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一週軍評:“逼和”美國的塔利班,是如何重建軍事力量的?

本週,美國航母時隔兩年以後終於回到了“全球布武”的常態,有三艘航母在中東、歐洲、西太熱點海域執勤。在未來幾年裡,通過“朝三暮四”使兵力充沛起來的美國航母,如無意外將不太可能出現2018年遭遇的“疲於奔命”和“航母空窗期”等問題,避免在2022年節點上出現“致命空窗期”。但隨著第一批次“尼米茲”級航母在20年代中期走向退役,加上福特級服役時間推遲,美國海軍能否繼續維繫三艘航母部署全球的常態,還是一個未知數。

本週的另一則重要新聞是美國和塔利班終於簽訂停火協議,雙方偃旗息鼓,看起來都達成了自己的目標。阿富汗戰爭持續了整整19年,幾乎是人類歷史上最漫長的戰爭之一。然而,想要搞清楚硝煙瀰漫的阿富汗未來何去何從,我們還是要從塔利班這6年來“逆流而上”重建軍事力量談起。

一周军评:“逼和”美国的塔利班,是如何重建军事力量的?

圖為塔利班血色旅特戰部隊,圖源:推特

美國航母,重回正軌?

就在本週,美國軍事投送的核心——航母打擊力量悄悄地迴歸了常態:隸屬於第二艦隊的“艾森豪威爾”號航母前往歐洲地區開始值班震懾俄羅斯;隸屬於第七艦隊的“羅斯福”號航母抵達臺灣以東的西太平洋區域,開始在臺海地區進行戰備巡航;與此同時,隸屬於第五艦隊的“杜魯門”號航母則繼續在中東地區,監視依舊動盪的波斯灣。

一周军评:“逼和”美国的塔利班,是如何重建军事力量的?

除了在中東、歐洲和西太部署三艘航母回到了常態以外,三支航母打擊大隊均攜帶了足夠的護航艦艇。其中,在我國東部西太平洋的“羅斯福”號第九打擊大隊麾下擁有1艘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邦克山”號以及隸屬第23驅逐艦中隊的多達5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而在中東執勤的“杜魯門”號,則下轄1艘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諾曼底”號以及隸屬於第28驅逐艦中隊的3艘驅逐艦。在歐洲執勤的“艾森豪威爾”則攜帶了1艘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和隸屬於26驅逐艦中隊的4艘驅逐艦。

龐大的水面護航力量除了加強艦隊防空打擊能力以外,還允許地區指揮官能夠更加放心大膽地分出其他水面艦艇去執行諸如“航行自由”在內的各種任務——2月15日,美國巡洋艦“安提坦”由北向南航經臺灣海峽。

一周军评:“逼和”美国的塔利班,是如何重建军事力量的?

杜魯門號上的F/A-18E/F起飛,監視波斯灣附近空域 圖源:USNI

在我們這代人的印象中,美軍長期維繫三分之一航母兵力部署在西太、中東和歐洲地區同時監視三個地區是“常態”。但實際上,美軍上次這樣能在三地同時部署航母,還要追溯到2017年。當時“布什”號航母、“尼米茲”號航母和“里根”號航母部署在全球各個位置。在該年的11月,美國海軍從中東趕回的“尼米茲”號航母打擊大隊、與前進部署的“羅納德·里根”號航母打擊大隊和接替“里根”的“西奧多·羅斯福”號航母打擊大隊組成的罕見三航母打擊大隊實施了演習。

一周军评:“逼和”美国的塔利班,是如何重建军事力量的?

