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0 「借鑑」《中國輿論場》: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互聯網+”創新

新媒體時代,新聞與觀點的生產與傳播渠道迅速擴張,對於電視及其新聞評論節目而言,與之相遇帶來雙刃劍效應。一方面,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影響力減弱,甚至停播,曾經擁有龐大觀眾的節目《東方之子》《時空連線》《實話實說》《新聞會客廳》等品牌節目先後消失。另一方面,電視界在積極擁抱互聯網和新媒體。其中,央視4套《中國輿論場》探索交出了一份滿意的“融媒體”答卷。電視新聞評論如何與新媒體實現互動融合?如何立足大數據設置議題?又通過什麼方式使得“高冷”的評論節目接地氣又具思考的穿透力?《中國輿論場》的實踐值得借鑑。

「借鉴」《中国舆论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互联网+”创新

《中國輿論場》自開播以來,收視率節節攀升,關注度和口碑都相當可觀。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將其評為“廣播電視創新創優節目”,並在通報中表示,《中國輿論場》“立足大數據,分析全媒體平臺的輿論熱點,將傳統電視與互聯網、移動新媒體深度結合,並帶動觀眾話題討論,使‘高冷’的新聞評論節目更接地氣”。可以說,《中國輿論場》交出了一份滿意的“融媒體”探索答卷。

一、電視新聞評論節目在新媒體時代的遭遇與《中國輿論場》的面世

新聞評論節目在我國的普及基本與電視同步。1980年7月,國內首檔電視新聞述評節目《觀察與思考》在中央電視臺開播,這標誌著我國在報刊和廣播之外有了新的新聞評論平臺和形式。進入90年代,電視新聞評論進入快速發展期。1993年,《東方時空》開播。同年,直接以主持人名字命名的《一丹話題》誕生,說明電視新聞評論節目更加註重主持人風格對節目的把控。2000年以來,電視新聞評論節目不斷創新與探索,湧現出《第一時間》《新聞1+1》《朝聞天下》等多檔有影響力的品牌節目,電視新聞評論節目成為大眾瞭解時事、理解社會焦點的重要平臺。

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大眾接收新聞的渠道和獲得觀點的平臺迅速擴大,而新媒體的發展更是使大眾可以隨時隨地獲得想要的訊息和觀點,電視、報刊等傳統媒體的新聞評論優勢在新媒體面前已成為昨日黃花,業界關於傳統媒體生存危機的預言不斷。在這種背景下,電視新聞評論節目也受到了嚴重的挑戰,曾經擁有龐大觀眾的節目《東方之子》《時空連線》《實話實說》《新聞會客廳》等品牌節目先後從觀眾視線中消失。

一方面,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影響力在減弱,甚至出現停播等現象;另一方面,電視界在積極擁抱互聯網和新媒體,探索新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發展,與新媒體實現互動融合,比如浙江衛視的深度新聞評論節目《新聞深一度》就採用了傳統電視與新興網絡實時互動評論的形式。傳播學者時統宇認為,該節目充分發揮網絡視頻新媒體的優勢,讓觀眾領略人人都有麥克風的評論廣度和深度,為傳統電視評論開啟了新的一頁。之後,《亮見》《關鍵洞察力》等節目相繼開播,這些節目都開始運用“互聯網+”思維,與新媒體進行各種形式的聯合,走上了融媒體發展之路。電視新聞評論節目在受到新媒體衝擊的同時,一部分觀眾也被綜藝娛樂節目吸引,產生分流,新世紀以來,一些新聞節目大膽地借鑑綜藝元素,先後湧現出《鏗鏘三人行》《時事辯論會》《文濤拍案》《老梁觀世界》等多檔帶有娛樂成分的電視新聞評論節目,受到了觀眾的歡迎,改變了評論節目嚴肅的面孔,開創了評論節目娛樂化的新形態。

