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日军的有坂99式步枪性能如何?

白衍丨苍苍


九九式步枪是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一种栓动步枪。在九九式之前,日军使用的是三八式步枪,也就是俗称的“三八大盖”。但是后来日军发现三八式所使用的6.5x50.5mm SR步枪弹性能不及九二式重机枪发射的7.7x58mm SR枪弹。于是决定让步枪也过度到7.7mm口径。

但是战争时期大规模换装步枪是个非常愚蠢的行为,在二战中日军非但没能把所有三八式换成九九式,还让九九式使用了不同于九二式重机枪的枪弹。这导致二战日军同时使用了两种不同口径的栓动步枪,这些栓动步枪的枪弹和重机枪还不通用。

九九式步枪使用的是九九式7.7x58mm步枪弹,是一种无缘弹,而九二式重机枪采用的是九二式7.7mm弹,这是一种半凸缘弹。事实上日军还有一种7.7mm弹,即八九式7.7mm弹,是一种凸缘弹。这些乱七八糟的口径设置严重影响了日军的后勤供给。

九九式步枪和三八式步枪一样采用毛瑟枪机,在护木上安装了一个钢丝单脚架。并且拥有独特的对空瞄具,可以瞄准射击螺旋桨飞机等飞行器。随着战争的进行,战场局势逐渐不利于日军,于是日本被迫简化九九式步枪的生产。战争后期出现了各种粗制滥造的九九式步枪。除了标准九九式步枪,还有一种缩短的九九式卡宾枪,可以分成两段携带的二式伞兵步枪也是九九式步枪的衍生性,还有一种九九式狙击步枪,安装了瞄准镜。

以上是我的回答,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是轻兵器爱好者,热爱轻武器与战术文化,期待与你一起走进狂野的轻武器世界!


轻兵器爱好者


日军99式步枪或99式短步枪(日文为九九式短小铳Kyū-kyū-shiki tan-shōjū)是日军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使用的步枪。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很快发现他们在中国使用92型重机枪发射的7.7毫米子弹的杀伤力优于类型38步枪的6.5×50毫米子弹(6.5mm子弹的穿透性够高但是杀伤力不足),因此需要开发一种使用7.7mm子弹的步枪,以取代38式步枪的6.5mm版本

日军(英文简称ija)开发了基于类型38式步枪的新版本,但口径为7.7毫米。 以及有坂99式,99式在九个不同的军工厂生产。日本有七个军工厂,其他两个分别位于中国的沈阳和韩国的金森。IJA打算在战争结束之前将99式完全取代38式。然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的情况,陆军部从未成功的让军队将99式完全取代38型,

因此战争期间IJA使用两支步枪。随着战争的进展,越来越多的节约成本的工艺被引入,以加快生产。由于它们的粗糙度,和晚期的98k一样糟糕,甚至有的没有膛线,被称为日军最后的挣扎,1946年以后,国军重新装备了大量的99式步枪,以发射8×57 mm的子弹。印度尼西亚国民革命时期(1945-1949),印度尼西亚军队在与荷兰的战斗中使用了大量的99式步枪。泰国皇家军队在1945年以后接收了所有存放在泰国所有型号的日本步枪,并在50年代初期将一些短的99式步枪转换为发射美国.30英寸子弹。

在朝鲜战争期间,东京的军工厂在美国监督下,大约126,500支99型步枪在美国监督下重新装备,可以发射当时标准的.30子弹。显然是为了韩国的“宪兵”而准备的。大量的装备的韩国的国防军,韩国的国防军的装备在各国的配给下显得尤其混乱。有坂99式步枪在抗战中所发射的7.7mm有坂弹,给予我国军民不小的死伤,其较好的空洞效应和杀伤力,使得救治的可能比起6.5mm子弹不太高。


贞观防务


99式步枪可以看作是三八式步枪改进版。三八式步枪由于子弹的问题,杀伤力有限,日军后来研制了7.7*58毫米子弹,这种子弹改善了远距离性能,而且杀伤性能也有很大的提高。

三八式步枪的基础性能还是不错的,机械的可靠性不错,在各种老兵的回忆中,三八枪很少出故障的,说明它的基础设计不错,可靠性不错,现在有了新型的枪弹,根据三八枪进行发射新枪的射击也就顺理成章了。

很快在1939年,新枪就投入量产,这时是日本神武纪元2599年,所以新枪命名为99式步枪。

99式步枪全枪长1120毫米,枪管长657毫米,全重3.7公斤。基本结构和三八步枪基本相同,不过全枪长缩短了一些,已经和毛瑟98K类似长短了,而且由于弹药的改进,这种步枪威力比较大。

基本型的99式上边还有一些比较有趣的射击,标尺上装有高射标尺,而且还有铁丝制成的单腿架,单腿架可以提高步枪瞄准时的稳定性,但是步枪安装高射标尺就很成问题了,基本上属于没有什么用。不过后期简化生产型取消了这两个比较有趣的部件。

99式步枪主要装备在太平洋的日军还有关东军,在中国关内的日军还是以三八步枪为主,总产量有260万支,战后日本重新武装初期,日军陆军一开始使用的就是99步枪和M1半自动步枪。


红色手电筒


日本有坂式99步枪也就是国产抗日神剧里的三八大盖了。这把步枪是日军在二战期间步兵的主要制式枪械,在班组直射火力中配置中数量最多,配合一挺十一式轻机枪,中国俗称“歪把子”,火力在野战环境中足够了。


