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考研英語之否定結構的理解與翻譯

考研英語中的否定結構是一個常見而又比較複雜質問題,其翻譯問題也是一大難點。這是英語英漢兩種語言在表達方法上存在折很大的差異,尤其是在表達否定概念上,英語在用詞、語法和邏輯等方面與漢語都有很大不同。在翻譯過程中,這些否定句就像陷阱一 樣,稍有不慎,就會掉入其中。因此翻譯否定結構時,一定要認真揣摩,真正理解其意義,然後根據漢語的表達習慣進行翻譯,切不可望文生義。只有正確地理解了各種否定句型,才能較為準確、恰當地翻譯出原文的含義。

考研英語中的否定結構包括以下三種情況:雙重否定,形式肯定、意義否定的結構和否定轉移。以下我們會分別講解:

一.雙重否定

在一個句子中出現兩次否定,表示“沒有……就不……”或“沒有……就沒有……”如:no…not;without…not;never(no)…without等。

例1. He is not arguing, as many do, that we can no longer think straight because we do not talk proper.

句子分析:

主句:He is not arguing, as many do, something.其中as many do是方式狀語,也是插入語,譯為:他並沒有像大多數人那樣認為一件事。

從句1:that we can no longer think straight. 在arguing後面是賓語從句,其中no longer和straight分別作can和think的狀語。譯為:我們不再能正確地思考。

從句2:because we do not talk proper原因狀語。proper作talk的狀語。譯為:因為我們不能規範的說話。

將本句拆分為三小句之後比較好理解,關鍵是將它們重新組合之後,語言如何組織在一起,形成較為準確的譯文。

譯文:他並沒有像大多數人那樣認為:我們說話的方式不再規範導致了我們無法準確思考。

例2:Without the ability to think critically, to defend their ideas and understand the ideas of others, they cannot fully participate in our democracy.

句子分析:

主幹:they cannot fully participate in our democracy.譯為:他們不能充分的參與民主。

分句:Without the ability to think critically, to defend their ideas and understand the ideas of others作狀語,修飾後面的整個句子,該部分的意思是“如果沒有……的能力”,分析之後可以判斷出該分句是條件狀語。譯為:如果沒有批判思考、捍衛自己的觀點、並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

整個句子合在一起,重新組合之後可譯為:如果沒有批判思考、捍衛自己的觀點、並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他們就不能充分地參與民主。

以上兩個例子是我們考研英語中常見的雙重否定,或者多個否定的形式,正確理解是處理這種句子的關鍵,在翻譯時要根據原文所要表達的內容進行翻譯,而不能隨便刪減其中的否定詞。

二.形式肯定,意義否定的結構

形式肯定、意義否定的結構,表示“沒有”的含義。如:few/little;hardly;seldom;rarely;nearly nothing;less等。

該部分內容相對來說比較容易出錯,因為部分考生會把這些詞的意思搞錯,把它們當成是肯定的意義來理解,所以,掌握該部分內容,不僅要求考生理解正確,還要求考生在正確理解的前提下,把題做對。

例1:Unhappy parents rarely are provoked to wonder if they shouldn’t have had kids, but unhappy childless folks are bothered with the message that children are the singl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the world: obviously their misery must be a direct result of the gaping baby-size holes in their lives.

句子分析:此句是由but連接的兩個並列句。

分句1:

主幹1:Unhappy parents rarely are provoked to wonder;譯為:不開心的父母沒有被迫去思考。

從句1:if they shouldn’t have had kids,if引導的從句在動詞wonder後,所以是賓語從句,譯為:他們是否不應該有孩子。

分句2:

主幹2:unhappy childless folks are bothered with the message,譯為:不開心的沒有孩子的家庭被這種信息所困擾。

從句2:that children are the singl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the world,that引導的從句修飾前面的抽象名詞message,是同位語從句,譯為:這種信息是孩子是世界上唯一最重要的東西。

