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維修資金去哪了?誰來幫助困境中的業主重獲美麗家園

維修資金去哪了?誰來幫助困境中的業主重獲美麗家園

圖說:望族苑業委會早在5月就向職能部門求助,但未獲答覆 新民晚報記者 易蓉 攝

明明沒有維修,費用卻已扣除,報修單上竟還冒出已去世十年業主的姓氏,閔行區梅隴鎮望族苑的業主們陸續發現自家維修資金被莫名扣款。今年5月起,望族苑的四百多位業主向業委會、物業提出知情權訴求,大家希望能夠為小區“養老錢”到底是否“縮水”討個說法。可查證過程一波三折,僵持持續了四個月,矛盾越積越大。無獨有偶,望族苑周邊的上海春城、上海陽城等多個小區都在各自的微信公號上發出相似的維權呼聲。誰能為居民們“主持公道”,誰來為居民驅散籠罩在美麗家園的不信任“烏雲”?

誰動了我的維修資金賬戶?

維修資金也被稱作房屋“養老金”,由業主繳納,專項用於物業區域內共用部位、設施的維修、添置等。望族苑的維修基金,包括購房款中的一定比例、近年公共收益補充及銀行利息等,總額在1700萬左右。今年上半年,小區維修資金份賬戶顯示已支取出45萬元。4月,望族苑業主沈女士偶然登錄上海市住宅物業網,卻發現自己的賬戶中上月被扣除了400多元錢。“沒有報修、維修,也沒有被通知小區公共部位的維修,這筆錢到底花在了哪?”和鄰居們閒聊時說起心中疑惑,大家各自上網一查卻發現都被不同程度的未知扣款,從幾百到幾千,這一筆筆“小錢”背後卻生出越來越大的疑團。

維修資金去哪了?誰來幫助困境中的業主重獲美麗家園

圖說:業主們感到奇怪,明明沒簽名也沒有維修過,工程單上的簽名到底怎麼來的?來源/望族苑業主

業主們向業委會、物業提出,希望核對賬單細目瞭解實情,查證過程一波三折卻也發現不少問題。13號樓一位業主在查詢清單時發現了荒誕的事——不僅今年沒有進行過漏水維修,而且業主簽字欄僅有的一個“張”字也非自家業主姓氏,“難道是我的外公?可是他已經過世十年了!”業主秦阿姨也從已實施維修工程的流程單中發現問題,“根本沒來修過,那個漏水的破洞還在天花板上吊著!”

另一件事也激化了矛盾。有業主對個別車庫施工情況提出質疑,認為其有誇大面積之嫌。業委會曾召開業主代表大會,邀請工程公司給出解釋——工程除了“看得見”的“水泥疤”還有“看不見”的縱向牆體防漏施工。有的業主接受了解釋,亦有業主堅信問題存在。在部分業主的堅持投訴下,梅隴鎮房管辦核查後發現物業公司確實存在違規使用維修資金、拆分工程等,施工項目還存在“未做先付”的情況,因此發出了整改通知書,並且清退錢款。“難道小偷被抓住,返還偷盜金額就等於沒發生過?”“到底是不是蓄意誇大工程?已經發現的多個虛構工程和偽造業主簽名怎麼處理?” 居民們對房辦處理結果並不滿意,提交房產證和身份證決心維權的業主已有近400戶。

矛盾雙方竟有共同訴求?

