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3 公益微電影《希望的種子》開機,50多個山村人自己演自己

一輛披著紅綢花、載滿捐贈物資的汽車在山村路上駛進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哈達戶稍鎮白音昌營子村。村民們從四面八方趕來,面帶笑容地從車上搬化肥、大米和白麵……這是公益微電影《希望的種子》中的一個鏡頭。

由遼寧出版集團所屬遼寧電子出版社策劃出品,共青團阜新市委、阜新縣委、縣政府、阜新縣哈達戶稍鎮聯合出品的微電影《希望的種子》日前在這裡開機。

公益微電影《希望的種子》開機,50多個山村人自己演自己

多數角色由農民本色出演

公益微電影《希望的種子》根據當地發生的一則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一名企業家在山村丟失了裝滿重要證件和現金的錢包,在他認為找回無望的時候,一個因家庭貧困而輟學的小女孩拾到錢包卻不為金錢所動,徒步一個多小時將錢包送還。企業家被小女孩的淳樸善良深深感動,之後為山村修建了學校和衛生所,讓更多孩子改善生活和教育環境。影片通過對小學生拾金不昧和企業家愛心善舉的歌頌,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本片由曾獲省“五個一工程”獎的著名導演梁強執導,孫新發擔任編劇,姜濤、姜普、張嘉益主演。演職人員中除部分專業演員外,村幹部、農民、學生等50多名角色都由當地人扮演。

《希望的種子》拍攝地在阜新縣哈達戶稍鎮,片中將這裡的村容村貌和村民樸實、真誠、誠信的品質,通過微電影形式展現出來。第一次出鏡的村民王大姐說:“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我能參加開機儀式,參與電影表演,非常開心。”和她一樣,村民們由衷地感到興奮和自豪,也非常感謝遼寧電子出版社給予他們這樣的機會。

當地還有很多孩子也參與了拍攝。在讀完劇本,瞭解這個微電影的故事後,孩子們都很感動,同時覺得劇中的小女孩其實就是他們自己。

公益微電影《希望的種子》開機,50多個山村人自己演自己

影片將在各大網站展播

梁強執導的微電影《彩虹》曾獲三十分鐘類優秀作品一等獎,執導的同題材院線電影《飛躍彩虹》曾獲省第十四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併入圍2016北京青年影展等多個獎項。梁強說,《希望的種子》選用一個孩子的視角弘揚向善向上的正能量,他非常願意執導,希望這種溫暖一直傳遞下去。未來,他將拍攝更多傳遞正能量的影片。

姜濤是一位老演員,曾參演《驚蟄》《抗戰》《站著,是一面旗》等多部影視劇,此次在片中飾演企業家錢總。姜濤說,他願意到鄉村來,與農民接觸,接地氣。鄉村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承載地,讓人無法忽視,劇中錢總的高尚品格值得學習。

姜普還是在校大學生,曾主演《今夕是何年》《法不容錯》等微電影,去年在中國微電影明星選拔暨十大劇組演員選秀大賽上獲十佳優勝獎。此次在片中飾演錢總的助理小劉。姜普表示,第一次這麼近距離地與山村人接觸,倍感親切,他們淳樸善良的品質感染著他。經歷這次微電影的拍攝,他也收穫了成長。

在拍攝現場,遼寧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局長助理、駐村幹部季秉學說,公益微電影生動直觀的表現形式被廣大網民接納,本部公益微電影的拍攝將給當地的文化和發展帶來積極影響。

遼寧電子出版社曾創作拍攝微電影《新時代·二十四孝》,該系列微電影創造了在愛奇藝上線10天播放量即突破200萬次的成績。遼寧電子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該微電影編劇孫新發對記者說,這部公益微電影製作完成後,將在省內相關宣傳平臺、社區廣場放映廳、公眾影院以及愛奇藝、優酷、騰訊等國內主要視頻媒體展播。影片還會對取景地的歷史、人文、資源以及民風進行宣傳,推動當地文化和資源走出去,進而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公益微電影《希望的種子》開機,50多個山村人自己演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