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为什么司马迁对霍去病的评价不高?

铁锤文史


司马迁对霍去病的评价并非不高,只是没有当代的“粉”们期待得那么高。

而这种矛盾的产生,与其说是司马迁与李广家族的关系而“褒李贬卫霍”,进而质疑太史公的“史德”,不如说是古今价值观的差异。

事实上,我们看对于卫霍的记载,《史记》和《汉书》其实非常相近,当然,会有不少“傻孩子”在不了解历史文献学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会认为《汉书》成书时间晚,是东汉初年的作品,史料没有司马迁这个同时代人掌握得多,所以照录了《史记》,其实不然。

《史记》和《汉书》虽然都是私家修史,但由于两位作者的特殊身份,其实能够深入阅读当时秘藏的历史典籍和档案材料,到班固修《汉书》的时代,很多基于政府档案的材料被补入,但在卫、霍二人的经历上却没有明显的增补。

归根结底,就在于班固也认为,“这就够了”。

在这一点上,司马迁和班固的价值观其实是类似的,他们并不像今天的,或者说近代以来民族主义勃兴之后的普遍教育之下的“读书人”,对于对外扩张有着近似于宗教性的“信仰”和“痴迷”。

后者与近代以来长期的屈辱史有直接关系,所谓缺什么补什么,对于卫霍这种深入敌境千里,绝域破敌的英雄有着天然的推崇,而在两汉,匈奴对于汉朝人而言,从来都是疥癣之疾,没有人会将这些“打了就跑”的胡人视为什么亡国灭种的威胁。

而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明示的理由是要报高祖平城之围,高后之辱,朝堂上却早已经暴露了他的目的,就是希望将匈奴打臣服、朝贡,满足他四夷宾服的圣王之梦。

然而,《史记》、《汉书》的记载都很明晰,在人马多死,几十年积蓄挥霍一空的出塞战争后,匈奴并没有垮台,也没有臣服,而是避居漠北积蓄力量。

哪怕是今天某些孩子们所说的“沉重打击匈奴带来边境平安”,其实也是不存在的,哪怕只对照年表就会发现,汉武帝出塞决战匈奴之后,仅仅十年,匈奴的寇略又卷土重来,继续对汉朝的边地形成骚扰,其频率并不比和亲时代少。

在整个战争的评判上,《史记》和《汉书》其实一样认为是得不偿失的,而具体执行这场战争的将帅,卫青和霍去病,其将略,对比真正“对抗强敌”的古之名将,其实也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所以,在对他们的战果进行详细记录之后,也指出了霍去病好享受,不体恤士卒等等毛病。

综上所述,并非司马迁贬低了霍去病,而是今人过于抬高了霍去病罢了。


刘三解


《史记》确实是一部不朽巨著。涉及的大部分史实,都是客观的,都是尽可能接近历史真相的。

但是,司马太公并非没有在书中夹带私货。比如他对嫪毐这个大阴人的绘声绘色地描述,就是对于自己宫刑后的一种心理补偿。

当然,司马迁的私货不止于此。司马迁夹杂在《史记》中的最大私货,是对与李陵家族有关的诸多人等的评价。

大家知道,司马迁是因何触怒汉武帝遭受了宫刑呢?是为了替朋友李陵讲话。当时,李陵兵败被匈奴所俘,满朝文武都在弹劾李陵的罪过,只有司马迁为李陵开拓,觉得他是不得已而为之。汉武帝因此大怒,给予司马迁宫刑的处罚。

