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鴨翼影響殲20隱身能力?你可能不是資深軍迷……

鴨翼影響殲20隱身能力?你可能不是資深軍迷……

一直有一種說法殲20的鴨翼影響飛機隱身能力,不過成飛採用一系列技術手段,成功消除了鴨翼對於飛機隱身能力的影響,從而較好實現了飛機隱身、機動等方面性能平衡。

在新複合材料跟隱身塗料的作用下,鴨翼對隱身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的,這是以前有過曝光材料透露的消息,對一直追殲20的資深軍迷而言,並不是什麼大新聞了。

鴨翼影響殲20隱身能力?你可能不是資深軍迷……

鴨式佈局和常規佈局設計的差別主要在於前向因為前翼的存在比常規佈局多一個散射區。但集中輻射的原則還是不變的,前翼的前後緣平行,前翼本身可以採用效率比較高的結構性隱身,輻射的主要難點在於翼根部的機身部分,這和常規佈局的前緣襟翼根部的難點一樣,處理方式也基本一樣,這方面正常佈局和鴨式佈局的RCS差別要到0.001以後才會體現出明顯的區別,前翼的存在較為複雜是因為它們的尺寸比較小,對於一些中長波雷達外型隱身效果不佳,基本需要採用特定波段的窄帶吸收和專用塗層的配合才有比較好的效果,同樣的問題在常規佈局上也有,他們在一些很少的特定角度上會因為機翼的屏蔽而佔據優勢。

綜合而言,鴨式佈局因為機翼面積大,機翼根弦長,佔位多,隱身效果更好,垂尾機翼前翼分佈合理,干涉少,綜合周向隱身比常規佈局略有優勢,但因為前翼的存在,前向隱身需要花費較大的精力和更復雜的處理方案,總體上來說鴨式佈局和常規佈局並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隱身和氣動綜合的難度差不多。

鴨翼影響殲20隱身能力?你可能不是資深軍迷……

要說影響隱身,仔細看看F-22那對大水平尾翼,比鴨翼還大一倍,那它豈不是更不隱身了?你咋沒看美國人說它不隱身呢?

美國人說鴨翼不隱身這句話,是80年代說的,那個年代,連隱身塗料都沒有,更別說什麼吸波透波材料了,連90年代末的F-117A,都是物理外形隱身的產物,連隱身塗料都是次等貨。

鴨翼影響殲20隱身能力?你可能不是資深軍迷……

鴨翼對隱身的影響是經過了各種測試的,事實證明,鴨翼在中遠距離,對隱身幾乎沒有影響,而近距離——抱歉,沒有任何隱身戰機在近距離還不會被雷達發現的,F-22靠近常規雷達50公里內一樣現形,隱身飛機只是在中遠距離能避開雷達,近距離一樣現形,這就是隱身飛機的真相。

既然都被發現了,鴨翼隱身與否也就沒關係了。鴨翼佈局在頻繁運動過程中可能會破壞隱身效果。但是在起飛和降落過程中,由於飛機高度比較低,速度比較慢,地面雷達由於地球曲率基本看不到,預警機速度有設定,低於某個速度看不見。巡航飛行過程中,鴨翼基本不動作,不會破壞隱身效果。到了近戰格鬥時候,肉眼基本看得見,隱不隱身無所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