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 《重磅》第55期:重樓行情已過臨界點,即將進入下行通道!

《重磅》第55期:重樓行情已過臨界點,即將進入下行通道!

2017年10月開始,長期處於上漲通道的重樓價格,終於開始回落。從9月初的1160元(雲南產地,粉質個子公斤價,下同)最高點,下滑到目前的960元-980元,降幅超過15%,引起業界高度關注。

《重磅》第55期:重樓行情已過臨界點,即將進入下行通道!

圖1:天地網竹山分公司重樓種植基地,長勢良好。

作為近10多年來的熱點和野生變家種標杆性品種,重樓行情為何會下行?未來趨勢又如何?

  一、野生資源枯竭加速,導致重樓行情攀上歷史高位

《重磅》第55期:重樓行情已過臨界點,即將進入下行通道!

圖2:2001年-2017年國內野生重樓產量變化圖(不含進口貨)。

《重磅》第55期:重樓行情已過臨界點,即將進入下行通道!

圖3:由於資源枯竭,藥農將尚未長成的野生重樓挖出銷售(俗稱“螞蟥丁”)。

據天地網數據跟蹤:重樓的野生資源供給,在近20年裡呈明顯加速下滑態勢(如圖2),期間大量依賴緬甸、尼泊爾、印度等地進口重樓支撐。

《重磅》第55期:重樓行情已過臨界點,即將進入下行通道!

圖4:2014-2015年國產正品重樓、進口重樓流通量對比

如圖2,4,在已經過去的10餘年間,其每年1500噸左右的正常需求中,從尼泊爾等國進口的重樓及國內習用品達1000噸以上,國產正品重樓產量僅350噸左右,只佔總體需求量的23.3%。

《重磅》第55期:重樓行情已過臨界點,即將進入下行通道!

圖5:2002年-2017年5月,國內重樓價格變化趨勢圖。

資源危機,直接造成重樓行情上行。如圖4,重樓近15年的行情,幾乎呈線性上漲趨勢。從2002年的20多元開始上行,隨後就勢不可擋,到2003年初上行到40元,2005年突破50元,直到2017年9月達到歷史最頂峰的1160元。

  二、高價位刺激家種生產迅速開展,共分為三個時期

《重磅》第55期:重樓行情已過臨界點,即將進入下行通道!

圖6:國內重樓家種生產發展的三個階段

同時,價格的步步高昇,也刺激家種生產快速展開。一方面,是各產地野生重樓貨源匱乏,價格持續突破歷史高點;另一方面,國內規模化人工種植重樓大幹快上,如火如荼。期間共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2010年前後,在雲南白藥集團等企業推動下,我國重樓規模化生產率先從雲南麗江、文山、楚雄、大理、紅河、曲靖等地開始;

第二個階段:以雲南為核心,重樓家種逐步推廣到雲、貴、川和重慶西南諸省;

第三個階段:到2016年時,重樓的家種區域已外延到福建、浙江、江蘇、湖南、湖北、廣西、陝西、河南和甘肅等省區。

特別是到2017年時,由於多數家種藥材行情低迷,價處高位的重樓生產更受青睞,關注熱度蓋過人參、丹參、白朮和黨參等傳統大宗藥材(如圖7)。

《重磅》第55期:重樓行情已過臨界點,即將進入下行通道!

圖7:2017年10月,白及和重樓高居中藥材熱搜榜前列。

據天地網實地調研:目前國內種植重樓,除了銷售商品外,銷售種子、種苗也是主要盈利方式。每株苗按照地下的根莖大小來區分價格,一般在0.8cm根莖,價格3元/株;小一點也要1元/株。

《重磅》第55期:重樓行情已過臨界點,即將進入下行通道!

圖8:雲南臨滄耿馬縣重樓基地,生產已成規模。

重樓畝產幹品300公斤-450公斤,根據採挖的時間不同折幹比例在3~4:1,鮮貨目前價格在250元-270元(按3~4:1推算,乾貨價格應在750~1080元),收益在22.5萬元~48.6萬元。

《重磅》第55期:重樓行情已過臨界點,即將進入下行通道!