基于站在李陵一边的立场,司马迁对于李陵家族涉及到的很多人给予了并不公正的评价。

比如李陵的爷爷李广,其实一生并没有太大的战绩。可是司马迁给予了很高评价,把他的优点——比如善于射箭,渲染得神乎其神,对于他的弱点却只字不提。

比如李广的上司卫青。因为李广一直与卫青不和。于是,司马迁就在文中渲染了卫青对于李广的排挤。暗示的意思是,李广之所以没有建立大功,纯粹是因为卫青给他穿小鞋。

对于卫青,司马迁也着重渲染了他的身份——卫青是汉武帝皇后卫子夫的弟弟。其实史实摆在那里,卫青建立的功勋谁都抹不掉。卫青不可能仅靠着裙带关系,就能身居高位。

和卫青类似,霍去病虽然年纪轻轻就建立了卓著功勋,但因为他是汉武帝皇后卫子夫姐姐的孩子,因此也受到司马迁的歧视。

最终,司马迁把卫青和霍去病的名字都放进了《佞幸列传》。

但坦白说,司马迁其实最恨的是汉武帝。于是受到汉武帝宠信的霍去病等人,自然就要遭受司马迁的白眼了。


趣谈国史


司马迁是个有傲骨的人,作为一个史官,他从来不会谄媚谁。你看看他身为汉武帝朝的史官,写起人家先祖来,尤其是写起开国皇帝刘邦来,那时毫不留情面。

他从来没害怕过杀人魔头汉武帝会把他给杀掉,他依旧我行我素,该怎么写就怎么写。可是,司马迁的一生,终究逃脱不了被杀的这一天,因为司马迁承口舌之能,图一时痛快,为了给李陵求情,激怒了汉武帝,汉武帝又是阎王的脾气,他这一怒,就把司马迁给判了一个死刑。

其实死对于司马迁来说没什么,但是,他的史记还没有完成,他的人生使命还在继续召唤着他,他必须还要活下去。

最终司马迁选择了接受宫刑留下来,把史记给完成。

因为接受过宫刑,司马迁对历史人物的看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意识到人的一生都应该是有尊严的,不管你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

司马迁是同情社会底层人物的,因为他们活的很悲催,就是因为他们在社会上没有地位,所以,他们不得不草草地过完自己带有缺憾的一生。

你看司马迁比较同情李广,偏爱李陵,可以说司马迁的一生就是毁在李广李陵爷孙两代人身上的。

司马迁为什么这么偏爱李广和李陵呢?

大概是因为他们也有都是受过委屈的人吧,就像司马迁自己一样。

李广身经百战,战功赫赫。但是,他因为某些原因始终没有被封侯,到死也就是一个将军之职。

你看李广和李陵在对比起新贵霍去病来,那简直是不可容日耳语的。

虽说霍去病是私生子,搁在现在都不能落户的人,可是,因为裙带关系,汉武帝宠幸卫子夫,卫子夫家的亲戚就都被汉武帝重用了,更何况霍去病从小就是在宫中长大的,他的聪明与机智,深受汉武帝的喜爱。

汉武帝还一度想亲自教他兵法,但是,打仗这种事靠的是随机应变,霍去病并没有怎么认真去学。

等到霍去病十七岁的时候,汉武帝决定让他去战场上杀匈奴,谁曾想霍去病竟然一炮而走红了。

霍去病因为这一战大获全胜,还被汉武帝封了侯。

似乎司马迁并没有为他大书特书,写他如何英勇杀敌。这也可能是司马迁对霍去病不屑一顾的吧。

毕竟再怎么说霍去病和卫青一样是靠姻亲关系上位的,靠女人来掘得人生的第一桶金,司马迁对他们是有看法的。

更何况司马迁的最爱,李广的死和卫青有直接的原因,李广的儿子李敢更是霍去病给射杀死的。

李家两代人都是直接或者间接的被卫青霍去病害死的,作为史官的司马迁是知道这些事情的,到了李广的孙子李陵打了败仗,司马迁想保住李家的第三代不被处罚,可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连他自己都给陷入进去了。

这就加深了司马迁对汉武帝的恨,汉武帝不是喜欢卫青,喜欢霍去病吗?

汉武帝喜欢的人司马迁就讨厌,反正就是膈应汉武帝,这就是所谓的和汉武帝唱反调吧。

这大致应该也就是司马迁对霍去病评价不高的原因吧。

不过话又说回来,汉武帝要杀司马迁会不会有私心呢?

