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1 鈉鹽攝入與頭痛風險

更多醫學資訊:http://www.medlive.cn/

頭痛是成人中較為常見的健康問題,每年約1800萬美國人因此而就醫。據估計,全球範圍內成人一生中頭痛的發病率為66%。最常見的頭痛類型為非血管性頭痛,通常稱為“緊張性頭痛”。當人們應對壓力、疲勞或類似於噪音或明亮的燈光等環境因素時,可能會出現頭部、頸部和肩部肌肉痙攣,從而造成緊張性頭痛。然而,緊張性頭痛的病理生理機制仍不明確。[Am J Public Health 2016 Jul]

頭痛與血壓(BP)升高之間具有相關性,包括持續嚴重的高血壓、惡性高血壓和陣發性高血壓。在高血壓最佳治療試驗中,參與者被隨機分至3個舒張BP目標治療組中的一組,發現所有的治療組中頭痛發生率均下降,不受BP目標和抗高血壓藥物類型的影響。

高鈉攝入與BP升高有關,而且臨床試驗表明,鈉-減少(NaD)可降低有或無高血壓患者的BP。高鈉攝入可通過直接影響BP或間接通過獨立於BP的機制而導致頭痛。然而,很少有研究觀察鈉鹽攝入與頭痛發生之間的關係。

因此,研究人員在老年人群中展開了一項非藥理學干預試驗(TONE),旨在觀察鈉鹽攝入與頭痛之間的關係,尤其是評估計量反應關係。

在這項試驗中,975名伴有高血壓的男性和女性(60~80歲)參與者被隨機分配至Na-減少干預(NaD)組和對照組,隨訪36個月。表1顯示了TONE研究中所有參與者的基線特徵。該研究於1992~1995年在4個臨床中心(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維克森林大學醫學院、羅伯伍德強森醫學院、田納西大學)進行。

表1. TONE研究中所有參與者的基線特徵

鈉鹽攝入與頭痛風險

NaD組與對照組之間基線尿鈉排洩沒有區別。每次隨訪時(9、18和30個月時)NaD組和對照組之間的Na排洩平均差異都很顯著(P < .001),平均差異為38.8毫摩爾/24h。NaD組(10.5%)的頭痛發生率較對照組(14.3%)顯著更低,風險比為0.59(95%置信區間= 0.40, 0.88; P = .009)。圖1顯示了隨機分組後兩組受試者隨訪期間的累積頭痛發生率。

鈉鹽攝入與頭痛風險

圖1.NaD組vs對照組的累積頭痛發生率

表2總結了在不同Cox比例風險模型中利用隨訪期間平均尿鈉排洩作為主要變量(primary exposure)的結果。我們發現,頭痛風險與平均尿鈉排洩水平顯著相關,不受最近血壓的影響。

表2.頭痛HR(95% CI)隨著隨訪期間平均尿鈉排洩水平的變化

鈉鹽攝入與頭痛風險

這項分析表明,NaD與隨訪期間頭痛風險降低相關,具體的說,那些隨機分配至NaD干預組的個體的累積頭痛發生率低於對照組。在一次觀察性分析中,尿鈉排洩與頭痛事件的發生也相關,且不受其他風險因素、基線頭痛、降壓藥物使用和最近一次BP水平的影響。我們觀察到一個明顯的閾值效應,即尿鈉排洩水平高於150毫摩爾/24h時,頭痛風險逐步增加。在該鈉排洩閾值(150毫摩爾/24h)以上,24小時尿鈉水平每平均增加10毫摩爾,頭痛事件風險升高7.8%;低於這個閾值,沒有明顯關聯。

目前推薦減少鈉鹽攝入是為了控制血壓,而我們的研究表明這也可能會降低高血壓老年人的頭痛發生率。我們的研究結果與DASH-Sodium試驗(在中年研究人群中進行)的結果一致。目前尚不清楚在其他人群(如偏頭痛患者)中減少鈉鹽攝入是否會降低頭痛風險。從政策的角度來看,這些數據為支持美國心臟協會、美國聯邦政府、醫學研究所、世界衛生組織和其他組織建議人們減少飲食中的鈉鹽攝入提供了額外的理由。

醫脈通編譯自:Lower Sodium Intake and Risk of Headaches.Am J Public Health. 2016;106(7):1270-127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