這次三航母演習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迴光返照”,美軍如無意外得做好2021年上半年不部署航母的覺悟才能在今年再湊齊三艘航母

雖然17年年末的三航母演習確實震撼人心,然而,進入2018年以後,由於美國“尼米茲”號航母和“華盛頓”號航母進入大修換料期。同時,海軍又先後調動了“卡爾·文森”和“尼米茲”兩艘航母整合F-35C戰機,此外,“福特”號航母僅處於一個“法定服役”狀態,美國賬面上的可部署航母減少到9艘,實際部署的航母數量縮減到2艘。這一結果,就是“杜魯門”號航母在2018年年中不得不疲於奔命,同時美國航母在亞太地區頻開“航母空窗期”。

在“里根”、“羅斯福”和“卡爾·文森”的換擋空期,美國航母在亞太地區缺席70多天;而2019年,“里根”號入塢以後,美國海軍在長達50天的時間裡沒有航母執勤。顯而易見,美國海軍兩年內頻發的“航母空窗期”為美軍帶來諸多軍事上的尷尬,比如2018年4月份“東古塔”戰役期間美軍在中東地區缺乏可用航母;刺殺“蘇萊曼尼”一事導致“杜魯門”號滯留在中東,美軍一時間全球範圍內無航母可用。在亞太地區,2020年初美國航母24年來首次在西太“缺席”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等等。

一周军评:“逼和”美国的塔利班,是如何重建军事力量的?

出於對蔡英文當局獲取信息渠道的極度擔憂,3月份就職儀式前,各方都處於高度緊張態勢

不過這一切在今年都“翻篇”了。由於美海軍在過去兩年裡長期只部署了一到兩艘航母,進入2020年以後,隨著幾艘航母維護完畢進入可部署狀態,美國海軍在無意中,通過字面意義上“朝三暮四”的辦法,保證了未來幾年內隨時有三艘航母部署全球,同時在“重大軍事節點”前後航母能在西太地區保持存在。

以亞太地區的航母部署為例,進入2020年以後,“羅斯福”號1月中旬抵達西太地區,保證美國海軍至少不會空缺今年3月中國臺灣地區的領導人換屆就職儀式。

而去年11月入塢的“里根”號航母,即便受疫情影響,也可以在今年中旬完成維護,在下半年接替“羅斯福”號航母執勤西太平洋。

在“里根”號2020年年末完成執勤任務以後,調防到西海岸的“林肯”號航母可以在2021年回西太平洋繼續接班。

同在2021年,“卡爾·文森”也將從東海岸調防回西海岸,搭載VFA-147中隊的F-35C戰機前往亞太地區執勤。

一周军评:“逼和”美国的塔利班,是如何重建军事力量的?

2021年,“卡爾·文森”攜帶147中隊的F-35C來中國附近耀武揚威,配合388聯隊的F-35A在節點期間軍事威懾我軍

而2022年前,“尼米茲”號和F-35C的整合工作如按計劃已經完成,可以繼續參與部署;“喬治·華盛頓”號航母完成航母換料大修工作。從今年起,到中國軍事鬥爭建設至關重要的2022年,美軍也可以繼續在亞太地區無間斷保持一到二個航母戰鬥群,“航母空窗期”這事兒,也確實可以暫時告一段落了。

能夠在未來幾年做到無間斷的“三地同時部署航母”,對於美國海軍來講固然是一件好事,但隨著老舊航母在未來幾年走向退役潮,更大的問題發生在2023年以後。

首先是艦齡已經達到45歲的“尼米茲”號以及艦齡達到43歲的“艾森豪威爾號”馬上退役帶來的航母空缺。按照“尼米茲”級的退役計劃,最多還會進行2-3次為期6-10個月的初級保養,就會在2023年退役。即便如此,這意味著“尼米茲”級在本輪F-35C的測試以後,最多再來兩趟中國附近地區,就該“退休養老”。

一周军评:“逼和”美国的塔利班,是如何重建军事力量的?

