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河南和山西陝西都是麵食大省,為什麼山西陝西盛行麵條,而河南不是?

楊軍鳴


要說山西的刀削麵和河南的燴麵、陝西的油潑面到底哪個有名,其實誰也說不清楚,兩個省份本身捱得很近,麵食的風格也非常接近,不同的就是山西的面是刀削麵,口感更佳勁道,並且也有一定的觀賞性。陝西的油潑面、biangbiang面由於其靠近四川,所以借鑑了四川的紅油辣子,所以其味道也非常有特點。

河南的麵食品種非常多,除了燴麵之外,胡辣湯、各種餅、灌湯包等都非常著名,其實要說這幾個地方的菜系,河南還真得很有特色,以前的開封府可以富甲一方,吸引了眾多名店、名廚匯聚,也匯入了各地的美食。

河南的燴麵很難登上全國的名面榜,深入分析其原因就是其特色不夠突出,河南燴麵最有代表性的是哪一鍋湯,麵條本身的特色不夠突出,羊肉、羊骨、羊雜熬的一鍋濃湯,麵條煮好後淋上即可,口味醇厚但缺乏刺激。山西刀削麵的臊子和澆頭非常有特色,並且調味變化相對豐富,紅燒的、清湯的使其在市場上更加符合年輕人的需求。

陝西的油潑面、臊子面等,不僅調味變化大,並且其澆頭份量也比較足,同時西安作為我國的重要旅遊地,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也讓更多外地人瞭解了陝西的麵食。


美食理想


其他答案都說了燴麵,我說一下燴麵,也說一下其他河南的麵條。


說一個燴麵的小故事。

燴麵最有名的是合記燴麵,我以前做美食記者的時候,還有幸採訪過合記的負責人和總店的廚師長。

廚師長現在五十歲左右,一輩子在合記工作,他向我回憶起他年少時的事情,那時還是用糧票的時代,人們都不富裕,所以去餐廳比較少,但合記燴麵永遠排隊,餐廳裡永遠坐不下,人們就端著碗蹲在餐廳外馬路牙子上吃麵條,能排幾十米遠。

現在合記很多家分店了,也有很多新興的燴麵餐廳,但是去人民路的總店看,仍然是一到飯點,就永遠排隊。


滷麵

燴麵好吃,但是不好做,一是拉麵片是一個技術,二是好吃的燴麵一定要很濃的羊肉湯。所以在家做燴麵的不是很多。

不過在家裡可以做滷麵,先把麵條蒸到半熟,然後炒肉和豆角、豆芽之類,做成肉菜湯,把麵條放進湯裡面浸泡,再和肉、素菜一起蒸熟就好。

滷麵吃起來會比較乾爽,越嚼越香。


漿麵條

漿麵條也是河南一個非常特色的麵條,是用綠豆發酵成綠豆漿,然後用綠豆漿煮熟麵條,加入芹菜、黃豆、芝麻菜、煮到軟爛。

漿麵條味道很特別,有一點點可愛的酸臭,麵條軟軟爛爛,吃起來很開胃,會小小的上癮。


還有撈麵、茄汁面等等,所以,河南當時盛行麵條了,只是在其他地區,河南的麵條不如山西陝西的麵條出名罷了。


灰子美食


作為一個在陝西上了三年大學,在山西出過一年差的河南人,我想說幾句。

首先,陝西的麵食確實比較豐富,就味道而言,個人感覺比山西、河南要強上一點兒,上大學的時間最喜歡吃油潑面和岐山臊子面,至今還印象深刻。而山西刀削麵比較多,種類方面不如陝西。這兩個省的麵條有不少地方早中晚都有,其麵條之興盛可見一斑。

其次,河南地區並非不盛行麵條,而是與這兩省的有些飲食習慣有所不同:

第一、河南地區一般中午以麵條為主,早上與晚上以饅頭、炒菜、粥的搭配為主,在這一點上,也許在河南從小長大的緣故,我更喜歡這樣的飲食方式,而這樣的飲食習慣個人感覺也更為健康。但河南人的飲食習慣又比較豐富,不可能每天中午都是吃麵條,所以看起來並不如山西、陝西那樣興盛。


第二、由於地域原因,陝西、山西可以說是全省北方,以小麥種植為主,而在河南,像信陽等靠近南方的地區則以水稻種植為主,種植方式的不同自然導致這些城市以米飯為主。

所以,並非河南的麵條不興盛,確實是各省的飲食習慣不同所造成的,但是河南的麵條做的還是很好吃的,口感方面比較中庸,沒有說偏辣或者偏酸這樣的特色,當然這跟豫菜的做法以及口感也是分不開的。


一字不爽


誰說河南不盛行麵條?河南到處是麵館,河南人三天不吃麵條,都好像沒吃飯。

不知道這個問題怎麼來的,河南各地都有獨特的麵條,家常的湯麵條、撈麵條、手擀麵、滷麵條、炸醬麵,數不勝數。其中,最常見、最知名的是燴麵,而且品類眾多,鄭州燴麵、南陽熗鍋燴麵、方城燴麵、原陽燴麵等等。僅鄭州就有:


老燴麵,以合記、蕭記、裕豐園等大店以及四廠、殺人館等小店為主。燴麵關鍵在湯,有豫劇的腔,燴麵的湯之稱。

酸菜燴麵,是最近剛剛冒出來的一種新燴麵,把燴麵的湯與年輕人比較喜歡的酸菜融合一起,用天然麵粉做成燴麵,打天然健康牌,迎合現在年輕人的需求,很受歡迎。

除了燴麵,還有拉麵,楊記拉麵已經火了幾十年,儘管現在面臨品牌升級換代問題,但仍很熟一些老鄭州的歡迎。不僅有傳統的老拉麵,河南近兩年還殺出一碗菌菇拉麵,聲勢不小,大有與一直低端傳統拉麵和走高端路線的日本拉麵三分拉麵市場之勢。

菌菇拉麵,使用天然麵粉,不加拉麵劑和其他添加劑,打的也是現在流行的天然健康牌,受到市場的歡迎。


一塊兒開餐廳


就題主所說的問題,其實主要還是對河南為什麼不盛行麵條有疑問,這裡簡單從我的角度來看一下:

一、首先需要明確,河南是糧食大省,目前糧食產量排名全國第二,曾經很長時間是第一,但隨著黑龍江更多的土地用來種糧,被超越了。但是,小麥品種上,河南的小麥產量穩居全國第一位,目前總產大約在3400萬噸左右,佔全國總產的1/4。陝西、山西兩省的儲備用、加工用的很多糧源,都來河南採購。

二、河南雖然是小麥生產大省,但種植結構比較豐富,這裡主要說的是主糧品種。除了小麥在全省大範圍耕種之外,黃河沿線的新鄉、開封也有大量水稻種植,黃河稻、黃金晴,作為粳稻穀品種,口感並不低於東北大米,特別是黃金晴,也屬於類似於地理標誌的產品。另外,河南的信陽地區,大量種植一季秈稻,當地人的主食也以大米為主。而相對來說,陝西省雖然也有部分水稻種植,但範圍比較小(漢中那多一些),山西除了小麥玉米之外,雜糧種的比較多。

三、從河南的消費習慣來看,除了麵條之外,饅頭是更重要的麵食。相對來說,饅頭類的產品更豐富一些。而河南的麵條,除了外地人熟悉的燴麵之外,也就是湯麵條、滷麵、炒麵、漿麵條等,品種不多,相比於陝西、山西,種類是很少的。我在山西出差時,常聽到本地的男士們(Ps 中年以上的),在討論自己能做多少種麵條,有位體系內的領導說自己在家可以做90多種麵條,聽的我瞠目結舌。


