戮功臣的阴谋。说韩、陈勾结谋反,实是他们枉杀韩信所制造的一种借口。 刘邦杀功臣特别是剪除异姓王,是他为了巩固新王朝而必然采取的政治方针;韩信死于正想乘隙揽权的吕后之手,这也不是偶然的事。当时身为丞相的萧何,却也深受刘邦的猜忌,自身难保。他原是韩信的保荐人,这时候不得不屈于吕后的意旨,诱杀韩信;如果他态度犹豫,就有遭受诛连的危险。结果,萧何就因诛韩信功。从丞相晋升为相国。加封食邑五千户。 那么,我们应当怎样看待刘邦和吕后杀韩信(韩信虽为吕后所擅杀但在事后得到了刘邦的认可)这桩公案呢?这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来考察。 在公元前206年至前202年楚汉战争的过程中,刘邦身边共有7人取得王爵,建立了半独立的王国。这些强大的异姓王的存在,对于汉封建国家的统一政权是严重的威胁。刘邦当初封他们为王,原是不得巳的权宜之计。他在做皇帝以后的第六个月,就借口诸王谋反,开始一个一个地收拾他们。对于韩信,刘邦既佩服他那“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军事才能,自称“不如”,同时又对他这种才能极不放心,一向“畏恶其能”。自然不会放过。从国家要统一的观点来看,汉初如果不剪除异姓王,战祸就不会消 除,人们就不可能休养生息。所以刘邦杀功臣,尽管有“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味道,客观上却是符合人民利益的。然而,韩信谋反的罪名出于莫须有,刘邦也并没有立即杀掉韩信的意思。而吕后偏偏趁刘邦出兵讨伐陈豨的机会,迫不及待地主,设下圈套把韩信骗进未央宫,绑到钟室偷偷斩首,而且诛灭三族,则是为自己以后篡权扫除一大 障碍。谋反云云,实是吕后的一个借口而已。这就是韩信被杀的真正原因。


三毛吹箫


韩信其实是整个功臣集团的代表,所以韩信被杀,也意味着整个功臣集团不被最高统治者也就是皇帝所容,这也就是为什么不仅仅是韩信,包括彭越,英布也都陆续被杀。

为什么功臣集团不被皇帝所容呢?其实不只功臣集团,本质是所有威胁到皇权的人或者团体都会被当成目标,包括后来的同姓诸侯王和外戚,只是在当时的西汉初年的情况下,功臣集团成为当时最突出的问题,而韩信作为其代表也就称为首先被去除的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