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土耳其和突厥到底是什么关系?

第一军情


呃,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了,要说没关系吧,还真有,要说有吧,又不是那么大。

突厥,我们往往认为是隋唐时期崛起于中国北方草原上的一支游牧民族,但事实要比这复杂。一般认为,突厥并不是纯粹的一个民族,而是阿尔泰语系下突厥语族所覆盖的一系列的部族。

突厥语族现代分布图

西迁与伊斯兰化

公元7世纪左右,突厥在与中原唐政权的战争中败北,然后像以前的游牧同行们一样踏上了西迁之路,一路走到中亚一带,与阿拉伯帝国与唐朝的安西都护府周旋。在此过程中,突厥人接触到了伊斯兰教、基督教、摩尼教以及犹太教等西方宗教,并很快淘汰掉了他们本来信奉的原生太的原始多神宗教。最终,伊斯兰教占得了上风,越来越多的突厥人皈依了伊斯兰教。

奥斯曼帝国苏莱曼大帝(1494年11月6日-1566年9月7日)

由火中取栗而脱胎换骨

到公元9世纪,曾经盛极一时的阿拉伯帝国已经江河日下,伊斯兰化的突厥人以雇佣兵的身份投入了轰轰烈烈的争霸大业。由于其强悍战略与显赫战功从佣兵转变为权贵,并逐渐架空了阿拉伯帝国哈里发的权力。在阿拉伯帝国内部斗争的同时,突厥人还逐渐将拜占庭帝国的势力排挤出了小亚细亚,于11世纪以小亚细亚为基地建立了塞尔柱突厥帝国。于是,越来越多的突厥人迁居到了小亚细亚。

极盛时期的塞尔柱突厥帝国

寒尔柱突厥人并没有屠杀或驱逐小亚细亚的原住民如希腊人、亚美尼亚人、犹太人等,而是通过半强迫和免税待遇两种手段促使原住民皈依伊斯兰教。而原住民也没做太多的激烈反抗,便由东正教改宗为伊斯兰教,并接受了突厥人源自游牧时期的生活方式——包括突厥语言。突厥人与原住民逐渐融合而成为新的突厥民族。这一过程,被称为突厥化与伊斯兰化,当然这一时期很长。

主角登场

塞尔柱帝国只是昙花一现,于13世纪中期被蒙古帝国攻灭。奥斯曼突厥人接过了突厥帝国的大旗,他们东征西讨,重建了突厥人在小亚细亚的统治秩序,向西发展控制了大部分的巴尔干地区,直至1453年攻占君士坦丁堡,将之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并迁都至此。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期间,小亚细亚完成了伊斯兰化与突厥化,至此,一个崭新的民族已经诞生,它与之前在中国北方草原游牧的突厥人已经不是同一个民族了。

极盛时期的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极盛时期幅员辽阔,包括巴尔干半岛、匈牙利、小亚细亚半岛、两河流域地区,今天叙利亚地区,埃及,红海两岸以及北非地中海南岸地区。奥斯曼帝国对小亚细亚之外地区的统治是较为宽松的,至少在宗教方面不再要求强迫居民改宗,而是给予有条件的宗教自由,比如基督教堂不许用大钟,异教徒需要缴纳人头税等等,这可能是考虑到政府财政来源的原因。

繁华散尽

奥斯曼帝国的国势于16世纪末就已经走过顶点,1683年维也纳之战的战败,标志着帝国走上下坡路。后世统治者虽然经过几次改革但也始终未能挽回帝国的颓势,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被瓜分至仅剩小亚细亚地区,即今天的土耳其共和国。

一战后的土耳其

简单总结一下,今天的土耳其人是古代突厥人在皈依伊斯兰教之后,先成为伊斯兰化的突厥人,然后又与小亚细亚地区信仰东正教的原住民深度融合而形成的新的民族。一般认为,民族有两个层面的概念,一是文化层面,一是血统层面。现代土耳其人在文化上与古突厥人在语言和一些生活习惯上还有部分传承关系,但在核心文化上由于改宗伊斯兰教,其联系已经微乎其微了;至于血统,到底是原住民同化了古突厥人还是古突厥人同化了原住民,这就是一笔糊涂账了。

一句话,现代土耳其人与古突厥人有关系,但有多少关系就要见仁见智了。


史话海说


这个话题既可以从历史学术角度来谈,也可以从现实例子来讲。相信从前者来谈的多了去了,而且比较系统完善,但从后者来说会更加形象更加生动一些:

