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日本为什么能够成为发达国家?

视野新观


很多答案说的不全面不深入,不知道题主问的是二战前的日本还是战后日本,姑且认为问的是战后日本吧。

首先,要明白发达国家的本质指的是发达工业国,只看人均收入等指数就算很高,也算不得发达。

日本能成为发达国家我思考了下有三个因素,底子好,环境好,机遇好。

底子好就不用说了,虽然二战时日本被美国炸的差不多,但还是留了点东西。特别是产业工人和制度体系都被相对完整的保留了下来,使美国准备产业转移的时候日本有能力去接美国的产业,否则怎么不给铁杆菲律宾非要给仇人日本。


环境好也很重要,日本两次能够崛起都沾了中国的光。战后进入冷战环境,美苏两个大国都认为战争不可避免,纷纷开始武装小弟,以雁阵型向欧洲亚洲转移重装备生产线。本来美国的计划是武装老蒋,谁知道顺风局让老蒋转进台湾。且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不得不把目标放到日本,让日本捡了个便宜。


这里特别注意,这一次是重工业转移,历史上没有,未来估计也难有。改开后中国承接西方产业转移是轻工业,工业文明真正的核心是重工业,一般没有什么国家愿意转移,如果不是备战,两大国也不会把重工业转给战略盟友。

这也是很多国家比如拉美等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之一,因为这些国家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但第二次工业革命被迫中断,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第三就是机遇好,邓公有句话说得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二战时美国通过掠夺和高投入积累了大量技术,战后技术支持随着工业转移一起到了盟国手中。50年代进入黄金十年,第三次科技革命爆发,以德日为最受益国。通过新兴产业日本经济进入快速增长,工业能力傲视全球。

通过这三点日本成为发达工业国,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了上游优势位置。随着战后产能过剩爆发,日本一是把劳动密集型转移出去,二是开始转向民生维持稳定。



体现在进入金融资本阶段,日本政府通过高负债和重工业收益维持现代制度,通过高福利维持中产阶级稳定。当然本质依然是劳动力被资本定价并排斥,教育和技术异化于劳动力,中产阶级始终处于被剥削地位,不可自拔并逐步堕入深渊。


卧家人


日本为什么是发达国家?

从一个例子可以看出来,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士退休后生活拮据,不仅买不起东京的房子,而且就连保姆都雇不起,91岁了还要骑着破自行车买菜,其他日本官员也没好到哪去,工资基本上与当地平均工资同一水平,而且一旦受贿,将会面临严厉处罚,日本公务员能做的也就是为民众服务了。

制度是日本发展的前提保障,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比较廉洁,比如美国,四星上将威廉•沃德因为用公车送老婆购物,结果降级为三星上将,同时免除一切职务。

在制度优良的前提下,想要成为顶尖发达国家,必须重视教育,日本大学校长拥有极高的社会地位,甚至不亚于首相。

1957年日本开始免费的义务教育,等到第一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毕业,日本开始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日本教育涵盖所有日本儿童,即使位于偏远山区也同样可以享受与大城市儿童相同的教育。

日本飞鸟岛因为没有学生,所以仅有的一所中学关闭了,但是一名叫做涩谷新的初三学生跟父母来到飞鸟岛,关闭已久的中学重新开门,绘画、音乐、国语、英语等所有科目一应俱全,除了没有同学,涩谷新与其他所有日本学生没有任何区别,此外学校还会定期组织与其他学校的活动,让涩谷新与外校学生交流。



除了一个学生的学校,日本还有专门为一个学生留着没有拆除的车站,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能够与日本比肩的,恐怕只有以色列了。 日本在20世纪末定下了一个目标,50年内要获得30枚诺贝尔奖牌,截止2018年,日本已经获得18枚,完成目标几乎没有任何问题。每一个得到诺贝尔奖的科学家,除了得到奖励以外,还可以得到民众自发的夹道欢迎,不要说日本明星,就连首相都没有如此高规格的待遇。


重视教育的结果是日本科技领先,今年7月,日本制裁韩国的半导体产业,禁止向韩国出口半导体材料,韩国立刻陷入困境,因为半导体产业几乎被日本垄断了,全球70%的半导体硅是由日本公司提供的,全世界前十半导体设备生产厂家,日本有5家。

日本为什么是发达国家?两点原因,第一,制度优良,第二,重视教育,重视科技。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是政治清明,科技发达,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指明道路,而且连过河的桥都建好了,就看你是走桥还是趟河。


