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你有多美】我們一起把“春天”奪回來!

福建省南平市第一醫院是南平新冠肺炎救治定點醫院。負責收治在南平市確診的所有新冠肺炎患者。疫情發生後,醫院迅速調配骨幹力量,成立專家組、臨床治療組、護理組、心理干預組、後勤保障組及科普小組,全力以赴救治患者。


閆仁河醫生是該院胸外科年輕骨幹,在收到醫院定點收治新冠肺炎病人的消息後,他提前結束了在上海的進修行程,主動申請加入隔離病房,成為醫院第四批進入隔離病房的醫生。


在這段特殊的經歷裡,他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了自己在隔離病房度過的6天6夜。

【你有多美】我們一起把“春天”奪回來!

閆仁河在為患者做血液化驗

以下為福建省南平市第一醫院閆仁河醫生的日記內容:

212Wed.

抗“疫”第一天。

醫院的隔離病房是一棟獨立的三層小樓,由於長年沒有使用,變得有些破舊,它雖然簡陋,卻很規範,進入隔離病房需要通過四五道門,分為淋浴區、清潔區、半汙染區、汙染區,每進入每一道門都要非常小心謹慎,每一個區域都有清晰而且嚴格的操作規範,不能容半點馬虎。

醫用防護物資雖然緊缺,但很齊全,這是對我們一線醫務工作者最好的保護。我們穿著沉重、閉悶的防護服,穿過一道道防護門,進入到核心的區域——隔離病房。

我接班時,隔離病房住了16位病人,有重症的,有輕症的,有積極樂觀的,有絕望悲慼的,有心存感恩的,有滿懷怨恨的,所有的這些我們都要包容。他們身患疾病又被隔離,內心一定是恐懼的、迷茫的、絕望的、無助的,他們需要親情,需要愛。

我和同事魏其鋒醫生整整忙了一個上午,我們需要熟悉病人病情,瞭解病人內心狀況、瞭解病人社會關係,以便更好地從生理及心理上幫助他們。穿上了厚重的隔離服後,整個人都變得笨重、遲鈍,原本很簡單的動作變得複雜,忙碌了一會兒就渾身燥熱,出汗。防護眼鏡也總是起霧,眼前一片模糊,一抬起頭,鏡片上的霧水就會滴入眼睛、鼻孔、嘴巴,很是酸爽。為了節省醫用物資和時間,我們在工作期間不能上廁所,一切都變得極不方便。

14床的李阿姨一直在哭泣,她是做家政服務行業的,害怕個人信息被洩露,害怕以後沒有僱主敢僱她,害怕失去工作,害怕被社會拋棄。我們立即將情況彙報給了院領導,醫院安排了心理諮詢師給她做心理輔導。我們也告訴她病情會保密,並且讓她知道這種病跟平常的感冒一樣,治癒了是沒有後遺症的,也不會傳染給他人,並且治癒後的她的身體會產生抗體,她的血漿還可以捐獻出來,幫助正在罹患這種疾病的病人。

18床陳阿姨一開始很悲觀不配合治療。原來,她的母親病重,而她患病後不能床前盡孝,一直深感愧疚。我們一直疏導她寬慰她,讓她知道自己的康復才是對母親最好的報答。我們派醫務社工到她家裡給她母親提供一些幫助,還將她對母親的思戀轉達給她母親。還有些病人心懷怨恨,認為自己是受害者,一定是病房裡的某個病人把疾病傳染給了他。針對這些問題,我和治療組長蔡劍鋒商議,我們除了要醫治患者身體上的病痛還要撫慰他們心靈上的創傷。

每次查房我們都要和患者多溝通、多交流,多傾聽他們的內心想法,讓他們把一些負面情緒釋放出來,心情能夠舒暢。我們還為患者組建了一個名為“2020因愛春回”的微信群,讓他們可以更好地和我們溝通,讓治癒的病人能分享一些經驗與心得鼓舞身邊的病友,讓大家互相鼓勵,共渡難關。慢慢的,大家都熟悉起來了,逐漸拋棄了悲觀與怨恨,重拾了樂觀與信心。

我相信愛可以戰勝疫情,戰勝自己。

【你有多美】我們一起把“春天”奪回來!

閆仁河在查房

213Thur.

一上班就聽說16床的曹爺爺病情加重了,呼吸很急促。曹爺爺已經80多歲了,本來身體就不好,病情一直比較重。我們立即將病情彙報給專家組,並給他抽血化驗、輸液、吸氧,還給他拍背、排痰等處理。隔離病房不能有家屬照料,我們只好既當醫生,又當保姆,要幫他服藥,又要給他餵飯;要給他測量體溫,又要給他整理衣物。

我們也是普通人,這麼近距離的接觸我們也害怕病毒傳播,但是照顧病人是我們的天職。

經過積極的救治,曹爺爺的病情慢慢緩解了下來,我們也深深地舒了一口氣。

今天又收治了一名30多歲的女性患者,她的丈夫前幾天也剛剛確診,正在我們隔離病房接受治療。不過,他們比較樂觀,畢竟目前的治療很有成效,時時傳來治癒的案例。全國都非常重視這次疫情,治療方案更有經驗了,治療效果也就更好了。明天就是情人節了,或許這是她們過的最為特殊的一個情人節吧!

214Fri.