糧小咖


作為北方的城市,可以說對於麵食有著獨特的熱愛,而麵食中麵條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河南和山西陝西都是麵食大省,山西和陝西盛行麵條,河南同樣也是流行麵條,而且河南的麵條種類也是非常多的,下面我們就看看河南那些有名的麵條都有哪些。

在河南的18個地級市中,基本上不吃麵條的城市也是寥寥的,基本上也就信陽和南陽的個別縣有不吃的,也不能夠說不吃,只不過說是吃的頻率低一些,像河南信陽地區雖然說比較偏南方,但是信陽人早上也是吃熱乾麵的,中午喝晚上當地人更喜歡吃米飯。



河南愛吃麵條的地方還是比較集中在豫東、豫中和豫北地區,像最有名的就要數豫東和鄭州那塊的羊湯燴麵了,基本上燴麵在河南非常的普及,很多的地方都有,還有平頂山郟縣的餄烙面也是當地的一道獨特麵食。


小的時候,學校門口有一家賣板面的飯店,可以說當時特別喜歡吃板面,直到大學以後才知道板面是南陽新野的特產,除了新野的板面,新野的窩子面也是挺好吃的一道美食,南陽還有一種麵食也比較有名,那就是南陽臊子面,基本上流行在南陽周邊地區。


商丘身邊事兒


其實說河南是麵食大省是不正確的,其實河南南部還是大米為主的飲食習慣的,南陽部分地區和信陽的全部地區還是以大米為主食的。


信陽地處淮河流域水系發達,這是陝西沒有條件相比的,在加上信陽的溫度非常的合適水稻的生長,自古以來信陽都是魚米之鄉,是重要的稻米產地,而陝西多數的都是山區,沒有條件種植水稻,水稻沒有水是不行的。

河南吃麵食的還是以河南北部為主,像我們一年到頭不吃麵食都能過的去,而河南以北的就不行了。因為他們習慣了麵食為主的飲食方式,就像陝西一樣,上千年的麵食習慣,讓他們給麵食賦予新的生命,毫不誇張的說麵食還是陝西的花樣最多,而且還很好吃,就電視劇版的《白鹿原》裡面的麵食,讓人口水直流,看著就胃口大振。可以說中華的飲食文化已經到了極致。



結語:每個地方都有這不同的飲食習慣,這些都是老祖先留下來的瑰寶,我們這一代要做的是把中國的飲食文化留向全世界,讓優質的文化歷久彌香。


無吳五


其實河南也有幾個麵條比較出名的,下面是我統計的河南七大面條:

1、燴麵

燴麵,是一種葷、素、湯、菜、飯兼而有之的河南傳統美食,以味道鮮美,經濟實惠,享譽中原,遍及全國。燴麵是以優質高筋麵粉為原料,輔以高湯及多種配菜,一種類似寬麵條的麵食。

2、漿麵條

這個漿麵條是洛陽最普遍的一道風味小吃,也是中華名小吃之一,最大的特點是易於消化。是由發酵的綠豆漿製作而成,吃漿麵條有個頗為奇特的講究,那就是越是隔天的麵條越好吃。

3、新野板面

新野板面又稱張飛板面,是南陽市傳統的麵食小吃。曾因諸葛亮一把火燒出了名氣的三國曆史名城新野的一道頗具歷史淵源地方美食。以爽口、耐嚼、香中泛辣、辣中透香而享譽周邊。

4、芝麻葉雜麵條

芝麻葉雜麵條,河南百姓的餐桌飯,面融入天然芝麻香,加勾芡的麵湯使其口感爽滑濃郁。

5、大刀面

大刀面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切面的刀大的出奇,此刀長3尺,寬5寸,形如鍘刀。先將面擀成一尺多寬的麵皮,然後摺疊成十餘層,放在大刀下,切成寬細不同的麵條。吃時佐以澆頭、配菜,酸辣可口。

