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起底我軍手榴彈的發展史

談起解放軍軍史,有一種武器一直伴隨著解放軍,那就是長柄手榴彈。近日,一組解放軍陸軍特種作戰旅、空中突擊旅新的單兵裝備讓大家眼前一亮,特別是這種新式的模塊化戰術背心,完全跟以前那種老套的、功能分區不明,不利於快速穿脫等缺陷的戰術背心不同,性能完全可以直追歐美等單兵裝備先進的國家水平。

起底我軍手榴彈的發展史

其中最關鍵的就是新式戰術背心徹底取消了插掛木柄手榴彈的位置,只有裝卵形手雷的掛袋!戰鬥攜行具的更改以及後續的普及也就意味著,我軍訓練也不用再攜帶四顆木柄手榴彈,帶長長木把的手榴彈將完全退出歷史舞臺!說起我軍的木柄手榴彈,其歷史可追溯到上世紀三十年代,早在紅軍時期,我軍就裝備了一種非常稀罕的馬尾手榴彈。

起底我軍手榴彈的發展史

這種手榴彈在金屬彈體後部,有一條半米左右麻繩,手榴彈的前端安裝有撞針和保險裝置,投擲時握住麻繩,掄圓了投出,當手榴彈撞擊地面時,撞針撞火爆炸。

不過這種馬尾手榴彈使用起來性能很差,落在泥地或者軟一些的地方就不容易啟爆。此後在很長的時間裡,咱們的人民軍隊裝備的是大眾熟悉的木柄手榴彈。

起底我軍手榴彈的發展史

著名的“邊區造”經常被吐槽只能一炸兩半。主要是彈體是鑄造成型,沒有預製破片,裝藥也是自制的,有的甚至是黑火藥,所以威力比起制式手榴彈差得很遠。新中國建立以後,我國在50年代對蘇聯RG-42、RGD-5進攻手榴彈和F-1防禦手榴彈進行仿製生產,相繼生產了攻-42、攻-59進攻手榴彈和防-1防禦手榴彈。

起底我軍手榴彈的發展史

這三個型號的手榴彈,明顯要比解放前生產的木柄手榴彈先進。進入60年代,我國開始自行研製手榴彈,出現了一大批改良型木柄手榴彈,最有名的便是67式手榴彈。

67式手榴彈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便於大批量生產,在“人民戰爭”思想的指導下,67式手榴彈迅速成為了國內乃至全世界數量最大、裝備最廣的一種手榴彈。

起底我軍手榴彈的發展史

據說咱們那時是按照解放軍人手40枚、全國平民人手4枚進行生產的;結果就造成了解放軍67式手榴彈的庫存數量達到了十幾億枚,這還不包括地方上的土製手榴彈。有人估計,總計產量可能超過20億發!20億發是什麼概念?這麼說吧!一顆手榴彈全彈重600克,裝藥38克TNT,20億發總重120萬噸,載重10噸卡車。要12萬輛才能拉走,貨運列車每節車皮載重60噸,需要兩萬節車皮,或者300列專列才能運送。總裝藥量76000噸,接近4顆廣島原子彈的當量呢!

起底我軍手榴彈的發展史

到70年代,研製77-1式木柄手榴彈。雖然還是帶木柄的,但是好歹用了衝壓鋼板彈體,內側還帶刻槽預製破片,炸藥量增加到70g,破片數量提高到300多片,全重從67式的600g減到385g,但是在當時和其他國家的殺傷手榴彈相比,還是屬於偏落後的設計。

因為木柄手榴彈雖然有投擲距離遠、不易滾動等優點,但攜帶量低、容易受潮,而且木柄手榴彈因為增加了木把的死重,導致裝藥量下降,直接減小了爆炸威力。

起底我軍手榴彈的發展史

到了80年代,82-2式無柄手榴彈開始投產後,新的無柄手榴彈各方面性能都超過了以前的木柄手榴彈。隨後我軍也頒佈了關於木柄手榴彈的退役報廢規定,67式已經全部淘汰了,77-1式1984年以後生產的,部分還在用。近年來我軍在新兵訓練的實投階段使用的都是無柄手榴彈,這種手榴彈換裝威力更大,更適合多種環境,投擲靈活性更強。

起底我軍手榴彈的發展史

最近一款圓柱形的,類似美軍研製的“可擴展進攻型手榴彈”被曝光,聽說已經裝備到第71集團軍某旅最基層部隊。現在,從特種部隊、空中突擊旅再到野戰部隊的普通士兵都開始裝備新式戰術背心,這也說明了我軍陸軍單兵作戰裝備正在進行轉型。以前我們落下的課,也在開始慢慢的追趕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