1、土耳其现任总统埃尔多安在其就任仪式上就非常“传统”,也就是按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时代的打扮由12名武士陪着宣誓,其中就有两名突厥打扮的人分立左右。这是埃尔多安或者说当下土耳其当权者对突厥思想追求的一个具体表现。至于扮演这两个突厥武士的人是谁,来自于哪里,大家自行脑补一下“新土耳其人”就知道这是什么样的一个群体了。

2、土耳其国内相当多的权威学术圈和官方阶层均认定,土耳其应该恢复突厥时代的影响力,特别是泛突厥时代的缰域。而泛突厥时代的疆域有哪些呢?包括了今天的土耳其,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以色列、中亚所有突厥语系的国家,以及我们的西北部地区。这种思想早在上世纪初就泛滥成灾,甚至传入我西北地区,直接影响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我们西北,成为分裂分子的思想土壤。

3、在当下的叙利亚战争中,突厥思想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比如说在叙利亚境内仍然存在的反政府力量当中,有相当部分是土耳其公民,还有不少的受突厥思想影响而动员起来赴叙利亚与巴沙尔军队作战的“自愿者”们。这些“自愿者”们经由土耳其一些神秘机构动员,从土叙边境大摇大摆地进入叙利亚北部,然后成体系地跟叙利亚政府军,库尔德武装和亲政府的民兵作战。许多人在动员起来的时候被告知的是,那是为了突厥人的“荣光”而战,去叙利亚是“收复”突厥人的故土!这一思想成为入境叙利亚作战的基础,而且在土境内是公然可以展开宣传的。

4、土耳其是散布突厥思想的大本营。比如说在解放之前向我西北传播的方式方法就是土耳其人到西北办学样,组NGO组织,然后招收年轻人上课洗脑,于是,不到20年时间,这一思潮就遍及新疆各地,成为解放之前南疆分裂势力的思想依据。


邱永峥


突厥是古代活跃于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之一,也是继匈奴、鲜卑、柔然后第四个称霸漠北的少数民族。尽管今天的土耳其人一再强调自己是突厥族的直系后裔,但事实上他们跟突厥人渊源很浅,让我们看看突厥人在中国历史上的兴衰过程就明白了。


公元552年,突厥的“伊利可汗”阿史那土门推翻柔然汗国,建立了庞大的突厥汗国。大突厥汗国最盛时的疆域东至辽河上游, 西濒中亚里海, 北越今贝加尔湖, 南临阿姆河南岸,幅员一万余里,对当时统治中原的齐朝(北齐)和周朝(北周)构成了极大威胁。


这个突厥汗国是一个由众多民族组成的部落联盟国家,除了突厥人以外,还有铁勒、突骑施、乌古斯、葛逻禄、卡拉吉、处月等众多部落。其中的乌古斯人和土耳其的祖先关系最为接近。那么,乌古斯人和土耳其的祖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隋朝时期的东、西两大突厥汗国)

隋唐时期,突厥汗国分裂为“东突厥汗国”和“西突厥汗国”两部分,开始步入衰落,两个汗国最终都被唐王朝所灭。尽管在武则天执政时期,漠北的突厥人复国建立了“后突厥汗国”,但这个国家在745年又被唐与回鹘联手所灭。自那以后,代表突厥民族主体的“阿史那部落”已经消亡(或者说被回鹘人所吸收)。


不过在西突厥汗国灭亡时,其境内的一支乌古斯人向西迁徙,建立了有名的塞尔柱突厥帝国,这个国家后来分裂出了一个“罗姆苏丹国”。我们知道,土耳其人的祖先名叫“奥斯曼·加齐”,他原本是罗姆苏丹国的一名部落酋长,游牧于萨卡利亚河畔。1299年,这个奥斯曼·加齐宣布脱离罗姆苏丹国,并建立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雏形,这才是土耳其人的真正的祖先。奥斯曼帝国绵延了数百年,在近现代才形成了土耳其共和国。
(突厥人在中国最后的辉煌:后突厥汗国)


突厥人原本是指突厥汗国的主体“阿史那部落”,而其统治下的铁勒、突骑施、乌古斯、葛逻禄、卡拉吉、处月等部落只是突厥人的附庸或者旁支。土尔其人的祖先正是乌古斯人和西亚民族的融合产物,和突厥人有渊源但并不是突厥人。

