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全省貧困縣摘帽和產業扶貧現場推進會在閬中舉行

本報記者 侯衝 彭久源

近日,全省貧困縣摘帽和產業扶貧現場推進會在南充閬中市舉行。來自省直機關、21個市州,以及今年計劃摘帽的30個貧困縣的主要負責人,一起參觀了閬中市鄉鎮中心校、衛生院、便民服務中心等“三有”建設,並現場觀摩了晚熟柑橘產業帶。

一上午的行程,讓大家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萬畝產業園,通過大力種植晚熟柑橘,閬中脫貧攻堅迎來新“橘”面。

一地生“四金”模式讓群眾多掙錢

“太大了!”康定市副市長楊恆坐在車裡,對著車窗外的晚熟柑橘產業帶,邊拍照邊感嘆。半天的參觀過程,行車所到之處,都能看到一株株柑橘樹。

“柑桔產業帶覆蓋河溪、寶馬、金埡、洪山、朱鎮5個鄉鎮,涉及貧困村37個,貧困戶7543人。”閬中市農業局局長寇銀德介紹,目前,園區建設已投資3.5億元,建成晚熟柑橘5萬畝,其中3萬畝即將投產。

“這麼大的產業,如何促進貧困群眾增收?”參觀現場,廣元市朝天區扶貧移民局局長周密率先發問。寇銀德介紹,貧困群眾在產業園區可以賺到“四金”:一是土地流轉租金,按每畝200公斤到250公斤黃谷價格折算;二是股份合作股金,投產前按5%分紅,投產後按12%分紅;三是貧困群眾入園務工掙的薪金,每天60—80元;四是返租倒包現金,掛果前,返租倒包每畝收入在600元,掛果後則將達到1500元。“今年,預計園區貧困戶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寇銀德說。

“能否帶動貧困群眾增收是脫貧產業發展的關鍵。”青川縣副縣長羅建中也有自己的疑惑,像閬中這種動輒幾萬畝的產業園區,對位於山區的青川縣來說,推廣起來難度不小。

“還是要找準符合地方特色的產業發展之路。”羅建中介紹,青川產業脫貧的特色就是電商。該縣出臺了電商扶持政策,並建設起孵化園,為電商從業者提供辦公場地、物流體系等。

村級集中代辦站讓群眾少跑路

貧困縣摘帽的標準是“一低三有”,即貧困發生率降至3%以下,鄉鄉有中心校、衛生院、便民服務中心,所以閬中市硬件建設有何亮點,成了參觀重點。

在寶馬鎮中心學校,迅速瀏覽完展板內容後,松潘縣委副書記孫福華快步走到展板一側的桌前,上面擺著十幾個棕色文件盒。他打開其中一盒,裡面裝的是該校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的生活費補助明細表。

“明細表上的信息非常全面,有學生身份證號、銀行卡號,還有家長的聯繫電話,隨時可以打電話瞭解情況。”孫福華連連稱讚。

寶馬鎮便民服務中心裡,一塊“村級集中代辦站”的牌子惹人注目。代辦站內有7張桌子,上面擺有“多寶村”“大柏埡村”等寶馬鎮所有行政村的名牌。“代辦站是我們寶馬鎮的一個創新。”便民服務中心負責人李小珍表示,該鎮群眾有趕集辦事的習慣,開設村級集中代辦站,可以方便群眾在趕集時辦理其他事務。

代辦站能辦理的業務非常多,包括農村居民宅基地使用權初審、農業機械購置補貼、村民申請最低生活保障初審等9大類,共計33項。“代辦站的做法值得借鑑。”達川區扶貧移民局局長楊勝東表示,對於一些需要在鄉、村兩級來回跑的事情,代辦站一次就能辦理,節約不少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