老舊的尼米茲走向了生涯最後階段,她見證了美國最輝煌的時代

按照規劃,接替“尼米茲”級的航母應該是“福特”級首艦“福特”號航母。然而由於一系列延宕,該艦可能到2024年之前都無法實現實際部署。而接替“艾森豪威爾”的“肯尼迪”號航母”,同樣也面臨不兼容F-35C而延遲到2025年部署的問題。

雪上加霜的是,本來即便是較新的“尼米茲”級航母,比如“杜魯門”號航母,艦況也在2019年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去年8月,本來計劃接替:“林肯”號的“杜魯門”號航母卻由於應急電力系統出現重大問題遲遲無法出發,導致“林肯”號多滯留在中東直到10月份。考慮到嚴重到影響航母部署日程的故障並不多見,這直接促使美國海軍向國會申請“杜魯門”號提前退役。雖然這一申請是海軍“以退為進”的套路,但它至少證明美國海軍需要更多資源維繫這些老舊的航母,同時這些“尼米茲”能否按時有規律部署,也成了未知數。

一周军评:“逼和”美国的塔利班,是如何重建军事力量的?

美國海軍在2022年結束以後,必將面臨新一輪的“航母”大修換料期,以及配套F-35C帶來的換裝期。如果屆時美軍不能保障“尼米茲”級老艦的延壽以及“福特級”的部署能力,美國海軍在2022年以後又將重回10艘賬面航母的時代。考慮到亞太地區必須常態化前進部署航母,未來很有可能重演2018年-2019年的“空窗期”尷尬問題。

逐本溯源地講,還是要說回90年代末、21世紀初美軍缺乏軍事前瞻的問題。“尼米茲”級航母從1975年採購到1998年,平均兩年一艘速度總共僅採購了10艘。1996年美國海軍開始正式研究尼米茲航空母艦的後繼項目CVNX,隨後這一項目演變為延宕至今的“福特”級項目。但是“福特”級首艦的採購直到2006年才進行。從1998年到2006年正好8年,而“福特”號服役之後,形成戰鬥力的時間也是要等到2023年以後,美國海軍實際上的“10艘航母”時代從2017年開始,正好要持續到2025年,也是8年。可以說,美國目前在航母力量的缺失,無疑是為過去20年的航母採購政策“還債”。

只不過,美軍可以在2019年通過的“朝三暮四”保證2020年以後的“軍事鬥爭節點”有航母存在,但隨著太平洋西岸軍事現代化進程加快,美軍在未來將“無節點可循”,缺乏航母帶來的軍事風險只會越來越大。

阿富汗20年

2月29日,塔利班官員表示,31名人員組成的塔利班代表團(以下簡稱阿塔)抵達卡塔爾以與美國方面簽署阿富汗撤軍協議。根據此前美國阿富汗問題特使扎爾邁·哈利勒扎德透露的協議內容,塔利班方面承諾停止暴力活動;而美國方面簽署和平協議後,在阿富汗駐軍規模將從現在的約1.3萬人降至約8600人。此次協議標誌著持續了長達19年的阿富汗走向一個新的階段,如果協議能順利簽署,同時塔利班能承諾停止軍事行動,這片苦難的土地也可以短暫的享受幾天的和平——要知道,在長達20年的時間裡,阿富汗人民僅僅在2018年開齋節享受了幾天久違的停火。

一周军评:“逼和”美国的塔利班,是如何重建军事力量的?

本輪和談,雙方都達成了自己的目的,號稱控制著阿富汗55%的人口和一半的領土的阿富汗塔利班組織希望通過與美國的和談,達到增加自己的合法性、打擊阿富汗中央政府的權威效果,為接下來參加阿富汗政治議程打下基礎。而美國人,不僅暫時實現了阿富汗的停火。也可以抽出精力,集中資源全力對抗“大國競爭”。

對於讀者朋友們,尤其是年輕的讀者朋友們來講,大家幾乎是從有生之年,就開始看美軍在阿富汗打治安戰的新聞,對於阿富汗美軍打塔利班早就有了極大的倦怠感。對於美國人來講,他們的倦怠感更加強烈——9·11事件時還不會說話的孩童,如今已經接替他們父親的班在阿富汗的山溝裡繼續清繳塔利班。為何塔利班這支落後、弱小、一度被認為已經被消滅的軍事組織能在這幾年重建軍事力量,有資格和強敵“同臺競技”,坐到談判桌前?這一切我們也不需要寫太多,只需要從6年前——2014年說起。

一周军评:“逼和”美国的塔利班,是如何重建军事力量的?