《中國輿論場》既是一檔融媒體新聞評論節目,又是一檔綜藝成分較濃的新聞評論節目,是對之前業界探索的一個綜合和創新,開創了新媒體時代和綜藝時代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新模式。

「借鉴」《中国舆论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互联网+”创新

二、“互聯網+”與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創新

關於“互聯網+”的本質,學界有不同的說法,但傳統產業的在線化與數據化,是相對比較全面和中肯的說法之一。按照這一說法,“互聯網+”在電視新聞評論節目上的應用,主要體現為觀眾的在線互動和各種反饋信息通過大數據傳遞到節目現場,供現場評論人員作參考。在“互聯網+”思維的指導下,《中國輿論場》摒棄電視媒體多年來的媒體本位思想,開始注重用戶即觀眾的感受和作用,通過大數據把握觀眾的心理和行為,精準提供相關資訊和觀點,與觀眾形成互動,實現傳播目的。節目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創新性地設計了電視、互聯網和手機三屏互動的傳播機制,使信息可以通過多個通道進入,使網絡和新媒體上的觀眾意見呈現在電視屏幕上,打通了兩個輿論場,實現了新媒體與電視媒體的互通。節目不是互聯網、新媒體與電視媒體的簡單嫁接,而是多個層面的優勢互補和深度融合。

節目首先在開頭部分提供了“中國輿論場指數”,這一指數是利用大數據分析網絡和新媒體平臺上的輿論熱點,從而得出十大新聞,使觀眾及時獲悉一週熱點;在此基礎上,主持人選擇兩三個最受觀眾關注的新聞事件,根據線上觀眾提出來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邀請現場評論嘉賓展開簡短的分析和點評。而節目第二部分“熱詞大搜索”,則是選擇一週內視頻點擊或評論數量較高的熱點事件,使新聞選題高度契合觀眾的關注點,也提高了新聞評論節目話題設置的科學性;邀請嘉賓對這些熱點事件進行快評,澄清一些存在爭議的問題,把觀眾在新媒體或網絡上的困惑或慾望通過電視平臺得到解決。

節目充分利用中國輿論場微信公眾號,打造了節目的第二個屏幕,即在同一頁面設置了直播與觀眾評論,這樣可以讓觀眾在手機上“邊看邊聊”。觀眾在微信上發表的觀點,會被及時發送到節目演播室的大屏幕上,從而實現電視和手機的跨屏互動,這符合當代觀眾的信息接收習慣。觀眾的收看過程,也是一個多屏聯動的互動過程,這改變了傳統單向的信息接收模式,充分體現了“互聯網+”時代的互動共享要求。節目還在微信公號上設置了“精彩回放”欄,觀眾可以通過手機收看之前任何一期的全程節目,實現了電視直播和新媒體點播的完美結合,滿足了不同觀眾的收看需求。《中國輿論場》是“互聯網+”在電視新聞評論節目上的成功實踐,讓電視媒體看到了“互聯網+”不僅是挑戰,更是發展的機遇。

「借鉴」《中国舆论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互联网+”创新

三、電視新聞評論節目對綜藝元素的運用

在電視新聞評論節目中加入綜藝元素,已不是新鮮事,《壹周立波秀》《文濤拍案》等節目已經讓觀眾見識了綜藝元素與新聞評論節目結合在一起產生的傳播威力。《中國輿論場》作為“融媒體”新聞節目,不再依靠主持人“天才式”的娛樂能力和主持風格來為節目增加娛樂氛圍,而是充分利用“融媒體”的技術和手段,在節目中創造性地設計了“在線觀眾席”、“搶紅包”、滾屏評論和點贊等環節,使節目既好看又好玩,充分調動了觀眾的參與熱情,增強了觀眾對節目的黏性。