要單獨值班了,有點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這也是生平第一次在隔離病房值班。我有些緊張,也有些興奮。

忙碌了一天後,夜裡躺在床上一夜不敢閤眼,把隔離服一直放在床邊,害怕夜裡病人有不舒服,準備隨時衝進去。

經過心理治療小組的干預,14床的李阿姨已經開朗了許多,願意和我們吐露心聲,也開始積極配合治療了。

15床王阿姨是個樂觀的人,很喜歡和我們聊天,每次查房她都要拉住我們聊半天,我們也認真聽她傾述。看著他們病情逐漸在好轉,我很欣慰,心理上治療也許比任何藥物都靈驗。

今天又有病人治癒出院,我們很開心,他是來武夷山旅遊的湖北人,確診後我們非常重視,將他安排到我們醫院救治。我們還給他送了很多生活用品,安置好了他的家人,讓他沒有後顧之憂。希望他能夠在這個陌生無助的城市感受到家的溫暖。他的疾病恢復得很快,從確診到治癒只用了15天。他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非常感謝我們對他的愛護,感謝全國人民對湖北人民的愛護。當他得知治癒後他的血漿有新型冠狀病毒抗體的時候,馬上表示願意捐獻血漿來救治其他病人。這是一種偉大的愛,我們很敬佩。通過這次疫情,我感受到我們全國人民更加團結在了一起。

215Sat.

外面下起了大雨,隔離病房變得更溼冷了。很多天沒見家人很是掛念。兩歲多的小兒子前幾天刮破了臉,也不知道現在怎麼樣了,七歲多的大女兒在家裡關了半個多月,一定也憋壞了吧!妻子晚上睡覺一直怕冷,一個人要照顧兩個孩子很辛苦……感謝家人一直以來給我的包容與支持。

值班室配備了電烤爐,溫暖了許多。餐廳裝備了紫外線消毒機,值班室也配置了空氣消毒機,24小時消毒處理。我們吃飯的時候要求分餐,三個人以上就要戴口罩,距離1.5米以外,防止病毒傳播造成感染。院領導也非常關心我們的生活,經常送來牛奶、麵包、方便麵、水果,礦泉水等物資。

中午出隔離病房時,飯菜已經涼了,吃幾口便沒了胃口,還好有一位護士過生日,她的愛人送來了生日蛋糕,我們一起給她過了一個特殊的生日。吃下一塊蛋糕感覺恢復了些體力。下午,妻子送來了水果,有我最喜歡的櫻桃。我知道這是她對我工作支持的一種體現,她是懂我的,也是愛我的。

夜裡,雨一直下,病房裡有些潮溼,我們的夜班護士害怕病人夜間起床摔倒,穿著防護服跪在地上用乾毛巾擦地板。

216Sun.

病房裡有些病人還比較虛弱,胃口不好,還總是拉肚子,我們的護理組長肖添財像患者們的保姆,記錄大家的飲食習慣,讓後勤人員送來最合口味的飯菜。

為了防止病毒傳播,我們進入隔離病房的醫護人員開始自己動手理髮了。不管是愛耍帥的“小哥哥”,還是漂亮的“小姐姐”都剪了短髮,連保潔阿姨也理了個雌雄莫辨的髮型。病房一位20出頭的男護士黃啟偉早就理短了頭髮,遞交入黨申請書,多次請願去武漢支援,隨時待命。有這樣一批可愛的人,疫情怎能不控,國家怎能不強!

今天看到省裡又召集了200多人的隊伍支援武漢,我深受感動、熱血沸騰,反反覆覆看了好幾遍,好想和他們一同出征,把武漢的春天奪回來!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有這麼強大的祖國,這麼團結的人民,我們所向披靡。我也要繼續努力,奉獻自己的力量。

217Mon.

都知道隔離病房的醫護人員是危險的、辛苦的、孤獨的,但又有多少人會留意到隔離病房裡病人的痛苦,他們患病後與家人分開,本就脆弱的內心又多了一份煎熬,這時候他們的內心一定是孤獨的、恐懼的、荒蕪的。

作為一名醫生,除了要醫治他們軀體的病痛,更應該關注他們的內心焦灼,撫慰他們心靈的痛楚。我提前做了一些小卡片,寫上“我們愛你”“加油,早日康復”等暖心的標語,還準備了一些“愛與希望”的綠植,準備送給他們。我想把愛與希望,注入每一個被病毒侵擾的內心中去。

【你有多美】我們一起把“春天”奪回來!

閆仁河為患者送上綠植

今天是本輪值班的最後一天,查房時我格外不捨,與每一位病友道別並且約定春暖花開時再相聚。今天病房的氣氛活躍了許多,15床王阿姨打開音樂帶領大家在病房跳舞,這是我見過最美的舞姿。18床陳阿姨還唱了一首《為了誰》送給我們,瞬間我的眼裡泛起了淚花。

又有一個病人要出院了,這是我們隔離病房第8位治癒患者。病友們得知又有患者治癒出院,都非常興奮,大家在微信群裡互相鼓勵。治癒的患者,給大家加油並且分享治療經驗。這種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尤其是身邊的榜樣。

6天6夜的戰鬥結束了,可能它不是最驚心動魄的,但是最真實的;可能它不是最耀眼的,但是最值得紀念的;它是我最寶貴的人生經歷,最難忘的青春,最美的芳華。

接下來,我要自我隔離14個天了。

願一覺醒來,一縷陽光照進窗臺,打開門窗,我們可以脫下口罩,迎接春暖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