毕竟他把汉武帝的祖宗刘邦描写的太过于流氓了。

刘邦在今天为什么会给大家留下流氓的印象呢?

就是因为司马迁的描写导致的,刘邦在做泗水亭长时和寡妇搞破鞋,拉帮结派总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在一起鬼混。

到了刘邦和项羽打仗的时候,刘邦的贪婪,狡猾以及自私,每一件事都指明刘邦是地地道道的小混混。

你看看他在鸿门宴前后中的表演,在逃命是为了自己活命,不惜把儿女扔下马。在和项羽对峙的时候,允许项羽杀了自己的老父亲,还想在项羽那里讨一杯羹汤......。

太多关于刘邦的黑料了,所以,司马迁最后还是被切掉了鸡鸡,做了一个不完整的男人,但是就是这个不完整的男人,却写出了史上最伟大的著作《史记》。


史学达人


其实,司马迁不仅对霍去病的评价不高,对卫青的评价也不高。在他写的《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给人总有一种欲说还休的感觉。因为,但凡司马迁所写的的列传或者合传,在文章的结尾处,司马迁都会对这些人做个非常深刻的点评,但唯有霍去病和卫青没有。

在霍去病和卫青合传的结尾处,司马迁只是引用苏建的话,说是“苏建曾让卫青养贤纳士,以增加声誉。但卫青却认为,作为臣子应当奉公守法,做好本份就好,何必招士,霍去病也是这么认为的”。最后,司马迁自己则只点评了这样一句话:“这是他们为将之道”。

不仅如此,司马迁还在《佞幸列传》中点了卫青和霍去病的名字,说他二人都是以外戚的身份才得到皇帝宠幸,只不过,因为他们两才华横溢,不愿自甘下流,这才取得令人称道的功绩。同时,司马迁还说霍去病不体恤下属,班师回朝时,宁愿扔掉许多米食,也要让士兵捱饿,而且饿得站不起来,霍去病还要和他们踢球游戏。

反观和他们同时代的李广,司马迁不仅对其战功和事迹做了详细叙述,还给予他非常高的评价,在李广列传的结尾处,更是不惜笔墨,用近百字对李广进行点评,说他其身正,不令而行;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还说他忠实的品格得到全军将士们的信赖,可谓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按理说,卫青和霍去病的战功都要远远超过李广,仅官职就要高出李广好几头,又是汉武帝的左膀右臂,还是灭匈奴的最大功臣,但司马迁为什么要这样对他们俩呢?很多人说,是因为司马迁对汉武帝曾阉割他而感到不满,所以对有着裙带关系的卫、霍二人也不怎么待见。

同时,司马迁和李家关系较好,当年李广被逼到自尽,与卫青、霍去病脱不了干系。后来霍去病又射杀李敢,武帝还包庇他,这让司马迁心里更很不平衡。当然,还有人认为,是司马迁觉得征讨匈奴,耗时耗力,还导致民众赋税徭役加重,却最终“建功不深”,自然不应该对身为统帅的卫青和霍去病大赞特赞。

但事实上,这些理由都只是表面上的,真实原因,需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去分析。大家知道,司马迁的《史记》完成时间,是在汉武帝征和二年,也就是公元前91年,在这一年,司马迁完成了对本朝,也就是汉武帝在位时的历史记载,主要有三篇文章,分别是《孝武本纪》、《三王世家》和《卫将军骠骑列传》,这也是司马迁自己在给他的朋友任安所写的一封信中有提到的。



熟悉历史的人应该知道,在公元前91年初,大汉帝国发生了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它就是牵连两万多人的“巫蛊之祸”,在这个事件最后,太子刘据被迫起兵造反,而卫、霍两家作为太子的嫡系,都是坚定的跟随太子,也正因为此,卫、霍两家遭到严重打击,连卫青的儿子卫伉都被汉武帝下令处死,皇后卫子夫也被逼得自杀。