業委會認為業主們並不理性,甚至過度維權。“業委會最大的工作就是要看牢業主的錢袋袋。” 業主許先生已經擔任5屆業委會委員,他向記者強調,“針對業主訴求,實際上我們業委會經過居委會、社區辦和房辦等單位認可制定了帳目查詢辦法,並從6月1日就做好了(查詢帳目)登記表,業主可以通過‘先登記、隔天查詢’的方式來查自家維修資金使用情況。”記者對此提出疑問,為何要隔天才能查詢?許委員的回答是:“資料都要找一找的。”業主們對這一方式的效率並不滿意,又延伸出更多信任質疑。6月1日至今,業委會的表格一直空蕩蕩的,許委員覺得很遺憾。

幾位老業主聚集在業委會辦公室,也懇切希望媒體能夠傾聽他們的心聲,在交流的一個多小時裡,他們向記者表達的願望和維權業主並不矛盾——大家都很愛自己的小區,希望通過合理、合法、公平、公開的方式調查真相,解決鄰里矛盾,還安逸環境安居樂業。“大家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鄰居,原本平時見到都會互相問聲好,如今門對門的鄰居對立了,招呼都不打了,我心裡真不是滋味。”毛女士做了十幾年的業主代表,面對鄰里間的僵局,她特別痛心,“業主對自己的帳都想知道,但也不能給熱心為社區工作的業主隨便帶上‘壞帽子’。所以要把帳理清楚,讓老百姓信任。”

維權業主和業委會這矛盾兩方,在4個月的對峙中將心結越結越緊,但兩方都向記者提出了一致訴求——希望居委、房辦能夠更有作為,為業主們打破僵局,秉公處理,化解矛盾。業委會曾向記者展示兩份《請求函》,分別在5月19日和6月2日向望族苑小區黨支部和梅隴鎮社區管理中心發出,並且抄送梅隴鎮房辦和梅隴鎮鎮政府。兩份“請求”都懇切提出,為避免小區大局混亂、不形成二方對峙,“強烈要求”上級派工作組開展調查、澄清事實、對全體業主有所交代。“這兩份請求都沒有收到答覆。有關部門確實做了一些溝通工作,但力度是遠遠不夠的。如果能夠早一點幫助我們,也不會到今天這樣的局面。”一位老業主代表失望地說。

而記者日前在望族苑居委會和梅隴鎮房辦、梅隴鎮社區事務管理服務中心等參與的協調會上真切感受到,維權業主們一次次陷入失望情緒。維權業主在現場先後4次懇請居委和房辦邀請業委會參與溝通會,卻得到4次“集體沉默”。直到第5次懇請,居委會和房辦相關負責人才起身叩響會議室對面業委會辦公室的大門。當天維權業主一直等到深夜10點,沒能等到業委會成員的出席。類似的溝通協調會在這120多天裡已經開了不下20次,但維權居民覺得從未獲得居委或房辦的積極支持,互相推諉或集體沉默的態度已經令大家的心緒無法平靜。

誰能來幫助困境中的業主們?

居委和房辦在尷尬中向記者表達了無奈。居委會認為根據現行規定,應由業委會組織實施各項工作來應對業主訴求,但對於已成對立僵局的業委會,自己也“沒有權利”;房辦則提出,對物業的監督工作僅有“過程監督”的權責,並不具備例如判斷工程是否虛假等問題的鑑定能力。

維修資金去哪了?誰來幫助困境中的業主重獲美麗家園

圖說:經過協調,業委會仍然作出不同意召開臨時業主大會的決定 來源/望族苑業主

記者獲悉,日前梅隴鎮成立望族苑工作調查組,由相關職能部門人員組成,專門參與協調工作。在最近一次協調會上,工作組邀請到了業委會和維權業主同時參會,雙方就自己的觀點進行了表述。針對小區已超過20%業主提出召開臨時業主大會的訴求,梅隴鎮房辦在會上明確向業主們表示,根據相關法規,臨時業主大會召開應該召開。而業委會仍然堅持作出“不召開”臨時業主大會的決定,並張貼於小區公告欄。經過工作組、鎮房管辦、鎮社區辦等部門的協商,並於今日向業委會發出告知函,希望業委會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召開臨時業主大會。