视野新观


日本是被别人打成发达国家的,日本第一次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是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打赢了甲午战争开始。在此之前,日本一直是一个刚刚从封建和分裂中统一出来的落后国家,日本1830年代比我国还要落后。

图为日本绘画中的美国黑船形象,通过这些绘画,我们看见的是一艘带着外露式蒸汽轮机的老式风帆战舰,可是就是这些改变世界历史的机器轮船的雏形,改变了日本历史。


在1840年,清朝被鸦片战争打得一败涂地,天朝威风扫地进入百年屈辱史的时候,日本也在闭关锁国,幕府统治下的日本愚昧而封闭,但是当清朝战败的消息传到日本时,依然引起了轩然大波,日本开始决心向西方看其,其中的以萨摩为首的西南雄藩首先开始对外开放,并且脱离了幕府的控制,就在这个时候,美国人打了进来。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也就是一个封闭的封建国家,落后、愚昧。


不可否认,在东亚各国的藩主清朝被击败后,整个东亚地区浓浓的血腥味就传到了帝国列强的鼻子里,既然藩主国都能被击败,那么朝鲜、日本等国对西方而言更是易得的美味了,于是美国人开着"黑船"(日本本国历史里的说法)来到了日本,并且炮击了日本陆地上的要塞,百年幕府统治一朝被打破,幕府战战兢兢的献上了贡品,打开了国门,日本历史进入新的时期。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抓住了帝国发展历史上的最后一个机会,当时一个国家的崛起非常容易,机器化大生产可以带来工人阶级,使得国家趋于现代化,组织化,日本赶上了末班车,在1860年代崛起,图为当时日本的工厂和军训。


如果日本的历史到现在,那么他和清朝走过的路是一样的,一个封建的封闭国家,被列强打破国门,被迫开放,但是历史在这里给予了中日两国同样的机会,清朝却错过了。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清朝的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接连失败,标本都不治,日本的明治维新开始后,标本兼治,全盘照学西方,当然者也有船小好掉头的优势,本来日本就是小国,说变也就变了。

甲午战争中,日本击败了清朝,开启了列强阶段,日本正式宣告崛起。


从此日本成为一个工业国家,开始发展西方的政治经济体制,建立军部、参谋机关,建立国会、议会,建立了新的政体,日本开始崛起。这要归功于西南雄藩,毕竟明治维新是在他们的操控下进行的,这些雄藩打败了北方的弱藩和幕府的老弱部队,包括后来幕府残部建立的虾夷国,统一了日本,也控制了明治天皇,改革得以顺利推动。

马关条约的签署,是这两个国家命运的分水岭。


从1840年代日本被打破了国门,到1860年代日本完成统一,开始明治维新,再到1890年代日本战胜清朝,打赢甲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成为列强,日本用了50年,从明治维新算起,日本用了30年,这30年的历史转折,意味着日本赢得了崛起的宝贵机会,为此后成为一个发达国家,奠定了基础。


海事先锋


一个日本人与一个中国人比,日本人比不过,可三个日本人和三个中国人比,中国人就不如了。因为日本人非常注重团队协作,中国人缺乏合作精神,都希望自己是团队里的核心人物。在日本,有人看到家庭主妇熨烫衣服时,电熨斗上的电线绕来绕去很不方便,于是有人发明了无绳电熨斗,结果非常畅销。有人看到欧美人鼻梁高,喝酒时酒杯边老是碰鼻子,于是就退出了斜口酒杯,很受欧美人的欢迎。日本人通过一张铁人王进喜的照片,推断出了中国当时大庆油田所在区域及产量,随后给中国出口了一批油田设备及配件。有人说的好,富人之所以富有,是因为富人总是能找到金子藏在哪,穷人之所以贫穷,是因为金子摆在面前也视而不见。


章寒池


发达的标准是按人均GDP来划分的,根据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人均收入在12276美元以上为高收入国家,属于发达国家。日本人均38000多美元,远高于高收入国家标准,所以是发达国家。中国人均不到一万美元,属于中等偏上收入水平,还算不上发达国家。虽然中国GDP列世界第二,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标准,我们称为发展中国家。

日本战前就是亚洲最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储备大量的技术,完善的标准,这些东西都不是一两天能建立起来的,就像造万吨巨轮战后日本很容易就搞出来,只要把以前的军舰一转过来,日本有大量轻车熟路的设计人员、工艺管理、施工工人对他们来说只是小意思,而对中国来说确是一件大事,造好一条船国家领导都要祝贺,更别说亚洲其它国家了,和日本一样的还有德国,虽然他们在二战中受到巨大损失,但是只要人还在,恢复只是时间问题,我觉得早期的中国最大成就就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普及了基础教育,中国有今天的成就也和普及基础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Chavvot


