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農民在農忙的時候中午不回家在地裡能吃啥?

妖妖靈78375817


我老家在豫西南山區。村西北是三門峽市,南部是南陽市,往東是洛陽市。我所在的村莊座落在錦陽川上,村南是丘嶺,村北是一條名為渡陽河的澗河水。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河水清澈,四季不斷,河裡魚蝦,老鱉非常多。每到炎熱季節,娃娃們穿個褲衩,滿河灘跑。摸魚,逮螃蟹,個個都弄得像個泥猴。

我們村的自然條件好。從上世紀至今,十里八鄉的人都羨慕。我村的姑娘不願往外村嫁,外村的姑娘卻都爭搶著託媒人到我村找婆家。因為我村地質肥沃,平整,便於耕種,還全是水澆地,旱澇保收。一條自流渠從村西到村東,能沿著人工挖的土渠自流到每片地頭,只要長時間天不降雨,就每家出一個勞力,搭班輪流澆地。澆地的時候,按抓鬮先後,抓“1”的生產隊先澆,一隊澆完了,二隊接著澆,直到輪流把全村的地澆完為止。

我們村還有近百畝蘆葦,七八十畝楠竹。所以,我們村許多年青人都會編葦蓆,編竹器。大集體的時候,我們村成立了竹器廠,廠裡有30多位師傅,常年在廠裡編竹蓆,竹涼帽,竹床,竹桌,竹椅子。還有10多個編葦蓆的師傅,常年專業編葦蓆。廠裡生產的竹器,全憑師傅們挑到周邊的集市上去銷售。而葦蓆全由土產公司訂購走了。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我們村就集體建了個12千瓦的小水電,讓全村家家戶戶用上了電燈。用水泥自制豫制水管,試圖讓全村人吃上自來水。但由於技術不過關,水壓大,管道經常到處漏水,自來水時有時無,總有部分用戶吃不到自來水,直到七十年代中期,我村來了十幾個洛陽市的知青娃娃。村裡(那時候是大隊)專門為知青們建了20多間知青宿舍,可讓鄰村的知青羨慕死了,經常到我村的知青大院聚會。由於這些知青大多是市水建處的,有計劃內的鋼管,就幫村裡將水泥管的自來水全部換成了無縫鋼管的自來水,才讓全村三四百戶人真正吃上了自來水。至今,那些設施還發揮著它們應有的作用。

說起童年的故鄉,那時還真是讓人四味無窮!

我們村平均每人約二畝地,大部分地都離村不遠,最遠的也就二里多點。

都是早晨四、五點起床,男人準備下地幹活的農具,或是裝一板車經過腐熟的圈肥,待下地時順便捎到地頭上莊稼。女人們就做飯,說是飯,其實那算不上飯。條件好家庭,撈一碗摻了少許小麥粉的黑豆麵葉充飢,條件不好的呢,先燒鍋開水,再在碗裡放些蔥未,少許鹽、醋,然後用沸騰的開水舀到碗裡,名曰“酸滾水”。喝碗這樣的“酸滾水”,再吃塊玉米粉做的發糕和蒸紅薯。然後下地幹活,直到一、二點時,收工回家吃中飯。中午飯後再下地幹後晌活,直到天黑,甚至月亮掛上樹梢方收工回家吃晚飯。

所以,在我的記憶裡,好像也有過幾次在地裡吃午飯的模糊記憶。好像是小時候隨母親到外婆家的事。

外婆家住在山區,山區往往地多人少,幹活的地方離家遠。為了趕活,少跑路,在早上下地幹活前,將熱饃、熱紅薯放進罐裡,蓋好罐口,然後將罐子用棉口袋或者乾淨的小褥子將罐子包嚴實,再用一個竹藍子放些糖化了的柿子,帶上瓶開水,這就算一頓午飯了。

後來有了方便麵,就下地時帶上瓶開水,幾包方便麵,幾個碗。就可以吃到一頓不錯的午飯了。當然,這時候仍然還有喝白開水,吃饃,吃紅薯,吃水果,柿子的。

不過,以前是缺吃的,講究丕起,現在是趕時間,搶農時,可謂是此一時彼一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