同时,在奥斯曼帝国占领西亚的过程中,其国内的乌古斯人开始和大量的希腊人、亚美尼亚人等白种民族融合。在数百年的进程中,奥斯曼国内的纯种乌古斯人比例不断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希腊人、犹太人、亚美尼亚人以及巴尔干半岛的其他民族(南欧)。所以说,今天土耳其人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突厥后裔,而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泛突厥民族。


世界人文通史


是这样,土耳其只是继承了突厥的名号,但血缘构成并不是突厥。



我多次说过突厥与夏有关,在中亚其实就是与大夏有关。夏就是大禹夏后氏,大夏包括是联姻对象白种虎族,历史上可能就是被夏启击败的有扈氏。黄种古代可以证实与蝎子有关,黄帝和仓颉都有表示蝎子,韩语蝎子直接叫仓颉。鞋子也被读作海子。海就是九黎自称。所以这个世系就与桀作为语音符号。黄种另外一个体系老三苗蛮则把蝎子称作佬果,也是黄帝的名字。蝎子崇拜目前能确定的原因是勾子,鱼钩。九字甲骨文就是一个勾子,九另外一个读音就是勾。在拉丁字母里J读桀,是不是都是通的。中国还有两个词一个叫颉xie颃han,也可以读作桀汗。颉指向上飞,颃指向下飞。一个是蝎子,一个是老虎。也符合飞天下凡关系,还有一个词叫沆瀣一气,都是指这个联姻联盟。

之前回答已经多次说过日耳曼人尤其德意志人就是九黎联姻对象,日耳曼不就是读桀们,而且桀们还特指德意志人。德意志旁边还有一个捷克。大夏阿富汗不就是二虎汗的意思,黄种老二、虎图腾、老虎喘息声汗,全部对应这个联姻联盟。突厥和东胡都称汗,而匈奴称单于,完全不同。突厥不就是土桀意思,代表后土,英语里土代表2和牙齿,都对应。突厥与匈奴一样,都存在白种和黄种。这就与两个黄白联姻联盟构成的帝尧集团和帝舜集团对应了。突厥出自帝舜集团,所以桀犬吠尧才说得通。突厥里的黄种就是月氏(越氏),现在的哈萨克,白种就是日耳曼。日耳曼是古罗马末期才进入欧洲的,之前就在欧亚大草原呆着。今天的哈萨克父系基因也在战争中被置换了,尤其蒙古时代。不过深层文化还保留着,海萨就是九黎自称。哈萨克实际读海萨客,其重视数字七九,就是七仙女与九黎。七仙女就是德意志祖先部落的女性成员。

这样看突厥基因就锁定了,是黄种O1和白种R1b,他们才是胡人。匈奴无论黄白都是熊图腾。现在看土耳其人的基因,高加索G系和阿拉伯J系占了最大比例,白种还有匈奴或者古罗马的R1a存在,这样看其血统远远不是突厥,更没有黄种基因。高加索G系、北欧基因I系、阿拉伯J系是基因比较接近的群体,但北欧基因I系基本在欧洲找不到其原生文化。阿拉伯人同样,其文化都是继承了犹太人和闪米特匈奴的。比如也称蝎子为佬果,这个词最像老勾的意思,佬这个音也可以确定是黄种,因为黄种以老为尊,比如法老。这么看其实GIJ这三个基因其实是古代黄白的跟随民族,就像C系也是跟随民族。说的不好听点就是奴隶军团后裔。土耳其其实就是这么回事,日耳曼走后留下的奴隶军团后裔。包括所谓奥斯曼都是指沿海九黎,阿拉伯语里就称中国为奥氏。龙王都姓敖,蝎蟹的钳子都叫螯。德意志也有个奥地利。德国后来引进大量土耳其人可能就是按这种渊源做的。而且突厥就是含米特,还是正宗犹太人。

其实可以找到的证据还非常多,这里简单做一个拆解透视。


國病


如果纯粹从基因与血统的角度来论,土耳其人与我国北方民族突厥人是有一定关系的,但是会有更多的高加索白种人的基因。古代东亚突厥人,论亲缘与汉族是比较接近的,也是纯粹东亚人的长相,不是现代土耳其人的长相。

但是在文化与语言认同上,土耳其人的认同是突厥。唐代时,西突厥被打败后,一路西迁,与中亚民族、波斯人、高加索人以及斯拉夫人广泛通婚,形成了庞大的突厥语系民族。由于突厥文化与语言的强势,这种认同等于实质上超过了血脉上的认同。从民族划分的角度来说,文化与语言其实是比基因与血统更重要,也更具决定意义的。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能因为反对“犯突厥主义”,就反对土耳其人追溯祖源时对“突厥”以及更古的“匈奴”的认同(按我国史书记载,“突厥”源出于“匈奴”)。否则我们学术研究的严谨性是会出问题的。