截至目前,望族苑業主們仍然處於困境中,相似的情況在上海很多小區正在或曾經發生,僅梅隴鎮就還有上海春城、上海陽城等多個小區也正在維權。“由於使用和監管都有現實困難,社區矛盾主要集中在維修資金成普遍現象。當前對業委會的考核和激勵機制都不夠,因此儘管業委會核心成員付出更多時間和心力成本,卻往往得不到業主認可。” 在上海財經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劉長喜副教授說,“換屆的方式其實也未必真正解決問題,如果依然沒有很好的考核與激勵,業委會工作做得好與壞全靠業委會成員個體的良心和能力,這始終是一個困境。”

僵局能否打破?八月,《上海市住宅物業管理規定修正案(草案)》剛剛完成社會廣泛意見徵集,這部即將出臺的新規將為業主們“解困”。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孫維飛認為《修正案 (草案)》完成了“補缺位”和“明確分工”的工作。“以往規定模糊不清,因此糾紛產生時,居委會、房管辦互相推諉。新規圍繞業主、業委會、居委會和房管辦為核心,在以往的規定上進行細化和補缺,明確街道和房管部門的分工,權責更清晰了。”孫維飛說,“許多矛盾也體現出業委會公信力不足,此次新規也做了修正,目的就是要增強業委會的公信力。”

北京觀稻中茂(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陳木華說,“新規的立法意圖非常明顯,明確了基層房辦作為主管部門,而且再次強調了業委會成員與物業不得有利害關係,再次細化對物業監管的強制規範措施。”新規中的一些細節更令同樣作為業委會主任的陳律師感到振奮,“目前有些小區公共收益對維修資金的補充情況很不理想,有些小區公共收益完全歸物業所有,有些對小區公共收益採取承包方式或者業主分配比例畸低,導致業主與物業關係對立。修正後要求公共收益按季度補充專項維修資金,而且明確補充比例應當高於50%,這樣一來小區業主利益和物業利益就有了共同性,弱化了利益衝突,可以促使各方提高小區服務品質,促進小區發展進入良性循環。新規出臺後將更有強制力。”

社區自治期待創新突破

目前梅隴鎮已成立由相關職能部門人員組成的望族苑工作調查組,希望能夠推進矛盾化解工作。梅隴鎮房管辦承諾改善態度應對業主訴求,將梳理彙總居民疑問並會同相關部門逐一核實,以審計工作回積極應業主期盼,並醞釀擬定方案,通過業主大會授權,實施維修資金第三方代理記賬,實現維修資金使用的規範化、程序化、透明化。

實際上,一些基層單位已開始嘗試通過創新方式解決社區矛盾。黃浦區五里橋街道積極探索通過配套公示制的聽證會、能進行民主懇談的協調會和能時限監督合議的評議會,這不僅為居民創建發聲渠道,引導居民有序參與自治事務,還讓許多矛盾和問題都被解決在了萌芽狀態。虹口區涼城新村街道探索在業委會中增設執行秘書崗位,在居委會中選派一名非屬地優秀社工,在接受專業知識培訓和實踐鍛鍊後,經業委會同意開展工作,逐步實現業委會專業、規範、有效地運作。

社區“繡花針”似的精細化城市管理創新,是邁出了積極一步,是居民解決矛盾、改善生活的迫切需要,更是社區自治水平提升的依託。

【記者手記】

業委會成員和維權業主同是小區業主,面對僵局,需要由公平、公正的“第三方”主持公道,依法、依規推進工作,化解矛盾。採訪過程中,記者體會到一些人的委屈,也見到一些人的無能,但無論什麼立場、什麼情緒,唯有由始至終的透明、公正才是解決問題的前提和保障。

近幾年,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業主們對於自己權益保護的意識更強,對小區服務的要求更細更高,無論是物業、業委會還是基層單位,原來相對粗放、不專業的服務方式已明顯無法令居民滿意。新規即將出臺,或許將為幾方的工作提供更具現實意義的支撐,但法規僅是原則和底線。新的矛盾、新的需求更應迎來創新的精細治理,而精細的背後,考驗的是一份真正為居民業主著想的心思。唯有這份心思在,才有精細的有效和周到,美麗家園才真的能夠實現家美人和。

新民晚報記者 易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