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養老目標基金千億馳援A股?“白日夢”該醒了!

古往今來的無數案例證明,人在瀕臨絕望的時候,各種“幻覺”常會平地而生,強行支撐著搖搖欲墜的希望。但結果,很不幸,“幻覺”就是幻覺,該散的終究要散!

比如說,已經令無數投資者心如死灰的A股,近些日子,就產生了一個“幻覺”——14只養老目標基金獲批,將引來千億資金馳援A股

當然,有人會振振有詞的反駁,這怎麼會是一個“幻覺”呢?中國養老市場如此龐大,養老目標基金募集千億資金投向A股,也不過是“灑灑水”啦!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下面這組數據確實很振奮:

據媒體屢屢援引的數據,截至2017年末,美國個人養老賬戶規模為8.9萬億美元,在養老金體系中佔比達32%,目標預期基金TDF則超過了1.1萬億美元。對標這組數據,中國經濟體量直追美國,那每年養老目標基金提供個幾千億元增量,理論上應該沒問題吧!

那到底是不是“幻覺”呢?

14只獲批養老目標基金中的華夏養老目標日期2040三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今天正式在渠道發行。知更君有了一個判斷的視角。從知更君瞭解的情況來看,華夏養老目標日期2040三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中基金今天的發售情況,並不樂觀。

對於在14只養老目標基金中的“搶跑”,華夏養老目標日期2040三年期基金其實並無野心。根據華夏基金公司相關人士對媒體的表態,這隻養老目標基金“沒有首發規模的要求,因為公司領導層更為看重以後的定投,而非成立時的規模。”

事實上,知更君綜合各方面的信息判斷,華夏基金對於首隻養老目標基金的發售,不僅僅是“沒有首發規模的要求”,而且是“只要成立就好”。從華夏養老目標日期2040三年期基金髮布的公告中可以發現,這隻養老目標基金的發售機構裡,只有華夏基金公司的直銷,以及華夏基金公司的北京分公司、上海分公司、深圳分公司、南京分公司、杭州分公司、廣州分公司、成都分公司,以及設在北京、上海、廣州的投資理財中心以及電子交易平臺進行認購。

一口氣讀完了這些發售機構後,想必敏感的讀者已經發現了其中的“亮點”——不錯,華夏養老目標日期2040三年基金的銷售,基本上就是華夏基金公司自己“包圓”了,既沒有銀行渠道的參與,也看不到第三方代銷機構的身影!而這,在新基金銷售中是極其罕見的!

難道是養老目標基金在渠道中實在太受追捧了,華夏基金想“吃獨食”?這顯然不可能。從新基金銷售的角度,一般而言,基金公司追求的是規模,與銀行、第三方代銷機構的通力合作才能實現效益最大化。再說了,即便華夏基金公司真的想“吃獨食”,銀行、第三方代銷機構能輕易放棄?要知道,基金公司的客戶命脈基本上掌控在這些渠道手裡,要想讓基金公司為了一個基金的“獨食”而得罪渠道,絕不可能!

但事實上,華夏基金還真就“單幹”了!那麼,知更君只能用另一個思維來解讀:華夏基金髮售前,就已經意識到,養老目標基金其實並不受客戶歡迎,發行會十分艱難!結合此前華夏基金髮售該基金時“沒有首發規模要求”的表態,想必各位看官已經明白了知更君的意思。

知更君還進一步瞭解到,在當前市道下,銀行渠道對發行養老目標基金存在著牴觸情緒,一些銀行甚至有拒絕發售養老目標基金的想法。知更君在和一位銀行客戶經理交流的時候,就聽到他的抱怨:在客戶經理的概念裡,養老目標基金和他們以往銷售的公募基金沒有本質差別,只是換了一種投資策略而已。“要想說服投資者長線持有基金,很難,加上目前市場比較低迷,客戶經理對這類產品的銷售預期也不高。”該客戶經理說。

其實,另外13只養老目標基金們雖然還未發行,但同樣的尷尬已經擺在他們的面前:當在銀行等渠道“熱臉貼上冷屁股”時,基金公司們首要解決的,不是養老目標基金能發多少規模,而是“生存”問題——在已經有21只基金髮行失敗的前車之鑑面前,如何確保只針對個人客戶、沒有機構援軍的養老目標基金不至於發行失敗?

那麼,在這種環境下,14只養老目標基金如何能完成“千億資金馳援A股”的重任?即便未來獲批更多的養老目標基金,又如何能完成每年三四千億新增資金的企盼?

華夏基金公司將養老目標基金的未來寄託在“定投”上,這也是其他基金公司共同的心聲。但“定投”並不是公募基金業的新品,過往十年裡,基金定投雖小有建樹,但仍不過偏安一隅,何堪重任!

知更君內心裡很希望,養老目標基金能夠如美國市場一樣飛速發展,讓人民群眾擁有更高的養老質量,但現實卻很骨感,僅憑公募基金一己之力,要想讓養老目標基金實現劃時代的意義,知更君真的不抱希望。

一直以來,A股市場都是個“造夢廠”,各種稀奇古怪的“白日夢”層出不窮。只是這一次,“白日夢”畫面太美,不忍直視。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