然后我们也要承认,维吾尔的文化与语言也的确是突厥化的。但是维吾尔人的祖先是回鹘(回纥),而回鹘出自铁勒。铁勒与突厥一样,都出自古代匈奴,但分属不同部落。因此,维吾尔的文化与语言,与突厥相近也是很正常的,何况历史上回鹘与突厥本来就是既有恩怨与交融的。

另外,匈奴按中国史书记载,其实属于古炎黄后裔,特别是与夏人有关,与古华夏人的主要差别,很可能不是在语言上,而是在生活习惯上没有放弃游牧走向农耕而已。

如果土耳其人,根据中国史书记载,喜欢将自己的历史进一步追溯到“突厥”与“匈奴”,我们应当表示欢迎,而且不妨还可以建议其追认“炎黄”,更彻底的认祖归宗。


建章君


现代土耳其人的前身是奥斯曼人(Ottomans)。

13世纪蒙古帝国兴起后,大量具有突厥血统的穆斯林受到蒙古人的挤压,从中亚、伊朗等欧亚大陆腹地,迁徙到安纳托利亚(Anadolu)。其中,属于西突厥(Türk)的乌古斯(Oghuz)联盟的凯伊部落的一支,在其首领埃尔图鲁尔加齐(Ertuğrul ġāzī)的带领下,来到了安纳托利亚的索古德地区,为小亚细亚地区的塞尔柱王朝旁支罗姆苏丹国(Anadolu Selçuklu Devleti)戍守边境,抵御基督徒的侵犯。

1281年,奥斯曼(Osman)继承了父亲埃尔图鲁尔的职位,将自己部族整合,并于1299年建立为独立公国,这正是奥斯曼帝国的雏形。

以上就是奥斯曼人与中古突厥民族的历史联系。下面我再简单说一下土耳其概念的产生过程。

“奥斯曼”名称的废除是1926年才发生的事情。土耳其的国父凯末尔(Mustafa Kemal Atatürk)宣布废除“奥斯曼人”和“奥斯曼”等名称,改之以土耳其(Turky)的名称。

这个词语与突厥(Türk)一词存在很高的相似性,此种做法与当时的泛突厥主义(Pan-Turkism)潮流密切相关。

正是由于突厥语族(Turkic languages)的广泛分布,克里米亚鞑靼人伽斯普林斯基(Исмәгыйль Гаспринский)等人,遂据此提出“突厥人”要“Единство в словах,мысляхи делах!”(在语言、思想和行动上联合起来!)的口号,随后这种思想传入到奥斯曼帝国,使奥斯曼人重新发现了突厥的过去,将彼此捆绑在一起。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土耳其与突厥“产生”了联系。


HuiNanHistory


土耳其人将自己比为突厥人的后代简直是当代最大的民族主义笑话,这就好比尼日利亚因为自己说英语就说自己是英国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后代一样,就因语言属于同一个语系就说自己是突厥后代,是当今最滑稽的乱认爹典型。


(土耳其人臆想的土耳其版图,把历史上伟大游牧民族的领土都算进去了)


土耳其的起源是什么?不管土鸡的史学家如何鼓吹土耳其继承匈奴、突厥等伟大民族的血脉,但无论是根据基因测序还是史书上的追根溯源,他都跟中国的突厥摸不到一点边。

(土耳其之无耻实在罄竹难书,直接把自己历史加到了2227年)


一、史书寻踪,土耳其不仅和跟中国突厥没半毛钱关系,跟塞尔柱突厥也关系不大


土耳其,之前被称为奥斯曼,据说这个部族是由塞尔柱突厥人移居到小亚细亚而后形成,而塞尔柱突厥人,根据各国历史的记载,并非源于蒙古高原的突厥人,而是源于中亚的乌古斯部落,这个部落虽然是突厥联盟的一员,但他们只是受正统突厥影响说突厥语,在血缘上和后者没半毛钱关系。


公元9世纪突厥彻底衰落后,正统意义上的突厥汗国早已不存在,中亚进入了突厥化时代,由于过去突厥汗国十分庞大,统治过不少其他部族,因此这些部族很多都接受了突厥语和突厥文化,这和非洲很多国家接受了英法文化一样,是弱小对于强权的学习,只是文化部分继承并没有什么血缘关系。