按照正常情况,卫、霍两家在“巫蛊之祸”事件中的行为,等同于谋反,按照法律至少是要被诛三族,但汉武帝念在卫、霍两家昔日的功劳,并没有过分扩大打击面,但毕竟卫、霍两家参与谋反,从皇权的角度来说,他们就是反贼。

这个定性,直到三年后,汉武帝发布轮台罪几诏,才给予部分平反。再等到汉宣帝刘病已继位,才真正给予他们全面平反。于是,后来的朝代才开始公开对卫青和霍去病大赞特赞。但在当时的史书上,尤其是事件发生当年,卫、霍两家显然无法被给予“高伟光正”的形象。



也正因为此,司马迁当时在写卫青和霍去病的合传时,只能简单记述下他们的生平事迹,对于对他们的评价,也只能引用当时人们对他们俩的评价,所以总给人一种欲说还休的感觉。

很多人总觉得,司马迁在写《史记》时可以畅所欲言,但其实是很难的。因为司马迁作为大汉朝的官方太史令,不管他写的《史记》是为国家编写史书,还是他的个人行为,他想写本朝这段历史,没有当朝皇帝的认可,是没有人敢去写的。因为未经过官方许可,擅自对本朝皇帝和开国将相进行非议,这都是灭族的重罪。

或许有人说司马迁可以私下偷偷写,但大家要知道,当时还没有纸,所有的文字都是记载在竹简上,《史记》共计130篇,50多万字,这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凭司马迁一个人,根本是无法完成的,必然需要人来帮他。而且这些竹简堆放起来,至少要半间房子才能装得下,这绝不是偷偷摸摸能完成的,至少司马迁的亲朋好友、还有他府上的人员肯定是知道的。



在这种背景下,这个消息很快就会传到汉武帝的耳朵里,因为司马迁在偷偷记述当朝历史,还对本朝历代皇帝做评价,这个稍有不慎,可是要满门抄斩的。这个时候,作为司马迁的亲朋好友,或者府上的人员,难道不会为洗脱嫌疑而去告密吗?否则,他们可就是知情不报,属于共犯,也是要砍头的。

更何况,我们知道司马迁曾经就因为非议了两句武帝的小舅子。结果武帝马上就把他给阉割,搞得司马迁都差点自杀。处于这样的背景下,记录本朝开国历史时,记录大汉的历史时,实在受的限制太多。他所写的内容,只能按照皇帝给拟定好的框架来记述。

换句话说,汉武帝给某个人的评价是七分功,三分过,那司马迁就绝不敢说他是三分功,七分过。事实上,不仅是司马迁的《史记》,几乎每部王朝历史,都不可避免的会打上时代的铬印、带上种种利益集团的有色眼镜。每个著史者,总不可避免的受到时代与自己所处地位的影响。

我们总认为史观们的伟大在于他们能秉笔直书历史,但其实,他们真正的伟大,是在于在当时的环境下,他们虽然不能直述这段历史,但却最大限度的保留住历史的真实,让后人们能够在他们字里行间中还原当时历史的真实面貌。


我是赵帅锅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一一前117年),河东平阳(山西临汾)人,西汉名将,能征善战,马踏祁连占酒泉,封狼居胥破匈奴,留下了“匈奴末灭,何以家为”的千古名言。但就是这样一位英雄,在司马迁的笔下,为什么评价并不高呢?我认为除了政见之分外,更多地还要从霍去病自身上说起。主要是:

一是霍去病的最初地位是靠裙带关系上去的。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也是汉武帝的外甥,自小在皇官长大,深得汉武帝喜爱。他善骑射,爱打仗,经常在宫中与汉武帝排兵布阵。他十七岁就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率部和卫青一起出战。如果是一个平民的孩子,没有任何从军经历,没有任何战功,就能一开始被封为骠姚校尉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出身很重要,平台很重要。司马迁靠自已的奋斗,才当了个御史,十年寒窗苦不如有关系。从心里讲,司马迁是不认同的。