日本的面积不到38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2亿,资源匮乏人口稠密,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然而日本却是全球仅次于美国与中国的第三大经济体,人均GDP位居全球前列,对外移民率极低,人类发展指数超过0.9,在全球属于极高水平。

什么是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并不是说单纯的富有或者强大就是发达国家。强大的俄罗斯,或者富有的海湾国家都不是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的衡量指标主要有四个:人类发展指数、人均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生活品质与工业化水准。很显然,日本全都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全球第三大经济体,资本主义世界二把手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近代成为亚洲唯一摆脱被殖民命运,还跻身列强的国家。二战以后,凭借美国的扶持与日本人本身的实力,迅速崛起成为了仅次于美国,资本主义第二大经济强国。


虽然总量上被我们超越,但毕竟日本只有1.2亿人口,仍旧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其人均GDP与纯粹的国民收入也相当高。

人类发展指数极高的国家

日本的工业化水平已经发展到一个高峰,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上游,在电子、造船、钢铁、机械、汽车等高科技工业领域拥有强悍的主导地位。


现在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发达,并不单纯,日本虽然灾害频发,但是日本对外移民率却非常低。日本的森林覆盖率、环境质量、国民生活水平、社会福利制度等都相当高。

日本的教育、医疗、就业保障等体系都相当完备,传统文化得到了非常有效与长足的继承发展。虽然如今亚洲的韩国、新加坡、以色列等国都被部分视作发达国家,然而争议不断。唯独日本做法亚洲的发达国家,地位无可争议。



澹奕


二战刚刚结束的时候,由于刚经历战败,日本经济其实是十分落后的,可以说是民不聊生。二战当中,包括东京在内的多座城市遭到美军轰炸,到处都变成一片废墟和焦土。尤其是广岛和长崎,还遭遇了原子弹的毁灭性打击。超过50%的制造业能力遭到破坏,农业水也下降到二战前的78%。

下图为二战后的日本东京街头,随处可以看到有人把家里衣服家具等生活用品拿到黑市上去换取食物来维持生计。

面对窘境,日本政府决定把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务,采取了倾斜的生产方式推动经济的复苏,优先把资源投放到煤炭、钢铁、电力、肥料基础工业中,以此率先推动工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农地制度改革、解散大财阀等一系列措施来确定市场竞争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为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在这期间朝鲜战争爆发,日本为美军提供了大量的后勤物资,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使日本经济迅速活跃起来。到了1953年,日本的经济恢复到了二战前水平。

日本经济真正的崛起开始于1955年,从1955年到1957年之间的31个月时间内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12%,这是战后日本的第一次经济发展高潮期,史称“神武景气”。

接着,从1958~1961年,日本又迎来了一段长达42个月的经济发展高潮期,史称“岩户景气”,这段时期内日本大量生产汽车、电视及半导体收音机等家用电器,钢铁取代纺织品成为主要出口物资。

然而这两段经济高潮期,都是由设备投资带动的,的确也让许多国民享受到了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人民开始用上了洗衣机、黑白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但是,经济短暂高速增长的过后,所要面临的却是产能过剩、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失业率居高不下、产业结构不均衡的现实。这样的局面对于我们来说是不是似曾相识?

1960年池田内阁上任,他的当务之急就是要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于是,举世闻名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便应运而生。这个计划的主要内容就是要实现经济和国民收入的同步增长以及国民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进步的协同并举。

具体措施有:产业结构高度优化,提高高生产率部门在产业中的比重;培训人才,振兴科学技术;充实社会资本;促进对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缓和二重结构,确保社会安定。

1960年日本迎来了发展的黄金十年,期间日本的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11.3%,工业生产年均增长16%。而我们的国家在这段时间内发生了浩劫,经济倒退,民不聊生。

1961年,日本GDP超越中国。

1968年,日本的GDP超过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一直保持到了2010年被中国超越。下图为上世纪60年代的东京。

到了1975年以后,日本经济转为中速增长。尽管遭受到了石油危机的冲击,从1975年到1990年的15年间,日本GDP平均增速也保持在4%左右。下图为上世纪70年代的东京街头。

日本能够短短二十年不到的时间内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四点:

