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东北悍匪杜立三,复仇不分人,横行多年无人敌,最终被张作霖杀熟

乱世之时,有河的地方往往有灾荒,有灾荒的地方往往生土匪。

清末辽河下游一带就是东北的大匪窝,张作霖出自那里,冯麟阁出自那里,咱们今天要聊的悍匪杜立三也出自那里。

东北悍匪杜立三,复仇不分人,横行多年无人敌,最终被张作霖杀熟

杜立三原名国义,乳名立子,家里排行老三,因此乡里人便顺口把他叫成了杜立三,刚出来闯荡的时候,杜立三也是他的江湖报号。

和张作霖、冯麟阁不同,杜立三不是因生活所迫才落的草,他生在一个土匪世家,老爹杜宝增和三个叔叔杜宝兴、杜宝善、杜宝旺都是远近闻名的马胡子,他妈也不赖,常年周旋在各匪绺之间,是辽中青麻坎一带各匪绺公认的干娘。

因为世代为匪,杜家在辽阳、新民、海城分界地三道沟垒出了一个不小的匪窝。杜家的匪窝是远近闻名的硬窑,深沟高垒,碉堡四立,有这样一个易守难攻的匪窝在,杜家的匪性是一代猛过一代。

到杜立三起来的时候,杜家的匪性算是到了狠毒凶猛的顶点。

还是初出茅庐的小崽子时,杜立三就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那天生的匪性。十五六岁手里还没握家伙的时候,杜立三就单枪匹马打劫去了,在辽河岸上,靠一个红布缠裹的木头饭勺子,一天之内这家伙居然就劫了十六只船。

除了这份凶猛的狠劲,老天爷似乎也有赏他这碗饭的意思。

怎么讲呢?一个人在外抢劫的时候,虽然屡次遭到官兵跟踪追捕,但这家伙总能从官兵的眼皮子底下逃之夭夭。那年月,刀口上舔血的都信天意,为此,杜立三拉杆子正式起家后,干脆把自己的江湖报号改成了“杜天意”。

到他在辽河下游横行无敌的时候,一说天意大营,无论是老百姓还是俄国老毛子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怕。

能成为辽河下游头一号的悍匪,杜立三还有他不同于一般土匪的过硬之处。这家伙不喝酒,不赌钱,更不抽大烟,独好好枪好马,因为好这个,所以他马上的本事以及枪法都是常人难及的。

没有明显弱点,保命的本事、要人命的本事又是超一流的,这样的狠角色怎能不让人感到恐怖!此外,杜立三这个人还有一个特别凶悍的地方,江湖本就恩仇两件事,但到杜立三身上,他是恩不讲,仇必报,而且是绝不分人地报。

正因为这些,在杜立三横行的那些年里,亲至亲叔,凶至老毛子,凡招惹到他的人几乎全成了他痛下杀手的对象。

东北悍匪杜立三,复仇不分人,横行多年无人敌,最终被张作霖杀熟

光绪二十七年十一月十六日,杜立三为二老婆杜凤办扶正喜酒。席间,杜立三老娘叹了口气:“要是你爹活着也跟着享福了,你爹死就是你三叔一句话。”

杜立三老娘何出此言呢?杜立三年纪尚小时,他爹杜宝增在一次抢劫后遭到了官兵追捕,他三叔杜宝兴没熬过官兵逼问,供出了他爹下落,因为这个,杜宝增被官兵捉去砍了头。

听到老娘这句哀叹,杜立三当场就冷下了脸,半天没吭声。

三天后,杜立三带着二当家肖汉等人直接就去了杜宝兴家。

见到大侄子,杜宝兴还很热乎地问杜立三,吃饭没?

哪知道杜立三冷冷地喝道,你要吃饭到阴间去吃吧!