在傳統的電視新聞評論節目中,整個節目的主動性把控在主持人和評論員手中,觀眾被動收看他們之間的互動和對話。《中國輿論場》以用戶為核心,創造性地設計了“在線觀眾席”這一觀眾參與形式,而“在線觀眾席”產生和運行的全程都有“融媒體”的影子,體現了新媒體互動參與的節目理念。來自全球的網友利用微信“搖一搖”搶到節目的入場券,在節目開播後作為在線觀眾進入“虛擬觀眾席”,每位進入“虛擬觀眾席”的在線觀眾的微信頭像顯示在演播廳的大屏幕上。這些觀眾可以直接發送文字、視頻等信息,直接分享對熱點新聞的看法、向現場嘉賓提問,或者為自己滿意的嘉賓點贊鮮花。電視前的觀眾是節目另一個更加龐大的“觀眾席”,觀眾們通過微信公號上的“邊看邊聊”,或者掃描電視屏幕上的二維碼,就能通過微信參與互動。通過新媒體的場景再造,節目實現了觀眾的多渠道參與,這是其他新聞評論節目很難有的傳播效果。

“搶紅包”環節是節目綜藝性最突出的環節,也是調動觀眾參與的一個互動場景。節目在直播全程會不定時派發3次紅包,這種娛樂性與競爭性兼具的遊戲方式,為節目創造了移動社交互動場景,通過娛樂來調劑節目的嚴肅性。而“點贊”也是該節目的一個創意。觀眾在參與過程中,可以用“點贊”的方式回應現場嘉賓的點評,形成了活躍的互動氛圍。節目也會對觀眾的持續參與和互動給予獎勵,觀眾在參與過程中有機會贏取積分,這些積分可以兌換獎品,獎勵機制增強了觀眾的黏性,成為節目贏取長期粉絲的一個探索。《中國輿論場》通過引入綜藝元素,改變了新聞評論節目嚴肅的面孔,使節目既有意義又有趣味,順應了綜藝時代觀眾的審美需求。

「借鉴」《中国舆论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互联网+”创新

四、《中國輿論場》在新聞內容上的探索

電視新聞評論類節目想要在新媒體時代緊緊抓住觀眾,不僅應該在形式上“與時俱進”,更應該始終堅持媒體的本質,即內容為王,做好選題。傳統的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選題大多側重於重大新聞事件,也就是與國家和時代的主旋律相符的新聞事件,而這些新聞很注重內容的突出性和重要性,但往往淡化了內容的親民性、趣味性和全面性,這種思維指導下的新聞評論節目很難滿足新媒體時代觀眾的多層次需求,也很難吸引更注重體驗性和開放性的年輕觀眾。

《中國輿論場》以用戶為中心,從觀眾的角度出發,根據網民的關注度和網絡輿情選定新聞,改變了之前節目組“自作主張”設置主題的模式。《中國輿論場》每期的話題五花八門,既有南海、朝核等國際安全大話題,也有行車安全等民生小話題,覆蓋了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多個領域,避免了主題和層次的單一性。《中國輿論場》以多個網絡平臺的大數據為基礎選取新聞話題,從而保證了選題的豐富性,同時也考慮到央視4套的國際面向,對國際政治和軍事等內容有所傾斜,保證滿足老觀眾的收視需求。作為評論節目,《中國輿論場》也注重邀請嘉賓的專業性,結合央視4套的特色和節目定位,節目的嘉賓以軍事領域的專家為主,以其他領域專家為輔(國際關係學、社會學、醫療衛生以及文化批評等領域的專家),比如在回應觀眾關心的婚假、產假等相關政策問題時,節目就請到國家衛生部門的專家進行現場解讀,這種隨機性使節目更加靈活,滿足了觀眾的多樣化需求。

總之,《中國輿論場》積極回應新媒體和綜藝節目的挑戰,以全新的演播形態和融媒體的互動模式,改變了我國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傳統生產程序。通過深入探討《中國輿論場》在融媒體發展上的實踐和創新,可以為我國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轉型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和示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