阿富汗戰爭漫長到美軍單兵制式裝備換了四茬

和國內媒體宣傳不同的是,從2001年開始,美軍對於阿富汗塔利班組織的軍事打擊,一直是行之有效的。塔利班教權的軍事力量從2001年開始就一直被削弱,同時,隨著阿富汗國際援助的增加以及現代化改造,塔利班也愈發缺乏群眾基礎。在奧巴馬時期後期,阿富汗塔利班遭到了重創,軍事實力和組織架構都遭受了嚴重的打擊,尤其是維繫戰爭的武器補給方面,塔利班方面在失去巴基斯坦這一走廊以後,無法得到補充,因此襲擊也隨著時間增加而減少。面對逐漸減少的恐怖襲擊,以及現代化改造初現成果的阿富汗社會,奧巴馬當局決定在2014年全面撤出阿富汗。

但是奧巴馬當局無疑犯了一個錯誤:雖然阿富汗局勢逐漸走向平穩,塔利班軍事勢力被削減,但在長達13年的戰爭中,阿富汗塔利班依然依靠非法礦石貿易和毒品貿易控制了農村的經濟,擁有極強的政治、經濟實力。北約聯軍撤離,對於當時奄奄一息的塔利班來說無疑是好消息,塔利班認為,長達13年的阿富汗戰爭發展到現在,他們終於“熬”走了強敵,勝利的天平已經倒向了自己,但顯然阿塔缺乏軍事鬥爭的資本。

阿塔在2014年左右,改變了鬥爭政策,趁著國際援助減少、北約聯軍撤軍之際,以軍事鬥爭為輔助手段,重點發展自己的政治、經濟影響力,控制了農村的物流渠道甚至阿富汗-巴基斯坦雙邊貿易渠道,在經濟上對抗阿富汗當局。

一周军评:“逼和”美国的塔利班,是如何重建军事力量的?

控制了阿富汗-巴基斯坦貿易渠道的塔利班,在2010年以後形象也變得“現代化”

然而,中東地區的局勢變化,為塔利班的前途帶了改變。2014年,“伊斯蘭國”在整個遜尼派世界崛起,2015年1月,"伊斯蘭國"宣佈在阿富汗建立"伊斯蘭國"行政分支"呼羅珊省"。“禍水東引”的“伊斯蘭國”,在阿富汗迅速分化了在較為鬆散的“阿塔”組織,並且利用敘利亞、伊拉克帶來的高級軍事裝備擊敗了塔利班和部分政府軍,佔領了阿富汗西北部很大一片土地。

“伊斯蘭國”成立阿富汗分支對於阿富汗塔利班來講是一次“意識形態”的鬥爭。塔利班一直以來都是半普什圖族群主義,半伊斯蘭瓦哈比極端主義的組織,而“伊斯蘭國”則更加純粹,是一支“有教無國”的極端組織。面對阿塔內部鬥爭路線的分裂,塔利班在意識形態上下了功夫,開始更加註重自己“部落性”的一面。

一周军评:“逼和”美国的塔利班,是如何重建军事力量的?