一、日本实施“科技立国”的战略,重视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催生了一批科技企业和高科技产品,一举扭转低劣产品印象,成为高科技的代名词。

二、高度重视教育,把发展教育定为国策。坚持把义务教育的时间从6年延长到了9年,并增加教育经费,为改善国民素质奠定了基础。

三、作为二战战败国,日本军费开支不得超出国民生产总值的1%,这一规定为日本“节约”了大量的军费。

四、美国的扶持。二战时日美互为敌国,但二战后,美国确定日本为远东的“反共堡垒”,日本为朝鲜战争美军提供后勤物资。另外,美国还一再削减日本对美国的二战赔偿,到1954年甚至全部取消日本的赔款。

顺便说个题外话,1994年由于日元大幅升值,日本GDP达到49083亿美元,而中国只有5643亿美元,中日两国经济差距达到有史以来最大值。

2010年,在被日本GDP超越50年后,中国终于实现在经济总量上实现对日本的反超。

2017年,中国GDP为13.17万亿美元。日本GDP总量为4.34万亿美元。如今中国在经济总量上已经是日本三倍,不过人均GDP还大幅落后,复兴之路任重而道远~


熊猫爱飞行


日本风水之再谈

宛在生活 2017-03-29 23:12

关于《日本国旗隐藏的风水玄机》问题,我曾经在头条发过此类文章,今天在以前的基础上对日本的国旗进行全面更深一点的解读。

日本国旗——日之丸旗

上图是日本国旗——日章旗,也叫日之丸旗。旗面上一轮红色的太阳居中辉映着白色的旗面.太阳在我国古代被称为“金乌”也称“三足乌”,白色的旗面代表了“汪洋大海——太平洋”,借用《推背图》中的一句诗“金乌隐匿白洋中”隐喻日本人嚣张的气焰不会长久。

在我国传统文化周易八卦中,红日代表离火,白色的旗面代表乾金或兑金,以太阳离火为体,日本的国旗呈现出一个离火克金局。如果对白色的旗面进行比较精准的定位用兑金是最恰当不过了,因为兑金在三元九运中属于七赤运颜色上可以为红色,而兑卦在万物类象中为毁折为残缺不全,那白色的残缺的旗面中间拼凑着一轮红日。“日本”它的太极点(也就是中心点)当然以“日”字为主,因为在后天八卦中正东的震卦位对应先天八卦中的离卦;先天在上,后天在下,上为天,下为地,天上出太阳,地下有日本。

三元九运

下面以离火为太极点,结合三元九运排出大运:

从1864年——2043年,日本慢慢走向了强国的180年好运。

日本从1864年——1883年走上元一白贪狼星坎水正官大运。水火既济卦主之。

在国事上会克服种种困难,扭转局面,有一番大作为:

1868年岁在戊辰,纳音大林木生助离火,加之正官坎水入辰库。 经过王政复古大号令及戊辰战争后,拥戴朝廷的诸藩,明治天皇登基开创了明治维新时代。旧藩士在新政下生活困苦,演变成西南战争,后来逐渐恢复秩序。以福泽渝吉为首提出“脱亚入欧”理论,推动了近代化进程。

1871年岁在辛未,纳音路旁土克制正官坎水。日本通过“废藩置县”“奉还版籍”,强化了中央集权。

1879年岁在己卯,纳音大驿土克制正官坎水,卯木生助离火,染指清政府朝贡国—琉球,并改设为冲绳县。

1884年——1903年走上元二黑巨门星坤土食神大运。火地晋卦主之。

走科技文化强国大运。向西方学习了先进的科技文化军事实力不断壮大。

1894年岁在甲午(纳音沙中金)甲木生助离火加之午火帮身掘得沙中金,对清政府进行了甲午中日战争,获取大量黄金白银。

1904年——1923年走上元三碧禄存星震木正印大运。震木生助离火,国力不断强盛。雷火丰卦主之。

1904年甲辰龙年覆灯火年比劫帮身,气焰嚣张发动了以少胜多的日俄战争并取得胜利。

1910年庚戌狗年钗钏金年加之离火入戌库,吞并朝鲜。

1912年壬子鼠年桑柘木年,枝头硕果虽生助离火却逢子午相冲,加之壬水子水克制离火,不利首长。明治天皇驾崩,儿子大正天皇即位,陆军倒阁引起大正民主护宪运动,开始出现分权的政党政治。

1923年癸亥猪年大海水年,癸水亥水加之纳音大海水,水旺克火,离火式微,发生关东大地震。物资匮乏,加速了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

