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Insider專欄|哈勒普如何戰勝心魔?

Insider專欄|哈勒普如何戰勝心魔?

法國,巴黎—哈勒普的故事幾乎不能簡單地用文字來講述。她出生在康斯坦察,一座臨近黑海的魅力城市。這裡誕生了許多知名的運動員,包括羅馬尼亞最偉大的足球運動員格奧爾基·哈吉、體操運動員西蒙娜·阿瑪納爾和卡特琳娜·波諾爾以及羅馬尼亞知名男子網球運動員迪卡奧和安德烈·帕維爾。

她在16歲那年獲得了法網青少組女單冠軍,從那時起她就無比希望自己能有朝一日拿到蘇珊·郎格倫杯。她的偶像是曾經四次問鼎法網的海寧,並將首位奪得法網冠軍的羅馬尼亞球員魯茲奇作為自己的導師。對於年少的哈勒普而言,對蘇珊·郎格倫杯的追求似乎已經成為本能。

Insider專欄|哈勒普如何戰勝心魔?

奇妙的是,菲利普-夏蒂埃球場既是她的傷心地也是她的圓夢之處。許多人都認為她在去年法網決賽的三盤大戰中被奧斯塔彭科逆轉是近年大滿貫決賽中最令人心碎的失利。她當時先下一城,又在第二盤率先破發、取得了3-0的領先優勢,勝利似乎唾手可得。後來她手握兩個破發點,卻未能兌現。面對拉脫維亞人的強勢進攻,她節節敗退,只能寄希望於奧斯塔彭科的失誤,最後輸掉了比賽。

你不能指責哈勒普採用的戰術,她是在謀求更大的勝算,但她把賭注壓在了奧斯塔彭科身上,並最終輸掉了這場豪賭。

自從小威暫別賽場組建家庭結婚生女後,哈勒普成為了WTA近一年來最具統治力的球后。算上本屆法網,她在過去的五屆大滿貫中三次打進決賽。今年二月重回世界第一後,她就一直牢牢捍衛著自己的地位。本賽季她在參加的9站比賽中6次打進四強,除了邁阿密站外均至少進入八強。對於很多人來說,球后頭銜可能是負擔,而哈勒普則在自己的“任期”內獲得了33勝8負的好成績。自2014年1月躋身Top10後,哈勒普就成為了Top10球員中連勝紀錄最長的人。

Insider專欄|哈勒普如何戰勝心魔?

然而,哈勒普的經歷中還有兩個遺憾,而這些都在本週六的巴黎得以圓滿。之前她打進了三個大滿貫決賽,卻都與冠軍失之交臂。在她過去進入的7次決賽中僅有一次斬獲冠軍。而與她隔網相對的斯蒂文斯似乎比她更懂得抓住冠軍的獎盃,她的決賽戰績是六戰全勝,且僅有一次三盤大戰。因此,斯蒂文斯在本次法網決賽也確實給予了哈勒普巨大的壓力。

當你的對手球速比你快、球質比你重、發球比你強勢的時候,你會怎麼做呢?當她狀態極佳的時候,你又如何應對呢?

如果你是本賽季的哈勒普,你不會退縮,而是積蓄力量等到機會反撲。

“有人跟我說,我只要一直奔跑、不漏掉任意一個球就能贏。所以我就這麼做了。”

Insider專欄|哈勒普如何戰勝心魔?

決賽中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哈勒普能否再一次站在菲利普-夏蒂埃球場、打破心魔。這一次,哈勒普沒有再被心魔束縛,而是接受並掙脫了它的束縛。羅馬尼亞人承認整場比賽她都沒有刻意去年的決賽,所以她也看到了這兩場比賽的相似之處。去年她先下一城,又率先破發取得了領先優勢,最後仍然被奧斯塔彭科三盤逆轉。而今天,往事再次重演,只不過角色對換了。這一次,先丟一盤且被破發的人是她,所以她明白自己的逆風翻盤不無可能。

“當我開始連贏幾局時,我想起去年同樣的事發生在我身上,我先贏了一盤,第二盤又率先破發,但最後卻輸掉了比賽。所以我告訴自己,我還有機會逆轉取勝的。”

儘管4-6 0-2落後,哈勒普並未輕易繳械,而是強勢反擊,並在最後15局中拿到了12局。她又在決勝盤取得了3-0的領先優勢,只差一球就可以在實現連續破發。這一次,她的步伐並沒有慢下來、擊球時也沒有猶豫、打法也沒有趨於被動保守,而是抓住了機會、笑到最後。如果說哈勒普在自己職業生涯的決賽爭奪中學到了什麼,那就是:機會都是靠自己抓住的,而不能寄希望於別人。

0-3落後時,斯蒂文斯拼盡全力想要保住自己的發球局。她接連用強勢的正手轟出反斜線,將球打到哈勒普的反手深區位置,而哈勒普同樣用大角度的砸線反手球還以顏色。斯蒂文斯實現了完美的防守,放了一個精妙的網前小球,然而哈勒普奮勇向前最後及時趕到救起了這個球。

Insider專欄|哈勒普如何戰勝心魔?

誰都不知道如果哈勒普腳步再慢一點、打得稍微再猶豫和不自信一點,這場比賽會有什麼變數。斯蒂文斯在這一分上的處理完全沒有問題,只是哈勒普無懈可擊罷了。

“我一直都記著去年的失利,這場比賽我都把它和正在進行的比賽一起放在心上。去年決勝盤3-3平的時候,奧斯塔彭科的球擦網、飛出幾米後砸進了我的半場內。”

“所以我一直記著它,如果我贏下這一分,這場比賽的勝利就會屬於我。這一分之後我更加自信了。”

“最後一局的時候我甚至無法呼吸,我告訴自己這就是普通的一局,我要摒棄這些情緒,繼續奔跑、救球。”

Insider專欄|哈勒普如何戰勝心魔?

哈勒普在過去的兩年一直深陷在焦慮中,教練卡希爾去年春天在邁阿密站強迫她直面這些情緒。他對哈勒普在三盤大戰中輸給孔塔時的表現非常不滿,並離開了她的團隊。

這次變動就像潑醒哈勒普的一盆冷水,她承認自己應該做出改變,不再堅持做一個完美主義者,而是做一名更有競爭力的球員。從那之後的14個月,她一直在努力探索自己的極限,看自己到底能拼到什麼程度且不被壓力壓垮。作為一個內向的人,她與一位體育方面的心理諮詢師合作,公開地和團隊甚至媒體談自己的情緒問題。哈勒普直言去年最艱難的事就是在輸球后面對媒體,她之前一直彬彬有禮卻不走心。

“之前在大滿貫決賽的三次失利都是寶貴的經驗,這在今天都有積極的作用。它們讓我更加堅信自己可以扭轉局面、贏得最終的勝利。”

“我很有耐心、也從不放棄。這可能是我取勝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