塔利班五顏六色的迷彩服,大部分從巴基斯坦購買,但作戰時從來沒穿過

而這種“部落性”的意識形態,反映到軍事上,則是塔利班開始重建“正規化”的軍隊,通過“正規化”建設強調自己更加代表“普什圖族部落利益”和“國家主人”。2014年北約撤軍,阿富汗塔利班首次開始給武裝分子配發“制式”迷彩服,以此來加強自己的“國家主人”身份,並且開始加強在阿富汗塔利班控制區的軍事存在,如公開加強武裝人員在控制區和非控制區的巡邏。

在2014年年末,塔利班領導層還決策成立了效忠於最高政治機關的特種部隊。這支對特特種部隊被稱為“薩拉·赫塔”(Sara Kheta),也就是普什圖語的“血色旅”的意思,在阿拉伯文化中,血色一般有不祥之兆。和傳統鬆散的部落民兵不同的是,這支部隊由在巴基斯坦宗教學校培訓出來的青年學生為主,有較為堅定的塔利班信仰,接受了長期訓練。

一周军评:“逼和”美国的塔利班,是如何重建军事力量的?

塔利班“血色旅”訓練時的照片,雖然單兵裝備土味兒十足,但是反應出塔利班對於技術裝備的追求

“血色旅”在編制上大約有300人,大多數都是塔利班的精英教官,他們的裝備則可以反映出阿富汗塔利班在經濟政治上對於阿富汗國的滲透與控制:他們裝備有繳獲自阿富汗政府軍,或者從政府軍士兵倉庫裡非法購買的“先進武器”,包括夜視設備、M249班用機槍,迫擊炮和重機槍。

雖然裝備東拼西湊,但是阿富汗“血色旅”倒是一直頗為現代化的特種力量,在和美國特戰部隊交手十幾年以後,“血色旅”的官兵吃盡了技術差距帶來的野戰苦頭,因此他們尤其擅長夜間作戰,重視夜視儀的運用。按照美軍的說法,被認為比大多數阿富汗國民軍士兵訓練有素,裝備精良。

進入2016年以後,缺乏軍事實力的塔利班在對抗“伊斯蘭國”分支機構和零敲碎打政府軍地盤中積攢軍事實力和政治聲望,為後續奪權做好準備。從2016年塔利班公開和“伊斯蘭國”撕破臉以後,阿富汗塔利班針對政府軍的襲擊少,針對“伊斯蘭國”的襲擊增加。從2016年到2017年,阿富汗塔利班開始打擊東部楠格哈爾、庫爾納省,南部查布爾省,西部赫爾曼德和法拉省的“伊斯蘭國”地盤。在敘利亞伊拉克的“伊斯蘭國”2017年走向覆滅以後,該組織分支在阿富汗的地盤也逐漸式微。

2018年7月,塔利班發動了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達扎布之戰,徹底打擊“伊斯蘭國”這一“異端”建立的“呼羅珊省”。在這場戰鬥中,塔利班新組建的“血色旅”特種部隊發揮了重要作用。“血色旅”的特種突擊隊員們,利用摩托車、皮卡等載具,夜間攜帶夜視器材快速突襲“伊斯蘭國”陣地,大量殺傷敵軍。雖然伊斯蘭國擁有技術兵器上的優勢,但面對本土精銳的塔利班突擊部隊,在2018年短短几個月內,“伊斯蘭國”丟掉了阿富汗的絕大多數地盤。到了2018年8月,塔利班宣佈徹底消滅了“伊斯蘭國”分支。而塔利班也在殲滅“伊斯蘭國”以後,向美國人展示了阿塔“不再包庇恐怖組織”的誠意。

一周军评:“逼和”美国的塔利班,是如何重建军事力量的?

去年11月14日,大約有80名阿富汗ISIS分子向阿富汗國民軍投誠

對於政府軍和駐阿美軍來講,伊斯蘭國的快速覆滅不是什麼好事。伊斯蘭國從敘利亞千里帶來的裝備,比如便攜式防空導彈和夜視儀等高科技裝備,以及組織手裡的美元現金,也順勢落到了阿塔的手裡。阿富汗塔利班在阿富汗戰爭開始17年後,再一次擴充了實力——在此之前“塔利班”的重火力,幾乎只有蘇聯時期遺留的無後坐力炮和粗糙仿製的107火箭彈。