说完一挥手,手下兄弟就把杜宝兴和杜宝兴儿子绑走了。

弄到村外坝子,两枪就要了自家亲叔和堂弟的命。

东北悍匪杜立三,复仇不分人,横行多年无人敌,最终被张作霖杀熟

光绪二十八年年初,青麻坎西北一带的豪绅地主栾佐廷栾七爷勾结俄国老毛子想灭杜立三,杜立三在恶战不死后派人给姓栾的送了封信,信中扬言“大年三十晚上见。”

到了大年三十那一天,栾家是四门紧闭,戒备森严。然而依旧不好使,杜立三带人是整夜藏匿在栾家门外,只等大年初一有人到栾家拜年。

大年初一天刚放亮,果然有人敲了栾家门:“给七爷拜年。”

不料门一开,杜立三率领众匪猛地就冲了进去,说大年三十要你命,最晚迟不过初一。

因为寻仇打劫从不避地方土豪,各地土豪于是纷纷向官府进言,愿出钱出枪,只求联合剿杀杜立三。

光绪二十八年秋天,海城县土豪张海澜联合海城、营口两地官兵近千人,向杜立三老巢气势汹汹地杀去。

杜立三不仅没有退却,相反摆出了诱敌深入的阵仗。

将人马撤出村外,待官兵进驻村中大户人家后,杜立三突然杀了个回马枪,将整村团团围住后,一股股悍匪跟着就窜进了村中各小户院中,接着就是十几处同时开火,官兵是既没法逃,又没法挡。

眼看就要被杀光了,官兵最后请来了老毛子的炮兵,然而几炮轰下来,四散在各处的悍匪损失并不大,相反聚在一起的官兵倒是结结实实地挨了几炮。

因为不知道老毛子究竟来了多少人,加之不想村中小户人家毁于炮火,杜立三最终撤走了人马。

东北悍匪杜立三,复仇不分人,横行多年无人敌,最终被张作霖杀熟

官军经这一仗,从此再不敢和杜立三正面较量了。

但对杜立三而言,一切并没完,官军怂了先不管,老毛子的仇必须报。

由此,杜立三的悍匪生涯进入到了专与俄国老毛子为敌的阶段。

光绪三十年,日俄战起,杜立三参加了日本人组织的东亚义勇军,专杀老毛子的同时却并不真正鸟日本人。

因为这个举动,那时候的杜立三成了老百姓眼中的好汉,每遇到老毛子搜捕杜立三人马,家家户户都会站出来提供掩护。

比起张作霖在日俄战争期间的两头迎合取利,杜立三很血性,也很有种。

日俄战争后,杜立三势力不减,凶悍依旧,一时间,他几乎又成了所有势力的敌人。

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决意要除掉这个大麻烦,可谁才能灭掉这个纵横多年,让世人没有办法的悍匪呢?

历史证明,只有乱世枭雄才能干掉混世悍匪,因为凶悍永远敌不过不地道。

东北悍匪杜立三,复仇不分人,横行多年无人敌,最终被张作霖杀熟

张作霖早前跟杜立三其实是交过手的。当年,张作霖仗着自己的人马比杜立三的壮,曾缴过杜立三手下的几条枪,但随后就遭到了杜立三的追杀。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张作霖狡猾地搬出了江湖上有名的汤二爷,在汤二爷的调解下,枭雄和悍匪最终化干戈为玉帛,焚香拜把,结下了金兰之好。

悍匪要么不讲江湖道义,讲多半就会当真;而枭雄则是时不时地就要讲一套江湖道义,只不过枭雄讲出的江湖道义多半只是权宜之计。

江湖事有时候就是这么让人唏嘘。

多年前杜立三因为江湖道义放过了张作霖,结果换来的确是多年后张作霖以背弃江湖道义的方式要了杜立三的命。

在张作霖的枭雄史上,擒杀杜立三可以说是他真正的投名状。

假仗义真要命的戏码,张作霖唱的很高明。首先他牢牢抓住了杜立三一贯喜欢争高下的江湖心理——只要你接受招安,你的地位肯定比我的高;其次他诓骗了杜立三最敬重、最信任的一位老夫子,并让这老夫子给杜立三写了封唯有忠义方能安享富贵的亲笔信。

刀口上舔血的悍匪能敌江湖险恶,却无法分辨庙堂上的诡诈。

老夫子怎会骗我呢?

老夫子又怎会被人骗呢?

就这样,杜立三被张作霖一路牵进了新民府,当晚即遭到了擒杀。

而那老夫子得知此事后,既无奈又虚伪,为了撇清干系,他为杜立三写了篇祭文,那祭文中有这么一句话——“我虽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

这话,悍匪至死恐怕都不会明白,也不愿明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