二是霍去病夸大战功,居功自傲。汉武帝雄才大略,意欲征服天下,四海一统。霍去病骁勇善战,敢打敢拚,拓疆扩土。每次胜利,汉武帝都下旨褒奖。霍去病为了邀功领赏,经常虚报战果,夸大战功。同时,他自视清高,除了汉武帝,把谁都不放在眼里,也就是人缘不好。

三是高高在上,心胸狭窄。霍去病不体恤士兵,不讲战友之情,只让士兵用命杀敌,不管士兵疾苦。公元前118年,李敢因私怨刺伤大将军卫青。卫青考虑到李家满门忠烈,并未声张,而是悄悄压下。但霍去病得知后,不顾同征战、共生死之情,在甘泉宫的射猎中射杀死了李敢。汉武帝为掩人耳日,说李敢是被鹿碰死的。于是发配霍去病去朔州,在路上,霍去病身染疾病,不治身亡,年仅24岁。





zj史海拾贝


个人觉得与头条这些所谓的历史爱好者相比,司马迁的史料应该更加可信。毕竟,他写的是同时代的人。李广也好,卫青霍去病也好,他不管是作为太史令也好,还是后来的中书令也好,都见过他们本人。

他笔下的李广并没有不顾原则的瞎吹,既写了他的神勇正直,也写了他的小气(那个拒绝他入城的灞陵尉就被他报复了)与残忍(杀降兵)。

既有长处也有短处,这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个象征,一个符号。

相反,对于卫青霍去病也是基于这个原则。两个人跟汉武帝关系近,私交好,这是事实,不用避讳什么。

两个人能打仗,战功大,这也是事实。

本传和其他列传世家里记录这二人也比较客观。

汉武帝为了摆脱老臣掣肘,喜欢用和自己亲近的人,这也是事实。比如贰师将军李广利,比如卫、霍。只不过用卫霍成功了,用李广利失策而已。

所以说二人是“佞幸”,指与皇帝比较亲近而已。相比李广利这个失败的佞幸,这两个“颇能以才能进用”也是事实。并没有诋毁的意思。

同样是名将,卫青温和,霍去病年轻气盛。

因为李广的死,李敢把卫青打个乌眼青。卫青就不计较,但霍去病咽不下这口气,在上林苑射杀李敢。这是霍去病的缺点,也属于秉笔直书。

汉武帝当时采取的是包庇态度,谎称是雄鹿顶死了李敢。能被皇帝如此曲法包庇,不是佞幸是什么?

当然不能因为这件事否定霍去病的功劳。所以说在霍去病殉国的时候,汉武帝修建一座像祁连山一样的陵墓安葬他。

这个赞誉难道不高吗?难道非要写一写霍去病如何征战匈奴的细节来满足现在人的幻想吗。拜托,这是史书,不是小说。

司马迁记载卫青霍去病的史料,是第一手的,是最可信的。相比之下,尽管班固瞧不起司马迁,但他的汉书也多方引用司马迁的史料。有的篇目直接照抄。

因此说,司马迁的记载应该是客观的。

就算包含个人感情,司马迁生前也没有要发表的意愿不是?他自称要束之高阁藏之名山。自然更谈不上要把他当成国史了。把他作为前四史之首,是后代帝王的事,可怪不到人家司马迁头上。

还有人喷司马迁记载汉武帝草草了事,不详尽。

其实,史记开始流传的时候,就却少了十几篇。那个《今上本纪》(记录汉武帝的)失传了。现存的是别人补的。作者可能是东汉的褚少孙,也可能是别人。文笔远远赶不上司马迁。

最后,尽管史记包含了个人感情,也是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远比现在的一些主观臆断的历史砖家好的多。