分句3:obviously their misery must be a direct result of the gaping baby-size holes in their lives.在冒號後面,是前面一句話的同位語從句,直譯為:很明顯,他們的痛苦一定是他們生命中嬰孩大小的裂口直接造成的。很明顯,這樣的譯法比較難懂,也不符合我們的漢語表達,所以要進行修改與調整,調整後譯為:顯然,他們的痛苦一定是他們一生中沒有小孩直接造成的。

將每個分句合起來組成一個完整的譯文:不開心的父母沒有被迫去思考他們是否不應該有孩子;不開心的沒有孩子的家庭被這種信息所困擾,這種信息是孩子是世界上唯一最重要的東西,顯然,他們的痛苦一定是他們一生中沒有小孩直接造成的。

本句話的關鍵是理解每個小分句的意思,然後進行重組,除此以外,形肯意否的否定結構也常出現在閱讀中,正確的理解有助於我們做題。

例2:How things have changed!In 1995 the United States can look back on five years of solid growth while Japan has been struggling. Few Americans attribute this solely to such obvious causes as a devalued dollar or the turning of the business cycle. Self doubt has yielded to blind pride.(2000年text 1)

54. The author seems to believe the revival of the U.S. economy in the 1990s can be attribute to the .

A. turning of the business cycle B. restructuring of industry

C. improved business management D. success in education

分析:作者將90年代美國經濟的復甦,歸因於—— ,可以定位到Few Americans attribute this solely to such obvious causes as a devalued dollar or the turning of the business cycle. Few是表示否定的詞,所以本句是形肯意否的否定結構,在做題時要注意對本句話的正確理解,“沒有美國人將這一鉅變單純地歸因於美元貶值或商業週期循環這些顯而易見的原因”,答案是A。

Few在這裡所起的作用是:之前沒有人有這種觀點,但作者卻有這種觀點,所以說明這種觀點是作者想要強調的,也就是我們的所答所在。相應的,形肯意否的否定結構基本上都是這種用法。

三.否定轉移

否定轉移是指形式上看起來是否定某個詞語或主句,但實際上是否定的另外的詞語或從句。如

(一)主語從句的否定轉移

將seem,appear中的否定轉移到主語從句中

例1:It doesn’t seem that they know where to go. 他們似乎不知道要去哪裡。

(二)賓語從句的否定轉移

將think,believe,suppose,expect,fancy,imagine等動詞後面賓語從句的否定詞轉移到主句中,即主句的謂語動詞用否定式,而從句的謂語動詞用肯定式。

例2: I don’t believe he will come.我相信他不回來。

這裡的not表面上是否定think,實際上是對後面從句的否定。

這兩個句子相對來說比較好理解,在翻譯時只要講否定詞轉移到從句的謂語上即可。

(三)not…because的否定轉移

例3: You don’t love a woman because she is beautiful, but she is beautiful because you love her. 譯為:你愛一個女人不是因為她漂亮,而是因為你愛她,她才漂亮。

句中的not表面上是否定love,實際上是否定because。

對這部分的準確理解也是我們做對題的關鍵。

例4:It was argued at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that humans do not cry 13 they are sad but they become sad when the tears begin to flow.(2011年完形)

13. A.unless B. until C. if D. because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否定轉移,和上面的句子是一樣的用法,表面上是否定的cry,

實際上是否定的13題這個空,理解這點後,這道題就不難了。

本句的意思是19世紀末,人們爭論的是人類哭泣 他們傷心,而是當眼淚開始留下來的時候,他們變的傷心。四個選項中只有D項才符合題意,即人們不是因為傷心才哭泣,而是當眼淚開始留下來的時候,他們變的傷心。

從以上幾個例子可以看出,對於否定結構部分的正確理解是我們做題的關鍵,所以,之後的做題中,如果遇到否定結構要識別出來是屬於哪種類型的否定,進而正確理解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