這些軍火流入改變塔利班長期以來衝突侷限的現狀,進入2019年以後,隨著特朗普政府表現出越來越大的厭倦性,深諳以打促和的道理的塔利班,得到軍事物資的補充後決定展示軍事實力,以在後續談判中獲得有利地位。

在2019年入春以後,塔利班控制的農村地區春耕後利用富裕的勞動力,發動了“春季攻勢”。雖然塔利班每年春天都會零敲碎打發動一些攻勢,但在19年攻勢中,塔利班一反常態,不再零敲碎打的自殺式襲擊和火箭彈襲擊,而是乾淨利索的針對村莊甚至縣城的破襲。而在這一輪軍事展示中,塔利班最亮眼的表現,無疑是2019年3月1日“血色旅”針對美阿核心區Shorab基地的亡命式(注意不是自殺式)特種破襲。

2019年3月1日週五上午,塔利班對美阿聯軍的核心地帶,阿富汗最大軍事基地之一的肖拉布軍事基地(Shorab military base)進行了突襲,大約20多名塔利班的“突擊隊員”們身著阿富汗國民軍和美軍的衣服,攜帶反坦克導彈、火箭筒和重機槍等大口徑武器,在內應打開基地大門的情況下滲透進軍事基地並開始武裝襲擊。

一周军评:“逼和”美国的塔利班,是如何重建军事力量的?

由於美軍被壓制在宿舍區域出不來,聯軍損失大量技術兵器

這次襲擊出乎美阿聯軍意料,塔利班選擇對他們不利的夜間出動,因為每個突擊隊員都有夜視儀和熱像設備。根據塔利班的說法,潛入軍營的塔利班分為三隊,第一分隊負責炸燬軍用設施和裝甲車、戰機等重要資產,第二和第三分隊在夜間進行抵抗。由於只有美軍和部分阿軍擁有夜視設備,因此該基地的駐守美軍全部孤守在宿舍樓附近,任由塔利班在技術裝備區大鬧。直到3月3日,後續增援抵達以後,阿富汗塔利班官方才宣佈這些突擊隊員“全部失去聯繫”。這輪長達17小時(也有說20多個小時)的襲擊造成了美阿聯軍重大傷亡,有大量載具和戰機被摧毀,塔利班宣佈擊斃擊傷500人,摧毀了19輛“斯特賴克”裝甲運兵車以及兩架武裝直升機,阿富汗政府宣佈死亡24人,北約聯軍聲明無傷亡,但有照片顯示,聯軍損失了數輛裝甲運兵車。

一周军评:“逼和”美国的塔利班,是如何重建军事力量的?

夜間在機場用大口徑機槍掃射政府軍的塔利班,給美阿聯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次特種部隊破襲在國內的報道較少,但對於美軍來講,這次針對機場的破襲是很具有震撼性的:塔利班的特種部隊擁有現代一切特種部隊的特徵:科學策劃、情報支持、以火力分隊為主的遠程特種破襲、敵後滲透、技術裝備支持。而塔利班也藉此機會宣傳了自己,向阿富汗中立支持者展示了自己也擁有殺傷美軍、達到軍事目的的能力——這是過去20年裡,阿富汗塔利班遊擊隊從來沒有做到過的事情。

經過了長達5年的軍事建設,阿富汗塔利班確實在春季攻勢中展示出不俗的戰鬥能力,讓阿富汗人相信這一縈繞在古老土地上的幽靈依然強大。塔利班雖然在春季攻勢中損失也不小,但換來美軍對於阿富汗塔利班軍事實力的重新評估。在2019年春天的軍事鬥爭之後,清醒的塔利班談判代表並沒有做武裝奪取全國政權的美夢,反而是立即利用有利的鬥爭形勢,走向了談判桌,並且在諸多條件上做出了妥協。

去年7月,在多哈談判間隙,塔利班在非正式場合公開會見了阿富汗哈尼政府的代表,聯合發表了“多哈協議”,變相承認了現政府。同時在和特朗普當局的談判中,塔利班對停火、婦女權力、包庇極端組織等條件做出了妥協,換來了特朗普本人在2019年7月份在推特上得到撤軍承諾。

一周军评:“逼和”美国的塔利班,是如何重建军事力量的?