若羿文学屋


不能用现代情况看,而要站在古代历史背景上看,最根本的就是出身,也就是卫霍与司马迁不是一类人,而卫霍是奴隶出身,司马迁是士族阶级,卫霍若不是卫子夫成为皇后,他们整个家族世世代代为奴隶,永无出头之日,直到王莽新朝我国才彻底解放奴隶。而士族阶级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同皇家有血肉联系,而皇帝和诸候王们依靠士族阶级管理天下,在实行科举制度之前,只有士族才能为官,秦汉实行二十级爵位制,在战场上斩首一个,晋升一级爵位,平民最高可晋升到第八级宫大夫。功劳再大也不能再晋升。奴隶是终身世袭的,不可能有爵位。卫霍因功封侯,其部下封侯者二十余人,晋升为将军者四十余人,在朝庭和地方当官的无法统计,天下的官位就那么多,他们占了,士族就没位置了,失去谋生手段,能不恨吗。还有卫霍不养士,从西周开始,奴隶主就形成了养士的传统,这些人只知主人,而不忠于国家,不知道君王,这是士族谋生的主要方式,从卫霍始,取缔了高级贵族养士,汉武非常严厉地打击养士行为,斩杀郭解等,从此士族又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生活来源,他们不敢恨皇上,只能以贬低卫霍来发泻不满。


95278110


说司马迁对霍去病评价不高,那是没有读懂《史记》和司马迁。

我们要去评论一个人或者一句话一定要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去寻找答案。

汉武帝在“文景之治”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使汉朝达到一个鼎盛的局面,但其主要的功绩体现在军事上,就是通过三次大的战役打败了匈奴,解决了北方边境的威胁。但是由于自身好大喜功,连年征战,汉朝社会已经隐藏着深深的经济危机,特别是后来的“巫蛊之祸”,数万人而死,牵连者达数十万人,大汉王朝被折腾得奄奄一息,连个接班人也没了。经济危机演变为政治危机,汉朝由盛转衰。这个应该被司马迁早早得察觉到了,所以当汉武帝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满朝大臣对皇帝阿谀奉承的时候,司马迁却要对皇帝摆事实,讲道理,日子当然不好过了。

《史记》从传说讲到汉武帝时期。司马迁对他同时期的霍去病没有过多的评说,这是一名史学家的职业操守。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当代的人物自有当代人去评说,何须多言!

以上看,司马迁对皇帝路线执行者没有溢美之词,就不难理解了。

至于有的人从关系学的角度分析司马迁对霍去病评价不高,也只能呵呵了!如果司马迁带着这样的心情和认识的话,恐怕写不出《史记》。


我从诗经里来


司马迁是《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又是被汉武帝给阉割掉的。

对于汉武帝这个人,司马迁肯定是痛恨的,毕竟,是汉武帝让他失去了男人本应有的尊严,让他尝到了人世间最大的侮辱。

这些事让司马迁和汉武帝之间有了隔阂,两个人甚至是水火不容的关系,但是,作为臣子的司马迁,又不能表达出自己的不满来。

所以他只能通过自己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厌恶。

正是因为司马迁对汉武帝有意见,所以他对汉武帝的做法,肯定是带偏见的。

汉武帝喜欢的人,司马迁就痛恨。汉武帝不喜欢的人,司马迁就感同身受,会对他们加以赞扬。


大家都知道,在汉武帝朝,最有名将领是卫青,霍去病,还有李广。

李广是三个人中资历最深的一个,可谓是三朝元老。但是,李广是最怀才不遇的一个。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司马迁对李广有很大的好感。

在《史记》里,司马迁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写李广的事迹,而且每一件事,写的都很详细。