这把步枪的实战性能很强,在一定程度上使日本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大大提升。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据打过抗日战争的老兵回忆说,日本兵的枪法其实很准,他们的单兵作战能力很强,军事素养相当高。不夸张的说,200米以内的野外遭遇战,即便是中国兵处于位置更有优势的地方,也不一定打得过日本兵。抛开日本班组的火力优势和掷弹筒不说,在步枪的射击对峙上日本兵就能打出压倒性优势。因为有坂式99步枪的弹道稳定,射击精确度非常高,子弹转速快,野外作战受风力和其他因素影响较小,再加上日本兵的射击能力,当时的中国军人能做的的确不多。为什么这把步枪这么厉害呢?因为日本人没有盲目地去追求当时步枪的改良潮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坦克的出现改变了步兵的作战方式。由于在装甲坦克的掩护下,步兵不需要再远距离与敌人交火,可以跟随坦克推进到400米以内再进行火力射击。从而,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在一战后根据这一形式对单发步枪的长度进行了改良缩减,基本上主流栓动步枪的长度都缩减了10-15厘米左右。通常,枪管的长度缩减了,射程自然也打折扣,不过有坦克的存在,400米的精准打击射程和600米并没有什么区别。可是日本并没有盲目去做这一改动,依然在设计有坂式99步枪时,保留了长长的枪身。这也就是电视剧里看到那种,插着刺刀挂着膏药旗的大长枪。俗话说一寸长一寸强,长枪管的优势很快在二战中体现了出来。由于子弹在枪管内膛线的作用下,相对较长的枪管会使子弹在枪管内的停留时间略长,受膛线的作用力也更大,子弹的旋转速度越快,这样就会使这把枪占了很多优势。比如:子弹初速度更高,意味着弹道更稳定,归零更好把控,远距离射击更加精准且不需要去作过多计算。其次,子弹转速快会使子弹在行进过程中受风力和湿度的影响更低,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射程和准确度。然后子弹的高速旋转也大大增加了子弹的穿透力和杀伤力,三八大盖的穿透力不是吹的,能打穿站在同一直线上的两名士兵的骨骼!所以,野外作战的日军,手里有这么一支高射程、弹道稳、杀伤力强的步枪,其实是很有战斗力的。特别是长枪在白刃战拼刺刀的时候优势更明显,加上刺刀,长度能达到接近1.6米,也弥补了一些日本人身高矮的劣势。所以,这把枪综合性能是不错的。


村里的大明白


而这个步枪的性能如何,也是需要对比才能知道的,我们主要用和它同时期的38式步枪来做对比。首先我们可以来看看它的杀伤力。子弹的杀伤力也取决于两个因素,即动能的大小和它造成的人体永久空腔的大小。



1.动能的大小。这个很好理解,根据物理的动能定理,E=½mv²,也就是说在初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子弹质量越大,子弹运动产生的动能就越大,而有坂99式步枪的口径大于38式步枪,所以说,子弹质量也大于38式步枪,子弹的动能也随之增大。

2.人体永久空腔的大小。所谓的空腔就是弹丸击中人体肌肉组织和内脏,子弹穿过后,由于弹丸的冲击力,造成体内间歇性或者永久性的空洞。但是这种间歇性空洞靠肌肉本身的弹性还能够恢复过来。反之就是永久性空腔 ,在一定时间内也无法恢复。而日军的有坂99式步枪的实战射击精度与38式标准步枪差不多,实战精度也很高,所发射的7.7mm子弹同样是采用无烟无焰的火棉发射药,不过7.7mm子弹头短,击中目标后易翻滚,这样造成的永久空腔相对于38式步枪也大了很多。

因此从子弹的杀伤力来看,有坂99式步枪对人体的伤害力比使用6.5mm口径弹药的30式/38式等步枪大得多。

其次,有坂99式步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主要装备日军在东南亚以及太平洋战场上的部队,中国战场上也比较少见。它本身属于旋转后拉枪机式非自动步枪,日军采用该枪作制式枪有其自身考虑。主要是当时的日本不具备用半自动步枪作为制式步枪的基础,因为半自动步枪的弹药消耗量比旋转后拉枪机式步枪大,半自动步枪的射击火力优势也是要靠弹药的及时供应来实现的。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军采用半自动步枪作制式的只有美国,比较著名的有美军的加兰德M1步枪,其他国家步兵的主要装备依然是旋转后拉枪机式步枪。德国与苏联也只是部分部队采用了半自动步枪作制式。



电影中《风雨者》中出现的有坂99式步枪

虽然有坂99式步枪在现在看来性能已经落后了,但是在二战当时的条件下,它的总体性能还是不逊于其它步枪的。从我们熟悉的三八大盖来讲,三八大盖对于当时的中国军队可是宝贝,而99式比三八大盖还要强,所以说有坂99式步枪在当时的性能是比较不错的。


落叶知秋0425


九九式相对三八式枪身更短,重量也减少了两百多克,机动性有所提升。

使用7.7×58mm子弹,和九九式轻机枪,九二式重机枪弹药通用化,减少了后勤压力。为了解决后坐力早期的九九式还配备了单脚架,另外还可以使用百式或二式枪榴弹发射器。

总体而言,早期的九九式不输于当时其他国家的制式步枪,但中后期日本战局不利原料跟不上,导致枪支质量下滑严重,还有就是以当时日军普遍身高,使用这么大口径和后坐力的步枪比较吃力。


大路太平


日军99式步枪时以三八式步枪得基础上设计而成得 就是三八式步枪得升级品 三八式步枪就是我的所说的三八大盖 99式步枪于1939年投产 由于39年正好是日本计年2599年 所以命名为99式步枪 总体来说99式步枪性能比三八大盖强很多 穿透力强 射击精度高 射程远 造成人体伤害更大 不亚于二战各国得步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