而塞尔柱突厥起源的乌古斯部落处在中亚西陲,中国史书将其和继承突厥的回纥联盟明确分为两种人,这从史书上就明确了他们和突厥人并无血缘亲近关系。而塞尔柱突厥就是乌古斯部落中比较强大的乞黑部。


塞尔柱突厥和正统突厥就已经关系不大,而土耳其,甚至和塞尔柱突厥关系也不大,土耳其人说自己先祖来自塞尔柱突厥,是塞尔柱分封的贵族,但是只要稍微结合史实,就会发现这种说法是假的。


土耳其的传说中,说自己的先祖在蒙古西征后随扎兰丁部逃往西方,并投靠塞尔柱突厥,然后被分封在亚美尼亚,但是问题是蒙古西征时,塞尔柱突厥早已灭亡(在耶律大石的时代就已经灰飞烟灭,亡于1194年),比蒙古西征晚了40多年,怎么可能还有塞尔柱国王分封诸侯?这种简单的事实错误足以证明土耳其人的说法完全是胡言乱语。


二、基因测序与史实推导,土耳其人就是亚美尼亚人,亚美尼亚大屠杀是土耳其人屠杀自己的同胞


那么土耳其人到底从哪来?游牧民族的历史向来是一笔糊涂账,但是随着基因技术的成熟和近年的历史研究,史学界已经找到了土耳其人的来源,那就是他们无论从血缘还是文化上,就是亚美尼亚人,跟匈奴、突厥都搭不上边,他们有着默默无闻的长期历史,所谓的祖先事迹全是为了当今的政治需要胡编出来的。

(还有什么可说的?)


根据奥斯曼传说和拜占庭史料,都暗示土耳其人是从亚美尼亚方向迁徙过来的,而在基因测序中,土耳其人除了比亚美尼亚人多了欧洲基因,几乎完全一样,这部分欧洲基因还很有可能是和欧洲人通婚增加的。


因此,真实的历史情况是,一股亚美尼亚的穆斯林难民因为战乱逃到了小亚细亚,然后逐渐发展壮大,最后成为了大帝国。


这些奥斯曼人和一部分欧洲人通婚,就形成了今天的土耳其人,其实光从外貌上就能看出,土耳其人是地道的高加索人种,和突厥那种蒙古利亚人种完全不搭边。

(上图为土耳其普遍长相,下图为意大利普遍长相,几乎没有区别)


可以说,土耳其人当代的民族主义闹出了历史上最大的笑话,作为和亚美尼亚人完全一样的同族,居然进行了极为残酷的亚美尼亚大屠杀,如此屠戮同胞的行径竟被当做符合民族利益的正义之举,还将千里之外的匈奴突厥认为自己的祖宗,如此乱认爹的行为,谱写了当代最为滑稽的政治笑话。


沉思的托克维尔


土耳其人不是突厥人,这是首先需要明确的观点,土耳其民族事实上并不是纯血民族,他是突厥人来到小亚细亚半岛之后,与当地土著混血形成的民族。关于这一点,世界历史学界已经有了足够的证据证明这一点。

突厥人是中国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在与南方的汉族的战争中失败,其中一部分被迫西迁,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土耳其帝国。

突厥民族发源蒙古西北部,是一个以游牧为生的民族,但是这个民族有一个特长,那就是善于冶炼,因此被北方的强大民族称之为“锻奴”。后来这个民族由各部落不断联合,并在公元552年形成了自己的国家,这就是我们后来所称呼的突厥帝国。

突厥帝国幅员辽阔,在强盛的时候几乎控制了整个比方,对中国地区的汉族集团造成了非常大的军事压力。

隋唐年间纵横中国二百多年的“关陇集团”,当时就与北方的突厥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他们由于经常与突厥贵族通婚,所以隋唐皇室成员身上,也有着相当浓厚的突厥血统。

虽然隋唐皇室与突厥人通婚,但是隋唐皇室所代表的汉人王朝,与北方的突厥人矛盾其实是非常深刻的,因此隋唐两个朝代,中原朝廷就一直与突厥人进行着连绵不断的战争。

在隋朝,突厥帝国在隋文帝杨坚的计策下出现分裂,变成东西突厥,等到了唐朝李世民时期,汉人集团开始对突厥人发动灭国战,经过多年战争,唐将李靖一举击溃东西突厥,其中东突厥向汉王朝投降,成为中国人的一部分。