但是,对于卫青和霍去病,却不是这样。


卫青和霍去病上位,本来就不正,他们是靠裙带关系上位的。这种人,恰恰正是司马迁看不上的。

他们不像李广,人家李广是一刀一枪的,在战场上真正的打来的赫赫声明。

他这个将军的头衔,就是从小士兵,经过无数次战役,无数次生死,升上来的。

卫青是靠着自己的姐姐卫子夫的裙带关系,直接就当了一个军的统帅,然后一战成名当上的大将军。

只能说卫青的运气比较好,因为那一次出征,卫青和李广是各自带了一万人马前去打匈奴的。

当时匈奴得知了这个消息,就派了主力去阻击李广的部队,结果李广是全军覆没,自己还差一点还战死了。

但是,卫青正是因为李广把大部队给吸引走了,所以,他才带着兵,直接杀到了匈奴的老窝龙城,然后取得的大捷的。

卫青成名之后,他又开始带领自己的外甥霍去病,去打匈奴。霍去病也是因为亲戚关系,得到了汉武帝的栽培,开始驰骋于疆场之上的。

霍去病第一次出战,就表现的极其的骁勇善战,他只带了八百人马,斩杀了匈奴两千多人。霍去病的胜利,汉武帝格外的高兴。

因为他又发现了一颗新的将星。

就是这样的卫青和霍去病,司马迁对他们一点好感都没有。

有的可能是不齿,是厌恶。这些我们都能从司马迁的描述里看得出来。

本来卫青和霍去病打的胜仗有很多,战争的经过肯定,也比李广打的有意思的多。

但是,司马迁在描写他们的战役的时候,永远都是用一串冷冰冰的数字在描述,某某人,于某某年,某某月打了某某胜仗,歼敌多少人。仅此而已。

对于霍去病和卫青打的战役,永远是这种很简略的记录,司马迁之所以这样写他们,我想大概就是因为他们都是汉武帝的得力干将,都是汉武帝朝的红的发紫的人。

所以,汉武帝喜欢的,他就讨厌。

这大致就是司马迁对霍去病评价不高的大致原因吧。


汉史趣闻


同情弱势者、受害者,嫉羡鄙夷宠幸者,是人之常情。说司马迁对霍去病评价不高,就要看司马迁当时的遭遇。

司马迁因替李陵说话而被祸,受到让男人最感耻辱的宫刑,心里自然充满了对当世的怨意。如果当时他在朝中有权贵帮衬,或者家中有钱财赎罪,是完全可以避免受宫刑的,但司马迁只是个小小的太史令,只是皇上作为娼巫蓄之的不入流小官,没有亲朋故旧为其出面说情,没有足够的钱财为其打点,只有与狱卒为伍,受狱卒摆布。而那些皇亲显贵,因为沾了皇亲国戚的光,有皇上光环的笼罩,即使犯了杀人大罪,也能逍遥法外,这公平吗?卫青霍去病都是皇帝近亲,受尽皇帝恩宠,他们奢侈浪费,不怜惜生命,他们逼死李广,射杀李广的儿子李橄,却依然能逃避法律的制裁,都在司马迁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天道何其不公,天道何其不公?司马迁能以史学家的公正笔法,比较详实地记录卫、霍的功绩和过失,已经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了。甚至司马迁怀疑卫青霍去病的功绩有被人为夸大的成分,因为卫青霍去病极受汉武帝的宠爱,光环显耀啊!能得到领导赏识推崇的人,什么功绩不能创造?什么功业不能创立?司马迁同情李广父子的遭际,因为李广父子不受汉武帝的重视宠幸,与自己的遭遇有很多相似之处。名将李陵以五千军出征绝域,与匈奴兵十万兵相抗,尚能战至最后全军覆灭,所杀过当。李陵被俘投降匈奴,虽叛国失节,却与汉武帝对李家不公正待遇很有关系,汉武帝一直打压李家,李广长年守边,被匈奴人敬称飞将军,立下很大功劳,却难被封侯,只落个被逼自杀的结局;李橄英武俊秀,却死于霍去病箭下;李陵奋杀匈奴,却迟迟得不到有皇亲庇护的二师将军李广利的援救,终为匈奴所俘。而汉武帝不分青红皂白,就将李陵家眷亲人下狱斩杀,直接把李陵推向匈奴人。

这历历的不公正,怎能不让太史公气愤填膺?他在《史记》中对霍去病评价不高是可以理解的。古人非常看重人的道德品质,如果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不行,他就是取得再大再辉煌的功业,也是不值得称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