走向臺前,平起平坐,塔利班就達到了自己的政治目的

擁有豐富鬥爭技巧的塔利班在過去兩年打打停停的談判中,基本上摸清了特朗普當局的底牌:第一,在“大國競爭”吞噬大量資源的今天,美國不願意再在中東,尤其是阿富汗投入包括人力、財力等在內的戰略資源,極力要擺脫阿富汗這個“大包袱”;第二,美國雖然不相信阿富汗現政權消滅塔利班的能力,但對現政權保持目前軍事優勢有信心;第三,美國的主要擔憂在於阿富汗塔利班重新庇護恐怖組織。在諸多妥協以後,特朗普終於答應撤軍,

雖然美軍撤軍總會讓人聯想到蘇軍1989年的黯然撤離,以及隨即而來蘇聯扶持阿富汗政府在90年代的倒戈與崩潰。但是戰爭依然是政治的延續,由於長期遠離城市和省會,阿富汗塔利班已經缺乏1990年“一呼百應”那樣的民意基礎,而雖然塔利班的武裝力量相較前幾年有所進步,但在軍事上徹底擊敗擁有美軍直接支援的的哈尼政府軍是很難想象的。

但對於多年深耕阿富汗經濟與社會的阿富汗塔利班來講,他們的目的是很明確的:首先是以公開身份(不是合法身份)參與阿富汗政治生活,最終通過政治、經濟、軍事手段,和平或者武力擊敗目前美國扶持的阿富汗政府。這和特朗普當局的目的某種程度一致,那就是塔利班放棄對國際恐怖主義勢力的庇護,放棄武裝攻擊行為,以一個政黨或者政府組織的形式迴歸阿富汗政治生活。當然,塔利班理解的“政治生活”與美阿政府理解的“政治生活”區別之大,大概可以從烏爾都語的多哈決議和英語版的差異中看出來。

塔利班的自信來源於他們對於阿富汗現狀的觀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聯軍長期駐紮並沒有改變貧窮落後的阿富汗現狀,美軍的到來並沒有改變阿富汗的經濟基礎,坎大哈依然是一片現代化文明的孤島,伊斯蘭教權依然牢牢控制著阿富汗的基層,只有少數坎大哈居民才能在美軍強迫帶來的社會關係解體的條件下獲得就業機會。這些就業機會毫無疑問是依靠美軍耗費重資駐軍帶來的“外軍服務經濟”造就的畸形繁榮。在美軍撤離以後,大量以服務業為主的坎大哈“中間階級”將會失業,這對阿富汗現代化造成的打擊可能是無法估量的。

而掌握了阿富汗經濟、更加代表普什圖族利益的塔利班和部落頭子們,在失業潮來臨後,會進一步削減目前阿富汗政府的威信和控制力,再次掌握阿富汗的話語權。這也是阿富汗政府接下來要面對的重要問題。

一周军评:“逼和”美国的塔利班,是如何重建军事力量的?

你們和蘇聯一比,Naive!

可以預見的是,在雙方偃旗息鼓一段時間以後,塔利班會繼續用有限的軍事襲擊為手段彰顯自己的政治存在,同時在經濟上,和並不團結的哈尼政府鬥爭。一切似乎從2001年美軍進入阿富汗時就註定了。正如塔利班特種部隊在2月20日發佈的視頻中說的那樣,:“你們轟炸清真寺和學校,但是多少年過去了,我們的清真寺越來越多,信仰愈發強烈,人民都有堅定的信仰,除了你的狗腿子,沒人喜歡西方文化……你們將步蘇聯後塵”。

如果說長達20年漫長的阿富汗戰爭能說明什麼道理,那就是這場對不可一世的強敵來說都略顯苦澀的戰爭再一次證明,卡爾·馬克思是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