1924年——1943年迈入中元四绿文曲星巽木偏印大运。木火通明,亦是二十年好运,但做事过于极端。风火家人卦主之。

1926年丙寅虎年炉中火年,大正天皇驾崩,昭和天皇继位,是为昭和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经济发展迅速。国内政局为统制派军人击倒皇道派军人从而掌握军政大权。此后,由于统制派军人由外而内改变国家政体的思想,日本开展了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各国的大规模侵略。日本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远东以太平洋战场上的主要侵略者。

1944年——1963年日本终于跨入了倒霉的中元五黄廉贞星中土食伤大运。

山火贲卦变地火明夷卦。

1945年乙酉鸡年井泉水年,酉金为兑金的坐下地支,兑金在后天八卦中代表西方,日落西山之象。8月6日和9日美国对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日本军国主义国旗有此爆炸之象)。 8月15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

1964年——1983年中元六白武曲星乾金正财大运 。火天大有卦主之。

日本走向富有国家行列,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1984年——2003年下元七赤破军星兑金偏财大运。泽火革卦主之。

日本经济进入低速增长阶段, 大多数日本商人加大了通过对外投资来获取财富 。

2004年——2023年下元八白左辅星艮土伤官 。火山旅卦 主之。

日本经济处于低迷衰退期。

2024年——2043年下元九紫右弼星离火比肩大运。离为火卦主之。

日本还有二十年文化大运。日本会和我国进行文化竞争而落败。

九星连珠

2044年——2063年下一轮的上元一白贪狼星坎水七杀大运。火水未济卦主之。

日本的国运开始衰微!

2064年——2083年下一轮的上元二黑巨门星坤土食神大运。地火明夷卦主之。

好日子到头了:兵气全销运已终,从此不敢称雄长。

笔者浅见贻笑大方,欢迎大家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宛在生活


日本是一个岛国,面积仅相当于我国的一个省,人口密集,自然资源又极其贫乏,自然环境也相当恶劣,地震那是家常便饭。起步也是相当的晚,19世纪中叶才被巨舰大炮轰开了国门,时间点上和我们差不多,之前就是个封建农业国家。

这样一个开局条件极其不利国家,为什么被轰开国门后短短几十年,就击败当时公认的强国俄国?又顺带吊打了下“亚洲第一海军”?二战后国内被炸成一片焦土,又是短短几十年,又成了世界第二?

有人说是美国的帮助等等,总之都是外因,才成就了日本。鲁迅曾经说过:内因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鲁迅:我没说过)。题外话:大家可以想想那些犯了错误,一个劲的找外因,自己完美无缺的都是些什么人吧。

那是什么内因呢?制度?和日本同样制度的国家多了去,混的惨的比比皆是。

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大和民族的民族性!什么是民族性?是民族性格的总体表现,不能落实到某个具体人物身上,一个民族每个个体性格一模一样,可能吗?

一:不管黑道白道,一旦认定了,就走到底。

二:被强者彻底击败后,毫不犹豫的放弃自己原来的道,坚定不移的走强者的道,不会觉得有什么丢脸的。

三:在他们看来,所有斗争都是道的斗争,谁胜了就说明谁的道更正确!胜者不会清算败者,败者也不会愤愤不平。

比如明治维新,两帮人打生打死,血流成河,但是一旦打出一个结果了,没有秋后算账,没有清算,失败方的人可以在胜利方的政府中担任高官,是不是难以想象?

在很多日本影视作品中也可以发现这一点,不论反派如何罪大恶极,凶残狡猾,一旦被主角团击败,仿佛一瞬间就变成好人了,没有垂死挣扎,不会同归于尽。


小强168


国际社会对发达国家的认定标准一般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技术较为先进、居民生活水平较高的国家。另外,发达国家普遍特征是具有较高的人类发展指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工业化水准和生活品质。但是借助开发自然资源也可以达到较高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类发展指数,但是未必属于发达国家,例如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和等国家。

二战时期,日本曾经是世界上拥有航母数量最多的国家。日本自身雄厚的工业基础帮了他自己的大忙,上世纪全世界的发展主流是以工业化带动经济建设。在当时,战后的日本,得到了美国潜移默化的帮助,自己也采取了适合本国经济的发展策略,从而使得日本经理获得大发展。1960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395美元,1961年开始实行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8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17142美元,一跃而超过美国。当时的世界首富还曾经是个日本商人,日本的国际经济地位也排在亚洲四小龙之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