6、郟縣餄烙面

郟縣餄餎面是河南郟縣地區一道用料考究、獨具特色,已有千年歷史的傳統特色名小吃,簡稱郟縣餄餎。

7、潘記燴麵

潘記燴麵是駐馬店眾所周知的特色美食,距開張到現在已有20多年的歷史了。潘記燴麵的麵條十分美味鮮香,味道也十分醇正,麵條充足,駐馬店特色美食。

喜歡美食的朋友們可以關注我,帶你領略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


吃遍中國遊遍全球


這個問題問的好,成功的挑起了人們的爭議。不知道為何盛行,我就給大家來推送一款很不盛行、非常普通、 一點名氣都沒有、沒有一點地方特色、大部分北方人都吃過的一碗麵條——番茄雞蛋撈麵。

首先準備好活好面,面要不軟不硬,剛剛好,醒個十幾分鍾。然後拿出趁手的擀杖,在案板上撒些乾麵粉,將“醒好”的麵糰放到案板上後再來回多揉一揉,想吃的時候味道更好,就多揉,然後從用擀麵杖將麵糰擀成儘量薄的、厚度均勻的圓形大面皮。

再在麵皮上撒一點麵粉,抹平,捲起麵皮,然後用刀切成你喜歡的寬度,這樣麵條就好了。

接下來是做菜——番茄炒雞蛋,或者說雞蛋炒番茄——他們的差別就是,誰排在前面,說明誰的用量多。一般來講,雞蛋炒番茄更好吃點。

先往鍋裡倒上油,加熱,油烹起來時將打好的雞蛋倒入,這時一定不要亂用筷子翻,等雞蛋都膨脹起來後,加一點水,筷子打亂雞蛋,再放入西紅柿,這樣做出來的菜雞蛋塊大。

然後再根據菜量多少,放些水。

下面就是下麵條了,下好麵條後盛上菜,喜歡面裡帶點湯的,可以多盛點菜湯。

這些都做完後,搬把椅子做到餐桌,喜歡吃蒜的剝幾瓣蒜、喜歡辣椒的可切點青椒絲,然後再盛一碗下麵條的麵湯——開吃!

關於麵湯,裡面放些糖,等湯涼了之後品嚐一下,絕對不一樣的味道!


每日糧油


河南、山西、陝西三省,都是產糧大省,水旱莊稼品種多,河南的豫南、黃河兩岸和陝南地區盛產稻穀,其他各地區主產小麥和包穀等旱作物。

所以,論起麵條,三省實在不相上下,都愛吃,還都有自己的招牌面,河南燴麵,陝西油潑面,山西刀削麵,款款聲震江湖。

本題問的有一定道理。自古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物產決定飲食習慣。根據地理特點,陝西和山西是接連的黃土高坡,水少沙土多風大,不利於嬌嫩的蔬菜生長,卻利於放養牛羊。河南正相反,利於蔬菜生長,土地種植利用率高,長了蔬菜,少了牛羊。



中餐豐富的基礎恰恰是蔬菜。盛產蔬菜的地方,飲食內容必然豐富,否則就相對單調。譬如草原牧區,做來吃去,無外乎肉、奶和糌粑。但是在豫南山區,再窮的人家待客也在十道菜以上。

回過來說到吃麵條,三省都很普遍,唯有山西集中些,品種也是最多,這就是長期的物產條件養成的生活習慣。單看麵條特色,山西、陝西的麵條品種再多,基本的都是面和牛羊肉搭配,河南的面和所有葷菜素菜搭配,可見一斑。

有了上面的分析,本題的答案就出來了,三省吃麵都很多,只是河南的飲食雜些,顯著吃麵條不如山西陝西多。主要還是因為河南飲食以菜餚為主,吃完菜才吃到飯,沒說上來就一碗麵完事的。山西陝西飲食以主食為主,很多情況下的確一碗麵解決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