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侃大唐·187回 李治为何选择重用武则天,答案远比想象的更加复杂

侃大唐·187回 李治为何选择重用武则天,答案远比想象的更加复杂

说起唐代历史,相信不少的朋友心里多多少少总会有这样一个疑问:武则天怎么就能突破男权社会的种种阻碍,最后愣是让自己化身成真命天子,达到那个空前绝后的高度呢?

关于这个问题,不少历史学家们给了我们这样一个答案:野心勃勃的武则天挟持着软弱无能的高宗李治,一步步将皇权拿到了自己手中。

很明显,这就是个大灰狼欺负小白兔的故事套路,通俗易懂,让人一看就能恍然大悟,用来应付吃瓜群众简直不要太合适。

可惜事实的真相远比这种单线条故事来得复杂太多。

尽管从显庆元年成为皇后的那天起,在之后27年时间里武则天的权力和地位一直在不断加强;尽管武则天从来都是一个积极主动,善于为自己争取的人,但至少这次她并没有像我们想象得那样去争。

正如前面提到的,高宗李治在他称帝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饱受风疾困扰。虽说一时半刻不至于要命,但也确实让他的精力大打折扣。

尤其在把以长孙无忌为代表的关陇贵族掀翻之后,独揽大权的同时也就意味着所有的板都要他李治一人去拍了。

除了秦始皇、朱元璋那种心甘情愿玩命干的劳动模范,正常人基本都没这精神头,更何况李治这个如假包换的病人。所以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个选择——找帮手。

于是,一切来得便是那样地水到渠成。在经历了一番权衡之后,武则天,这个与自己偷过情、同过床、夺过权、整过人的爱人、媳妇兼战友,成了李治心中的那个最佳助手。

侃大唐·187回 李治为何选择重用武则天,答案远比想象的更加复杂

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李治发现武则天在处理政务时似乎有种与生俱来的天赋。无论面对多么繁琐的事情,她处理起来不仅井井有条,而且经她手所批复的奏章也总能切中要害。

时间一长,不仅李治放心了,而且满朝文武也都放心了。很多事情既然皇帝陛下干不动,能有个武皇后出面拍板也不是坏事儿。反正人家是两口子,只要当家人李治没意见,那底下人照章执行也就妥了。

不幸的是,当事人没意见不代表后世人没意见。大多数传统史书便认为,李治选择武则天协助处理政务,是昏庸无能的表现。

然而事情果真如此吗?对李治而言,找人代替自己行使部分权力是必然的选择,问题只在于选谁。其实不光是李治,历代王朝的皇帝几乎都要面对这个问题。

通常大家有以下这样几个选项:一、朝臣;二、外戚;三、宦官。

不用我说您也知道,以上三个选项基本可以认为一个比一个不靠谱。但哪怕明知道不靠谱,皇帝们也得矬子里面拔将军,凑合挑一波用着相对顺手的来给自己打下手。

而李治则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他事实上还有另一个选项——自己媳妇。

打破惯用的游戏规则,用创造性地方式解决问题。不管李治在这件事儿上被史书黑得多惨,至少在我看来,这恰恰展现出了他非同一般的政治智慧。

况且身为帝王的李治从来都不是个容易糊弄的主。为了把屁股下的那张椅子坐稳当,从贞观年间太子之争,到永徽年间房遗爱案,再到显庆年间长孙无忌案,他走了一路,斗了一路,也杀了一路。

让武则天分享部分皇权,只是不得已。一旦因为这个选择让他感到自己的权位受到威胁,那对不起,分分钟就要教你重新做人。

事实上,警觉的李治很快便从一个人的身上,嗅到了一丝危险的味道。

而这个人,正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李猫”李义府。

侃大唐·187回 李治为何选择重用武则天,答案远比想象的更加复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