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築夢新時代 揚帆新徵程 奮力譜寫新時代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新篇章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全國、全省、全市組織工作會議的部署要求,近日,二道區召開組織工作會議,全區上下將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做好新時代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為建設幸福美好吉林、建設東北亞區域性中心城市、加快建成“五個二道”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凝神聚力 孜孜耕耘結出碩果

建立理論學習中心組每月一課制度,建成三級信仰講堂和103個新時代傳習所,形成凝心聚力幹事的濃厚氛圍;實施“1246”教育培訓工程和“梯隊成長工程”,一大批優秀年輕幹部成長成才;累計投入3億多元,在全省率先實現“千米社區”全覆蓋……黨的十八大以來,二道區各級黨組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主動作為、開拓創新,取得了一系列顯著成果。

在思想政治建設方面,二道區建立理論學習中心組每月一課制度,建成三級信仰講堂和103個新時代傳習所,創新“五講促學”“一崗三亮四落實”等學做載體;嚴格落實“社區工作日”“一線工作日”制度,廣泛開展“做表率、當先鋒”行動,各級領導幹部為基層和群眾解難題1000餘件。

在幹部隊伍建設方面,二道區樹立“五個注重、五個大膽起用”的鮮明導向,實施“1246”教育培訓工程和“梯隊成長工程”,創新“五評價一延伸”和“5321”目標業績考核,一大批優秀年輕幹部成長成才。

在基層組織建設方面,二道區統籌實施社區“精品創建”、農村“五好五強創示範”、非公“項目助力”等系列黨建工程,全區黨建精品社區比例達到42%以上,村集體經濟收益均達到30萬元以上,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覆蓋率分別達到86.2%和95.4%。在全省率先實現“千米社區”全覆蓋,建成東北首家“同心港”非公有制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建服務指導中心、8家黨建服務超市和N個標準化黨支部,建立同心領航“1+8+N”黨建指導體系,探索出“三段十法”黨組織標準化孵化流程。

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二道區大力推進人才強區戰略,不斷加快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建立“一個意見、三個辦法”人才制度體系,設立1億元人才開發專項資金,實施“二道梧桐英才計劃”等系列工程,打造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和“三港五園”人才創新創業平臺,率先開展區級優秀專家(傑出人才)評選表彰,集聚培養各類優秀人才4萬餘人。

築牢根基 夯實基層組織體系

黨的力量來自組織,黨的全面領導、黨的全部工作要靠黨的堅強組織體系去實現。

二道區將通過實踐“一項工程”、推進“五個標準化建設”和抓好“八項重點任務”,進一步健全基層組織體系,激發工作活力和影響力。

二道區將實踐“一項工程”,以“新時代吉林基層黨組織建設質量提升工程”為統領,大力推進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範化建設,探索建立“基層黨建5A+質量標準體系”,對黨組織進行定檔定位,開展百分制量化考核,推動基層黨組織梯次升級。

二道區將推進“五個標準化建設”,推進支部建設標準化,分類制定《黨支部標準化建設工作標準》,讓基層有遵循、有抓手、有奔頭;推進智慧黨建標準化,依託“新時代e支部”,推動傳統優勢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打造具有二道特色的“智慧黨建”平臺;推進工作機制標準化,通過階段式提升、政策性拉動、項目化落實、典型引領,推動各項任務落地見效;推進責任落實標準化,進一步完善基層黨建責任體系,確保工作有人抓、問題有人管;推進考核激勵標準化,建立科學規範的基層黨建考核評價和工作激勵體系,激發各級黨組織幹事業、創品牌、爭一流的內生動力。

二道區將抓好“八項重點任務”:抓好政治引領,注重發揮黨的群眾工作優勢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自覺落實黨中央和省、市、區委決策部署;抓好黨建服務民生,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做表率、當先鋒”行動,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抓好農村黨建工作,全力推進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促鄉村振興;抓好城市黨建工作,深入實施“五力提升示範引領行動”,實現區域黨建互聯互動;抓好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深入實施“同心領航品牌”等三項計劃,持續擴大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面;抓好機關、醫院和學校黨建工作,紮實推進“先鋒引領”“品牌創建”“固本強基”工程;抓好黨員和基層幹部隊伍建設,建立一支懂黨建、靠得住、有本事的黨務工作者隊伍;更加重視關心基層,推動人往基層走、錢往基層投、政策往基層傾斜,多為基層幹部排憂解難、鋪路搭橋,讓他們工作上有幹頭、事業上有奔頭。

激發活力 集聚振興發展力量

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

面對當前人才爭奪日趨激烈的態勢,二道區持續推進人才強區戰略,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最大限度地集聚各類優秀人才,為振興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創新人才政策機制。二道區將創新人才培養機制,以培養人才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重點,完善產學研用結合的協同育人模式;創新人才評價機制,完善優秀人才評選表彰、專業技術職稱評定機制;創新人才流動機制,建立完善以城帶鄉、以工促農人才聯動機制,鼓勵引導人才向基層一線流動;創新人才激勵機制,強化重大產業、重大項目、重大工程等平臺的吸附效應,讓人才更有成就感和獲得感;創新人才吸引機制,健全柔性引才用才、專家決策諮詢機制,吸引更多人才為二道發展助力獻策。

——實施人才聚集工程。二道區將推動產業發展和人才發展有機融合,立足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等優勢產業,協調推進“二道梧桐英才計劃”和“鄉村人才振興工程”,努力聚集各類“高精尖”人才;實施“本土人才凝聚工程”,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培養本土人才,大力吸引二道籍人才回鄉創業發展,抓好教育、衛生、農業技術等行業人才隊伍建設,培育一批二道名醫、二道名師、二道名匠。

——優化人才服務環境。二道區將完善服務舉措,完善領導幹部聯繫服務專家、人才服務專員等制度,暢通高層次人才綠色服務通道,積極為人才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搭建工作平臺,加快推進人才創新創業平臺建設,建立“專家工作室”“候鳥人才工作室”和農村實用人才“雙創苗圃”,讓各類人才創業有機會、幹事有舞臺;強化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大力弘揚愛國情懷和奉獻精神,加大對優秀人才的宣傳表彰力度。

同時,二道區將抓住關鍵環節,打造高素質幹部隊伍,紮實做好乾部培養、選拔、管理、使用工作;著眼未來發展,培養造就優秀年輕幹部,以實施“年輕幹部梯隊成長工程”為載體,著力發現培養數量充足的優秀年輕幹部,確保黨的事業薪火相傳、後繼有人。(稿件來源:長春日報 編輯:孫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