圖9:2017年10月,雲南普洱的重樓育苗基地。

這樣的收益,全國出現重樓育苗引種積極性就不難理解了——初步預估,2016年全國重樓家種面積達5萬畝以上;而2017年,全國的重樓種植面積將達到6-8萬畝。

《重磅》第55期:重樓行情已過臨界點,即將進入下行通道!

圖10:雲南楚雄白依河林場的林下重樓育苗。

  三、前期行情已經突破臨界點,即將進入下行通道

通過對資源與市場分析判斷,正是由於這種家種生產的火熱,迅速彌補長期以來重樓產不足需的困境。從而抑制了重樓行情過快上行,目前產地價格已經開始回落。回落原因和表現,又可分為短期和長期兩個維度:

《重磅》第55期:重樓行情已過臨界點,即將進入下行通道!

圖11:雲南麗江華坪縣野生移栽重樓已經成熟。

 3.1短期來看,提前採挖量過大造成行情下滑

這一波重樓行情的下行,主要是2016年重樓價格超過780元之後,特別是野生移植地塊,效益更明顯。極大刺激了雲南等主產區採挖積極性,估計2016年家種重樓採挖量在300噸以上。

而到2017年,重樓價上升到1100元以上,雲南麗江、楚雄到貴州等地,採挖積極更高,野生移栽地塊採挖殆盡。全國新產出重樓達500噸以上,很快抑制了重樓行情的繼續上行。

  3.2 長期來看,重樓行情將進入震盪下行通道

  一是重樓家種迅速開展,已成功實現對野生資源的替代

重樓的年需求量,2010年之前常年保持1800噸左右,高峰時超過2000噸。但由於價格高漲,其飲片需求受到抑制,使其年需求量保持在1900噸-2000噸之間再難突破。

《重磅》第55期:重樓行情已過臨界點,即將進入下行通道!

圖11:2009年-2017年,國內重樓產量變化圖。

家種重樓如果採用塊莖種植,一般4-5年即可起挖;用種籽育苗時間要長一些,通常18個月起苗,移栽後還要生長5年以上才能成品——也就是說,2010年前後開始的規模化重樓家種生產,最遲到2015年時,產能已可補給需求市場。

從圖10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出,野生重樓資源量逐年加速下滑,到2017年產能只有200噸左右。但到2015年後,家種資源產能開始提升;再加上進口膠質重樓貨源,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重樓供不應求局面。

  二是1200元價位,已經達到行情臨界點

由於重樓家種積極性高,重樓鮮品挖出來後,藥農一般先切除芽孢當作種莖,剩餘部分才曬乾當作商品銷售。並且,在產新前期,農戶銷售鮮重樓更容易;因此,種苗收購商也更願意出高價收購鮮品做種,價格普遍高出藥材收購商40元-50元。

這樣一來,重樓還沒等到長成就挖出來當苗子賣了;既是長成了,也有50%左右的產能重新種下去,能當作商品流通的重樓就更少了,從而掩蓋了重樓家種產量回升的事實。

那麼,重樓到什麼價位時,“做種”和“做商品”才能達到平衡呢?我網原來曾分析過——這個平衡點位是1200元左右!

因此,2017年9月,重樓行情上漲到1160元時,極大刺激了農戶採挖積極性。直接銷售給市場需求商,而不單單是做種環節。

  三是連年漲價的預期,造成庫存豐厚

重樓連續近20年的上漲行情,不但讓主要需求企業提前建立儲備,以防範風險;更讓眾多投資者提前囤積,待價而沽,從而造成重樓庫存的豐厚。

目前,不算企業儲備性庫存,單是社會庫存量,預計就在1200噸左右。加上新貨和進口產能,供需缺口已不明顯。

  結論:由於2017年新貨上市量大,在春節前,重樓行情還有小幅下行空間;到2018年,由於近兩年的集中提前採挖,會造成當年可採挖面積相對減少,從而出現階段性行情反彈。但由於龐大的在地面積支撐,重樓行情的長期下行態勢,已不可逆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