而西突厥中的乌古斯一部则决定西迁,来到今天的中亚---小亚细亚地区,在那里定居并逐渐征服周边的部落,分时间先后,分别建立起了两个大帝国,其中一个是塞尔柱帝国,而另一个就是奥斯曼帝国,也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今天的土耳其人实际上只是突厥人与小亚细亚半岛土生居民的混血,在经过多年的突厥化之后,才形成的民族。

土耳其人和汉族人一样,并不是以血统进行属性判断的民族,他在形成过程中,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突厥化,这也是为什么今天的土耳其人自称是突厥人后裔的主要原因。

突厥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他是突厥乌古斯部在西迁的过程中,一路征服当地部落,并从人种和文化上融合这些民族的过程。这个过程很漫长,其中有很多部落因为突厥化而消失,比如葛逻禄、突骑施等部。

但是也从中诞生出了一些部落和民族,比如土耳其人、阿塞拜疆人、鞑靼人、哈萨克人等等我们现代称谓上的民族,而土耳其人其实只是突厥人向西征服过程中,产生出的一个突厥系分支民族。

这些民族都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特征,那就是放弃自己原来的语言和风俗习惯,而开始从文化上改用突厥语、从习俗上改用突厥族群习俗,最终这些民族都渐渐被突厥人同化,成为操用突厥语的民族。

随着时间的流逝,突厥人早已经在漫长的融合过程中消失的无影无踪,但是这个民族却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留下了突厥语族群这一重要的人类文化分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土耳其人,实际上只是这个文化分支的一个小子系统。

这个民族并不能代表整个突厥民族,所以今天的土耳其人自称自己是突厥人后裔,很多时候都只不过是勉强成立罢了。


落下m


土耳其把自己视为匈奴的后代。在伊斯坦布尔军事历史博物馆(隶属于土耳其总参谋部)的展厅里,第一幕就是“白登之围”。就是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靠贿赂匈奴阏氏才得以逃脱的战役。他们把冒顿单于视为土耳其历史上的第一个统帅。我的土耳其朋友对我说,他们历史课本上说中国的万里长城,就是为了抵御土耳其人的祖先而修建的。这是他们“民族自豪感”的来源。土耳其陆军也把自己的建军历史追溯到冒顿单于。

土耳其人笔下的冒顿单于

土耳其军事历史博物馆油画,匈奴攻打长城。可笑的是他们参照明代长城的样式来画画,很有历史穿越之感。


我在之前的答案里说过。土耳其的这种乱认祖宗的做法,其实毫无事实根据。现代分子生物学已经判明,现代土耳其人的基因亲缘关系与亚美尼亚等高加索民族最为接近,与匈奴、突厥等古代民族关系较远。极有可能就是外高加索地区土生土长的民族,而非像他们所说,是从东北亚迁徙而来的。


莱茵的黄金


其实,大部分土耳其人就是突厥人的后裔,但也有一部分是欧洲地中海原始居民和突厥族的混血后裔,他们使用的语言也是早期突厥语系的一部分。

关于突厥族的来源,历史并未做详细的记载。但是有一个传说就显得比较神奇:据说突厥本来和匈奴是一家,后来被邻国彻底消灭,其中只有一个10岁多的小男孩还活着,士兵见他年小,没忍心杀死他,便将他丢到荒野中。但是后来,小孩并没有死,他被一只母狼救去。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周围各国,当年灭他族人的邻国国王听说这小孩已长大,怕小孩报复,为了以绝后患,派手下杀了小男孩。但是养育他的那条狼逃跑了,最后在高昌北边的山洞里生下了10个小男孩,他们长大成人,之后各自成家,并且繁衍后代,称其为突厥,这就是关于突厥起源的早期传说。

突厥族的命运非常悲惨,他们早期被当做专门提供炼铁劳动力的奴隶,在柔然一带被买卖,没有人身自由。俗话说的好,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突厥族后来在中国北朝时期的崛起,就很好的阐释了这个道理。突厥雄起以后迅速灭亡了柔然,并且称霸北方草原,成为当时实力较为雄厚的游牧民族。后来逐渐成为我国北朝及隋唐的严重威胁。到了公元583年,隋朝经过多年的突厥侵扰,决定采用分化政策将其分解为东西突厥国,后来唐太宗攻灭了东突厥,至于西突厥实力开始削弱,最后迁徙到东亚地区。

而土耳其人就是西突厥后裔。但是在历史上如今的土耳其就相继被希腊、波斯、阿拉伯等诸多国家占领,因此土耳其人的血统也就变得尤为混杂,所以说土耳其不仅仅是突厥人的后裔,也可能是很多民族的后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